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弃妇姜如意 >

第4章

重生弃妇姜如意-第4章

小说: 重生弃妇姜如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氏见姜如意如此表现,以为她是在戴家受了刺激,因而又在心里将戴家的祖宗十八辈问候了一遍,拍着姜如意的背进行安抚了一番。

    “这是……”

    卢氏上前便瞧见了放在妆台上的大字来,字写的并不工整,虽然有型,却显无力,显然写字的人手腕没有力气。

    “这是大姑娘方才写的。”

    小暖见状,就将她方才瞧见的事情告知了在场的人了。姜如海见状了,就拿起了薛涛笺,瞧着那字迹,与以前姜如意的字迹大不一样。

    以前姜如意习卫夫人字,字迹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而这一副字,型体却显得十分的苍劲,只是可惜力气不足。

    “如意,这当真是你写的?”

    姜如海还有些兴奋,虽说这字没有以前的好,不过姜如意都已经痴傻多年,竟是再次会写字了,与他而言,倒是一件好事情,他显得颇为的高兴,拿着那字又端详了起来。他虽学武出身,却颇好书法,发现姜如意这字是越看越有味道。

    “大郎,那上面都写了啥,是不是大姑娘有什么话要与我们说啊。”

    张氏不识字,她瞧着姜如意好似有心事。

    “核桃、松子肉和白糖,碾成小块,如石子,放入茶中,名曰清水白石!”

    姜如海读了出来,张氏一听,立马就拍了一下大腿,笑了:“听说大姑娘以前好才学,果然啊,你瞧瞧喝个汤都这么有名堂,好,大郎你吩咐厨下去给大姑娘做去。听着味道还不错,难得大姑娘写出来了。”张氏知晓姜如意可以写字,心里也是一阵暖。兴许姜如意真的好起来也说不定。

    “老爷,夫人我去厨下吩咐吧。”

    卢氏此时是瞧出来,想要在这个家中立住脚跟,光讨好姜如海和张氏还不够,关键还要对姜如意好。想着张氏多年无子,定是将姜如意当成女儿来养,这姑嫂情必然深厚。说到底,姜如意都要嫁出去,若是左相傅伯南的话,这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卢氏一想到这里,就知晓定要好生对待姜如意。

    这厢卢氏去厨下安排去了,那厢便有人通知,左相大人傅伯南登门造访了,而且还带来了四十八抬的聘礼,他真的来下聘了。

    在大夏国下聘可是有讲究,豪富之家是十二抬聘礼,当初戴家三郎戴明泽为了突显对姜如意的重视,下聘的时候用了二十四抬。而今傅伯南竟是翻倍了。所以当平安将傅伯南带着这么多聘礼而来报与姜如海听的时候,这让征战多年,即使在面对十万敌军都面不改色的姜如海竟是一惊。

    即便先前王婆子登门说亲,带着傅伯南的庚帖而来,他都不认为傅伯南真的会娶姜如意。毕竟他条件实在是太好了,若是傅伯南想要成亲,想嫁给他的女子怕是可以从南都排到上京来,怎么也不会看上如今的姜如意。

    “来了啊,大郎你赶紧去瞧瞧啊,如意这里有我就行了,等我安顿好了如意,也出去瞧瞧。都说左相貌比潘安,我还未见过呢!”张氏这人说话直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张氏与姜如海关系颇为的不错,不然但凡是个女子也不敢在自己的夫君面前这般说外男。果然姜如海也不恼。

    “那待我先去瞧瞧,娘子晚些再来。”

    姜如海这就出去,他一进屋大厅,便见一男子长身玉立于窗前背对着他,傅伯南一袭绯衣加身,雪佩金冠,脊背挺如玉竹,风姿清卓。听到脚步声,他悄然转身来,姜如海这才看清楚他的脸,玉面郎君,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丰神俊秀,难以言其美,尤其是那一双丹凤眼,眼眸流转间,魅惑百出。他轻轻噙起一笑,眼角微微一上扬,拱手朝着姜如海作揖:“小弟傅伯南见过大兄。”

    “煦之,你来了,来人看茶!”

