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太平盛宋 >

第21章

太平盛宋-第21章

小说: 太平盛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刘娥此时却是一点都没有和潘氏“斗法”的心情,那龚美已经离京十余天了。按照路程也应该快到那白鹿洞书院了,只是也不知他们这一路上是否顺利,有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只是那刘娥的担心却是多余的,因龚美一路上都带着那五个彪形大汉。虽然有人曾真的想要图谋那龚美所带的银钱,但是看到那五个大汉。终究是不敢下手,唯恐到时候得不偿失。毕竟这失财事小,丢命是大,谁知道那五个人下手会有多重,到底是没有人敢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正文 三十一、走马上任枯复绿

    龚美一行人倒也是平平安安的到达了那白鹿洞书院,两个小孩虽然因为远离了亲人,一路上倒也有好几日情绪颇为低落,但是他们到底还是没有出过远门的小孩子。一路上走来看到了那么些自己以前见都没见过的东西,再加上一旁还有一个博览群书的王禹??不时的讲解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终究是贪玩心性最后占了上风,倒是把那思乡情绪给一股脑的抛之脑后了。

    虽然龚美早就已经告诉了那王禹??,自己此次想要出手赞助的便是白鹿洞书院,一路上也已经把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白鹿洞书院的现况都告诉了王禹??。但是当王禹??一下车,看到了那白鹿洞书院的荒废之景时,心下的震撼以及痛心早已是不可用言语来表达了。就连一旁的龚美看到这书院这般的模样,心里也是颇有些触景生情的苍凉之感。

    没想到这盛名满天下的白鹿洞书院,一失了这经费来源,竟然颓废的如此之快。若不是早就知道这是白鹿洞书院,恐怕自己还要以为这是哪个乡下的私塾呢!王禹??看到这般模样,恨不得当下就把这书院改头换面,只是碍于自己只不过是龚美请来的一名教书先生,只得作罢。

    龚美等一行人全都安顿在了书院旁的一件客栈里后,便找到了王禹??,想要让王禹??出面去办理这书院的事情。王禹??哪里不知道那龚美推说自己不懂是假,想要借用自己的举人身份便易办事方才是真。若是平时他必然会对这种要与官府打交道的事情,厌恶之至,毕竟谁都不喜欢去那些当官的面前卑躬屈膝。

    但是当他看到了那书院已然变成了那副摸样,哪里还会介意这些小事。从龚美手里取了些打点那官府中人的钱后,便立马赶到了县衙。那县官本就因那老院长死了,这书院无人打理,而绞尽脑汁的想要有人能来做个冤大头,把这个烫手山芋给接过去。

    如今这王禹??的出现,到真的是想要打瞌睡这就有人送来了枕头。王禹??一亮出自己举人的身份,再加上再打点的时候也没有替龚美省钱,那县太爷险些就要把他当作活菩萨一样对待了。这么一个即肯接手书院,又舍得花钱的金主,那县太爷又岂肯白白的放过。赶忙就命自己的师爷去招待那王禹??这个大老板,以免人家一个生气走了,到时候自己上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大财主。

    那师爷一是得了县官的吩咐,二是得了王禹??的好处。办起事来是一百二十个妥帖,短短两天之内,王禹??这个院长就走马上任了。还向那龚美和王禹??保证,只要这县老爷在一日,这南康县内,就一定没有人赶来书院捣乱。龚美对于那师爷的保证,自然是嗅之以鼻,若是自己日后停了给他们的好处,恐怕自己到时候就连在能否这南康县立足都是一个问题,只是面上还是不得不摆出一幅感谢的样子。

    送走了那个师爷之后,龚美方才同王禹??一道开始规划书院的未来。这王禹??虽说是院长,但是这背后掌钱的却是龚美,故而在提出一些想法的时候,王禹??也不得不顾及一下龚美的想法。两个人商量后,倒也是不得不决定徐徐图之,虽然二人都因幼时的经历,对于那儒学并不是觉得是十分完美。但是这世间其他的学子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阻力,只好按下心慢慢行事。

    龚美之所以让这王禹??出任院长,一是避免别人知道他和这书院关系匪浅,二是这王禹??是举人,自然比他这个白丁来当书院的院长更显得合理。王禹??自是明白龚美的想法,虽然他不知道龚美为什么要想外人隐瞒他和书院的关系,但是想来龚美也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在龚美提出不得告知外人他是幕后老板的时候,王禹??也是答应了下来,对外只是说道自己因对于金钱只是不是十分明白,故而请了龚美这个账房先生。

    为了让书院尽早的踏上正轨,王禹??同龚美二人,把一些原本在书院里做事的人是全都请了回来。那些人有的已经在书院里干了大半辈子,还有一些无亲无故的学生,除了书院已再无他处可去,故而在书院落寂的时候,依旧是住在了书院里。当看到有了新的院长的时候,个个都对自己的未来担心不已,唯恐王禹??要把他们赶出去。

    可是哪里想到王禹??不仅没有把他们赶出去,反而还允诺道,要把书院办的比以前更好,并且一下子就发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月钱,让他们能够安心的继续呆在书院。一些原本在书院里干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一时间竟也是同小孩一样痛哭流涕。他们本以为自从那老院长死之后,这书院恐怕只有慢慢荒废这么一条路了。

    哪里想到这天无绝人之路,半路出现了这个王禹??。一时间他们仿佛从王禹??的身上看到了老院长的身影,不少人都纷纷的向上天道谢,感谢老天爷没有,让老院长半生的心血就这么付之东流。一些原本寄居在书院的学生,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他们原本就是因者仰慕书院才来的,没曾想这老院长突然暴毙,一时间也没有了其他的想法,只得自己闭门苦读。

