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当道-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大佑还没发话,马氏却冷哼一声道:“那个**怎么会无缘无故要和了,再说了,就算要和,竟然要你来传话,这算是诚意?我看恐怕是有诈吧。”
阿文对马氏亦是没好气,淡淡道:“这些就不是你这样的妇道人家能想清楚的,先不说两个村子和好对双方来说就方便很多,这马上六月到了,就是卖莲藕的时候,为什么每次甘泉村的莲藕价格都比我们高?”
马氏脸上顿时一沉,怒道:“没教养的丫头,敢这样跟我说话,赶紧滚,这里不欢迎你们。”
阿文看都不看她一眼,转向罗大佑继续道:“还不是甘泉村临近甘泉河,每次莲藕出产都能第一时间从水路上运到各地去,可我们没有河,又因为与他们不和,只能走陆运,饶了弯路不说,莲藕的新鲜感也不如人家好,买卖范围也没别人广,如何比?若是我们与甘泉村和好了,这甘泉河就可以随意使用。”
罗大佑陷入沉思,其实他并不是水磨村初建者的后代,所以对这个两村不相往来很是无奈,可大家都这样做,他作为村长自然要身先士卒表率好。现在听阿文一说,这与甘泉村和好的好处还是很多的,甘泉河只是一部分而已。
马氏不屑的道:“一个**而已,能顶什么用,我看----”
“你闭嘴。”罗大佑吼道。他皱着眉思量了一番,竟然觉得和好是可以行得通的。
“当真这是梁村长的意思?”他又问道。
阿文肯定的点头,“自然了,不然我如何回来告诉你,其实梁氏也是心里存了私心的,大宝哥与秀儿姐姐两情相悦,可碍于这破规矩,二人只能苦苦相忘,村长若是同意了,还成全了一桩美事,到时候梁村长和旺盛而家都感谢你,岂不好。”
罗大佑这下真的相信了,若阿文没有告诉他梁氏的私心,他或许还会觉得这事有假,可既然梁氏率先有了需求,那就有得信了,他笑道:“那可行,我就看秀儿那丫头与大宝这孩子很登对。”
阿文笑道:“那行,到时候还请村子先开口,毕竟这件事不是一个人的事,到时候说不得还有其他村民要反对,村长应该知道如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你坚持和主动,甘泉村与水磨村定能和好的。”
罗大佑应了,送阿文离开的时候,罗小花却堵住她的路,讥笑道:“听说全公子看上你了,倒是福气,这都要抬花轿接你了,以后恐怕没人敢娶你了吧。”
阿文笑了笑,虽然这件事却是传的村子里沸沸扬扬的,知情的知道阿文并没有入花轿,不知情的,还以为阿文已经被人娶了回去,只是这种流言蜚语她从不曾放在心上。
不过罗小花既然提起了这件事,她笑道:“原来是你,没得逞似乎不怎么爽,小心别气坏了自己,我一向本事大,这种小伎俩根本奈我不何。”
罗小花咬着唇,气的找不到反驳的话,只能跺跺脚转身离开,顺便将门狠狠的关上。
孙亮不解的看着阿文道:“什么意思?她对你做了什么?”
