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哪页看哪页-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里,她不喜欢反省,讨厌一切可以定性的东西,巴不得这世上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别整太明白。
人无完人,相反的也就不可能一无是处,说起来,苏敏也不是一点儿优点也没有。
比如说,她爱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币。
爱人民币这事儿是真的,无须解释。
爱国这事儿也不假,当年她老爸老妈移民澳洲,她也没跟着。
她总觉着她的根在中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天然的热爱,谁敢TMD在她面前说中国一个不字儿,她就得跟人家急。
为此,她打心眼儿里看不起那些移民的人,中国这方圆960万平方公里的地界儿,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就这空间、这时间,咋地就盛不下一个小小的你啦?
苏敏这点儿爱国精神倒多少有点儿来自遗传,她爸妈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军人,那一身浩然正气她没继承着,爱国这点倒是不含乎。
话说苏敏她老爸老妈这么爱国,咋还移民了呢?
那老两口儿的理论相当生猛:岁数大了,不中用了,这包袱丢也得丢给老外,不能给自个儿的国家和人民添麻烦!
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正文
(五)苏敏其人 第18页' TOP '
'更新时间' 2011…04…28 19:19:41 '字数' 733
苏敏的另一个优点是做人做事还算认真,并且执着,有一例为证:
高考录取通知书下来那会儿,正是个骊歌初唱的夏天。高中毕业,同学们考学的考学,工作的工作,即将各奔他方。
吃完散伙儿饭,喝完酒,大家一起玩儿牌到通宵。
这种玩牌不是只看输赢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三年来情谊的宣泄。想到不久的将来大家就将各自远赴天南海北,空气里也氤氲着依依离别的味道。
玩到最后,班上的一个男生,总共输给苏敏一块钱,男生没有零钱,哀告说:“算了吧,才一块钱,你就别要了,就算临别留念了!”
苏敏说,“那不行,忘了我是谁了吧,宁愿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拿钱!”
该男知道此女了得,没办法,想着先唬过去再说:“我只有100元的,找起来多麻烦。”
苏敏说:“我不怕麻烦,拿来,我给你找。”
接过那100元,她翻遍全身,也没找到一毛零钱。
接下来,苏敏独家制造了个多年后同学聚会每次都会提起的段子,她自己都很意外当年竟做出了这么令人咋舌的举动――她借遍了全班同学,找给那个男生99元。
这事儿翻出来,苏敏自己也很懊悔,觉得当年的自己真是幼稚得可以,后悔当时活得太直白,给人留下了话柄——本该想个既拿回钱,又保全面子的两全之策。
如今的她,算是成熟了,而且有点儿熟透了。熟到不自觉地分裂成了两半儿,一半儿是人前的那个温良淑德彬彬有礼的中国传统良家小女子(话说这条多半得益于她长了张无害的娃娃脸);另一半儿是藏在人后,连她自己都不爱评价的那个鬼心眼儿一肚子的恶妇。
两面三刀,背后捣鬼,略施小计,杀人于无形,这些缺德带冒烟的小伎俩,她常常三天两头儿地拿出来用。
有时她自己也惊讶于这种才能究竟来自哪里,人之初性本善,父母从小就耳提面命地教她做人的道理,结果全被她当成了耳旁风,临了也不知祖坟究竟冒了什么邪烟儿,搞得她五毒俱全。
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正文
(五)苏敏其人 第19页' TOP '
'更新时间' 2011…04…29 10:07:42 '字数' 949
说起来,苏敏只是道德品质差了点儿,这智商情商发展得可真是一点儿没耽误,上学那会儿她是天才儿童,学习成绩好的不可思议。
小学跳了一年,初中跳了一年,为此还上了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报纸。
其实,她自己心里门儿清,她是天才儿童?狗屁!只能说她从小就特别有天赋适应中国的科举制度。
她特别不爱学习,因为不爱学习,才费尽心思研究考试技巧。
中国是应试教育,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上学没两年儿,早慧的苏敏就充分认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于是,当别人努力狂啃书本儿的时候,她通常都拿着历次考试评过分的卷子仔细研磨,从中还发现了很多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她把考试题分出了类型,什么题型每次必考,什么类型只偶尔出现一次,
每次必考的内容就重点突破,偶而出现的就一笔带过。
什么题目是自己最爱错的,就努力强攻一下,这样一搞,几个学期下来,她发现自己想考第二都难。
上学期间,她一路顺风顺水,一不小心就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这个“品学兼优”,当过学生的都明白,中国的学生只要考试成绩好,那就是三好,五好,至于品德,可是没什么评判标准的。也对呀,说到人家思想品德,马列毛概的成绩那也是名列前矛的。
直到上了高中,苏敏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死穴。她上高中时是分文理科的,分科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不用死记硬背的理科。
这理科学生有一通病,就是语文成绩普遍不好,苏敏也是学的马马乎乎。因为这科考的范围太广,没啥技术含量,全靠平时积累。
最让她头疼的就是作文了,高三时考了几次模考,苏敏的作文的分数都只给了个中档,一下把成绩拉下来不少。作文分可是占语文成绩很大比例的,苏敏打算从这里重点突破,更上一层楼。