    姜如海便领着傅伯南上座,“大兄先请!”之后他便招手:“济阳,将礼单拿过来让大兄过目!”说着那名唤济阳的小厮就双手捧着礼单走到了姜如海的面前,将礼单递给了他。

    “我说姜老爷,我王婆子没有骗你吧,左相大人确实是有心要迎娶你们大姑娘的,你瞧瞧这些聘礼,那戴家可不会给的。而且左相大人这品貌,你也都瞧见了。”

    王婆子当即就开始游说。

    “王妈妈,你此番当真我的面这般夸我,倒是让小生惭愧!”

    那王婆子一听,那脸就笑出花来。

    “左相大人,你本就是才俊,这可不是我王婆子说的,整个上京的人都这么说,你可是不知道,你没说亲,可是累坏了我这个王婆子,每日都有姑娘来打听你,幸而我口风紧,不曾告诉他人!”王婆子得意的说道。

    傅伯南一听,立马就站起,朝着王婆子一拜:“累了王妈妈,若是我和阿衡事成,到时候定会好生回报王妈妈!”阿衡是姜如意的小字。

    “大兄,今日本来这事应该家父家母来言说,可惜我父母如今都在南都,我虽派人兄弟去接,还需一些时日才能到。如今如意未嫁,我担心若是我不早些来,恐生事故,就冒昧的亲自登门造访了,还请大兄见谅。”

    一般下聘之事都是男方父母亲自来下聘,而不是当事人。此番傅伯南亲自来,与礼确然有些不合。不过姜如海听了,心里确实极为的舒服了。

    “无妨,无妨,煦之你有这心思便好了。只是如意如今身子不大好,怕是不能马上完婚!”

    姜如海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就想着用卢氏的办法拖上一拖。观察着一两年,再行出嫁也不迟。

    傅伯南一听,便道:“那就有劳大兄了,阿衡可在家中好生将养身子,我愿意等下去,正好那日家父家母也到了京中,可以好生商量一下成婚事宜。万不可委屈了阿衡!”

    两人正在有说有笑的,平安就急匆匆的赶来了,他见傅伯南再次,就看向姜如海,有些话,他不好说。

    “什么事情,你说便是,煦之又不是外人?”

    此时姜如海已经将傅伯南当成了自家人。

    “是,是戴三郎来了,说是要接大姑娘回家!”

    平安一说,姜如海脸就冷了下来:“你还真的什么话都敢说!”

    平安顿时脸就拉下来,用十分低的声音回道:“老爷,是你让我说的!”

    姜如海还有些担心就去看傅伯南,发现他脸色都未变,嘴角始终噙着笑意,见姜如海看他:“阿衡与子恒的事情我自是知晓,大兄无碍,既是他来了,就让他进来吧,有些事情也需当面说清楚,以免以后再有纠缠。”戴明泽表字子恒。 

第6章 现任伯南

    姜如海见傅伯南如此说话,心里自是一喜,便命平安让戴明泽进来。

    “请!”

    平安也听闻姜如意在戴家的遭遇的种种,因而对待戴明泽也没甚好脸色。“我说三爷,既然休了,那就男婚女嫁,各自自由,你这何苦来哉,今日我们新姑爷登门造访,你这不是明显拆台的吗?”平安心里早就有些许的不满了。

    戴明泽却好似没有听见一样,就加快了步伐,很快平安就领着他来到了大厅,今日戴明泽一袭青衣,比起傅伯南他稍逊风|骚,一进大厅,他便朝姜如海拱手作揖,见礼一拜:“大兄,小弟今日是特来接如意回家的,之前休书之事,乃是误会。我并无休妻之心,还请大兄谅解!”

