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冒牌书生 >

第88章

冒牌书生-第88章

小说: 冒牌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所以大多时候是郁闷的,总有数不清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其实是磨砺和丰富你人生的财富。  如果没有了困难,凡事都一帆风顺、YY至极。  这人生便将过得十分平淡无味。  当我穿越之后,我回想那些生命中曾有过的艰难困苦,总是觉得十分感谢,凡事有失必有得,那些以前想起来觉得苦闷地经历,却能够让我成熟起来,使我在这个明末乱世里如鱼得水。  所以现在回想过去的种种经历,哪怕是最痛苦地经历,我都是觉得愉快的,想必红娘子现在也是抱着这种想法吧。

    只是我现在仍有一件烦心事,红娘子和香香,我都想要,但明显不现实。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我到底该选择谁。  我本是个专一的人。  也是个懒人,不想找麻烦,但麻烦却很勤快,一直在找我,让我在穿越之初就遇到了香香,后来又和她有了亲密接触。  而现在,我却突然发现自己心仪已久的红娘子是穿越者,我又怎舍得放弃?

    我们正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辛遥夙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红娘子吓得赶紧松开我的手。

    “李总督,曹公公来了。  ”辛遥夙说道。

    “曹化淳?”我心中一喜,不知崇祯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礼物,得赶紧去瞧瞧。

    我一回到营房,就听到曹化淳尖锐的笑声,这死太监地声音听来虽然刺耳。  但我却觉着久别重逢般的愉快。  洪承畴正陪着曹化淳在海聊。  不知谈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曹化淳笑得十分开心。

    “曹大人。  皇上又给我带什么来了?最好是弄了几万匹马来,让咱们把损失的骑兵给补回来。  ”我大步走了进去,亲热地拍了拍曹化淳的肩膀。

    曹化淳扬眉一笑:“一见面就惦记着皇上的那点家底,李总督可真会打算盘。  上次二万匹马、三千只火枪、十七门大炮,都快把皇上的家底给淘空了。  ”

    “曹大人,你就少打埋伏了,我还不知道皇上的家底?至少还能买几百万匹马,我现在缺地就是马,没有马,在辽东很难施展开手脚,你可别告诉我,你什么都没带来。  ”我心中暗笑,那内宫里的几千万锭银子,我早在史书上看过了,难道还能瞒得住我?

    曹化淳打起了官腔:“皇上真的不宽裕了,军粮都快拨不出来了。  李总督,你得为皇上着想,能够自筹军粮的话,就尽量自筹,还有,尽快把清兵全部消灭,围城之计虽好,但拖得太久,没有军粮的话,军心不稳啊。  ”

    象挨了当头一棒,我怒火上冲:“咱们几十万人在辽东拼死拼活,死了十万将士,拼掉了清兵十多万人马,胜利就在眼前,只要再围一个月,多尔衮就得乖乖投降,我凭啥要急着攻城,增加士兵伤亡?还有,皇上把数不清的雪花银都摆在库房里,能生蛋吗?不买粮,难道等着发霉吗?不给我们饭吃,还指望将士们拼命吗?要是你们不拨粮,老子就撤兵,回河南去,让清兵来打北京。  ”

    我这番狠话一说,曹化淳立即放下了官架子,细声细气地说:“李总督,咱们到帐外说会话。  ”

    我不情不愿地跟着曹化淳出了营房,忍不住又发起飙来:“妈地,原以为打了大胜仗,朝廷会给咱们一番重赏和资助,现在却连口粮都要断,你们这些在朝廷当官的,还有没有良心,还是不是人?”

