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悍家福-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尚书与何夫人交待?
皇甫惜歌掐了掐太阳穴缓了缓神儿,虚弱的笑着对三夫人道:“我没事了,婶娘快坐下吧。您怎么知道四郎去了宁州?四郎院里的婆子们都急坏了,打发了小厮四处找人呢,三郎回来一听说,茶没喝一口就又出去找他了。”
三夫人一听,敢情这位早知道四郎不见了,只瞒着她与老夫人,派了人四处寻呢。她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两个儿子怎么都这般不省心,一个才消停下来,另一个又折腾开来,这是不想叫她活了。
若这事儿搁在去年前年,三夫人怕还得迁怒皇甫惜歌——好好的儿子快近婚期了却跑去宁州港,不是三郎两口子勾引的又是谁?可三夫人如今渐渐的明白了,这两口子还真是好人。四郎怕是早就野了心,谁拉得住?
“那孩子偷偷在我屋里留了封信,又用了东西压着,我也没早注意到。方才这是去找什么,一下才瞧见……”三夫人学说着,又与皇甫惜歌商量道:“惜儿你派个人去前院看看三郎吧,莫叫他白费力了。”
“不如派几个人骑了快马去追四郎吧?” 皇甫惜歌到这时也知道老夫人那里和大老爷三老爷处是绝对不能瞒着了,这事儿这么严重,如何还能继续瞒下去。
三夫人拭掉眼角渗出的泪水,嗫喏道:“追得上么?都走了两天了……他自己这些年也攒了些许银两,怕不是离开萧府便买了马骑着跑了啊?”
“不试试哪里知道行不行,坐在家琢磨那肯定是更追不上了。何况我大哥也不会叫他跟着去的,单不说他的婚期早定下了我娘家人都知道,就说他这不经了家里便逃跑的事儿,也绝不能容他跟着去不是?”皇甫惜歌说罢这些话儿,便招呼璎珞去叫吴妈妈再去前院找三爷。
璎珞出去后,她继续安慰三夫人:“船又不是说走就走,还要等风向的。路上追不上他,到了宁州也一样抓得住他。等三郎回来,我叫他从咱们府挑上两个年轻力壮的,再去我郡主府叫上两个侍卫。实在不成就歇马不歇人,我就不信了……”
三夫人感激淋涕的抓住皇甫惜歌的手:“惜儿,婶娘我,我真是个没用的,你这儿挺着大肚子,我还来麻烦你找你出主意。婶娘但凡有你的一半儿,也不至将孩子们都惯成这般模样,整日里惹事……”
说完这话,三夫人的泪更有些忍不住了,又觉得这样实在是给人添堵,忙以帕子堵住嘴低了头,如此一来这伤心难过反倒更令人心酸了,皇甫惜歌看了也觉得可怜。
“都是一家子,老夫人岁数大了,二奶奶又才怀上还不甚稳当,婶娘不找我来找谁去?”皇甫惜歌又安慰上了三夫人。她早就想明白了,在这大宅子里过日子就是这样,你想裹巴裹巴躲一边去洁身自好,那是毫无可能的。
何况又有哪家的规矩说了,你整天里吃凉不管酸,到最后诺大的家业还都给了你。虽说皇甫惜歌与萧孟朗并不指望什么所谓的祖产,眼下萧家的小辈儿里又有哪个能将担子挑起来。她们不管,叫萧家彻底萧条败落了去?
