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黑太阳 >

第32章

黑太阳-第32章

小说: 黑太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听得咋舌、叹惋,正在各竖耳朵欲闻更多新奇时,突然听到村中“轰”的一声巨响,齐甩脸朝爆炸地点观看,可不得了,只见老葛家的茅草房上浓烟滚滚、烈焰飞腾。人们齐说:不好,葛家失火了!   
    全村人急忙忙各拿桶盆奔往出事地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泼救,终于把火扑灭。可怜一溜四间草房被烧得满目疮痍,到处黑黢黢,站在里边,像步入了小煤窑。那用茅草和泥巴糊盖的房顶也所剩无几,通过众多大洞仰视,可以看见房外的大树和蓝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房子周围的钻天杨都被打扮成了阴阳脸,靠近房子的一边被燎焦,另一半还是青枝绿叶。房子西山墙旁的大杨树上架着广播总线,葛家的分线就从那儿引下来牵到门前的桃树上,然后由门框上入户。葛大揉揉昏黄的老眼仰望总线大树,觉得焦叶间挂着一个黑乎乎的小东西。   
    葛数米和葛金奴看到家中出事,早已回来。金奴说:“啊呜跟他妈上外婆家逮小猫去了,家中光剩鸭乎和他奶奶。鸭乎当时在西屋里做火铳,老妈坐在门口做针线。现在这两个人都到哪儿去了?”大家正在为两个人的生死担心时,从门外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轰’的一声石胎破,齐天大圣冲上天。得亏老娘我跑得快,一下蹿到树上来。”大家寻声看去,见葛妈正稳稳坐在桃树杈上,真不愧是名符其实的稳婆。从她念叨的意思分析,肯定是鸭乎在屋里摆弄火药,不小心引发了爆炸,气浪把他冲上了天,葛妈尽管是小脚,也怕逼,一逼一迷,不往远处跑,竟来了神力,蹿到树上去了。   
    金奴等站到树下求她下来,她竟神魂颠倒地说:“我是桃花树上开,变个蟠桃躲此灾。妖魔鬼怪靠边去,不长熟我不下来。”她看众人盯着她不走,气得手舞桃枝驱赶他们。她一摇,桃树就晃,桃树上的广播线又牵动大杨树晃动,突然有个黑乎乎的东西缘着铁丝滑下来,正好落到她怀里。葛妈定睛一看,“妈呀”叫道:“大圣逃出老君炉,要吃蟠桃我快逃!”她被烧了手似的,迅速抛掉那,麻利地跳下树,一溜烟跑开了。   
    葛金奴接住黑物一看,顿时悲从中来。那竟是他的儿子鸭乎,已被炸得缺胳膊少腿,死相可怖。他知道是自己害了儿子,要不是自己打兔子,家中就不会存放炸药,就不会出这悲剧。原来,韩必忠在航校混得不错,很有面子和能力,金奴便从他那儿弄到军用炸药,不料竟闹出这么大的悲剧:房子烧了,儿子死了,老妈吓疯了。   
    ':。。'   
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 小蛤蟆人   
    一位体无完肤的女子被激流冲到岸边,气息奄奄,一个蛤蟆大小的男人站到她肩膀上,问:“有什么愿望?快讲出来吧。”   
    她以为是大限将至,小鬼来勾魂了,就说:“我希望上半生做一个好人,虽然辛苦,但比较真实,无愧于心;如果有下半生的话,再做一回坏人,像胡玉雪那样,作威作福,虽然虚伪狡诈,但人不吃亏。”   
    “难为你知道我的本事,上半身有嘴、下半身有肛门,只要有这俩器官,它们具有潜在的原始再生功能,我就可以唤醒并植入活性再生细胞,包你一人活上两辈子。”   