    曹化淳苦笑道:“总督莫急,皇上知道你要生气,已给你准备了一封信,说明原因。  ”

    我没好气地从曹化淳手中抢过信纸,挑开封腊,借着红灯笼瞄了几眼,顿时口里发苦,说不出话来。

    崇祯的信上写得很直白:“老弟,你很厉害,这么③üww。сōm快就打败了清兵,我很高兴。  不过,尽快结束战事吧,这笔军事开支太大,我撑不起了。  我知道你在指望着皇库里那些银子,大约也知道我有多少银子,可是有一件事你不知道,除了最上面那层银锭是真的外,下面的全是假的,那层真银,目前已基本用完了,剩下的全是水货。  我最近准备给你添些马,于是再次命人查看了皇库积余,却意外地发现除了假银锭外,古董和字画也有九成是假的,而且仿制年代大多都在一百年前,你应该猜得出是谁干的。  原先打算砸锅卖铁,把老祖宗留下的古董和字画卖掉一些,现在你说该怎么办?

    我要破产了,这就是一件大祸事,国库没钱,亡国就在眼前。  你最好能从辽东给咱们带些金银珠宝回来,充填国库;还有,粮草你也要尽量自筹,否则有断炊之危。  张献忠和罗汝才还在造反,拒不归降,我还得调军拨粮去平息叛乱,财力上实在有些应付不过来,简直是一团糟。  不过,困难很快很过去地,等打完清兵,再平息国内叛乱,天下就太平了。  我天天在等着你地好消息,你可别让我失望。  ”

    我深吸一口气,点上了一袋烟,默然不语。

    。。



第三卷惊涛拍岸第三卷惊涛拍岸第一百一十四章抢掠之计     第三卷 惊涛拍岸 第一百一十四章  抢掠之计

    崇祯所提的断粮之事,让我进一步明白了史书的不可靠,我记得明史辑略》曾提及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在崇祯的皇库内搜出三千多万锭白银,每锭重五十两,财富多得惊人,可是崇祯放着天下灾民不顾,任由他们成批饿死也不肯放粮赈灾,因此史学家对崇祯的自私凉薄颇有微词,我受了史学家的影响,也对崇祯极其不满。  但现在,我明白了,崇祯并不是一个极端的守财奴,而是有他的苦衷,他的老祖宗们早把皇库弄成了一个外强中干的花架子,他又能拿什么去拯救明朝?其实崇祯是个很悲情的人物,他有骨气有理想,可惜生不逢时。

    这封信也让我认识到现实的严峻性,事实上,这不光是我们李家军断粮的问题,而是整个大明朝断粮的问题。

    曹化淳轻声道:“李总督,信看完后立即烧掉,这是皇上的吩咐。  ”

    这信中内容事关皇家绝密,当然得立即销毁掉了。  我把信点燃,看那纸灰在风中慢慢飞散,我的心也慢慢沉落下去。  没有粮食,拿什么去支撑军心?历史上的松锦之战,洪承畴就是败在了粮草上,导致清兵势力大涨,明军士兵从此一蹶不振,我又该怎么办?

    “曹公公,你倒说说看,自筹粮草,向谁去筹?”我苦笑道。

    “军中还有多久的口粮?”曹化淳问道。

    我叹了口气:“半个月左右,三十万人。  一天就是几十万斤,半个月就是几百万斤,这么多粮,不靠朝廷,我们能去抢去偷么?”

    曹化淳皱了皱眉头:“抢又何妨?咱们的官兵,以往都是这样做地,以民养战。  ”

    我吓了一跳:“咱们李家军可是军纪严明之师。  绝不能抢掠百姓。  ”

    曹化淳答道:“大业为重……”

    我摇手道:“你不必劝我了,伤害百姓的事。  我决不会做,烧杀抢掠,那样与如狼似虎的清兵有什么区别?我起兵就是为了老百姓们能有口饭吃,又怎么忍心去抢他们的口粮?”

