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重生慈航普度 >

第268章

重生慈航普度-第268章

小说: 重生慈航普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死前悲呼“太山怀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弟子子贡守灵六年,门人弟子聚集坟冢之处守孝,筑室而居,号称“孔里”

  周天星辰抖动,万物悲鸣,孔子羽化而成仙头顶《论语》、《春秋》、《礼》、《乐》,一股浓郁“仁爱”之气萦绕,前往火云洞,拜见三皇,成就圣贤之位。

  本章节由16k书友上传 


                  第230章孔子开辟道场,老子出函谷关



  第230章孔子开辟道场,老子出函谷关

  “仁;亲也。”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上下相亲谓之仁。”

  “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

  浩浩荡荡三千里至仁至爱清气汇聚成一股洪流,不知其宽,弥漫周天,随着孔子抑扬顿挫的念诵《诗经》而不断掀起朵朵浪花。

  势连天界,名号火云;青青翠翠的乔松,龙鳞重叠;倚猗挺挺的秀竹,凤尾交稍。

  丹壁上更有些分分明明的金碧影,低涧中只见那香香馥馥的瑞莲花;洞府中锁着那氤氤氲氲的雾霭,青峦上笼着烂烂缦缦的烟霞。

  碧水跳珠,点点滴滴,从yu女盘中泄出;虹霓流彩,闪闪灼灼,自苍龙岭上飞斜。

  真个是福地无如仙境好,火云仙府胜玄都。

  水火童子正手挎竹篮,采摘药饵,不料天际突然扑下一股浩浩荡荡的清波,哗啦啦作响,澄净无垢,恍若银河倒挂,飞流直下三千尺“咦?”

  水火童子皱着鼻子闻了一下,嗅出一丝气息,心中纳闷。

  “这气息纯正清澈,中正平和,满含耿耿忠心,为民请命之赤胆忠心,不似心怀恶意之徒,只是怎么未曾听说过呢?”

  水火童子正摇头晃脑思索,此时传来一声悦耳动听的朗朗读书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抬头一看,只见一鹤发童颜、白须三尺的老丈手握竹简,脚踏清波而来。

  “兀那老头,你乃何人,难道不知此处乃是上古人族三皇居所,怎可如此冒冒失失,惊扰尊驾”

  孔子一听这脆生生地呵斥声,停下吟诵,上前拱手道:“启禀仙童,老夫乃是后学末进孔仲尼,闻圣贤之书而得道,欲瞻仰三皇尊容,望仙童代为通报”

  “呀居然有人能够读书成道,稀奇,稀奇”

  水火童子一听心中大奇,盯着孔子转了几圈,似乎要看看孔子是否有三头六臂。

  孔子苦笑不已,知道自己可谓是得天独厚,三皇五帝不可追,谁知居然死后能够凭借教化之德羽化成仙,得长生之道。

  “童儿还不快快引进客人来”

  一阵仙音响起,威严厚重,却又不失和蔼、慈祥,祥云滚滚,瑞霭重重。

  水火童儿知道乃是大老爷吩咐,不敢怠慢,绷着小脸,规规矩矩拿着拂尘,挎着竹篮带着孔子入了火云洞。

  火云洞云生八处,雾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苍松。

  一路走来,只见得:芙蓉峰龙聪,紫盖岭巍峨。百草含香,味炉烟鹤唳;踪上有玉虚之宝,朱陆之灵台。

  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

  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叁清;几个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

  龙潜涧底,虎伏崖前:幽乌如诉语,驯鹿近人行。

  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

  孔子不敢多留恋美景,随着水火童子来到一处殿堂,不见雕琢,只是看着全然是一自然形成的山洞。

  藤萝掩映,僻静无扰,一方青石安放,三位尊驾端坐其上。

  孔子观之,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慧目光华四射,璀璨不可直视;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长生造化清气在头顶结成一株长生不老瑶草;右边一位,身穿帝服,威严有度,虎目四顾。

  不敢践越阶次,只得倒身拜言:“弟子孔仲尼,德行浅薄,上天垂怜,得以身死而羽化,不渡天劫而成仙道,仰慕三皇五帝之功绩,特来拜见,悉听教诲,望三位圣人不吝赐教”

  孔子诉毕,三皇一时惊讶无比。

  左边一位,乃是地皇神农氏,奇道:“怪哉怪哉读书人天下之多,恍若过河之江鲫,数不胜数,可也从未听闻有人可以直接不渡仙劫,而羽化成仙,而且看其骨骼清奇,丰神俊朗,头顶天门大开,道气冲天而起,直如狼烟,显然道行不浅,我不知矣”

  “不错,明明手无寸铁,乃是一介凡人,居然可以通神长生,让人大开眼界,不知兄长有何见教?”

