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恩 >

第77章

侯门恩-第77章

小说: 侯门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已守寡五年了,这里的规矩是,丈夫去世之后,寡妇就得立刻再嫁。这里小孩很少,城镇需要繁衍生息下去,他们禁止寡妇孀居在家。如果五年期满,还不肯再嫁的话,就要将她们献给神。据说五年是一个可以洗清人不洁的时限,孀居五年的寡妇有处子一般的纯洁,是最适合献祭给神的。”
  沈寒香没想到白瑞会知道这些。
  白瑞像是知道她要问什么,紧接着说:“我也是刚打听出来的。”
  “那个寡妇叫玛莎,她的丈夫被马践踏而死,那时她才刚嫁给他不到半年。她的丈夫原本日子过得光鲜亮丽,死后大家才知道,他欠了数不清的债务,家里但凡值钱物事,都拿去抵债了。那个冬天,她的家里什么都没有,连一支蜡烛都没有。有个行脚的商人施舍了她一根蜡烛,她想要报答这个商人,商人却并不接受,第二天清晨,商人带着他驮货的马就走了,连招呼都没打。留给玛莎的只有一盏明灯,是关内的十二支明烛灯台。”白瑞第一次一口气说这么多话。
  大家都听得有点入神。
  石清冷冷哼了声,“镇上的人真是会胡说八道。”
  “你知道?”沈寒香反问。
  石清撇撇嘴。
  陈川一只拳头搭在桌上,也看了眼袁三那边,袁三已从寡妇旁边的长凳,挪到了寡妇的长凳上,轻声跟她说话。
  “五年献神也太残忍了,这里没有礼法吗?也没有衙门?”
  “没有,但这座镇子上贪图玛莎美色的男人数不胜数,只要她愿意,能有一辈子穿金戴银的富裕生活,如今的贫困孤独都是她自己的选择。”石清似乎有些唏嘘,“当时也不是蜡烛这么小的事情,她几乎快死了,三爷对她有救命之恩。”
  袁三握着小刀,给玛莎切肉,玛莎双目无神地望着那扇小门。袁三忍不住也转过去看了眼,他不知道她在看什么。
  那扇小门里没什么特别的,非要说特别,不过是有一根嫩绿的葡萄藤顺着门扉攀爬上去。
  “你想要什么?那里没什么,想喝葡萄汁吗?”
  玛莎没有说话。
  袁三招了个同伴,叫他去买上好的葡萄汁。
  那人走后,玛莎方才用绿得如同宝石一样的眼睛看着袁三,她摘下了面纱。
  偷偷窥看袁三他们的众人都不禁屏息,那是个让人感慨造化天生的美人,如果能被她染红的指甲碰一碰,大概一半的男人都会酥过去。
  然而那双柔若无骨的手抓起了袁三粗糙的大掌贴在自己脸上,袁三手势僵硬,手指一动没动。
  “你最好多看我两眼,记住我的样子,明年你再来的时候,那颗一直藏在你帽子里不肯被抖掉的沙子,就是我。”
  那晚上沈寒香点完了货,站在院子里,欣赏日暮时候投在地上的墙影,这里种了很多葡萄,葡萄藤张牙舞爪,它们巴掌一样的叶子匍匐在沈寒香的袍子上。
  她坐在院子里一辆装饰的板车上,院子里有座不大的池子,池子里喷涌出的水给整座客栈点缀出些生气。
  “怎么不去睡?”陈川走了过来,他的外袍披在肩上,绷带缠绕过了肩窝。
  “有点认床。”沈寒香往一边挪了挪,她散着头发,却穿着武袍,衣服宽大在身上晃荡,显得她身量格外瘦弱。
  “出来这么久,想家了吗?”陈川问。
  “你呢?想家吗?”沈寒香看着他。
  “有点,不知道我爹的风湿犯了没。”陈川看着天上的月亮,嘴角弯翘,笑了笑:“今天找到一种药,说对风湿有奇效,我给他带了点。”
  沈寒香点了点头,她低着头,侧着脸,鞋子晃了晃。
  “转了一天,你看上什么小玩意儿了吗?他们这里的妇人打扮真是艳丽,首饰颜色都很鲜艳,很有关外的味道,要是有看上的,就告诉我。”陈川嗓音似乎有些发哑,他咳嗽了两声。
  “快去睡了,夜里凉,别染上风寒就不好了,回去还得赶路。”沈寒香说完就进了屋。
  陈川坐在板车上,一条腿蹬在车上,摸出来一支短笛,放在嘴唇上叼着,想吹点什么,想了半天,看见楼上的窗户里透出光来,没一会儿,灯光熄灭,窗户好像被推开了。他能察觉到有人在窗户口往下看,也许看的就是他。
  他含住短笛气孔,曲子和缓,是他小时候练武不肯午睡时候,牛捕头吹来哄他睡觉的。
  “他还会吹笛子。”石清兴奋的声音说。
  沈寒香窝在被子里,在笛音里闭上眼睛,心里的烦乱都被悠扬的笛声抚平,竟难得睡了个安稳觉。                        
作者有话要说:  