阿文与耿桑对视一眼,从后者的眼里,她便知道耿桑明白了,便也不多说,“回头告诉你,反正不是什么大事。”
罗小花从门缝中看到阿文消失的背影,心头恨的牙痒痒,她当初就是看阿文不过,才在全莽耳边挑唆了几句,没想到真的让全莽看上了阿文,她知道全莽的为人,心里还窃喜了一把,心道能让阿文落入火坑也不错,只是不知为何,后来这件事却不了了之,她也许久不曾见过全莽了。
等着瞧吧,总有一天,我会撕烂你那张嘴。她心里狠狠的道。
-------------------------------题外话---------------------------------
喜欢就收藏推荐哈!O(∩_∩)O~
第054章 薛家公子
更新时间2014…12…3 21:06:20 字数:3442
阿文坐在醉香楼二楼临窗的雅间内,对面坐着的却是耿桑和孙亮二人。
耿桑悠闲的喝着茶,阿文自在的吃着菜,只孙亮一人,望望这个看看那个,最后烦躁的摸着脑袋,“阿文,咱们到这里来做什么?你这不是要帮秀儿姐么,咋在这里坐着了。”
就在他们一行三人离开罗大佑家后,却不知哪儿来的小乞丐,给阿文带了句话,阿文便带着他与耿桑来这里坐了,还点了一大桌子的佳肴,他不知道阿文要做什么,心里一直堵着,吃饭也吃的不香。
“嘘---别说话。”阿文忽地放下手中的鸡爪,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侧耳倾听起来。
这里虽然是雅间,可古代的隔音技术实在算不得好,若是说话稍稍大声些,就能听到隔壁的谈话,真真应了那句话:隔墙有耳。
“子轩兄,恭喜了,再有三日就能抱得美人归了,我听说那个秀儿姑娘可是长得水灵灵的,性子又温柔。”
子轩是薛仁的表字,这是阿文提前早就打听好了的。
孙亮虽然不知道子轩,可一听到秀儿,他也猜出来了,心头恍然,原来阿文是在这里堵薛仁的。
对方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开玩笑谈天,阿文看了耿桑一眼,后者会意,点头笑了笑。
“哎---这个秀儿姑娘真是可怜。”阿文重新拿起鸡爪,啃了一口,支吾道,声音却不小。
耿桑把玩着手中的茶杯,不解的道:“我听说她要嫁给甘泉村薛员外家的三少爷了,这薛家公子,无论是人品还是相貌家势,都是一等一的好,恐怕应该是享福了,如何可怜了?”
阿文不屑的瘪瘪嘴,“这你就不懂了,我听说秀儿姑娘早就与水磨村的冯振情投意合,只是碍于两个村子不和,男方一直不好上门求亲罢了,本来这事若是好生的与双方父母说说,也不是不可能,可现在呐,这薛公子来插上一脚,硬生生的做了棒打鸳鸯的事,这是缺德还是缺心眼儿来着。”
耿桑却是不赞同的道:“薛公子并不知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何不可,这秀儿姑娘若真的嫁到薛家,那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比嫁给一个穷小子要好太多。”
“那为何秀儿要寻死觅活的说什么非冯振不嫁,人家压根儿就不在乎什么富不富贵,你没听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吗,这世上,找到个自己爱的已经不容易,若是还能得到对方的爱惜,那就更是难得,相濡以沫白首到老也不是荣华富贵就能给的,我爱你,吃糠咽菜也甘之如饴,不爱你,锦衣玉食也不得欢心。”
“可这也不能怪薛家公子,这薛三公子可是远近闻名,人品相貌皆是不俗----”
“不俗有个屁用啊。”阿文打断他的话。
“对,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孙亮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插不上嘴,现在总算能说上句话了。
到现在他也总算明白阿文的算盘了,薛仁是个讲义气重品德的人,这样的人在听到这番议论后,肯定会做出些什么来的。
谈话到这里似乎告一段落了,阿文继续吃着已经凉了的鸡爪,耿桑继续喝着已经凉了的茶,孙亮的视线在二人脸上游走,他总觉得阿文与耿桑之间有着莫名的联系,让他插入不得。
而隔壁的雅间内,气氛却是沉重起来,薛仁紧紧的握住酒杯,低垂着眼眸,脸上看上去很不好。
坐在其对面的好友陆通亦是面色不善,“子轩兄,你别在意,这些乱嚼舌根的人,我这就去将他们带过来让你好好出出气。”说着就要站起来。
“等等仁德兄,他们----他们是无心之过。”薛仁有些言不由衷,即便他心胸宽大,可此时也不免有些难堪,他一直是个看中品德修养的君子,可阿文却说他是个缺德缺心眼儿的人,这让他很难接受。
陆通愤愤的道:“什么无心之过,你就是人太好,这种人就应该好好教训教训,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人,竟敢如此搬弄是非,非得教训不可。”他怒冲冲的起身,就要到隔壁去。
薛仁却一把拉住他,摇摇头,又坐下。
陆通的话他没怎么听进去,其实对于这品德问题,他更在意的是秀儿,他并不知道秀儿与冯振的事,若是知道的话,定然不会做出这种棒打鸳鸯的事来的,只是现在婚事已定,成了定局,就算他愿意退婚,可对女方影响却是极大的。
阿文擦了擦嘴,满足的仰在椅子上,继续刚才的话题,“其实你说的挺对的,毕竟薛公子人品在那儿摆着,所谓不知者无罪嘛,可我挺好奇的,若是他知道了秀儿与冯振的事,会怎么处理呢?难道退婚?”
