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红尘有梦 >

第417章

红尘有梦-第417章

小说: 红尘有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这些代表们一致认为,行星数据这些人也就是一帮科学狂人吧,技术上他们很先进,有谁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也是睚眦必报,但谈起生意来实在算不上是高手,这么先进的技术,几个小钱就给人了。原来对行星数据忌讳三分的人,这个时候就都对他们轻视起来,心想以后再跟行星数据打交道的话,只要别触及他们的敏感神经,再把价格定得稍稍高一点,肯定什么事都可以搞定。有些原来千方百计使用种种手段来对付行星数据的,这个时候则更是后悔,心想早知这样,何必费那么大的劲,多花点钱来买就行了,都觉得自己高估了中国政府对行星数据的重视程度,也高估了行星数据这帮人的野心。有些人甚至计划起下阶段获得行星数据以无支祈为核心的智能技术的可能性。

当然,与那些被所得到的梦寐以求的先进技术冲昏了头脑的谈判代表和有关人员不同,一些国家智囊团中的许多人都觉得事情有些不大对劲,以行星数据以前的表现来看,好像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中国政府也不可能轻易地放任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的出口,都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但那些拿回去的源代码被证明确实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使得长期困扰他们国家和大型企业的许多技术难题都迎刃而解。他们所获得的技术跟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相比,绝对是物超所值,钱一点都没有白花。既然钱没有白花,得到的技术又确实是真的,事实摆在那里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在那些立下大功的谈判代表的强大压力下,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的智囊团成员只能暂时不再吭声了。

“麦芒计划”的所有准备工作,也在四月中旬全部完成。按照原计划,本来是在五月初就把教程贴出来的,但因为李远方和郭海林的主要精力都被新标准的实行和与各国代表的讨价还价所牵扯,另外也觉得如果在这个时候把教程贴出来,有人会把这份教程和新标准的实行以及他们出口源代码联系起来,从而影响到那两项计划的实现,就暂时搁置了起来。只有一直都在非常着急地等着看由他亲自策划的“麦芒计划”的结果的陈老,天天在追问李远方和郭海林到底什么时候正式开始行动。李远方以教程没有完全准备好为由,一次次地把陈老糊弄了过去。

四月底之后,因为已经获得了设立“梅山奖”所需要的资金,考虑到“麦芒计划”可能产生的风险,有些领导通过杨首长询问李远方,既然资金紧缺的问题已经得到暂时的缓解,“麦芒计划”是不是可以不用正式实行了。李远方解释说,推出“麦芒计划”的初衷并不是圈钱,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别的国家取消对中国的歧视性价格政策,如果不正式启动“麦芒计划”,很难在短期内达到这个最终目标,所以“麦芒计划”是势在必行的。因为目前许多国家政府和大型企业已经从行星数据得到了一部分先进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启动“麦芒计划”,所产生的危害性要比原先估计的小得多,而且还可以让那些国家和企业在实践中检验他们所获得技术,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些技术的重要价值,以后跟中国政府和行星数据合作起来更加心甘情愿。最后,李远方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老头子这两个月天天都要问我和老郭什么时候启动‘麦芒计划’呢!”

既然“麦芒计划”的实行利大于弊,而且又是陈老朝思暮想的事情,杨首长就勉强同意了李远方的意见,但一再告诫说这项计划的实行过程中要确保万无一失,绝对不能影响到新标准的推行,李远方爽快地答应了。

在国际电信日那天世界各国同时启动新标准后两个星期左右,国际儿童节后的第二天,宋力忠在梅山大学宣布“梅山奖”基金会正式成为,并公布了“梅山基金”的股份结构。梅山基金全部由行星数据和梅山集团两个企业投资,其中行星数据出资三十亿美元,而梅山集团则象征性地出资一千万人民币,“梅山奖”和“梅山基金”将统一使用在梅山集团的商标的基础上改进的徽标。

几乎所有的资金都由行星数据投入,但用的却是梅山集团的名号和梅山集团的商标,这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所以外界更加坚信两个公司其实是一个老板。行星数据这个私营企业竟然能够一次性拿出三十亿美元现金,而且经多方证明这三十亿美元中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和政府资助,更是让所有人都为其经济实力大为吃惊。好多新闻媒体都在事后报导说,从现在开始,中国以及国际上的富豪榜都应该重新排列了。

对“梅山基金”中所出现的怪异情形,宋力忠的解释是,按照国际惯例,投资者有权要求用自己的名义为所设立的奖励基金命名,因为“梅山奖”是个文化奖,而“梅山”这个品牌是一个有着一千六百多年文化积累的历史品牌,所以用“梅山”这个名号要比用“行星”二字合适得多。除此之外,“梅山基金”将依托梅山大学而存在,梅山大学一方面是世界武学、儒学、道学的最高学府,另外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包括他本人在内,有十一位两院院士在梅山大学长期任教,另外还有四十多位两院院士担任客座教授,是中国国内拥有两院院士最多的一所院校,在中国以及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征求了多方的意见后,将新设立的这个基金命名为“梅山基金”。

趁着因“梅山基金”的正式设立被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机会,六月六号那天,行星数据通过各种途径宣布,被他们称为“行星系”的网上比特超市开始正式营业。并列出了与他们进行合作的世界上各大银行的名单,说明行星币和世界各国的货币都能够通过这些合作银行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无缝兑换。

在原计划中,本来还要推出像游戏卡、手机卡这样的点卡放在各地代理销售的,但随着国际信息安全新标准的正式实行和网络身份证制度的推出,通过网上银行兑换行星币已经变得非常安全和方便,是否推出点卡已经没有多少实质性意义。再说与直接通过网上银行兑换行星币相比,点卡制度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运营成本,所以在“盘古计划”正式推出的时候,李远方就取消了推出点卡的计划,对郭海林说道:“既然我们开的是网上比特超市,干脆完全比特化,我想就不要再去搞点卡这种半吊子的玩意了!”

