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嫁:屡犯桃花 >

第17章

嫁:屡犯桃花-第17章

小说: 嫁:屡犯桃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呀,什么时候都心系冷家,连我这个冷家的当家人都自叹不如了!”子轩恋恋不舍地松开他温暖的怀抱,亲呢地说:“看来你是早有准备了!”

    我冲着他灿然一笑,臻首道:“你呀,尽自打趣我!”又微皱秀眉道:“说实在的,我的心里还没有合适的呢?也不知道婆婆她的喜好,正想找你拿个主意呢!”

    “巾帼不让须眉的冷家少夫人什么时候也变得谦逊起来了!敢不是故意出个难题考考我吧!“子轩俏皮地刮刮我挺翘的鼻尖,有些不解道:“别家的女子又怎会在如此旖怩的时光,插上不合时宜的话呢?”

    我自醒于自己的唐突,好像在渐入佳境之时聊些家事是有些格格不入,但口中仍是要强道:“一辈子的时光我们都要一同度过,又何必在乎区区的眼前呢!”言罢又觉口气似是生硬了一些,又撒娇道:“下次一定注意,好吗?”

    截然不同的态度把他逗得笑逐颜开,道:“是啊!娘的寿辰可是件大事!”他的目光盯在茜纱窗边上安放的古琴,笑道:“你可会操琴?不如我们来个琴笛合鸣,你看可好!”

    看他一脸高兴的样子,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不禁莞尔:“这个主意不错!这琴我幼时倒是学了一点,只怕不登大雅之堂,没得让大伙儿笑话!”冷家首富之家,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听过,对操琴虽有十足的把握,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若是将话说满了,得不到全府、特别是老夫人的夸赞和认可,可太丢面子了!

    “这倒不妨事,好坏总是我们做小辈的一份心意,往年那些金啊,玉啊的,到底是身外之物,哪有这个诚心一片呢!不如我们现在就历练历练,到时也不至于乱了手脚。”子轩捋捋衣袖,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朝他嫣然微笑,素手焚香,整整衣裙,端坐到一旁的古琴边。子轩自从粉墙上取下了紫玉笛,站于我的身侧,亦笑道:“隆冬过后便是暖春,我看合一曲《春情》吧!”

    我以笑作答,眼波流转之处,两人已是心领神会。顿时,琴声袅袅,笛音潇潇,悠长舒畅的曲子回荡在整个冷家大院的空旷上方。

 第四十四节寿宴

    第四十四节寿宴

    四十四、寿宴

    因还在冬日,便将宴席摆在了小巧雅致的偏厅中,虽是偏厅,不及正厅的轩昂大气,高大敞亮,但胜在玲珑精致,况又是家宴,人数不多,在偏厅里饮宴时极相宜的。

    偏厅的正中摆着紫檀木的圆桌,当中一壁粉墙上挂着当代书画大家刘子明的《麻姑献寿图》,笔法清逸,画中的神女麻姑笑容可掬,手捧硕大红润的仙桃,飘然而至。四周生着暖暖的火炉,因放了些新鲜的桔皮进去,清香四溢,一家六人围桌而坐,其乐融融。

    老夫人穿着簇新的绣满蝙蝠图案的锦缎对襟袄子,下着青莲色的同花纹棉裙,一团喜气地朝南坐着,目光一一望过在坐的每个人的脸,开心地笑道:“今儿是我的大寿,难为大家都记着!旁人都说我的福气好,连生日也比别人早一些,想想是不错,有大伙儿念叨着可不是我的福气啊!”

    姨娘与蓝玉双双起身,钗环声泠泠作响,举杯贺道:“祝姐姐(姨娘)福寿安康!”蓝玉笑着从随侍一边的丫环手中接过雕着福寿连绵图案的白玉托盘,恭恭敬敬地来到老夫人跟前,娇柔道:“这是我和娘的一点儿心意,权当给姨娘贺寿,姨娘莫要嫌弃才好!”

    老夫人轻轻打开盖着的朱红绸缎,惊喜道:“是苏绣的围脖,我可正少这么一样东西呢!你们就送来了,这礼物送得正是时候,我喜欢,谢谢你们娘儿俩了!”

