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哥-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轻柔温暖的语调,配着这如诗如画般的景物,令人不得不印象深刻。
锦哥却警觉地倒退了一步,手指更是不自觉地抬起,将帷帽拉得更低一些。
她那带着抗拒意味的小动作,顿时令那位“黄大人”的眼眸微微一闪。他站起身,向锦哥走过去,温文尔雅地行了一礼,道:“姑娘定然是和家人走散了。这深山之中难得有客来,姑娘若是不嫌弃,不如且在这里坐一坐,品上一壶茶。还请告之尊府在哪里,我这就派人去请姑娘的家人过来接姑娘回去。”
锦哥拉着帷帽的帽檐,沉声道:“多谢先生,不必麻烦了。烦请告之下山的路就好。”
“黄大人”意外地一扬眉,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他所布置的场景,又低头看看锦哥,略一沉吟,道:“既如此,那么,还是我送姑娘一程吧。”
锦哥皱了一下眉,向着那人福了福,拒绝道:“不敢相扰。”
“哪里,”“黄大人”坚持道,“这荒山野岭的,我可不放心让您这么一位姑娘孤身而行。”
锦哥再次皱眉。虽然没有证据,但她相信,她定然是被这人有意引来的。
既然一时无法脱身,不如且装作不知道的模样,看他要做什么。
于是她默默向着“黄大人”又是屈膝一礼,算是同意让他送她下山了。
那位“黄大人”见锦哥应了,不由微微一笑,潇洒地一挥衣袖,做了个“请”的动作。
锦哥几乎就要回应给他一个同样的“请”的动作了,刚要伸手才想起,自己不是男人。她不由就抬头看了那位“黄大人”一眼,却不想正好和那人看过来的目光撞在一处。
隔着帷帽,锦哥习惯地看入那位“黄大人”眼眸,在接触到他眸子里的惊讶后,这才蓦然一惊,赶紧一低头,以帽檐遮住眉眼。她老是忘了,女人是不会那般和男人对视的。
“黄大人”的眼微微一眯。虽然锦哥的脸遮在帷帽的面纱后,但他还是看到她看向他时,眸中竟没有一丝女儿家的羞涩退避。这不禁令他对她的兴味更浓了几分。
锦哥向着那位“黄大人”又是屈膝一礼,默默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看着她从身边走过去,“黄大人”忽然一转身,和她并肩而行。
锦哥脚下微微一顿。
那位“黄大人”脚下也是一停。
顿时,两人又交换了一眼。
片刻后,还是锦哥先移开了眼,正要抬腿跨步,却猛地被“黄大人”一把扯住手臂,“小心!”
锦哥一惊,本能地闪身避开他的手。
那位“黄大人”的眼眸再次一闪,微笑着指着前方一块突出于地面的石块道:“姑娘小心脚下。”
锦哥则再次一低头,以帽檐遮住眉眼,一边从那石块旁绕过去一边低声咕哝了一句“多谢”。
两人才刚走了两步,“黄大人”忽然又站住,歪头疑惑地问道:“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锦哥沉默。
见她不语,“黄大人”只得自说自话地接道:“还请恕我冒昧,敢问姑娘贵姓?我总觉得,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这台词,话本里有过。如果是个孟浪的人,下面一句就该是“三生石上”了。锦哥忍不住撇了一下嘴。
见她不接腔,那位“黄大人”又偷眼看看她,忽然叹了口气,道:“姑娘果然不爱说话。”
那带着落寞的腔调,令锦哥忍不住打了个冷战。但她还是一言不发,站在那里等着那人给她带路。
见锦哥没有反应,那位“黄大人”再次叹息一声,冲她又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两人缓缓并肩而行。每遇到什么沟沟坎坎,那位“黄大人”总是温情款款地提醒着锦哥,遇到有树枝低垂,也每每主动伸手替她拨开。直到二人眼前忽然出现一株被雷劈死一半的高大银杏树。
银杏树旁,一株看起来矮小瘦弱的红枫紧贴着那株半死的银杏树,就仿佛是在帮着那银杏树支撑起被雷劈过一半的树身一般。而银杏树那未死的一半,则又向红枫伸出枝条,像是在替红枫遮风挡雨一般。
锦哥脚下蓦然一顿。到了这里,她就认识路了。她之所以坚持要上山,便是想要找这里。这是当年她和父亲曾一起来过的地方。她还记得她曾开玩笑说,这枫树是那银杏树的儿子。父亲却说,它们是夫妻树,相互支撑,相互依赖。
见锦哥站住,“黄大人”温柔地问道:“可是累了?”
