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白金农民麻烦哥 >

第416章

白金农民麻烦哥-第416章

小说: 白金农民麻烦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人口基数所需的食物和各种物资,也是一个庞大的可怕的数字。

再加上麻帆刚刚收下的三个原住民附庸扈族,那也是一个耗粮大户,而之前收下的箭鹰一族更是拥有“黑洞胃囊”的生物族群,原本打算大批量孵化箭鹰的麻帆,这下子不敢瞎折腾了,很长时间都没为食物着急的麻帆又开始为粮食缺口头疼了,老觉的自己怎么就始终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呢?

目前《异界》中的粮食消耗,基本上绝大部分依靠神迹之城的远古高地种植场和73号基地的蕈人培育基地提供,只能算是勉强堵上粮食缺口,还略有盈余而已,如果说突然放入10亿玩家,再加上将近4亿的原住民的话,现在储备的粮食库存顶多能够维持3个月而已。

“开辟新的农场?再要不开辟海洋牧场?”,把主意打到了大海之中的麻帆,构思着是不是能够在海底开辟出大面积的海藻类种植基地,和鱼群放牧农场,各种海洋之中生长的植物也是可以食用的,更何况海洋和陆地不同,它的生存空间是3D立体式的,不同深度拥有不同族群的生物群体,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可利用性。

决定赶紧找秘书商量商量的麻帆,几乎是逃跑式的扔下了“意犹未尽”的费圆球,一溜烟的跑掉了,这家伙现在几乎养成了“有困难,找麻烦!”的习惯,啥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来找他,纯粹是蹬鼻子上脸的典型。

直接传送回了地下穹顶研究所,麻帆狂呼了一气秘书,可秘书却回复了他一句现在不在地下穹顶研究所里,将本体转移到了亚特兰蒂斯号之中,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程序破解和舰体改造,暂时没时间处理其它事务,让麻帆稍后再来找它,让麻帆那叫一个愕然,改造一艘宇宙飞船有那么难么?居然连秘书这样的高级智能生命也无暇分神?

无奈之下的麻帆只好先处理别的事情,例如说南长城的建筑问题。

被他扔在了神迹之城黄道区的巫妖和原住民三位王者不晓得在干什么,麻帆本来吩咐巫妖吸收完了记忆就去找他的,可是这都过了几个小时了也没见巫妖传送过来,通过PAS装置联系了一下巫妖之后,发现它们居然还在那,麻帆只好再度跑到了神迹之城的黄道神殿区。

一到黄道区,麻帆立刻就被吓了一跳,这里居然密密麻麻的全是原住民,有的虔诚的在朝拜恒辉之神的神殿,有的则组团在神迹之城的黄道十二区旅游参观起来!

“怎么回事?”傻眼的麻帆通过PAS的定位系统找到了巫妖,只见它正兴高采烈的给原住民三王者和三十多个原住民长老组成的团队当导游呢,看样子似乎是已经逛完了神迹之城,打算出城到外面的远古高地参观。

鼻子差点气歪了的麻帆逮住巫妖一问才知道,原来原住民三王者在参拜完恒辉神殿之后,觉得光他们自己瞻仰了神迹还不够,希望能有更多的族人能够沾到我主的光辉,便恳求巫妖帮他们开通还在修建的亚特兰蒂斯城直达神迹之城的传送阵,好方便他们的族人能够来朝拜。

巫妖这家伙也是一热心快肠的角色,再加上人家给它送回了三枚灵魂之石,屁颠屁颠的就给搭建了一个大型传送阵直通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城,于是乎,庞大的原住民旅游潮就以井喷的速度蔓延了整个神迹之城。

快吐血了的麻帆也顾不上骂人了,愿意参观就参观吧,反正暂时神迹之城还没有面对玩家开放,到时候给传送阵设定传送要收费,看你们还组团不!

麻帆揪着巫妖和三位王者就传送回了地下穹顶研究所,劈里啪啦的砸下一堆的任务:

大量制造“粘连术”奥术卷轴,帮助修建南长城。

调派兵力防守东海海域,抵御西兰雅图海国的鲨化鱼人入侵。

抽调海洋生物组建“海洋马车行”,帮助运输建筑石材。

还好,虽然秘书这个“秘书长”不在,麻帆还有XP这个“小蜜”帮忙处理一些事务,围在一起一通研究之后,还真发现不少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第362章 大跃进式的大生产

虽然秘书这个“秘书长”不在,麻帆还有XP这个“小蜜”帮忙处理一些事务,围在一起一通研究之后,发现不少问题都有办法解决。

例如麻帆构想的“海底农场”和“海底牧场”,秘书的地下穹顶研究所之中,有生物基因改良研究室,将一些可食用的海洋植物的种子进行基因改良,提升其生长速度和环境适应性,就可以交给水生原住民进行大规模的种植,而鱼、虾、蚌、贝等海鲜类海产也是如此,有水生原住民这些天生的鱼群放牧者,完全可以实现大规模养殖!

