特工皇后不好惹-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好了,走吧!进去吧!时辰差不多快到了!”
殿门口,几个亲王走了出来,看到他们,一个个在冲他们走来。
萧缙有礼的退开,结束了这个话题,让这位身着皇袍的皇弟先行:不管他们关系,如何如何好,那是私底下的事;而在人多的场合,他必须敬他为帝王。
那些礼节必须要执行。
“四哥,你们真打算进乾坤坛吗?”
萧译却不走,又一问,今天的他,问题真多。
“怎么,你不想弄明白这个迷团吗?”
萧译沉默了一下,神色有点奇怪,末了点头:
“想。那就进吧!”
现在,除却胡国师,整个皇朝,真正能走进这座祭坛的人,只有他萧译:太上皇退位之前,曾带他来过,曾带着他暗中进去过。
这个事,退位圣旨上曾有注明。
这也是萧译最最迷糊的事。
历代以来,乾坤坛入坛机关,只有帝主和国师知道。但父皇却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
两个月前,有一天晚上,他正好睡,睡着睡着,忽然醒了,坐起时看到自己并不在宫里,父皇守在他身边,他问父皇:“这里是什么地方?”
父皇将他拢在怀里,笑着告诉他:
“这里便是乾坤坛,瞧,那黑石铸成的柱子便是通着天坛的乾坤柱!只有真正的帝者,才能启动那乾坤柱。那个人将是成为一统九国的霸主。”
后来,父皇让他去摸,说:
“若是天定帝者。柱上的四颗珠子就会启动,那被誉为帝王至宝的御匣就能重现人间!”
萧译觉得稀奇,去摸了,摸到的只是一手的冰冷,乾坤柱纹丝不动。
“你不是命令之人!朕也不是……”
那日,父皇怔怔的看乾坤柱,喃喃的说,似乎有无尽的遗憾——父皇自认是一代霸主,却不能开启了这一个传承了三百年的秘密,心中不甘,不言而喻。
那时,他笑着对父皇说:
“这只是传说!如何能当真?”
父皇摸着他的头,笑的慈祥,也古怪,明明他有话要说的,但是,最终还是忍了下去,不愿多提。
也正是那一天,父皇将开启圣坛入口的机关告诉他了。
自那时起,这个世上,能开启地坛的人,除却父皇,国师,还有他,萧译。
后来,那人人争而夺之的皇位落到了他头上:他不解,父皇明明说他不是那个可以雄霸天下的人,可为何还要择他为帝?
“四哥,有句话我想与你说!”
萧译犹豫了好一会儿,凑上头,在萧缙耳边低了一句。
远处,几位亲王看到新帝和怀王在俯耳交语,怀王的脸色,平静自若,只是那眼神,越来越深沉。
**
“师父,您带我去哪里?”
萧群跟着白发老叟一路往一处偏僻地儿行去,浓眉蹙起:
“您到底想做什么?”
“带你去见个人!”
师父淡淡的说,在前面引路,步履永远那么从容,就好像天下所有事都无法扰了他的步骤。
“什么人 ?'…'”
会是怎么一个人,能令师父如此慎重的带他去拜会?
萧群眯起了眼。
“去了,你便知道!”
于是,萧群没有再多问。
没一会儿,他们停在了一间寻寻常常的小馆,馆内有一座殿阁,四处长着郁郁葱葱梧桐树,馆口,门口皆守着侍卫,见到他们行了礼,师父一挥手:
“都到边上去守着!”
侍卫们退了下去。
师徒二人推门进去,门内,守着两个侍卫,连忙请安,而后识趣的退出来——
萧群不觉又蹙了蹙眉,这些人全都是师父的亲信,师父连这些人都要避着,可见要见的这个人,其身份,定然不凡。他看到师父熟门熟路的往里面而去,到了那面闪着晶光的珠帘前,发觉他没跟上,又转过头来,用下巴指了指:
“人在里面。还不快过来……”
“谁在里面?您现在该说了吧!”