☆、七十五

  客栈老板兼职给镇上的人看点伤风感冒的小毛病,给陈川包了点药,临走那天特地将袁三爷叫去一边。
  “这是玛莎拜托我转交给你的,她是个好姑娘,愿神保佑她。”老板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袁三爷接过东西,依样也做了那个手势,他没有打开布包,只是贴身揣在胸怀里。转身大步走向车队,把疯子一脚踹开,勒紧货箱上的绳索。他脸上笑纹深刻,车队启程时,他坐在货车尾部,遥遥回头看了眼。
  刷得黄灿灿的屋顶上飘着一幅红白条纹旗,旗子半旧,那是玛莎的住处。
  夜里在沙漠里安营扎帐,风很大,吹得帐篷呜呜作响。沈寒香叫人给她支了间帐篷。
  “车上睡着不舒服,肩背会痛。”
  疯子蹲在地上,替她扎帐篷。
  沈寒香把靴子脱下来,倒出硌脚的细沙,袁三爷又在吹骨笛,那乐声让人心生烦躁。玛莎美艳绝伦的脸又浮现在沈寒香眼前,她走到袁三爷坐着的板车旁,蹭着坐上板车,搓着手,陈川向一旁让了让,递给她一小罐青提子葡萄干。
  “玛莎的丈夫是几月去世的?”沈寒香问。
  袁三笛声不停,他深凹的那只眼睛,在夜色里散发着冷厉的光,就像狼的眼珠一样。
  “好像是十月。”陈川说。
  六月从京城出发,到现在已过去了三个多月,十月近在咫尺。沈寒香凝望着天上硕大无暇的圆月,叹了口气,“还有八天。”
  袁三的独眼闪烁了一下。他收起笛子,一言不发,回自己帐里去了。
  沈寒香无聊地嚼着葡萄干,侧头看了眼陈川。
  “你想回去救她吗?”陈川问。
  “我不能救她。”沈寒香短促地回答,盯着远处火堆发了会神,听见疯子嘴里呜呜的响声。疯子手舞足蹈跑来,指了指不远处的帐篷,沈寒香笑了,抓出一大把葡萄干给他。
  “谢啦。”她跳下板车,钻进温暖厚实的帐篷里,那晚上她一个人睡。这一路算十分顺利了,虽然遇上狼群,但都化险为夷,也没遇上贼匪,比她想象的平顺太多。
  沈寒香不得不感慨自己运气太好,她天天在算,带的这些货,进了关内,贩到南边,能换八千多两银子,除去办货那一千多点,再除去打通各个关节,雇袁三他们的钱,再分一些除去,至少能赚五千两白银。
  那都是实打实的银子,现在京城里置办一间好点的宅子也才二百三四十两,给沈柳德三千两去做生意,剩下的两千两拿回去,将沈宅好好修整一番,这样开了年就能多雇些人,至少能恢复从前沈家的用度。如此一来,之后再要出关来,就不必自己来。赶过年的时候,看看族中是否有能跑活的亲戚兄弟,既办了事又能恢复和沈家亲族的联系。
  次日一早车队重新出发,到了中午,疯子与白瑞合猎了头黄羊,去毛去内脏,抹点盐,香料带了些,那香气令人口水直流。
  沈寒香吃了只羊腿就有些吃不下,弄了点面饼煮软吃了。
  晚上营地一片阒寂,刚在还夹着细沙的大毛毯子上睡下,沈寒香听见外面两声激烈的马嘶,伴随着绝尘而去的马蹄声。
  她忍不住钻出营帐,迎面嗅见烤肉诱人扑鼻的气味。
  “疯汉弄的,吃一点。”
  沈寒香喉咙动了动,下意识想拒绝,陈川取出酒囊,在她眼前晃了晃。沈寒香嘴角弯了起来,那是马奶酒。
  两人吃肉喝酒,陈川席地而坐,这是个没什么风的夜晚,十分罕见。沈寒香喝一口酒,吃一口肉,嘴角沾着油光,这样惬意自由的生活,等回到关内再也不会有。