    如今看到了这新来的院长,不仅学问好,还是举人出身。那高兴的劲就不用提了,一个个都赶着要向王禹??,讨教学问。只是这书院中还有不少的事情,需要王禹??这个院长去料理,一帮子人只得偃旗息鼓,只是自那以后王禹??就发现,每每他想做什么事,那些学生总会先他一步已经把事情办好了。

    王禹??自是明白,他们是想要自己能够早些办好事情,去替他们讲解学问。故而特地定下了每日晚饭后,会留下一个时辰,替那些学子解答问题。虽然王禹??是第一次做先生,但是因他的学问好,又有耐心。时不时的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一时之间王禹??到成了书院里最受欢迎的人了。因着王禹??不仅要忙书院的事情,还要抽空帮那些学子解疑。

    那两个孩子倒是没了师傅,一帮学子看到王禹??的为难之处,自是一把就把那两个孩子的教导给拦到自己的身上了。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帮子学子的学问虽然不及王禹??,但是架不住他们人多。再加上那两个小孩又是识趣的从不捣乱,一路上由着龚美和王禹??轮番教导,倒也能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问题。他们之间倒也算是其乐融融,一时间整个书院都充满了一股欢乐祥和的气氛。

正文 三十二、冥思苦想寻经费

    虽然龚美和王禹??,已经尽力把一些原先在书院做工的人,全都请回来了。但是因着这白鹿洞书院再次开张,不少原本仰慕这书院的寒门子弟,也都冲着这书院低廉的束?,陆续从各地赶来了。可是这时间一长弊端就显露出来了,这龚美原先带来的银钱已经隐隐的有些禁不起这书院一两年的花费了。毕竟那赵恒只是一个王爷,并不是什么富甲敌国的大财主。

    龚美不得不赶紧想办法,以免到时候书院又重蹈覆辙,思来想去,龚美就把这主意给打到了书院旁边的那些田地上去了。书院以前之所以会成那样,是因为附近的一些田产,全都被收归国有了,书院失去了经济来源,方才变成那样。如今趁着自己手中还有些许余钱,倒不妨把书院旁边一些尚未收归国有的田地,给买下来,到时候光是田租也足够书院的开销了。

    并且依着龚美的意思是,与其让那些农户所生产出来的瓜果蔬菜什么的,到了市场上,自己到时候还要花高价才能买回来。倒不如让那些农户所产出的果蔬,每日买一些给书院,既方便了农户,同时也可以帮书院省下一笔不小的花销。

    想好之后,龚美便向王禹??打了声招呼。虽然实际上龚美才是王禹??的幕后大老板,但是明面上王禹??才是书院的院长。此时若是不告知与他,恐怕会落人口实,王禹??听了是对书院好,自是满口答应。龚美得了王禹??的同意后,便立马到县衙去打听那附近田产的主人是谁了。巧的是那些田产竟是属于一个书院中学子家的,有了这一层关系后,龚美自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这些土地全都买下了。

    那学子本就对自己一直在书院中白吃白住而心生愧疚,只是因着书院定下的束?本就如此,方才作罢。如今见龚美想要收购自己家的土地,再加上龚美出的价格也的确合理。他自是满口答应了下来,那些农户得知自己的土地换了主人后。本还担心龚美会不会因此而提高田租,没想到龚美非但不曾提高田租,反而还向他们收购蔬果。

    要知道这蔬果每日就算运到了市场,也不一定全都能够卖掉。如今龚美一口气从他们这里要下了全书院的蔬果,而且书院就在旁边,每日的车马钱也可因此省下不少。一个个巴不得龚美天天都选自己的蔬菜,只是龚美也清楚自己在这方面的确是个门外汉。也不敢擅自做主,便找到了那厨房的管事的。

    那书院厨房里的管事的,一贯同那些菜贩子打交道,自是清楚这价钱。三下五除二,就选定了几家老实本分的,专门替书院提供蔬果。这样一来,书院里的一些日常开销倒是大大的减少了,学子们也可吃到最新鲜的蔬果了。加上那每年的田租,反倒是还余出了些许。

    因着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以前所学习的程度不同。相互之间的差距着实不小,已经有不少先生向王禹??反映,这先因着学生们的能力不同,讲起课来着实吃力。若是讲的过于简便,则便会有的的学子嫌字已经早就懂了,实在是不想再听了。若是讲的难些,则同样也会有不少学子抗议自己听不懂。

    这实在是颇为难做,龚美和王禹??考虑到这点。无奈之下,干脆就想把这书院来了个彻底的改变,两人秘密筹划了许久。方才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王禹??一向各位先生提出,就立马的到了全票通过。龚美一见这方法全都同意了,立马便向全书院公布了。

    不得不说龚美的办事效率的确不错,在这征得王禹??同意的第二个正午之前,龚美就已经命人把初步拟定好的办法,贴到了学校的公示栏里了。那些学子们一下课,便纷纷围到了告示栏的前面,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龚美拟定的办法其实也十分简单,原本这书院中一共是有三十人,因着这书院落败,虽龚美后来寻回了不少人。但是终究还是有几个已经接受了,其他地方书院的邀请,不能回到书院了。如今这上上下下一共也就二十三名先生了,按照书院以往的规矩,每个先生是分别教授自己所擅长的东西,一般都是呆在课堂里,由一帮学子自行选择自己今日所想要听的课。

    因着学子们之间的差距,王禹??决定来一场考试,看一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