她努力研究了下那些得高分的作文,发现评卷老师都偏爱名言警句,只要文章不跑题再把古代诗词,中外名人名言挂上去,作文分数一下就上了一个档次,所以她就每天就抱着《唐诗三百首》、《中外名人名言》开始一顿狂背。
有一次模拟考试,她临时抱佛脚,在考场背了几条万能警句,考试卷纸一发下来,她急不迭地就把那几句记在了草纸上,因为再不记上,她就该忘了。在写作文时,再把这几句适时地塞进去,结果成绩一出,作文分数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这一招她日后屡试不爽,效果还出奇的好!如此这般,没过多久苏敏的语文成绩也上去了一大截儿。
事实证明,考试这回事儿不只是一门技术,有时候可能还是一门艺术。
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正文
(五)苏敏其人 第20页' TOP '
'更新时间' 2011…04…29 16:01:21 '字数' 1493
苏敏这样一路考下来,她的小前半生过得异常辉煌,高考时因为她不太喜欢一线城市,于是就选了本市最好的一所国家重点院校上了个王牌专业。
因为上学早一年,又跳了级,上大学时,苏敏足足比同班同学小了三岁。
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社会上可以看到的事,在大学里也一档生动地上演着。
进了大学,苏敏发现,这里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了,而是有了更为切实的内容,比如说入党,比如说当学生会干部。
这样一来,年龄反而成了她的劣势。因为年纪小,又长了一张娃娃脸儿,导员儿和系里的教授完全没把她放在眼里,有什么集体活动什么的也不大愿意让她参加。苏敏急了,在学校入党和做学生会干部对日后的毕业就业,好处可是大大的。有的用人单位招人,就是打着要党员和干部旗号的。
大二那年赶上学生会干部改选,苏敏报名要当班长,还要进学生会,许多同学都笑她自不量力。苏敏也料到竞争会十分激烈,没办法只好放出话来,班上同学谁选了她,奖励学校食堂鸡腿一只。当时的高校食堂没有现在这么好,鸡腿是食堂里最贵的菜,而且食堂一周就做一次。学生中赤贫者居多,想着那鲜汁淋淋的大鸡腿,不少人丢了自己的信仰,纷纷投了她的票。
落选的那位对此很不耻,每次见到苏敏都送给她一白眼儿。
苏敏并不生气,只礼貌地对她笑笑,她心里话:“你还不服呢,敢跟老娘斗,你还嫩着呢。不懂得投入产出比是什么意思吧,啥玩意不是一分耕云一分收获呀?你当这事儿只是三十多只鸡腿就可以搞定的么?你可知我背地里从管学生会的老师到导员一人一块卡西欧手表么?这背后的付出,你晓得么?!”
一想到那二十多张百元大钞象风一样决绝地离自己而去,苏敏的心疼得都快流血了!如此这般,苏敏才如愿当上了班长,并顺理成章地进了学生会。
她是一点就透的聪明孩子,进了学生会没多久就把上上下下的老师、学长们搞得晕晕糊糊。额外再对他们施了些小恩小慧,如此这般,苏敏在辉煌的人生履历上又续写了一笔。
九零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快赶上火箭的速度了,全世界都对这方热土刮目相看。
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得中国经济的GDP翻着跟头往上涨,国人开始大踏步豪迈地奔向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就在这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苏敏的老爸老妈移民去了澳洲。当了一辈子兵的人,突然离开自己的祖国,难免心有戚戚然,用她老爸的话说,已经老了,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了,不能再为祖国做任何事了,留下来,只能给国家增添负担!
老两口只苏敏一个姑娘,把她供出来已然了了心愿。此时的苏敏已经读到了大四,马上面临实习了,父母亲问她要不要跟着一起走,正摩拳擦掌打算做翻大事业的苏敏冷静地说:“中国人做事儿的地方在中国,在国外是很难容入主流社会的。如果你们将来需要我照顾,我一定会过去,但绝不是现在!”
苏敏是喜欢计划的人,总是想十步才走一步。前面的小半生过得顺风顺水,这头儿开得不错,于是开始筹划着如何大踏步地走向下一个两五一十计划(不是十一五计划哈)。
毕业,找家好的公司,进去了做个高级白领,然后就是不停地升职加薪,再升职再加薪,然后找个有理想有道德有能耐有钱又疼自己的夫君,生个大胖儿子,又是一个完美的十年。
做好了完美十年计划的苏敏,意气风发的蹲在人生跑道的另一个起点上,等待那冲往胜利的发令枪响。只要枪一响,她保准儿第一个冲出去,并得意洋洋地第一个撞线,将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然后是全场的起立欢呼,她从容地跟观众挥手庆祝胜利,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对着镜头SAYHELLO。无论怎样,苏敏爱的始终是人生中那飞扬的一面。
十年后的苏敏,每每想起自己当年的这些想法,愤恨得都想抽自己。
实践证明,计划没有变化快,冷静下来的苏敏终于认识到:风吹哪页看哪页可能才是最最健康又有益的人生态度!
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正文
小番外 方否日记1' TOP '
'更新时间' 2011…04…29 23:02:47 '字数' 880
我知道写日记是多么幼稚的行为,日记,究竟要记住些什么呢?
不能忘记的人,无法忘记的事,又何必非要记在纸上,那些不都是刻在心底的嘛!
今晚,你就坐在离我不到三尺的位置上悠闲地看着电视,摇控器握在手里,啪啪地转着台,那么多的电视节目难道就没有一档你中意的?
在你的眼里、心里的某个角落,究竟有没有一个小小的我,不必时时光顾,只偶尔的匆匆一瞥,有没有过,哪怕一次!
这对你,也许无关紧要,对我,却是至关重要。
三尺和三万英尺之间的距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