师父援着白发,微一笑,正要说,那低垂的云帐被人扶起,一个雍容典雅的美丽女子出现在了萧群面前,三四十岁的光景,可能不到,妆的精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凤尾裙拖在地板上,身体还是妙曼有致的。
“小群!是我!”
萧群本不耐烦女人,除了沁儿,这些年,他几乎不用正眼看别的雌性动物;这女人不一样啊,第一眼,令他生了一种奇怪的亲切感,第二眼,整个人惊悸,而后一句话完全令他惊呆,淡泊如夜水的脸孔上露出震撼之色,嘴巴张了又张,那些已经被埋葬的感情,一下子全被从心的坟墓里冒了出来。
他呆住,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弄不明白那已死的人,怎么就复活了回来。
他半天才叫出声来:
“姑……姑,您……还活着?您没……死!”
声音都在发颤。
“是!我没死!我们的仇人尚活的那么舒坦,我又岂能那般白白枉死……”
明明微笑如花,声音,却冷落凝霜,明明慈爱可亲,却令他莫名背上生汗,这种陌生感,有力了揪住了他那双想奔过去将她拥抱住的脚,耳边,听到提这位曾经的“至亲”淡淡的冲他拉响了一个巨雷:
“小群,有件事,是时候该告诉你了——我不是你姑姑,而你的母亲!”
母亲?
她?
这个自他十岁起,出现在他生命里,不断的督促他,栽培他,最后惨死在他面前的“女夫子”,怎么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候,跑上门来表明自己是她的儿子?
他惊呆:这个女人,在图谋什么?
她,当真是他的母亲吗?
**
一刻钟后。
萧群离开了那里。
房内,白发老叟微笑的问神情渐渐冰冷起来的美妇,站在她身侧,极容易感受到那样一种冰寒的戾气:
“一切可准备妥?”
“妥!”
美妇咬着一副如玉的贝齿,挑起纤纤下巴,美眸,勾勒出一朵冷酷的笑:
“我要他们全部死在这里!”
“皇上呢?留,还是灭?”
白发老叟淡淡问。
美妇转过了那阿娜多姿的柳腰,极其冷静的回道:
“皇上自然得留。没了皇上,谁能震住了那帮蠢蠢欲动的臣子!我要让她尝一尝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惨死的模样。哼——仇恨了二十一年的儿子,如今终于认回来了。她一定很得意,一定非常的引以为傲——那就让她的骄傲下地狱去。这样一个打击,比直接弄死她,更有份量。”
水袖一拂,扬起一朵优美的袖花,她跨门走进晶帘内,启动机关,走了进去。
白发老叟目送,淡淡笑着,这笑,带着讥与嘲,看着那机关缓缓的合上,才喃喃自语起来:
“女人,女人啊,女人的恨,真是可怕到了极点……”
他的目光,噙着一丝诡异的冷光,在房内寻视了一圈,而后往角落的落地柜那边走了过去,而后拉开那半掩的朱色柜门,一个拼命捂着嘴的侍卫瞪大着一双惊恐的眼睛,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怎么样?看到了?看明白了吗?”
侍卫拼命的点头,之前,她受命在此地等候,没想到等的是这样一幕——
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实在可怕:摄政王不是摄政王,而是……
“看明白就好,接下去,按着为师之前说过的话往下做……紫琪,这是守住你的男人唯一法子……”
“可是……”
侍卫发出一个娇柔的颤音,是低哑的,吓坏的:
“她要弄死怀王,师父……她要怀王死……”
“死不了,有你!”
“师父!”
侍卫困惑,不解。
“按计划行事。你会有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白发老叟转过了身,往外走去。
柜子里,某人脱虚的坐了下去,小脸上的惊悚,犹没有从那震惊中回过神来——
她是木紫琪。
她在想:那女人想弄死怀王,师父却说怀王死不了?