    语罢,戴明泽抬起头来,就看到了站在姜如海身边的傅伯南,傅伯南也看向了他,两人四目相对,各自心思。

    “既是休妻,那便是休妻,何来误会一说,如今已经在户部备案,如意也许了人家了。子恒你回去吧,以后也莫再上我家门了,姜家太小,容不下你。”

    姜如海到底还是男子,不似张氏那等妇人,对待戴明泽倒也算是客气,若是换成张氏,早就破口大骂起来。

    “大兄,你怎能将如意许人,她是我的发妻!”

    戴明泽有些慌了,他本就腿脚不便,见姜如海如此这般说,他便拖着腿,往他身边赶。

    “子恒,你们家这般对待如意,我是不会再愿如意去你家,如今煦之已经下聘了,这聘礼我也收了,你戴家的聘礼我已经差人送回了,以后各不相欠,你回吧。”

    姜如海努力的压制着怒气,他本就是武将,一心想到姜如意身上的伤,恨不得上前将戴明泽给削了,不过介于今日傅伯南还在此,他便强压着怒气,对戴明泽还算是礼遇了。

    戴明泽见姜如海意志坚定,便道:“那我可不可以见如意一眼,我只想再看看她。”

    “这……”

    姜如海又想起了今日姜如意的反应,又见傅伯南在此,就想回绝他。

    “大郎,让他去见见吧,也好让他彻底的死心。”此时张氏扶着姜如意出来了。

    这还是傅伯南三年以来,第一次见到姜如意,再次见到姜如意,傅伯南都震惊,她怎会变成如此的模样,这般的削瘦,而且双目无神,这哪里还是当初的上京双姝。傅伯南一看,便心疼起来,他再也笑不出来了,当初他就应该再坚持一下,不让她嫁给戴明泽。

    “阿衡,我是煦之,你还记得吗?”

    傅伯南顾不得那么多了,就冲上前去,走到了姜如意的面前。

    姜如意微微抬头,她的眼神还是那般的空洞,张氏牵着她的手,她不言语,十分的安静,在人前始终不发一语。张氏见傅伯南如此,便言说道:“大姑娘身子有些不爽利,煦之你莫怪啊!

    “不怪,不怪,我怎么会怪你,对了,阿衡你坐吧,来给你坐。”说着他便亲自将凳子端到了姜如意的身边,对她关怀备至,这让张氏瞧了十分的满意。

    反观戴明泽,则是木讷的站在一旁,又想起戴家对姜如意的种种,张氏心里便越发的对戴明泽不满了。

    “我说戴三郎,如意你也瞧见了,现在你可以走了吧。”

    张氏扶着姜如意坐下,戴明泽也瞧见,他有千言万语,此时竟不敢发一言。

    他回想起当初姜如意还在女学间的时候。

    姜如意和戴明泽两人从小乃是指腹为婚,两家也算是世交,姜如意的父亲姜明山祖籍福建123言情,是大夏国恢复科举第一批进士,之后迎娶了姜如意的母亲定国公府的嫡次女苏氏,自此之后便在上京扎根,然后一手创办了扬名大夏国的123言情书院,此后上京123言情书院和南都桃江书院,并称为大夏国两大学府。

    在大夏十三年的时候,123言情书院科举前三甲就占了两位,分别是一甲状元傅伯南,三甲探花戴明泽,而二甲榜眼则是被当时的桃江书院沈湛清夺得,至于其他进士之类的就更不要说了,123言情书院桃李满天下,而且他特有的女学教习,也是大夏国独一份。而今宠冠后宫的贵妃苏浅就是123言情女学出身。

    而当时女学最出名的那人却还不是苏浅,而是姜明山的亲女——姜如意。只可惜,姜如意后来不知为何得了病,久治不愈,竟成痴傻,后来自然也就慢慢的销声匿迹了。而苏浅名声则是更甚,后来更被选入后宫,成为贵妃。

    戴明泽想着以前的在女学间,那个时候姜如意还未痴傻,而他却是自小有腿疾,因他和姜如意有婚约,经常被人嘲弄配不上姜如意,那个时候他心里多少有些自卑的。

    “戴瘸子,就凭你也配得上姜如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