    只见小人轻轻一弹腿,已然飘浮在女子胸口上方,劈手一掌,射出一道光束,像剁鱼一样齐腰把那女子斩成两段,在沙滩上痛苦地扭动。   
    小人儿右手在空中一搂,从远方村庄中揪来一根长发;左手凭空一划拉,从远处城镇中抓来一瓶香水。长发放在那女子的上半身,滴一滴香水到她的下半身,二者扭动着,扭动着,化成了两滩水。   
    小人浑身放射金光,刺眼夺目,身形很快幻化成一团火球,跳进下身所化的水中,引燃后立即蹦入上身所化的水中,旋即不见。两滩水像薄冰一样竖立起来,零星小火“轰哧”着成大火,迅速将两片冰加热成两团雾,雾气散去处分明站着两个人:一脸烧疤的韩小女,立眉傲姿的胡玉雪。两人各自身负重任似的,谁也不理谁,一南一北匆匆奔前程去了。   
    战火引燃了藏书楼,国民党西北军图书管理员万金无出一策,无助地在地上打滚、痛哭。战争年代,谁人爱书,命都顾不过来了,所以没人来帮万金救火抢书。一位柔弱女子竟然穿梭在烈焰中,抱了无数趟书,抛到楼下。女子最后精疲力竭,抱着一摞书踉跄着,撞断飘火的楼栏坠下楼来,人事不省。   
    万金对那女子全力抢救、精心护理,月余后健康无事,只是有一脸一身的烧疤。万金对女子的义举感激涕零,对她金子般的心迷恋不已,更对她因此毁容而愧疚至深,无以回报,便死心塌地要娶她为妻。经过半年的追求,女子答应了他,不久二人便结为伉俪。这位女子是由韩小女的上半身所造出来的,认识万金后名叫韩香凝。   
    胡玉雪被陈鳖三派往庐山,在国民党军统特务学校深造,主修美式先进易容、脱逃等特务课程。   
    胡玉雪正在和白人校长幽会。她给这位外国人讲中国笑话,笑得这位外国佬是上气不接下气。讲完一个又讲一个。这则她讲道:“有位老和尚要下山化缘,临走时对小和尚讲:‘我已经给我的小狗预备好了食物,不需要你照看它,你离它远点!’老和尚走后,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小和尚偏偏要凑近这小狗。他心想:师傅成天把这小家伙当宝贝,肯定有啥妙处,我倒要研究研究它的妙处在哪儿,那儿一定有好玩的!他从头到尾研究了三天,最后小和尚觉得:这狗子身上有三个眼儿,要有好玩的话,肯定是在这三个眼上打主意;前边是嘴,有獠牙,咬人,肯定玩不成;要玩,一定在后边下功夫。他几琢磨几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找到了好玩的处儿:小鸡儿进。毕了却怎么也不出,他便每天都在口中惆怅地念叨:怎么出呢?老和尚突然回来了。老和尚站在小和尚身后,看到他正在为此犯愁,也刚好听到他这样问,便回答道:┅┅”胡玉雪刚要讲出这个笑话最关键的一句,却被迫停了下来,因为飞来了一个小人儿,在她屁股蛋儿上涂了些药水,她便身不由己地甩头发。年轻轻的人,黑发竟然马上变白了。眨眼间,她变成了一只雪白长毛的狮子狗。这狗非常狡猾且可爱,掐又掐不死,取又取不下,校长只得装着在教室、校舍间走动、巡视,偶尔发出汪汪叫,逗得师生们纷纷掩鼻遮嘴,令这校长很没面子。   
    晚上,校长正在写辞呈,“胡玉雪”突然站到他面前。   
    “你躲哪儿去了?竟然留个小狗在这儿烦人,简直快把我害死哪!快说老和尚取狗的诀窍!”   
    “打腰!”   
    一打,果然灵,掉,校长擒手里就要将它摔死。假胡玉雪赶忙抢过来,说:“这么漂亮的小狗,摔死多可惜,我托人送给我妹妹看养吧!”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 人们为什么反复照镜子   
    当万佛笑稍大、晓些事情时,竟对万金讲:“爸爸,您又不秃不瞎哩,怎么要娶我母亲那样的——再起码也讲个妻容唦?”   
