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穿到古代搞建设 >

第140章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140章

小说: 穿到古代搞建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贺盯着符畴又叹口气,符畴做学问不错,就是对时事不太关注。“除了吴国,就是在赵国比较安全,其他诸侯国都开始乱象,特别是鲁国和齐国,两国长期打仗,百姓已经生活不堪,这两年来又多有灾荒,无法生存,他们便落草成寇,这些人怕引来虎贲清剿,不敢去抢劫封主,只专打劫过往行人,商人为了安全,只能多加招募护卫加强防卫。”

康城有许多从南埠返回的前虎贲,这些人就是在蔚山道口被俘后,被罚在南埠修建城墙那些虎贲,这些虎贲就因为跟从西司马南下讨伐郑钰铭,失去在王都投降或投靠的机会,也失去领取丰厚退伍金的资格,一年的劳役1期满后,一些人选择留在南埠发展,一些人依然返回康城,他们的家大都在康城内和周边,回康城的俘虏虎贲有五千之多,康城一下多了五千劳动力,冲击了劳力市场,劳力价格比蔚山地区便宜许多,一些机灵的蔚山商人便选择到康城招募护卫。

“即便饿死,也不能为非作歹!”符畴谴责那些落草为寇的百姓。

“不是人人都如贤弟这样饱读圣书,那些大字不识的平民哪懂大道理,都已出现易子而食,抢劫商人哪还算得上是罪恶!”杨贺苦笑,他现在撰的稿件评论内容就是为什么许多诸侯国百姓会变成刁民。

符畴语塞,过了半饷才发问:“这些和杨兄家中亲人有何关联?”

“周围之人贫穷面临饿死,吾家却有饭食,畴弟,你说他们有何危险?”杨贺愁眉苦脸。“吾怕家中如商人一样被人抢劫。”

符畴听完脸色立刻苍白。“唐国不会如此糟糕吧?”

“唐国并不比齐鲁好到哪里,可笑那唐王还准备今年夏收加赋。”

“加赋?此话当真?”符畴惊叫起来。

“怎么不当真,去年唐王秋收不是加过一次赋吗?”杨贺看着惊叫的符畴不解,符畴自称原来是唐民,唐王被楚朝辉打败后,符畴的家乡被划分到吴,既然符家已经是吴民,唐王加赋税跟符家就没有关系,为什么符畴表情要这么激动?

“那是为了还吴国赔款。”符畴咬着嘴唇,他将这笔帐算在了楚朝辉头上。

“为一已之私牵累国民,唐王昏庸!”杨贺对唐国国君很没有好感。

符畴脸色更加苍白,他看着杨贺欲言又止。

“符弟,是不是唐国境内有亲友?”杨贺忽然醒悟,他有一次看到符畴也找商人帮他递送东西,符畴当时轻描淡写说有一远亲在唐,商人路经远亲村庄,他便托商人顺路捎点东西。

“不错,吾叔父在唐。”符畴的叔父是在唐,他自己的家也在唐,只是符畴来吴国求学带了某种目的,怕被人觉察,因此隐瞒身份。

“要能将他们接出来,就尽量接出来,吴国才是安居乐业之处。”杨贺劝说符畴,在吴国,只要你有力气干活,生活就会无忧。

“唐国不会那么不堪吧?”符畴对自己的国家依然心存希望。

“但愿吧。”杨贺见符畴难受,便住口不提这些事情。

火盆上的水烧开,被杨贺冲进热水瓶到明天早上备用,又去院子井边灌满一陶罐水烧热,和符畴洗了脸和脚,没有再往火盆内添加煤炭,只等火盆自己熄灭。文汇报说夜晚睡着,在密封的房间使用火盆会有危险,两人休息前就不添加煤炭,让火盆自己熄灭。室内温度变低,杨贺和符畴将两床棉铺并在一起,挤在一张床上,盖上两条被子。两人都年轻体健,共睡一床能抵御寒冷。

这一晚,两人都没有睡好,一个想着要如何将家人从鲁国接出,接来后如何安排。一个想着要不要将家人从唐国接到吴国,如果将家人接到吴国,那他报仇就受牵制,很可能看在家人的安危上,得放弃复仇,想到两年来日夜不忘的目的,他很不甘心。