  “刚才谁骑着马走了?”她撕下小腿上的肉,喂进嘴里之后,意犹未尽地含住了手指。
  “袁三。”陈川目光熠熠,“方才疯子剥皮烤肉时不知道叽叽咕咕冲他念了什么,忽然就打起来了,袁三坐在他身上,举拳就揍,结果不知怎么忽然停了手,就牵马冲出去了。”陈川喝了口酒,神色温和,看着有些高兴。
  “我猜袁三返回那座镇子了,已经和他们打好招呼,等袁三回来再走。”  
  果然天亮之后,袁三还没回来,商队的人还在打瞌睡,疯汉趴在地上折腾一只浑身麻花的沙鼠。
  最后他提着它的尾巴,小家伙在空中晃来晃去,吱吱直叫。
  “喂。”沈寒香叫了他一声,递给他一只馕,“吃这个,放了它。”
  疯汉警惕地看她,目光在沙鼠和馕之间徘徊了片刻,听见沈寒香心不在焉地说:“这么一点,吃了也不管饱,还要专门生火,不麻烦吗?”
  于是他放了可怜巴巴的沙鼠,坐到一边啃硬邦邦的馕。
  沈寒香稍微走近他面前,她想问昨晚上到底他对袁三说了什么,袁三真的去接玛莎了吗?还没开口,疯汉已经伸出手,眼珠一错不错,凶狠地盯着她:“还要。”
  要不是忌惮他脚上的铁靴,沈寒香只想像袁三那样一脚把他踹开。
  最后她用五张馕,一只酒囊换得他开口,他说:“他回去接他媳妇,这是他应该做的。”
  沈寒香笑了,“你对他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烤肉的时候,我拿火点着了他的裤子,问他感觉怎么样。”
  “……”
  “我说,要是不带玛莎走,玛莎就是一只烤熟的黄羊,再也不会蹦蹦跳跳。”独辫男人望了望天空飞过去的鸟,做了个拉弓的姿势,嘴里还配音。他的眼睛一直瞟沈寒香手里一个布包,那是风干的黄羊肉,用盐腌好的,带着路上吃。
  沈寒香无奈道:“这个不能给你。”
  男人无聊地挪开眼睛。
  “你们打架了?”沈寒香问。
  “嗯,头狼,打不过。”疯子简短地说,之后闭口不言。
  接近日暮的时候,袁三才出现,随之而来的是隐约的马蹄声,地平线上的天空被扬尘弥漫。
  所有人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收拾启程。
  袁三夺过石清的鞭子,大声呼喝:“快,把帐篷捆上车,干粮,肉……”
  他话音未落,一支长箭嗖一声穿破空气,钉在装货的木箱上,箭身嗡嗡颤动不已。
  马匹不安地摇头摆尾。
  锅子与木柴都来不及收了,还有两顶帐篷,袁三的两个手下睡眼惺忪从帐篷里钻出来,还来不及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同伴拉上马背。
  陈川先上了马,伸手把沈寒香拉上去,沈寒香坐在他背后,不住扭头看。
  近百人的马队从火红得仿佛将天空烧着了的地底冒了出来,当首一人手持弓箭正要发射,沈寒香抱着陈川的背,大声叫道:“往左!”
  陈川猛然勒住缰绳控制方向,一个紧急偏移,风声自耳畔呼啸而过。沈寒香觉得耳朵上有潮湿的液体滴落,紧接着耳廓感觉到疼痛,她抓紧陈川的衣袍,扭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