他们不是一伙的么,目标不是该一致的么?
她不明白:师父在图谋什么?
**
同一时间。
“怎么办?根本进不去的!”
祭庄外,清风先独自去探看了一番,但见得里里外外皆是御林军,把这方百十里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他们根本就没法办过去,想要见到怀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时辰已经差不多了。
回来后,清风的神情很忧虑,看到云歌儿这个小小的娃娃,正口跪在地上盯着那张偷出来的平面图看。
这图,说真的,他是根本看不懂,画的极为的复杂,可这孩子却看的懂,而且还在其中发现了奥妙,他都不明白这娃娃啊,生的是怎么一个脑袋瓜子。
“这里有一道暗道。走了走了……快跟我走!”
囡囡收起那地图,拉上子渊往东冲去。
子渊也看不懂,他不明白这个才五岁的小妹妹,怎会看得懂得这些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能懂的图。
事实证明,囡囡带的那条路,果然歪歪绕绕着一条外人所不知的小径。
“这条路,可以向通祭台第四层暗宫。不过,路上可能还会遇上两处机关,不过,没关系,我能破的!”
声音是充满童稚,可是,那语气,分明类似大人,收起笑的小脸,神情是凝重的,比起嘻皮笑脸时,多了几分叫人不可小视的气势。
这样一面,是清风和明月这么些年来从没见过的。
“小姐姐,你怎么会破?那些机关是三百年前的机关大师设置的呀……你又没来过这里!”
明月轻轻的问,正以一种崭新的目光审视着这个非同一般的娃娃。
囡囡盯着明月手上提着的那盏灯,抓抓头皮,脑子里又想了想那些地图上所标识的机关编码,明明看起来那些简单,他们就是看不懂,她也纳闷啊——到底是他们还笨,还是自己太聪明了。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释,她想了半天,想不到合适理由来解释:
“娘亲说我天赋极高,属无师自通型天才儿童。”
她嘻嘻笑。
这个说法,嗯,挺不赖。
清风、明月、子渊无语。
事实证明,囡囡对这里的确挺熟。
这事儿,真是奇怪的厉害……
连囡囡也没办法解释这到底是什么一个原因。
待续!
下一章起,入祭坛,第一卷,可能还有三四万字吧!
第六十五章,同名同姓,是巧合,还是宿缘?
正酉时。
祭庄之上,响起礼炮之声,祭庄外吹起长角,呜呜之声,响彻云霄,直上九重天宫之上。
一场极其盛大祭祀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正酉时前一刻钟,现任国师急匆匆进来,请帝驾东移至天坛,请新帝登高坛之上,而后读祭文,领百官叩拜天地众神!
那祭文无非是祈求上苍降与西楚,可令百姓安居乐业,四季之内,风调雨顺,而大赦天下,而江山永固…栎…
那小皇帝萧译,鼓足了劲儿,将那祭文朗诵的字正腔圆,许是年纪小的缘故,那嗓音没有成年人的雄浑有力,少了几分王者霸气,而多了少年人特有的稚气生气。
念罢,君臣齐拜,山呼万岁声雷般在耳边回荡,那一片青青紫紫的朝服,那密密麻麻的朝臣,就如雷雨前的蚂蚁,将天坛附近填了满满当当。
整个过程约模有半个时辰,云沁在边上跪的半个时辰,这见鬼的累死人的礼仪总算是结束了谢。
而后,小皇帝带上太后一行众人,入地坛,其他朝臣则在在原地待命。
入乾坤坛的入口在祭阁内,萧译领头而来,启动阁中龙头,一道大门开,一条五米宽的纵深暗道,呈台阶状往下延伸、石壁上雕着着金龙,镂着彩凤,每一个台阶,皆以汉白玉镶砌而成,雪白无尘,光可鉴人。
两壁之上,每隔十步,砌有一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