“怎能退婚。”孙亮着急道,“若是退婚,知情者也就罢了,若是不知情的,肯定要议论秀儿姑娘的是非,一个姑娘家的,这名声不好了,可是很惨的。”
阿文撑着脑袋喃喃道:“那这可就不好办了,退亲也不行,成亲也不行,这不是为难人嘛。”
耿桑却是一笑,“其实也未必非要退婚,若是这薛公子真的有心成全这桩美事,还有个法子。”
阿文被勾起了好奇心,催促道:“还有办法?什么办法?快说说。”
“外人只知秀儿姑娘与薛家公子亲了定,却并没说一定是薛三公子。”耿桑好整以暇的道。
阿文白了一眼:“薛家大公子二公子都已成家,除了三公子还能有谁,你这不白说嘛。”
耿桑却是一笑,“长水县的刘员外的例子,刘员外膝下有三个女儿,却依旧能享受儿孙膝下承欢的乐事。”
阿文猛的一拍手,乐道:“我知道了,那刘员外可是收了个义子。”
孙亮亦是恍然大悟,“俺懂了,你们是想说,只要薛员外收了冯振为义子,就能成全秀儿姑娘与他的婚事了,果然聪明,不过薛家应该不愿意吧,这冯振虽然人品各方面都没的话说,又勤快,可到底与薛家没什么关系,薛家凭什么帮这个忙,换做俺,俺就不愿意。”
阿文一巴掌拍在他脑门儿,笑道:“就你这个缺心眼儿的,能跟薛公子比不,再说了,又不是什么上刀山下油锅的事,只是借了个名义,就能成全这对有**,我听说秀儿姑娘已经不吃不喝好几天了,人憔悴的不行啊。”
“其实也不是我多嘴,要我看啊,秀儿姑娘若是嫁给薛公子,两人不一定快乐,你们想啊,秀儿惦记着别人,对薛公子自然没好脸色,薛公子自己也憋屈,一个婚姻却导致三个人的不愉快,何必呢,反之的话,倒是三人都舒坦了,至少薛公子还能再找个自己心仪的姑娘,两情相悦过日子才不会腻歪。”
这番话说的在理,耿桑孙亮都是认同的点点头,然后三人对这个话题也失去了兴趣,开始东拉西扯的说些其他八卦。
陆通看着薛仁眼底的神色,试探道:“你不会真的想要成全他们两人吧,那这太吃亏了,就应了那句话,赔了媳妇又折兵啊,子轩兄,咱们走,就当没听见。”
薛仁笑道:“这话可不是这么用的仁德兄,不过---”他顿了顿,“这位姑娘说的不错,我若执意的话,只会害了他们二人,我自己也不会愉快,仁德兄,这件事,我回去再与家父商量一番,今日便就此别过吧。”
阿文听到隔壁的帘子一阵晃动,脸上笑开了花,将最后一只鸡爪拿在手上道:“走吧,我们也该走了。”
话说薛仁回家后,立马就派人了人去打听关于冯振的事,尔后才找到其父薛重天,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
有其父必有其子,薛仁品性良好,薛重天亦是如此,所以对于薛仁提出的要收冯振为义子的话,也没有反对,只是说要先看人。
阿文回家后,先去了趟王婶儿家,对大宝说了些宽慰的话,然后才回了自己的屋儿。
刘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