  人皇轩辕氏皱眉道。

  孔子闻言,冷汗涔涔,这位人皇乃是文治武功中凭借武功而治天下,身旁始终萦绕一股化不开的杀气,让孔子感觉危险无比,不敢直视。

  正中伏羲圣皇倒是温和敦厚,看出了孔子的紧张,抚慰道:“莫怕,我看你头顶鸿运之广,不输于诸天大罗金仙,可谓是有大气运之人,有此奇遇也未必可知。”

  说着,头顶贰角螺纹闪烁毫光,光丝垂落,形成一八卦台。

  天皇食指轻点,八卦台明灭不定,生死幻灭,散发出一股玄奇、恢弘而不可揣摩的气息,镇压万物,掌控福祸,号令生死。

  结果,八卦台嗡嗡作响,足足十二股冲天紫气冒起,只是强弱不一,唯有一股中正平和,而韧性极强。

  最后,这十二股气息有的慢慢消散萎靡,有的被这股清气慢慢吞噬,一股闪耀着“法、术、势”的紫气先是冉冉升起,随后盛极而衰,被中庸之气吞噬,而后乃是一股五行之气又被吞噬,使得这股中庸浩然之气独占鳌头,遥遥领先。

  随后,陡然从天而降两股恢弘气流,一股金灿灿的,梵音不断,檀香袭袭;一股清静无为,上善若水。

  三股气息互相争锋,又互相缠绕,你吞我噬,使得三方各有胜负,占据整个八卦台。

  砰,天威可怖,一道透明巨剑斩下,八卦台立马分崩离析,化为乌有。

  “啧啧,居然遭致天谴,想来也是惊天秘闻。”

  轩辕氏虽然不懂天机演算,但是也知道刚才那把利剑乃是天道之剑,专门诛杀一切不符合天命之人、物。

  如果不是四人尽皆有大气运在身,怕是四人也要被毫不留情的诛杀。

  孔子被那股毫无感情、只有杀气的巨剑气机一冲,立马七窍流血,砰的一声,倒飞出三百米。

  伏羲圣皇脸色微变,一拂,周天镇压,紊乱的空间归于平静。

  神农氏头顶瑶草一摆,一股充满生机的青气飞落,卷住孔子,滋养全身,愈合其伤口。

  “多谢圣皇恩德”

  孔子虽然看似脸色苍白,但是精神还算可以,伤口不见,已经恢复。

  “此乃莫大玄机,贫道也不敢妄自传于他耳,只是你乃天命之人,日后贵不可言,气运宏博,不可度量,还望好自为之”

  伏羲挥挥手,让孔子退下。

  孔子知道伏羲圣皇自创八卦,精通玄术,善于演算福祸命数,此时不愿告诉自己其中玄机,心痒难耐,却又不敢放肆,只得满心疑惑退出。

  “师兄,这是为何?”

  神农问道。

  “此事涉及佛道,不是我等可以插手之事,天道自有其道,人自有其命数,顺其自然吧”

  伏羲皱着眉宇言道,眼底却是深深的忧虑。

  孔子出了火云洞,思及自身已经成仙,还须开辟道场,安身立命。

  只是天庭所在不是其所喜,正所谓“敬鬼神而远之”,于是循着三十三天,在第十七重天宇【元载孔升天】停下云光。

  “虽然天宇重重,高不可及,愈往上,轻灵之气越发充盈,对于练气士而言,可谓是洞天福地,只是我儒门一脉,不在练气,却是无需如此。

  况且此重天宇号称【元载孔升天】,与我之机遇颇有暗合,此乃天数,合该在此开辟道场。”

  孔子肃然,朝天一拜,朝万民一拜,敬天为民,头顶《论语》书简徐徐展开。

  “仁者必有勇”

  轰,天地震动,空间震荡如潮。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一步踏出,天崩地裂,大地裂开,裂缝大如鸿沟,天光初现,雾霭始霁。

  “夫民,神之主也”

  骇人听闻,天地有感,神仙震怒,万民振聋发聩,大陆浮现,正气长存。

  天庭威压袭来,迫使空间不稳,开始变形。

  孔子屹然不惧,九尺身高傲然挺立。

  “克己复礼为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砰,凌霄殿中玉帝噗的喷了一口鲜血,愤恨的目光望着昊天镜中垂垂老矣、却让人不容小觑的孔子。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矣”

  朗朗诵读传来,清正平和,不含褒贬,不分派别,却让昊天大帝暴跳如雷。

  “匹夫安敢欺我至此”

  “陛下息怒,此人天命在身,我等不可小视,还需徐徐图之。”

  威严端庄,头戴金簪,凤袍加身,母仪天下,瑶池金母,天庭女主。

  秀目微瞥,异彩连连,不知所想。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雷霆一击,玉帝颤抖,不发一语,只是恨意未曾消减,反而火上浇油,越发炽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嗯?”

  玉帝疑惑,王母窃喜。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此人有大德,陛下不凡招安”

  西王母眉开眼笑,劝慰道。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性格坚韧,内心有原则,不容易啊”

  玉帝恨道。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道场浮现,鬼斧神工,不见亭台楼阁,不显雕栏玉砌,唯有茅屋一座,草席一张,典籍数万,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话音刚落,山峦迭起,层层叠翠;飞瀑直流,叮咚作响。

  假山座座,池塘莲开,生气盎然,近乎于道。

  “善哉,善哉,当为【春秋阁】”

  言出法随,茅草屋顶悬浮起一石匾,银钩铁画,正气凛然,巍然曰:“春秋阁”

  孔子满意地点点头,手握书简,脚踏丹青而入。

  先生入了草屋,席地而坐,环顾四周,闻着熟悉的书卷气,心情舒畅。

  看着外面浓浓的雾气,毫无规章制度,聚散无依,喟然长叹,抖一抖书简,飞出“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十二字。

  这十二个斗大字符,微光闪闪,渺小如萤火虫,然而气象浩然、恢弘、博大,散发着让人心生敬畏的气息。

  围绕【春秋阁】一圈,布下儒门“仁阵”,护卫殿堂,传承儒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