在宣布推出“行星系”的同时,郭海林还宣布从即日开始,向世界上所有的人免费提供“星星索”服务,向全世界开放7…10位数的号码。当然,因为实行的是严格的网络身份认证制度,除了与行星数据关系特殊的一些人,每个自然人只能申请一个星星索号码。

已经在网络上被传成了神话的星星索正式向社会开放,在世界各地造成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几天之内,行星数据网站的日独立访问IP数达到了几亿次,一跃成为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网站。幸好行星数据的服务器用的是自主开发的、由改进后的“无支祈3号”提供支持的“伏羲”系统,杨首长为他们投入的二十多亿和他们自己在四、五月份紧急追加的七十多亿投资中有一大半用在配置公司网站服务器上,否则的话,早就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彻底崩溃了。

本书由电子书网提供下载

第三部人世间第三百零四章个中滋味


第三百零四章个中滋味
虽然在行星数据分部大楼里有设施比较齐全的宿舍,但叶黄怎么都不愿意在那里住,理由是李远方这人太笨,造房子的时候竟然没在那两套房间里设置厨房,自己没地方做饭。要总是到一楼的食堂去吃饭,因为厨师是相对固定的,做出来的菜的风格和花样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吃了几天就没什么胃口了。另外,宿舍里没有洗衣房,洗衣服不方便,楼顶有公司的会议室,经常有人来,所以也没有设置晾衣场,就算勉强在卫生间洗完衣服后也没地方晾。所以在这个地方临时住一两个晚上可以,让她长时间住在这里,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

对叶黄所发的牢骚,李远方实在是无可奈何,心想这是公司的办公大楼,经常有世界各地的客户到这里来谈生意和培训,总不能搞成像是居家过日子那样改个厨房和洗衣房出来吧,只能装作没听见,任凭叶黄去说。经过绑架事件后,李远方对自己身边的人的安全特别重视,现在让叶黄一个人住在黄楼这种相对比较偏僻的地方,他当然怎么都不能放心,所以除非万不得已,怎么都要回家去住。叶黄自己不知道是害怕一个人住还是怎么的,习惯性地每天下午都要给李远方打个电话,问他晚上回家住不,如果李远方说太忙可能回不去,叶黄就干脆吃完晚饭后自己开车到行星数据去住。有的时候则是李远方自己主动打电话,说晚上可能回不去了,让叶黄不要做他的饭。

叶黄还对李远方说,要是回家去住的话,她买回来的那一大堆菜谱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买了那些书和光盘不用,岂不是很浪费?这个说法让李远方有些哭笑不得,心想几本菜谱才值几个钱,但叶黄为了练习菜谱中的那些菜的做法,却是浪费了不知多少的原材料,真不知道叶黄是怎么算账的。而且,每次叶黄做出一道新的菜式的时候,李远方肯定是第一个品尝者,只要这一次叶黄没有把握好火候或者盐放多了什么的,李远方肯定要深受其害,而且面对着叶黄期待的目光的时候,还不好意思说这菜太难吃什么的,得说点让叶黄可以接受的话来鼓励一下。本来与李远方同时受害的还有董文龙,但董文龙被叶黄抓住折磨两次后就再也不来了,只有李远方却怎么都跑不了。不过幸好过了两三个月后,叶黄的烹饪技术慢慢地上了道,对李远方而言,吃叶黄给他做的菜就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慢慢变成一种习惯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只要李远方对叶黄所做的其中一道菜表示出稍稍高一点的兴致,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或者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叶黄每天晚上都做同一道菜给他吃。所以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宁可自己提前一会回家多下几次厨房,省得受到叶黄的饱和轰炸。

叶黄对所有新奇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体会到行星数据分部大楼里声纹识别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后,坚决要求李远方把黄楼的所有的房门和各种灯的开关都改成用声音来控制的,说她一个女孩子一天到晚带着一大串钥匙像个管家婆似的,觉得很别扭。如果李远方把黄楼的所有门都改成声控,她以后只要带上一个她学校实验室的钥匙和车钥匙就行了。

应她的要求,李远方找人改造了黄楼的所有门窗和各个电器的开关,没有得到授权的人,在黄楼里不仅开不了任何一个门窗,连灯和电源插座都打不开。但与行星数据分部大楼相比,黄楼里的控制相对要简单一些,每个设备前没有液晶显示屏,而是由一些相对固定的短语来控制,比如叶黄房间的那道门的开门暗号被叶黄规定为“芝麻开门”,打开灯和电源插座的暗号则是“开大灯”、“开小灯”或者“通电”之类的。对所有设备的控制,由李远方书房里两台互为冗余并带有强力蓄电池的、跟行星数据的服务器二十四小时连接着的迷你电脑进行。

为了方便叶黄在学校、行星数据大楼和黄楼之间来回,领完奖回到古城后,李远方给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