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城际智能网使用的技术都是现成的,但组合称为一个极为集约和高效率的网络系统。
一旦上海城际智能网启动,上海就成为一个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整体。
首先启动的交通智能管理系统里,所有的汽车牌照上都将安装无线身份卡系统,和车辆绑定。
整个城市里的常住居民,都将普及电子身份卡,大量的工作都能通过电子身份卡来进行。
车辆上路后,如果是没有及时更新牌照的,没有上路许可的,没有行驶证的。
超过使用年限的。
行驶在禁行路段的……等等的车辆,开不出一公里就会被拦截。
结合电视监视网。
没有身份识别卡的车辆更是会被尽快截停。
车辆的身份卡还是和驾驶者的驾驶资格相联系的,违章驾驶,无照驾驶的也会被截停……基本上,城际智能网能够监视和管理一切会对公共秩序造成损害的行为,从无照驾驶一直到行人乱穿马路。
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可能为一麻烦的事情就是身边多了一张卡,而对于不遵守法律法规的人来说,这个监视网络就相当让人烦恼了。
警察或者路上的监视头什么的毕竟是有限的,但是,结合智能后台的整个高效率系统,则不会错过什么。
……说实话,要在上海实行这样一个计划多少有些理想主义,带有依靠实行这个计划结合提高惩罚的方法来规范法律法规和实行流程意味。
可是,如果日本结合现在的监视系统,再来实行一套类似的方案的话,那么,能够起到的合力和能够达到的无孔不入的监视效果,就不是简单的叠加作用了。
当然,吕璇敢于把这个东西拿给内山竹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以日本现在的电脑方面的水平,实际上是没有能力普及整个计划的。
对于数据流量,对于全国范围的网络的建设要求太高了。
如果要推行这套东西,没有10年时间,没有巨量资金,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算能拿出钱来,这个项目要想在日本的政府和国会通过,至少也要吵架吵上个一年两年的。
哪怕吕璇完全知道这些,哪怕内山竹雄也完全能理解这个东西的难度,可作为一个技术员,作为一个已经建立了一个监视网络的人来说,难度都不会是首先考虑的东西。
吕璇恰好是知道这一点的人。
吕璇上了一天学再次回到技术科之后,他看到的是内山竹雄在玻璃幕墙的办公室里和几个高阶军官在聊着什么,他们的脸色都明显因为过度兴奋而显示着不真实的红润。
吕璇冷笑着,挺直着背脊坐在了电脑前面,他现在居然也有了自己的办公室隔间了,居然也一样是玻璃幕墙的高级官员办公室,作为一个顾问身份的人来说,作为一个工作了才2周多的人来说,这实在是太诡异的事情。
而这恰恰给了吕璇充分的空间。
吕璇在电脑上完成了最后的数据调整工作,而接下来的,就是让整个事件按照他的计划来运转了。
第一卷 神说,要有光 第二十四章 逃脱
第二十四章 逃脱
在吕璇最终完成并且启动了那个秘密的小东西的调整的时候,阿翔也在一个地铁站的维修工具间里和行动组仍然滞留的最后那个小队的队长碰头了。
这个时间,距离吕璇向内山竹雄提交关于出入境名单的调查结果还有大概4个小时。
阿翔并不惊讶于看到那个小队长看起来20岁不到的样子,穿着非常时尚就像是涩谷街头普通的日本青年的样子。
能够在日本境内晃荡着过了两周没有被发现,并且还承担着为所有的行动小组断后的任务,必要时刻要做好牺牲自己准备的人总要有一些特别的地方。
那一口夹杂着粗话和俚语标准的东京方言实在是一门奇异的技艺。
而将吕璇想出来的方案略略一说,那个队长就点头同意了。
一方面,吕璇现在就在负责监视的部门里,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监视网络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实际上这个计划并不需要这个队长担什么风险。
而在那个队长重新消失在人群中后,阿翔施展了作为羽族的绝技之一——变脸。
他准确变成了所有行动小组里脸部特征最明显的一个人,已经离开日本的一个东北大汉,某个行动小组的火力手,虽然在日本的这段时间里这个火力手没有开过一枪,但他的那张五官都很有特点的脸就足够他立功授奖了。
阿翔穿着一件灰色的外套跑到了一个公园里,一副准备接头的样子。
他故意忽略了在200米开外地一个铁架子顶端的监视器。
而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
吕璇给内山竹雄作了个简报后,将他分析完毕的资料和全国监视网络挂接在了一起。
当大量的数据涌入系统的时候,那个小小的程序也在开始发挥作用了。
在进行了差不多20分钟计算后,第一批地结果出来了,计算机提交出了第一批可疑名单,而这些人出现的地方相当分散。
小程序地作用就是生成不稳定的数据,来干扰整个识别系统核心地工作。
这种干扰能够让识别系统在一段时间里的辨识率产生偏差,会比本身的近似形搜索产生更多一点的冗余数据。
而且会将这些识别的地点变得更加分散。
阿翔自然出现在了第一批地分辨名单里。
而吕璇立刻就手动进行程序调整,将阿翔迅速划入了第二批名单,第三批名单……随后,当内山竹雄最后手里拿着一份12个人的名单,而阿翔的那张脸以82地近似可能性排名首位的时候,他和自卫队情报处的行动处的长官沟通了一下,自卫队情报处的人立刻就出发了。
