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天下春秋 >

第247章

天下春秋-第247章

小说: 天下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差叹道:“若非与勾践有约,寡人实在不想放了王弟回去。”

西施在旁道:“兄弟在吴国立下大功,可惜不能长留吴国,一路要多加小心。”

王孙骆领着众吴臣上前道别,伍封只好与他们一一寒喧,忙了好一阵,不过颜不疑和伯嚭都没有来,想是留在城中。

夫差正要带着人回去,忽地四面八方大批百姓拥了来,口中道:“龙伯勿走!”

几名老者上前伏在伍封车前,一个老者道:“龙伯,请留在吴国。越人多番入寇,非龙伯不能抗手,龙伯今日一去,只怕越人明日便来,到时候我们吴国百姓不免国破家亡了。”

伍封跳下车来,将老者扶起身,道:“在下是齐国人,吴国之事也不好插手,何况大王与越王有约,两年之内互不征伐,你们大可以放心。”

一位老者道:“越人狡诈得很,莫非龙伯真地信得过他们?”

伍封道:“勾践如果说永不伐吴,在下便不会信。不过,他说了两年之期,应该不会自毁誓言。”

老者又道:“就算他两年不来,两年之后呢?我们岂非仍然要由得其宰割?”

伍封笑道:“吴国文臣武将不少,士卒也英勇过人,也未必便输给了越人。”

一老者摇头道:“若是吴人真能抵御越兵,越人又岂能三番四次入寇,毁我良田,杀我子侄?”

又一人道:“自龙伯来吴之后,我们才能反败为胜,百姓都说,唯龙伯才是勾践的克星。令尊先相国若在,定不会让龙伯弃吴民而去。”

伍封叹了口气,道:“勾践只所以退兵,答应两年之内不攻吴国,其中一个条件便是在下三日内必须离开吴国,若是在下不走,岂非与越人以口实?他们便不会守两年之盟了。非是在下不顾吴民生死,而是因顾忌吴民之生死,才会离吴而去。”

一老者道:“勾践之所以定要龙伯离国,那是忌惮龙伯的神威,龙伯如果走了,岂非正中越人下怀?”

伍封道:“虽是明知如此,在下也不得不走。其实在下不比大王、王子和各位吴臣的本事大,留在吴国,未必有用。”

这时,夫差过来道:“其实寡人也不想王弟回去,但寡人与勾践有约,王弟若是不走,越人定会入寇。”

伍封道:“这些年吴国饥荒连连,粮草不足,不耐久战,假以两年之期,只要百姓勤耕作、士卒勤操练,国殷兵强,何惧越国?当年吴入破楚灭越,何等勇猛?如今吴人几番被越人所欺,并非吴人不如越人,而是天灾人祸所至。”

百姓知道留不住伍封,有的涕泪起来,一老者叹道:“天灾倒不可怕,可怕的却是人祸哩!”

伍封将鲍兴叫上来,命他将一车金帛分给这些百姓。百姓各领了若干金帛,这才缓缓散去。

一众吴臣见百姓对伍封如此留念,各有所思,夫差心道:“这小子倒会收买人心,若是长留吴国,真是有些后患哩!”

本来伍封是想早早赶路,悄悄留去,谁知道还是弄了个惊天动地,等到百姓散去,夫差与众吴臣回城之时,已是日上三竿了。

伍封一众人等向北而去,沿途不少百姓成群结队地上前致敬,伍封将夫差所赐的金帛、众吴臣所送之礼散发一空。

午间过了延陵,到了黄昏时分,车队到了一处山前。

伍封对妙公主等人道:“这里就是阳山。”

妙公主道:“如今正是三月桃花盛放之时,不如我们便赶到谷中,夜宿桃树之下,岂不是好?”

楚月儿拍手赞道:“好主意,月儿也想看看夫君幼时常玩的地方是何模样。”

伍封向叶柔看了一眼,道:“这是先父旧日的邑地。柔儿,你想不想看看满谷桃花盛放的美景?”