萧孟朗带着三禄与几个小厮分头在外头寻着四郎,竟也听到有人学说,萧家四爷头两日骑着匹枣红色的骏马往南面城外去了。正要吩咐三禄与他回府骑马往城外去寻人,家里派出来的小厮气喘吁吁到了跟前儿。
回了清苑,三夫人还在。见三郎回来了,三夫人更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又将四郎留下的信给三郎看过。萧孟朗皱着眉头看罢了信,抬头望向妻子好似在征求意见。
皇甫惜歌又将那派人骑着马去追的主意说了,“事儿都这样了,你也莫瞒着大老爷和三老爷了,赶紧去趟前院说一声,看看咱们府里派哪几个去比较妥当。然后走时从郡主府走,叫阿四再派两个侍卫跟着。”
萧孟朗说要不然他亲自跑一趟,三夫人急急拦了:“你的伤还不大好,怎么能长途奔波。先去与大老爷三老爷说声,我这儿派人将二郎找回来吧。”
一个时辰后人马便已备齐,由二爷萧孟秋带着、快马出了城直奔宁州。皇甫惜歌这才松了口气——四郎这事儿可算是逃婚啊,不找回来哪儿成。二爷如今也算是有担当了,但愿四郎回来后多长进些才好。
^*^
第一卷 菡萏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吁叹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吁叹(加更)
第二日一早到了老夫人房里请安,老夫人紧着叫孙妈妈赶紧扶皇甫惜歌坐下,又问可曾吃了早饭,“叫你不要日日来请安,怎么就说不通你呢。”
皇甫惜歌应着声说吃过了,又说只当多遛达遛达回头好生产,老夫人便挂上了一脸嗔笑直入话题:“这几日出了那么大的事儿,累了你了。”
“祖母太客气了,惜儿是萧家媳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不是应该么,还好眼下这会子还能应付,过些日子便不好说了。”皇甫惜歌笑吟吟的应答。
可不是,再有三个月便该临产了,就算萧家的天塌了,也管不了了。老夫人偷偷在心里叹了口气,默默又寻思起来为何萧家这一代的爷们如此令人不省心。
皇甫惜歌这便将昨日午后小厮们怎么去学堂、学堂的先生又是如何问了学生,这才知道四郎两日都没去上课的事儿讲了讲,“祖母您说,这族学若还是一味的这般教学生,莫说咱们萧家受不住,族里别家也该受不了了,谁人还敢放心将少爷们往那儿送?”
萧氏一族虽说就数萧府显赫富贵了,剩下的也不是吃素的,经商的风生水起,走仕途的平步青云的也不是没有。眼下这学堂竟搞得这般乌七八糟模样,这不是耽误了子孙后代?
老夫人越听眉头拧得越近。之前一直在自家找缘由,如今听惜儿这么一说方才恍然大悟,二郎当初不就是在学堂里与几个族里有名的子弟一同混日子不好好念书,后来被老三打了几顿,瞧着是好了些,若干年后照样又与当初那几个玩伴一起胡闹了起来?
虽说各人天赋不同,也许另外几个孙儿的天性便不如三郎五郎好,可若是师父不好好领着走,随他整日浪荡去,这人不是越磕打越烂?老夫人这么想着,便打定主意待晚饭后留下两个儿子再唤上三郎,一同商议下如何解决这个族学之事。
眼下重孙已有了四个,又有两个在肚子里没生出来的,以后还会越来越多,都扔到族学里叫那混账夫子们祸害去不成?老夫人越想越是憋气,甚至觉得这就是族里的坏主意,萧府的子孙后代没一个成人的族里才高兴。
皇甫惜歌见老夫人声色越来越凝重,便温言劝了几句。事儿都是人做下的,又不是无法扭转,既是发现了这个根源、为时又不算晚,打根儿上处理便好。老夫人如此一听也便释然了,才要问问她这两日可请了洛四老爷诊脉,习妈妈便打外头快步进来。
理了理衣角又抚了抚鬓发站定,习妈妈先与三奶奶屈膝问了安,便向老夫人躬身低声道:“老夫人,萧氏的老族长天没亮时犯了急病没了……”
嚯,说啥就来啥。正要打发两个儿子去族里商量族学之事捎带着敲打一番要个说法儿,族长竟没了老夫人哭笑不得,“前头大老爷和三老爷可是已经往族里去了?若我没记错,萧氏这族长比我没大上几岁吧,怎么说没便没了?”