锦哥微皱了一下眉,正要转身说话,却又被“黄大人”拉了一把,提醒道:“小心脚下。”
锦哥低头看看脚下那粒石子,猛地叹了口气,抬头望着“黄大人”道:“谢谢您的关心,可有一句话我憋了很久了。这位先生,我不瘸,也不瞎,地上有石头我能避得开,头上有树枝,我也能看得到。即便是被绊倒挂住,我相信我也能自己爬起来。您实在不必把我当孩子一样照顾。”
“黄大人”一窒,忍不住看着她一阵眨眼。
锦哥咬了咬唇,很想直白地问那人到底看中她哪一点,却又怕捅破那层纸后叫那人恼羞成怒。可她又实在不想跟这人多加纠缠,半晌,只得叹了口气,直白地道:“我就要嫁人了,而且我很满意我要嫁的人。谢谢您送我这一程,前边的路我认识了,就不麻烦您了。”
说着,又向着“黄大人”深膝一礼,如男儿般甩着衣袖飘然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熙景帝呆了半晌。直到卫荣悄悄靠过来,他这才转过身来,疑惑地问道:“她一直如此这般吗?”
卫荣努力板起脸,正色道:“是。”
熙景帝又是一眯眼,问道:“她要嫁给谁了?”
卫荣犹豫了一下,答道:“最近承恩伯世子和临沧侯府大公子都向她提亲了。不过,好像那婚事最终还没能定得下来。”
“是吗?”熙景帝的眼不由又是一眯。白凤鸣打什么主意,倒也不难猜。至于……
至于周辙,他之所以没有处罚他,是因为他还需要他来办事,却是没想到,才稍稍一松手,竟又叫那小子咬下一块肉来!
望着锦哥的背影,熙景帝冷哼一声,自言自语道:“没想到,那小子喜欢的竟是这种不解风情的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九章·山道
锦哥摸回主道时,才刚一立下,就看到小五像只没头苍蝇般从山顶冲下来。原来他已经去山顶找了一圈了。
看到锦哥,小五的眼都红了,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锦哥已经先冷声打断他,道:“你速去送个信,就说,婚事要尽快,迟则生变。”
虽然不知道那位“黄大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但只要看他能在这熙来攘往的西山上悄无声息地做下如此手脚,就可以肯定,这定是个惹不起的大人物。加上那些流言,锦哥总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成了别人的目标。
听着锦哥那简短的说明,小五的脸色也变了变,正打算先把锦哥送下山去,却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叫她:“锦哥?”
锦哥扭头一看,却原来是韩氏带着几个丫环婆子从山下上来了。
她忙对小五说了声“去吧”,就向韩氏迎了过去。
韩氏不在意地扫了一眼护院打扮的小五,上前拉住锦哥,小声责备道:“刚才看到你那两个丫环坐在那里哭,说是跟丢了你。你也真是,怎么甩下丫环自己就上山了?被人知道,怕又要有一通闲话呢。”
说到“闲话”二字,她忽地一掩口,小心看向锦哥。
锦哥却并未注意到那两个字,一边随口问着:“怎么就四表嫂一个人上来了?”一边扭头去看小五。
此时,小五的身影正迅速消失在山道拐弯处。看着他的背影,锦哥摸摸耳垂,忍不住叹了口气,心头闪过一个念头。
她忽地一愣。直到这时她才意识到,似乎是打从鄱阳湖里爬上岸后,每遇到什么棘手的事,她心里就总会偷偷冒出这样一个念头,一个“如果有那人在”的念头……
见她看着山下,韩氏笑道:“你放心,你那两个丫环,我已经让人送她们下去了。妹妹已经到山顶去过了吗?”