第145章

第二天是星期天,杨贺打工的作坊全坊放假,杨贺可以休自一天。因为晚上有心事,杨贺和符畴到凌晨才睡着,早上两人睡得

比较沉,直到一阵敲门声响起,杨贺和符畴才从床上惊醒。

敲门的是卫仲家的家仆,卫仲知道杨贺今天休息,特地派了人来请杨贺和符畴去卫家做客。

“我家三郎请两位去府中赏玩腊梅。”派来相请的家仆递上请柬,这仆人年纪有点大,看似有四

十多岁。

卫仲虽是家中长子,但在卫家同辈中排行第三,卫家都以排行称呼卫仲。

“请稍待片刻,我兄弟二人整理下即刻前去。”杨贺请卫家仆人先到宿舍外的门房等候,门房有门卫,那里有火盆,人呆在里

面比在宿舍院中等待要舒服。

符畴盯着远去的仆人背影,皱眉说道。“杨兄,此老仆神色怪异。”

“怎生怪异了?”杨贺倒没有对卫家的老仆多加注意。

“此仆看我二人,好似越看脸上笑容越甚。”符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卫家老仆脸上越来越喜欢的表情让他奇怪。

“符弟,大概是卫大哥与你我二人交情不错,卫家老仆才如此殷切。”这来相请的仆人很陌生,杨贺没有见过,不过仆人手上

的请柬却是真的,印着卫家族徽,上面还有卫仲亲笔字迹。

“是愚弟多疑了。”符畴被杨贺这么一说,觉得自己过于疑心。

其实符畴的感觉没错,这个年老家仆到学院进递请柬,是带了目的的。这家仆并不是卫仲家的家仆,而是卫家咽喉口宗亲卫述

行的府中管事。

管事的妻子是卫述行最小姬女的奶娘,此姬女外貌妍丽,卫述行曾想将小女嫁与卫青或霍思中,只是卫青和霍思中都无意娶亲

,相亲没能成功。

卫姬女卫蔻不但容貌出众,才智也不错,从小跟着长兄的夫子习文,课业在长兄之上,只为是女子,卫述行并不鼓励女儿在学

识上有所成,只想为女儿定下一门对卫氏有助的亲事。

卫蔻跟霍思中和卫青在酒宴上见面时,年纪不过十五,因为卫述行要用女儿拉拢霍思中和卫青,就跟卫姬女介绍了两人情况,

结果卫蔻对霍思中和卫青两人没有印象,倒是对霍思华关注起来,对霍思华的事情知道得越多,越是崇拜霍思华。

郑钰铭去年上半年下发到各地的文件,要求各地鼓励女子参加考试的事情被卫姬女知道后,卫蔻在家开始折腾,闹着要进南北

学院进修。卫述行本来认为女儿胡闹,认为到定亲年纪的贵女不应该抛头露面,却在门人的一番说辞下恍然醒悟。

不论是南学院还是北学院,那些学院的学子以后都会是吴国栋梁。三年一度的提拔考试,能考上的学子绝大部分出自两所学院

,通过提拔考试的学子会像霍思中那样被分配到各部门或地方任长官,这些人的前程不可限量。

如果卫蔻去学院进修,接触学子的机会就多,凭卫蔻出色的容貌,不错的身世,还愁觅不到金龟婿?卫述行想通后,对女儿报考

学院的事情变得积极。南北两学院,卫述行认为王都的北学院学子要比南学院学子含金量高。他先是修书一封给卫仲的伯父,托

宗亲照顾自己女儿,并隐晦表露自己意思。卫述行安排好女儿住处,又为女儿挑选可靠家仆,卫蔻奶娘的丈夫是卫家得力管事,

也是卫述行的心腹,这对夫妇被卫述行派到儿女身边当了管家。卫述行的用意没有让卫蔻知晓,只细细叮嘱老仆,让老仆多加注

意北学院的优秀学子,特别是寒门的那一种。

卫蔻学识不错,以不错的成绩通过了考试,成为北学院十二名女学子中的一个,如愿跟心中偶像霍思华成了同窗好友。卫蔻成

功在北学院进修后,只觉自己眼前好似打开了另一世界的大门,每天学习学得不亦乐乎,对北学院的男学子们根本就不关注,这