叶柔笑道:“公子拿主意罢。”

伍封道:“那好,我们便入谷中去罢。”

山路颇为崎岖,不过也能容车仗驰行,一路桃香阵阵,路旁桃树渐渐多了,半个时辰之后,人车转过山口,眼前赫然是一片桃林,覆地三里有余,夕阳中桃花如锦,玉绣斑斓,轻风伴着阵阵桃香,沁人心肺,果然是极美之景。

伍封命将营帐扎于桃林之中,小鹿带人扎营立鼎,众女叽叽喳喳地在林中奔看,十分高兴。

可惜未过多时,夕阳西下,众女只好回到帐中,妙公主不悦道:“才看得数眼,这日光便没了。”

伍封笑道:“无妨,今晚睡过,明日一睁眼,便可见这片桃林在晨曦之中的另一种美处。”

楚月儿道:“这桃林也奇怪,虽然满眼桃花,却不见有桃,是何道理?”

叶柔道:“眼下吴民饥馑,多半是吴民摘去裹腹了,幸好未损桃树。”

伍封笑道:“西施夫人送了我一车桃,这些桃的祖宗便是这片桃林,我们仍可坐在桃树下吃桃。”

春夏秋冬四女洗了数十枚桃,用盆托着拿来,众人吃着桃,闻着风中的桃花之香,胸怀大畅。

妙公主吃着桃,口中嘟咙道:“西施夫人大有先见之明,多半猜到我们会夜宿桃树之下,偏又树上无桃,便送了车阳山桃给我们。”

叶柔忽地皱起了眉头,脸色微变,道:“阳山桃?是否……”,伍封心中一震,惊道:“不会吧?”他扔下桃,赫地起身,将小鹿叫进来,道:“小鹿儿,你和小刀、小阳、小兴儿分四个方向在林外查探,若是有人埋伏林外,那便糟糕之极了!”

小鹿答应,出外叫上三人,分四方各自去探路。

妙公主不解道:“我们大队人马,普通强盗怎敢打我们的主意。”

楚月儿道:“西施夫人送了一车阳山桃,总不是说到了阳山便要赶快逃走吧?”

伍封沉吟道:“昨日我到宫中向姊姊告辞,姊姊并没有说什么,多半是因颜不疑在一旁之故,后来走时,旋波小声对我说,姊姊叫我在路上小心,今日姊姊又对我们说要一路小心,难道是大王有意害我们,被姊姊知道,又不便通传,才会如此?”

楚月儿道:“怪不得今日送行的人中不见颜不疑和伯嚭,伯嚭不来便罢了,颜不疑不来相送便有些说不过去,想是这两个家伙先来阳山谷设伏罢。”

妙公主却不大相信,笑道:“夫君太多疑了吧?大王与你是亲人,你对大王又有救命之恩,是吴国的大功臣。如果我们要留在吴国,大王怕你对他不利,因而加害也说得过去,但我们一路动身回齐国去,与大王便不甚相干了,大王何苦加害我们?”

过了一会儿,小鹿四人先后回来,鲍兴满脸惊色,道:“公子,各位夫人,这次可大大不妙了,桃林外山中有不少人埋伏。”

伍封道:“四方都有埋伏?”

圉公阳道:“东、西、北面均有士卒,唯南面我们入谷处还未有人。”

小鹿递上一根枯枝,道:“师父,你看!”

伍封见枯枝上包着一层油布,上面涂满膏脂,庖丁刀道:“林中树上有不少这种干柴枯枝。”

叶柔惊道:“若是敌人半夜趁我们入睡时,四周扔下火把,虽然夜雾甚浓,但有这些涂着膏脂的枯枝干柴引火,这片桃林必定会成一片火海,公子身手再好,只怕也逃不出去。”

伍封脸色铁青,“嘿”了一声,道:“想不到大王如此狠心,竟想将我们尽数烧死在桃林之中!此计甚毒,非颜不疑或伯嚭想不出来。小兴儿,快叫大家收拾,从南面退出桃林,我猜伏兵此刻正向南面入口处合拢,只盼能来得及冲出去。”

幸好入林未久,大家忙着立帐,车上的东西大多还未卸下来,连庖人鼎中的热汤也还未曾烧开,片刻间众人便收拾停当。

伍封上了铜车,见还有寺人想将营帐撤下,忙道:“营帐便不用管了,颜不疑用兵仔细,说不定会派人偷窥,林内有营帐立着,他们便以为我们仍在林中。”