    看她如此高兴,姨娘笑着解释道:“围脖上的仙草灵芝是玉儿一针一线绣上去的,姐姐看着,可还凑合?”

    老夫人听了,脸上的笑纹更深了,道:“丫头的绣功更好了!前有亦潇的《松鹤同春》,后有蓝玉的《仙草灵芝》,什么钟灵瑠秀都出在我们冷家了!”

    蓝玉听她又提起我,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话锋一转,似笑非笑道:“我怎么敢跟表嫂比呢?再说,我与娘一草一纸俱用的是冷家的东西,也只有这点绣活是我能孝敬的。”

    老夫人见她说得可怜,怜爱之意顿起,拉着她的手臂道:“我知道你是个明理的孩子,只是心思别太细腻了!你是冷家的大小姐,这是遍桐城都知道的事情。”

    蓝玉这才转悲为喜,俏然笑道:“可不知表嫂带来了什么礼物?可否让我们开开眼?”

    这蓝玉怎么处处与我作对,她定是瞧见我进来的时候身无他物,才会有此一说,这不是故意倒我的台面吗!可是怕这下子要让她失望了。

    子轩朝我微微一笑,我心领神会与他同时起身,他笑道:“娘不是爱听我吹笛吗!今天我们一个弹琴,一个吹笛,希望娘能喜欢!”

    片刻之后,采菊已将我房中的古琴拿来,我盈然一笑,纤长的手指在深色琴身的映衬下,更显得玉指纤纤,纤手到处,琴弦飞舞,顿时,清扬流转的琴音在小小的偏厅里落地生花,紧接着,一缕悠扬的笛声相和着我的琴音,曲声美妙,高昂激越。我抬头向他望去,见他也目含深情凝望着我,不禁想起昨日的相依相偎,心间暖洋洋的,更专注于手中的不断挑动的琴弦。

    一曲终了,我与子轩相视一笑,偏厅里静悄悄的,大家仍沉醉在乐曲中不能自拔。过了许久,子恒首先醒悟过来,拍手叫好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哥哥的紫玉笛早有领教,想不到嫂嫂的琴弹得如此美妙!”

    老夫人也笑道:“亦潇啊亦潇,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要告诉我们呢。徐家的女儿果是技艺出众,样样不逊人之后啊!”

    子轩搁下紫玉笛,温柔地将我扶了起来,和我并肩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笑道:“亦潇的琴艺精进如此,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此曲敬献给娘,娘可喜欢?”

    老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道:“每年过寿都是一些金啊银啊玉器之类的,我也看烦了,今年你们的东西都很好,又新鲜又别致,还不落了俗套。我看,这宴席上多是甜糯松软的食物,挺合我的胃口,也是亦潇安排的吧,这丫头的心思可真巧!”

    我笑吟吟地回道:“婆婆操劳多年,原该好好乐上一乐,只是您爱清静,所以家里的小戏班子就没让他们上,我们吹的曲子没有辱了清听,备的吃食也还过得去,那是您抬举我们做小辈的了!”

    老夫人夹了一筷蜜汁鲍鱼,细细咀嚼了,称赞道:“好吃!大家也尝尝!”放下筷子,笑向子轩道:“看你们夫妻,平日里就和和美美的,可今日的感觉好像比往日更亲厚了许多,神仙见了也要羡慕的,我看着也高兴,比吃什么都强!”

    姨娘笑着附和道:“姐姐的眼力劲这么好,我怎么一点也看不出来,别是想抱孙子想的吧!”

    蓝玉不以为意地说:“若果如此,那嫂嫂可真成了我们冷家的大功臣了!我们可都盼着这一天早点来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子轩听她们说得热闹,笑着望了我一眼,道:“这个愿望怕也不难!今年定当让娘圆了这个心愿!”

    这样大胆的话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但细看他们四人,老夫人是笑逐颜开,姨娘是一脸的强笑,蓝玉更是轻轻地“哼”了一声,连子恒也看不出有多高兴,这是怎么回事

 第四十五节吹画

    第四十五节吹画

    四十五、吹画

    老夫人喜道:“那敢情好!大丈夫言必行,行必果,子轩,你可不能食言啊!”