可把肩负使命的老仆急坏了,老仆让自己妻子拐弯抹角提醒卫蔻多想想终身大事,可惜卫蔻正认为自己如鱼得水,哪肯分散精力

去想课业外的事情。

既然卫蔻自己不在意,老家仆只能干着急,在听说卫仲要请两位优秀学弟上门做客,老家仆心动了,自告奋勇前来送请柬。杨

贺浓眉大眼,五官端正,符畴自皙清秀,两人都是一表人才,家仆看了很满意,暗自觉得此二人都够资格成为自家主人的女婿,

就不知道这二人和卫蔻有没有缘分。

“哈哈,两位贤弟,半月不见,想煞为兄了”卫仲听到门房传报,连忙到门口相迎。

卫仲年前护送卫蔻回咽喉口城池过年,和卫蔻两人只在咽喉口城池住了三天,又匆匆返回王都,饶是咽喉口城池到康城的大道

修好了一大半,这一来一去在路上还是要花费十一二天,回来仅休息了一天,卫仲就忙着要和学弟叙旧。

杨贺和符畴见到离别很久的卫仲也很高兴,三人分别见礼,一路寒暄进屋。

卫家富裕,家中都用煤燃烧通过铜管给房间加温,杨贺和符畴一走进屋内,便感觉浑身暖洋洋。

“禀三郎,家主请贵客到主屋喝茶。”卫仲和杨贺符畴刚坐下,卫仲的伯父就派人来邀请他们。

“两位贤弟,吾伯父早就想见见二位,请两位贤弟跟仲前往。”卫仲自己的父亲才能平庸,好在有自知之明,家中一切事物以

兄长为马首,连教导儿子的责任也推给兄长,卫仲和伯父感情亲密,很尊重这位长辈。杨贺和符畴赠送给他的热水瓶,就被卫仲

敬献给了这位伯父。

“吾二人当得前去拜见”杨贺对卫仲的伯父也很好奇,他觉得卫仲的伯父算是传奇人物,毕竟此人的眼光相当敏锐,吴国还

没有发展,就看好吴国,带着族人和全部财产投奔,投奔到王都后,仅仅两年多,就融入到吴国商业界,在王都和蔚山都开了商

行和工厂,卫族的财富在这两年多里,翻了两番。

“伯父,据说同边许多诸侯国近年来贼人众多,行商路上很不安全,此话当真?”符畴记挂家中亲人,想从卫舒庆这里了解唐国

形势。

“嗯,不错,这两年来,路匪山匪越来越多,卫家商行,能走水路,尽量坐船运货。”卫舒庆捋着胡须摇头,去年年底,家中

一支商队在齐鲁境内遇到几次匪情,护队的护卫死伤一半,才将货物护送到唐国境内一个河口,搭上南埠的商船安全返回。

“水路很安全吗?”杨贺提问,他来吴国一直呆在康城,还没有见识到南埠的大船,在杨贺的脑海里,船很小,都经不起大风

浪拍打,那么小的船,在大河中行驶会很安全?杨贺所看见的大河,有几段河水很湍急,一些小船,稍不注意就被漩涡吞没得无影

无踪。

“水路非常安全,南埠所造的船非常大,船上还有防护,有风帆加速,在河流中无人可敌,可惜齐鲁两国君王竟然惧怕这样

的大船,不允许一千料以上大船进内,白费了好航道。”卫舒庆惋惜。

“伯父,那齐鲁两国君主害怕吾国大船在情理之中,想那大船无人可敌,如若装上士兵,轻松可抵其国腹地。”卫仲说话大

大咧咧,他这话说完,大厅中各人猛然一惊。

“只齐鲁两国君王限制船只大小吗?唐国对此没有反应吗?”符畴心中焦急,齐鲁两国国君很混帐,为了个金矿打了十几年,

弄得两败俱伤,这样混帐的君王都发现威胁了,难道唐国国主就没发现?唐国国主在符畴心中是不错的君主,符畴家中的几十亩地

和几个奴隶,就是符畴的父亲跟随唐王出征得到的赏赐,不过,符畴的父亲因为再次跟随唐王进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