    曹化淳长叹口气,欲言又止。

    说到抢掠这个词,我脑中灵光一闪,心中有了计较。  笑道:“不过也还有个办法,以民养战不行,以战养战倒是可以,咱们不抢汉人,但抢满清人是没问题的,甚至还可以抢蒙古人和朝鲜人,谁叫他们先来攻打我们?满清人和蒙古人的马多,咱们抢他几十万匹马来。  用不完还可以卖掉一点。  ”

    曹化淳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  ”

    于是我们回到营帐中,和洪承畴说了一下这件事,洪承畴听说粮草要断供了,也吓了一大跳,不明所以,我又不能直说原因。  只好含糊其辞:“皇上有皇上的难处,总之我们要为君为忧,我准备带两万骑兵打到盛京去,弄他个满载而归。  围城地事,就交给你了。  ”

    洪承畴连忙推却:“不行,李家军只有你才指挥得动,你不能走。  这抢粮抢马之事,比起围城打仗是次要之事,交给我就行了,咱们关宁铁骑。  干这种事最是得心应手。  ”

    我皱眉道:“发财的事都归你去干了。  咱们地弟兄们恐怕有些不乐意。  行,就让你去。  不过咱们李家军也得去他一万人。  ”

    洪承畴正色道:“这可不是发财之事,而是掉脑袋的事。  满清人有多凶残,你又不是没领教过。  两万人实在是太少了。  但咱们这会只剩六万骑兵,若骑兵抽多了,对围城决战不利,怕误了大事,我只好冒一个险了。  ”

    我哈哈一笑:“今时不比往日,满清人不足百万,上至六十岁的老头,下至十四岁的少年,全都抽派出来了,才凑成这十万清兵,要不然,清兵也不用向蒙古人和朝鲜人伸手了。  你这一路上,只管去欺负老头、小孩和妇女,决不会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你就放心地去吧,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

    洪承畴尴尬一笑:“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总还有些满清的男人在家里的,再说了,就算是老弱孤残,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也不会轻易就范,总得打上一打。  ”

    我正色道:“咱们只抢马匹和粮草,可别杀人放火、**民女,要不然,就乱套了。  ”

    曹化淳插话道:“满清人对咱们汉人烧杀抢掠,咱们也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洪承畴点头赞同。  我叹道:“如果咱们这么做,势必引起激烈地反抗,满清人会恨我们入骨,拼命也要报仇雪恨,我们这两万人,能不能抵挡住上百万满清老幼的进攻,很成问题,即使侥幸能挡住,也势必增加伤亡。  另外,满清人要是横下心来,把马匹都放到野外去,咱们就得不到马,他们要是把粮仓给烧了,咱们又弄不到粮。  所以,咱们还是打出只要粮草和马匹的旗号,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

    我们又讨论了一番,最后我终于说服了曹化淳和洪承畴,定下了抢粮抢马的基本方略和原则。

    曹化淳见粮草的事有了着落,松了一口气,笑道:“临行前,皇上让我问你,要什么奖赏?”

    我深思了一会,找出一张纸来,在上面写了十六个字:“月圆之夜,紫禁之巅,抱个美人,抽口好烟。  ”

    曹化淳和洪承畴看着我的字,脸上颇有些古怪。

    我有些惭愧地说:“怎么了?我的字写得很难看吗?”

    这段时间,为了配合这个总督地身份,我还是抽空练了下毛笔字的,持笔姿式已经正确得不能再正确了,就是字写得确实还是差了点。

    洪承畴摇头笑道:“字不错,就是内容太那个了点。  ”

    我呵呵一笑:“我和皇上开玩笑来着,你们别担心,皇上不会生气的。  ”

    曹化淳无奈地摇了摇头,显然想不通对崇祯也能开玩笑,他语重心长地说:“对皇上,咱们还是要恭敬一点,咱们做臣子的,要时刻牢记,君臣之礼不可废啊。  ”

    我失笑道:“瞧你们那点出息,我说没事,便是没事。  你就把这张纸呈上去吧,皇上不会怪罪你的。  ”

    曹化淳苦笑了一下,把那纸接过,叠好藏入袖中,忽然诡秘一笑:“这个美人,是指陈圆圆?”

    我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