    “兔崽子,你妈长美长丑跟你屁关系?有道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妻容怎么哪,前面还有妻德呢。德是放在第一位的,心好才可爱,容色只是糊弄俗人眼儿。眼睛看东西非常受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一样东西的好坏美丑,完全取决于大多数人的认同——人家都是那样认为的,你不那样认为,你就会怕人家笑话你,说你格外外、另类。当眼前局面出现特殊情况时,好坏美丑可能会颠倒,就如《皇帝的新装》所讽刺的那样,一部分人迫于种种原因,就要睁眼说瞎话、指鹿为马,你拿他有啥办法?我看了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讲的:从前有一天,戴着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相遇了,她们互相怂恿着:‘下海游泳吧?!’于是都摘下面具撂海边,跳到海里游起来。过了一会儿,丑先上岸,错戴了原本属于美的面具走了。又过了一会儿,美也上来了,当然是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唠,就只有扣上丑的那副走了。所以,直到今天,世人都难以分辨美丑,甚至为美丑迷惘。这也是人们反复照镜子、喋喋不休地争论、世世代代研究美学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找定论吗,找到没有?雾里看花啊!”   
    “这毕竟是寓言故事,不是真事儿。我想,上天真应该慰藉一下我母亲,把大多数人都蒙上丑的面具,那样就见怪不怪哪!”   
    “可能吗?”   
    自从这小孩有了这个想法后,恰巧天花病毒开始在人间漫延。几十年后,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大麻子脸,谁也不笑谁。细盯麻脸上的坑坑窝窝、疙里疙瘩,不仅不觉得丑,反而觉得蕴含着别样的美呢,那就是:冷峻、深刻、稳重、威严。   
    为了预防天花,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出生的婴儿以及儿童都必须注射天花疫苗,即种牛痘。凡是人的上臂上留有榆钱大小的一个圆疤,即说明种过牛痘。当年种牛痘的活儿,大多是由乡村赤脚医生来完成的。   
    鲍河小学校长欧阳光请任务给全校孩子种牛痘,任务又以请喝酒的许诺喊来兽医杨显瑞,让他帮自己分担一部分任务。   
    欧阳光让黑太阳、童铁佛等孩子们站成两队,任务和杨显瑞各包干一队。任务开始还是严格按照规程注射的:即一个针头只用一次,换上沸水消毒过的再注射下一位。但后来就不行了,原因是铝盒漏水,酒精炉里没了酒精,煮不成针了,便几人用一个针头地胡乱注射。   
    杨显瑞给人打针也象给猪打针一样麻利,换什么针,一根针把一队全给干了,早早地收拾家伙坐那儿吸烟、喝茶,只等晚上欧阳光和任务多敬他几杯了。   
    这样简陋的医疗条件和行医行为直到一次性注射器普及后才算杜绝。   
    任面桃在公社上了一段时间班后,组织上也配发给她一把手枪。那时一切都抓阶级斗争,又备战备荒、警惕敌特,所以人民是被武装的。上级要求配枪的同志每天必须拆卸擦枪一次,面桃第一次拆散,却怎么也斗不上了。她用手帕把零件包起来,拿回村找韩香凝阿姨帮忙,因为她想起民兵连长贺坛子曾说过:万金老婆会玩枪,不一定在她手里死过多少人呢。   
    吃过晚饭,面桃来到万家门口,站老远就不敢动了,因为她见门板上写着警示:小心狗!   
    面桃怕被狗咬了,便大声喊:“韩阿姨,在家吗?”   
    不一会儿,韩香凝迎出来,面桃躲到她身后往里进,还警惕性地张望那头她想象中的大狼狗:肯定有小牛犊那么大吧?   
    “你在害怕什么?”   
    “您们不是写着警告:小心狗吗,我怕狗出来咬我!狗呢?”   
    “喽,那不是。―—写那话,是提醒来人别踩着我家的狗了。”   
    任面桃这才发现:一只鞋子大小的狮子狗在人空里钻来拱去。   
    面桃说明来意,韩香凝还真神了:接过枪零件,塞到被窝里,根本不看,往床沿上一坐,仅凭俩手摸着,咔咔啪啪几下,拿出来,已是一把完整的枪了。   
第一卷 第四十六章 童贞骑的“公家伙”   
    中国人民迎来了大喜事,打倒了“四人帮”,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