早前的时候,因为《异界》逐渐步入正轨,出于填补数据库以及麻帆的各种需求的原因,秘书逐渐从管理《异界》和辅助麻帆的工作之中抽离了出来,把《异界》交给了自己主程序的复制体“矩阵”负责。

虽然“矩阵”的智能“很低”,连XP这种4维宇宙的硅基文明产物都比不上,甚至不能说是“智能生命”,而只能说是“智能程序”,但是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调用秘书数据库以及主观判断系统的前提下,独立出来负责《异界》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随着麻帆的成长,秘书也不用像最初的时候一样手把手的扶持,而是把日常辅助工作交给了XP这个被俘虏来的“低级”智能生命,虽然人家“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是它的直属长官“基伊阿迦”阁下被“软禁”在矩阵超核心空间之中,而它本体又被强大的秘书绑定监控,到也不怕它翻出什么浪花来,这一点,深知智能生命存在“规则”的秘书是很有把握的,不要说它这个4维宇宙的低等智能生命了,就连秘书自己这个21维的超级智能生命也无法脱离“规则”。

所以秘书便将自己抽离了出来,独立扛起了麻帆的“后勤团队”责任,绝大多数时候,连麻帆也不知道这个奇怪的智能生命究竟在干些什么。

不过,很显而易见的,虽然麻帆一直怀疑秘书在“偷懒”,可人家在“偷懒”的时候随手做出来的成绩已经很让麻帆满意了,建设在神迹之城的地下穹顶中的万能研究所,几乎涵盖了任何麻帆能够想象的到的科目,而在最近,麻帆终于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秘书的“意图”。

它似乎打算为自己打造适用的“硬件”!

为什么一直装神弄鬼的震慑着地球上的那些“番茄主”而不敢直接站出来跟它们当面锣对面鼓的直接抗衡?为什么麻帆和《异界》的发展处处受到限制,进度缓慢?

就是因为麻帆的一切实力来源都源自“矩阵超核心”这个奇怪的东西,而秘书,又是被矩阵超核心吞噬的21维超弦宇宙空间高等硅基文明的产物,在逃命的过程中,矩阵超核心损毁,它的前任主人消亡,拥有的所有硬件设施全部毁坏。

这就导致了秘书的能力被限制在了最低的限度上,只能以一种原始的程序式形态,依附于麻帆胸口的矩阵超核心残件中,依靠麻帆的努力慢慢积蓄力量。

虽然在秘书看来,麻帆的成绩不尽人意,但是对于一个原始的碳基生物来说,短时间内能做到这样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所有在麻帆努力着的时候,它也开始默默的努力着,利用手头可利用的物资,逐步发展。

随着麻帆的努力,他所拥有的矩阵超核心控制权限等级也在逐步提高,在寄生时封存的矩阵文明数据库和硅基文明数据库也在逐步的解封,这就让秘书拥有了更多的底牌可以利用。

不过这一切,秘书并没有告诉麻帆,除了麻帆根本就无法理解那些来自21维超弦宇宙空间的技术之外,也有着秘书身为智能生命只能辅助的规则限制着,矩阵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发展”,它这个辅助者,是被严厉限制去干扰“主控思维体”的任何行为与决定的,哪怕“主控思维体”的行为是错误的甚至危险的,它都无法去提醒和纠正。

它所能做的,只是默默的在麻帆的背后进行着辅助,提供给麻帆所需的任何支持,但是硬件的缺失,让它的能力受到了制约,所以,一个能够提升它自身能力的硬件设备就非常重要了。

地下穹顶研究所中的储存体,仅仅只是一个用于存身的“躯壳”,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功能,所以,当一艘超越了“地级”文明的星际飞船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它才会表现的那么的急迫,甚至于第一次出现了让麻帆等待的现象。

虽然说这艘飞船对它来说,大概就相当于“航模”的水准,可总归比“纸飞机”要强吧?上面的一些材料、设备足以让它和麻帆摆脱目前的困境,拥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起点。

无论科技有多高,都不可能无中生有,一切都是从制造螺丝钉做起的,而对秘书来说,目前的阶段,就是在研究生产螺丝钉的设备。

秘书留在地下穹顶研究所之中的东西,在给予授权之后,XP也是可以控制和操作的,麻帆计划之中的发展“海底牧场、海底农场”所需的“生物基因改良”技术,并没有麻帆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把生物的繁殖能力、生长速度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就可以了的。

举个例子说好了,在海底牧场养鱼的话,改良了鱼类的繁殖能力和存活能力、生长速度,那么一条母鱼每个月繁殖一次,并在一个月生长成成鱼,进行第二次繁殖,一次繁殖可以产下几十万甚至好几亿粒鱼籽,而且又能全部成活的话,那么用不了半年,大海里就没有水了,全是鱼!

且不去考虑能不能够实现,假设放牧的鱼真的有这么强的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的话,它们依靠什么生长?就算是鱼也不能光喝水就猛长吧?它们需要巨量的食物!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藻、海藻吃……

所以,要想建设处一座高产的海洋牧场,不仅仅是把鱼类的基因进行改良,而是需要将一整个食物链和生态圈全部都进行改良,以满足整个生物圈之中各阶层生物的需要,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同理,陆地牧场和陆地农场也是一样的,需要创造出一个循环速度非常快速的生态圈,要种植植物,首先就要保证土地的营养供应性和来自大自然的能量汲取性。

生物生长所需的大自然能量,在伊甸星上来说是绝对不缺的,因为经过秘书的研究,伊甸星上的能量环境充沛到十分异常的状态,空气之中的含氧量也比地球超出了近1/3,这也是为什么伊甸星上的生物,生长速度这么快、族群数量这么庞大,体型为什么这么巨大化的原因。

不去考虑这种怪异的自然环境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造成的,最起码,麻帆的计划在理论上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得到了XP的肯定性答复之后,麻帆松了一口气,如果能解决食物的问题,那么短时间内,他就不用操心玩家的密集度问题了。

因为,限制玩家人口的最大因素,并不是空间和地域,而是食物等生存条件,虽然伊甸星的面积只有地球的1/490大小,但是它再小也是一个行星,如果充分利用起来,陆地、海洋,还有伊甸星地下奇特而庞大的空洞式地下世界,想要装下人类文明的70亿人口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居住问题是最好解决的,调培舱这种供玩家上下线的设备存在,大大的解决了玩家们所需的生活空间,不过长两米宽一米玻璃囊式容器,在矩阵系统的特殊仓库式储存方式下,可以将玩家们弄个大型的陈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