    看她一副认真的样子,子轩又看看我红云密布的脸,告饶道:“娘快别说了,再说下去啊,有人怕要提早离席了!”

    这个子轩又拿我开心,我抚抚滚烫的脸儿,看来不把话题引开来,能让他们娘俩说上一罗筐的话,又瞧子恒沉默寡言的,盈盈一笑道:“二弟今日可有惊喜带给婆婆,让我们大家也开开眼界。”

    子恒见我说到他,原本落寞的脸上突然明亮起来,甚是高兴地说:“既然大家伙儿都有绝活,我这个作儿子的自当不落人后,绘青,给我磨一些上好的徽墨来!”

    一旁的绘青喜气洋洋地下去了,坐在对面的蓝玉“咯咯”一笑,笼了笼手腕上浑圆饱满的珍珠手钏,不紧不慢地说:“二哥瞧见人家夫唱妇随,一曲乐曲赢得了满堂彩,心里定是艳羡得慌,赶不及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了!”

    姨娘见子恒的脸色不豫,心里暗怪蓝玉的话说得过火了一点,打圆场道:“子恒的画自幼得了画圣明伯的指教,经他临摩的物件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画上一幅送给姐姐作寿礼是再好不过了!”

    子恒的脸色稍稍和缓了一些,但任凭她们说好说歹,他俱是闭口不言,一心一意等着绘青的到来。

    不消一会儿,绘青拿着一个青玉瓷碗,一溜小跑地跨入偏厅,子恒这才慢慢起身,向大家拱手道:“这个地方太小,还得请大家移步往廊上走走。”说着,自顾自上前搀了老夫人,往廊上而去,我们四人尾随着他俩,来到偏厅外的走廊上。

    这走廊当年修筑得颇为宽大,外面围着雕花的红木栏杆,这里也是子恒除了书房之外偶尔看书习字的所在,所以走廊中间端放着一张花梨木大案,上面已是收拾得空无一物,子恒接过绘青手中的盛放墨汁的青玉瓷碗,又抽开大案边上的抽屉,取出一卷雪白无痕的宣纸平铺于案上,大家屏息宁神静待他的挥毫泼墨。

    时间像是静止了一般,突然,蓝玉“啊呀”一声,原来子恒将满满的一青玉瓷碗全部泼在了洁白如雪的宣纸上,顿时,大大小小的乌黑的墨迹,有的如雨点,有的似铜钱,特别是中间的一大摊墨迹好似一大片乌云,让人瞧了好不舒适。

    姨娘忙道:“你这孩子素日里极是稳重大方,这是怎么啦?是瓷碗太重,还是瓷碗太滑?还是赶紧让绘青收拾一下,重新再画吧!”

    绘青听见姨娘指名让他收拾,赶忙上前一步,想要先拿走弄脏的宣纸,子恒轻轻地一摆手,绘青恭恭敬敬地退在了一边,姨娘正待说些什么,蓝玉像似悟到了什么,开口浅笑道:“娘,看您急的!连等着收礼的姨娘尚且不急不躁的,容二哥想想!”

    蓝玉的这句话刚一落,子轩展眉一笑道:“这件礼物怕是要千呼万唤才能使出来呢!”

    老夫人也附和道:“子恒,别只是沉思了,让大家苦等!”

    我望着子恒年轻的脸,他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刚毅和成熟,此刻,他正盯着宣 纸上的墨迹,低眸凝视着,连眼睛都不曾眨上一下,长长的睫毛在日影的投射下形成了好看的弧形,对于大家的言论更是置若罔闻。只见他,猛吸一口气,对着中间那摊最大的墨迹吹去,又换了一个方向,轻轻一吹,再换一个方位,重重吹了几下,随着他的左吹吹,右吹吹,上吹吹,下吹吹,大家的神色由惊疑到奇怪再到不可置信。不消一盏茶的功夫,一个活灵活现的大佛手出现在那张原先布满墨迹的宣纸上,而四周小小的乌迹或成了藤蔓,或成了小花,或成了蜂蝶,构思之巧妙,成像这逼真,让人叹为观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