锦哥摇头,刚要接话,忽然见郑子霏三步并作两步地从旁边的小道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枝茱萸。猛然看到锦哥,这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俩顿时全都红了脸。
韩氏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我婆婆说,这、这是我第一次来西山,她和五妹妹就不上来了,叫……他……带我上来看一看。”
“这样啊,”锦哥抿唇一笑,“那我可不陪你们了,我要下去了。”
韩氏这才发现,刚才跟着锦哥的那个护院不知什么时候竟不见了,忙道:“既这样,我叫个婆子陪你下去,可不好一个人都不带。”
锦哥只好应了,带着那个婆子往山下去。走了几步,她扭头看向韩氏,见郑子霏正献宝一样将那串茱萸递给韩氏,不禁又是抿唇一笑,心里不知怎么,隐隐升起一丝羡慕来。
她低头,从袖袋里掏出手帕,看了一眼那包在帕子里的树叶。一片,是金黄的银杏叶;一片,是火红的枫叶。这是她在那两棵夫妻树下捡的。
“姑娘当心。”见她心不在焉,婆子忙好心提醒了一句。
锦哥点点头,收起手帕。忽然间,那被窥视的感觉又出现了,锦哥猛地一抬头,不想视线正和白凤鸣撞在一处。
只见,离她仅三尺左右的正前方,一块突出于山道的岩石上,白凤鸣正临风而立。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从人群中认出戴着帷帽的她的,他一边不顾秋风正凉轻摇着折扇,一边垂眼沉沉看着她。
山风吹起他那白色锦袍的衣袖,惹得注意到他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一阵低呼傻笑,锦哥却蓦地出了一脊背的冷汗。她抬手压低帽檐,匆匆从那块山石下快步穿过。
“哼。”
风中,隐约响起一声闷笑。
锦哥的背一僵,脚下忍不住加快速度,直到走下那道长长的阶梯,快到拐弯处时才停下脚步,又扭头悄悄看了一眼,见那山石上已经不见白凤鸣的踪影,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婆子没有锦哥腿脚快,好半天才辛苦追上她,喘着气道:“姑娘且慢些。”
这时,前方拐弯处忽然过来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子。看衣着,应该是某个富贵人家的女眷。在女眷的前方,还有几个护院粗鲁地吆喝着推搡路人避让。见他们如此嚣张,锦哥不由皱了一下眉,也和路人一样,往道旁避去。
谁知她不想惹事,偏偏有事要找上她。那群女眷中,有三四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几个孩子边走边在打闹着,路过锦哥身边时,一个女孩忽然推了另外一个女孩一把,那女孩脚下一滑,险些撞上山崖,幸亏锦哥及时伸手拉住她。
小女孩被吓得小脸煞白,当即就哭号起来。闯祸的小女孩也吓得呆了一呆,却忽然眼珠一转,指着锦哥大叫道:“是她,是她推的六姐姐!”
锦哥顿时就皱起眉,拍开那孩子指向她的手指,沉声教训道:“闯了祸,道歉便是,怎可胡乱攀咬他人。”
那女孩应该向来就是个刁蛮的,被锦哥这么一喝叱,竟不依不饶地大哭起来,捂着手直说锦哥打了她,一边叫着家丁过来捆绑锦哥。
听到哭声赶过来的女眷们听到那孩子的哭闹,竟不问青红皂白,也喝叫着护院过来绑人。
眼见着那些护院们吆喝着围过来,郑家婆子吓得两脚直哆嗦,锦哥护着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