在公共场所要看住一个人是非常难的。
尤其阿翔这个时候是在一个公园。
一个和周围所有的区域都完全连接着的,有12个正式地出入口和无数个……不算出口的可以出入的地方。
实际上对于任何体力还过得去的人来说,要翻越一个90公分高的栅栏都不算什么太难的事情。
阿翔在公园里坐了几个小时,在他发现开始有人盯着自己,并且不时冲着自己地袖口念叨些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明了了,那是来抓自己的人。
实际上,在监视中心提交了一大堆名单之后。
能够被动员起来的人都被动员起来了。
在日本不算太广大的土地上被动员起来对中国的行动小组人员进行包围和堵截……在完全被误导的方向。
不少人甚至是结束了一天的值班刚刚回到家里就立刻接到电话要求立刻赶到现场……
阿翔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因为他必须要在几个非常具体地时间里出现在几个不同地地点,以不同的面貌……然后,一一从日方地包围圈中消失,而且,尽量在对方出手捕获的最后一刻才消失。
当然。
毫无疑问的,这是有点难度的。
在阿翔一边看着周围的明显是日本的情报人员的人数量开始增加的时候,阿翔一边计算着日本方面效率不怎么让人满意的情报员们什么时候才能够胆子达到足够开始行动,因为按照吕璇的时间表,他的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仅仅靠那些出现在监视系统里面的幻象是不能欺骗那些在积极搜索的人多久的。
正当阿翔觉得世间有些不对的时候,一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厉害角色出现了——达摩来了。
达摩已经离开大家的视线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一直在进行着独立的调查工作,而现在既然达摩已经回到了东京,那就说明,调查已经有了结果。
而更重要的是。
达摩的适时出现,绝对能够帮助阿翔将吕璇的整个计划完美执行下去。
通过无线网络。
一份完整的行动方案立刻被传输到达摩的脑子里,他们无需见面,也无需互相确认互相之间的物理位置,甚至不用确认是不是真的是对方,因为属于羽族的特殊能力是无法被复制的,至少暂时是的。
将计划传给达摩之后,阿翔还花了几分钟功夫和达摩交流了一把,互相协调了各自分担的工作,随后阿翔就开始非常耐心地等着日本方面的情报人员开始行动了。
在看到有两三个情报人员装作是随便路过而朝着自己这里走过来的时候,阿翔知道,日本方面要出手抓自己了。
他也像是很随意地站了起来,朝着另外的方向走了过去。
那个方向有个出口。
无视出口那里站着两个已经将手伸向肋下好像是要取武器的情报员,阿翔慢慢走着,直到对方准备从衣服里将手抽出的一瞬间,阿翔发力朝边上跃了出去。
他在草丛里一滚,钻进了并不密集但仍然能够起到遮蔽对方视线的作用的树林里。
这个时间,虽然算得上是比较晚了。
但是树林里仍然有不少人……多数是情侣,正窝在树丛里亲热。
阿翔无意打扰他们,但是,这些人给对方造成的阻碍足以让对方耽搁上几分钟了。
阿翔用了不到一分钟就跑出了树林,虽然身上地衣服被树枝挂破了不少地方,但这些都不必在乎,跑出了树林的地方。
那里有一个拾荒者躺在长椅上,那个拾荒者从大衣底下取出一个崭新的背包扔给了阿翔。
然后继续想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睡觉。
这个拾荒者今天晚上等一下经过对方的检查后,就会绕上很多路,躲进一个比较偏僻的汽车旅馆里,再那里换衣服和身份,然后3天后他将结束“黄金周”假期,回到索尼研究中心继续当他的高级研究员。
这也是数字图腾各个部门里都有很多来自各个部门的情报员地好处。
有时候。
吕璇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甚至不用告诉他们做的到底是什么事情,不用给他们预支经费,他们自然会自己处理得妥妥当当,随后,自然会有他们地上司来为他们做掩护。
这个扮演拾荒者的人唯一知道的就是准备一包衣服交给一个从树林里跑出来的人,而不知道那到底是谁。
没有人禁止他猜测,但是他不会将自己的猜测将给任何人听。
阿翔拿到那包衣服后就开始变脸了。
然后他轻松翻过篱笆墙出了公园,花了不到10秒钟打倒了在那个方向在外围巡守的一个情报员,然后跑进了对面的一条小巷里。
小巷里有一辆送外卖地电动自行车。
在电动车后座上硕大的箱子里除了10多盒冷冻的寿司之外还有一套店里的制服。
那个真正送外卖的人现在正在附近的一个安全房间里打游戏机,2个小时后他会向警方报失这辆自行车然后向自己的老板诉苦。
这个家伙倒是不折不扣的隶属安全局,和数字图腾没什么关系地人,可是他的任务也就是扔下自行车然后去打游戏机而已。
他没有见到阿翔。
自然也不会知道任何多余的事情。
阿翔换上了那家寿司店的制服,将已经破了的衣服包成一团扔进边上的垃圾桶里。
按照东京市清理垃圾地时间表,3分钟后就会有一辆垃圾车来清理。
如果日本的情报员愿意顺着垃圾这条线索去追查……那只能祝福他们了。
骑着自行车认真送了几份外卖,将那个掩护他的人的工作掩护掉了之后,阿翔已经到了距离他下一个应该出现的地方不到1公里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