点齐了人数之后,众人急往南退,在谷口之时,见东西山上隐隐有火光向谷口移来,知道是敌人合围的士卒。

伍封心中暗叫侥幸,带着大家出了谷口,道:“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山洞,长狭如蛇,名曰‘干隧’,勉强可以行车,另有出口,我幼时曾入内玩过,我们便从洞中出去。”

他下车在前引路,用大铁戟在山壁杂草中点点戳戳,找到了山洞,圉公阳和庖丁刀拨开杂草,露出一个近两丈高的洞口。

伍封带着人车入了山洞,而听着四处都有滴水之声,他隐约记得大致的方位,用铁戟在前点戳,摸索着弯弯曲曲过了两三处转折,才命人点上火把,转了几个弯,外面人自然见不到洞中的火光了。

这时众人才渐渐宽下心来,便觉洞中潮气沁人,一股腐臭之气扑鼻而来。

妙公主小声道:“呸,这地方气味难闻得紧。”

伍封知道她从小娇养惯了,歉然道:“公主,都是我爱惹祸,让你要躲在这种鬼地方来。”

叶柔道:“先不要往里面走,这洞中腐气甚重,似乎多年无人来过,洞中雾幛之气闻久了也会伤人。小鹿儿,你带十人各拿火把,缓缓往里面走,用火将瘴气烧除。”她和小鹿是山中人,从小住在山中,对山中之事自然是颇为熟练。

圉公阳和庖丁刀点着了数十枝火把,伍封道:“小鹿儿,你们不可大意,仔细洞中有猛兽毒蛇,务要小心。”

小鹿点了点头,带着十人缓缓向前,他们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握着刀,谁也不敢大意。

鲍兴、圉公阳和庖丁刀三人将火把周围插好,大家这才向周围细看,只见四周怪石狰狞,洞壁上渗着水珠,甚是阴森可怖。

伍封道:“我和月儿去将洞口的草弄一弄,免被人发现。柔儿,地上上湿气甚重,你们不要下车。”

伍封与楚月儿手中提着铁戟和长矛,牵着手向洞口慢慢过去,他二人手中虽然未拿火把,但二人吐纳之术极精,眼力奇好,又较能夜视,是以一路到了洞口,也无甚阻滞之处。

这干隧洞口离谷口不到四十步之地,二人不敢出洞,小心用戟矛拨着杂草,将洞口大致掩住,若是无人执火把细看,也看不出这里另有一个山洞。

才掩好洞口,便听脚步声移近,只见谷口两侧黑压压地两队人合了上来,藏在谷口两边的山石之后,他们甚是仔细,只点了二十余支火把,又都立在山壁后便,就算从谷中向外细看,也不会发现其中有异。

忽地一人小声道:“大家要仔细些,伍封这小子谨慎得很,稍觉有异,便会发现我们的埋伏。”那冷澈澈的声音十分熟悉,说话的正是颜不疑。

又听一人道:“王子,你怎知道这小子必定会宿于桃林?”伍封一听这声音,觉得口音甚熟,是伯乙的声音。

便听伯嚭的声音道:“这人最会享受了,吴人谁不知道阳山桃花谷?他从小生长在吴国,这阳山又是伍家旧日的邑地,自然知道此处景色极美,以他的性子,断不会放着咫尺外的桃林不入而宿于野地。”

伍封心道:“这家伙颇了解我的心思!”又想:“伯嚭是王子姑曹一党,向来与颜不疑作对,怎么他们又搅在一起?莫非伯嚭见姑曹败走,才会与颜不疑交好,颜不疑也要利用他在吴国各地的势力,于是打成一气?”

伯乙笑道:“父亲和王子倒了解伍封的脾气。”

颜不疑哼了一声,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人是我当世第一大敌,我整日想着对付他,怎能不揣摸他的性子?”

伯乙嘿嘿笑着,道:“是否要等半夜他们入睡之时才放火呢?”

伯嚭道:“伍封这人颇能用兵,说不定会派人四周巡察一遍方敢入睡,是以不能等得太久。眼下他们入谷不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