习妈妈笑道:“他怎么能跟您比,两个儿子没一个争气的,大的倒是老实,可是老实得过分窝窝囊囊,小的那个也都快四十了吧,前些日子还闹着纳了个妾,这妾又不是个省心的,才一进门便闹的鸡鸣狗跳,将那二媳妇也气病了,现如今还在床上躺着起不来呢。”
“怕这老族长打那日起便得了心病了……大老爷三老爷和三爷已经去了族里,临走前叫人进来禀告您一声。”
各家都有难念的经,老夫人摇了摇头不停叹气。他那大儿子能不窝囊么,不过是个庶子又年幼失母养在族长夫人名下。这种人家,活该成了这样啊,正室夫人还没进门便生出了庶长子,待夫人进了门,忍吧忍不下,不忍吧就得折腾一辈子。
眼下老族长又没了,分产分家还得闹上些日子呢。再没个把人帮着主持公道,那老大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喽。怪不得当初惜儿极力劝阻不叫将善哥儿过到二郎媳妇膝下去。若当初那么做了,岂不就是又一个族长家的翻版。
她当时也是被老三媳妇日日缠磨得乱了,竟有些动心。如今回想起来自己当初年轻时才嫁进来,转头便将老太爷房里的全都打发了,不也是怕弄出个庶长子来?到了孙媳妇身上倒不会以心换心了。
这族长没了也好。不管换上来的新族长是谁,总要新上任点个三把火的,正巧能将族学之事拿出来好好商讨改善一番。老夫人与皇甫惜歌想到一起去了,随后同时都松了口气。
至于说生老病死那本是人间常见,吁叹片刻也就掀了过去。老夫人便唤着孙妈妈摆饭。昨儿因了担心四郎之事睡得太晚,才起来不一会儿还没来得及用早饭呢,眼下就有些饿了。
留着皇甫惜歌用了碗牛乳,便打发她回去歇着去,“当初祖母才开始管家,总觉得赶紧了了眼前的事儿好好歇着便好,可这事儿一个接一个的哪有停歇的时候儿?不学会忙里偷闲那才要活活累死人了。”
皇甫惜歌笑着说祖母说得极是,又请祖母既这般劝她,便也莫多想些别的只管好好用饭,离了正房唤上流苏璎珞,到门外坐上翠幄碧油车直奔清苑而去。
这一路行车还一路想,原来总认为庶子什么的并不值得可怜,当然自家五郎除外。方才听习妈妈说了两嘴,怎么平白就觉得族长家的大儿子可怜得不成?
唉,做了母亲后心就变得柔软了。再想到三郎也是自幼失母的,还是大老爷的嫡长子呢,萧林氏照样没少给他苦头吃,这心里就更加的受不了。不知道新上任的族长会是谁呢,也不知道萧氏族里的长老们都是什么性子,但愿都能手上抖一抖,给这个可怜的老大一点家业养活家人吧。
骡车嗑噔一声便轻轻停下了,打断了皇甫惜歌的胡思乱想。还真是杞人忧天呢,自家的好多麻刀事儿还没理清,还有工夫发愁不相干之人的命运。皇甫惜歌苦苦一笑,由着流苏璎珞两人搀扶她下了车。
才一进了院儿,远远的望向正房门口,心情立时便好起来。兰妈妈正打着帘子,帘下站着个小人儿——禹哥儿头戴小李姑姑新做的虎头帽立在明厅门槛里,咧着小嘴儿露出八颗小白牙笑着望她,才一和她的目光对上,便脆生生唤道:“娘”
那天才说了说戒奶,便真的开始了。禹哥儿也许还真是继承了皇甫惜歌的性子,说不叫吃奶了也不哭闹,只在临睡前哼唧了几声便迷迷糊糊睡着了,这清早醒来也非(…提供下载…)常精神,令两位姑姑和乳母们心底大石落地。
握了禹哥儿的小手一同进屋,放下门帘的兰妈妈随在母子二人身后念叨着,说是喝了大半碗的羊奶,又吃了小半碗肉末蛋羹,方才头过来前还喝了一小盅蜂蜜水。皇甫惜歌笑问儿子好吃么,禹哥儿挺胸凸肚的伸手拍了拍溜圆的小肚皮,“弟弟”
花黄听声儿从里间出来,来不及过来迎接主子并将禹哥儿接过去,闻言便是扑哧笑出了声。璎珞与流苏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