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朝种田记 >

第240章

清朝种田记-第240章

小说: 清朝种田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机会,没有机会也要制造机会,让他们碰撞出爱情的火花。面对着完全没有进入感情戏状态的妹子,胤禟明白自己是完不成任务的了,不禁暗暗叫苦,又不得不坚持下去,内心巴不得那阿穆尔赶紧回蒙古,可惜,康熙还盛情邀请人家留下来过年

    这日子好容易熬到过年之后,胤禟比引章还着急着离京,不等引章念叨,便主动跟自家额娘沟通,说是要前往广西,寻找金花茶。

    宜妃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嘱咐了他们几句好好保重身体、注意安全之类的话,便替他们在康熙面前提了提。

    因年前引章从万老花匠那里又弄来了三斤左右的金花茶,自己留了一斤分送各位福晋,分别进献给太后和宜妃一斤。太后年纪大了,气喘的毛病已随了两三年,吃了许多药总不能根治,不想喝了金花茶之后,症状减轻了许多,呼吸不像从前那么吃力,晚上睡觉也安稳多了。太后大悦,便问起了这早已名声鹊起而实物难寻的金花茶,听宜妃说起胤禟和引章这么个想法,太后也是赞同的。所以,康熙听宜妃提起,也不好拒绝,只说二月份等阿穆尔回蒙古了,胤禟和引章再出发。

    胤禟哪里还愿意等,使了点小小的手段,通过翠羽打发阿穆尔早早离京,阿穆尔对心目中女神的话自然是千依百顺无有不从的,翠羽说要回安徽孔雀山庄有事,阿穆尔便主动提出早早回蒙,不敢劳烦公主了。

    于是,刚刚进入二月,胤禟便带着引章进宫辞别宜妃,拜别太后,留下红叶和凌霄在京看屋子,带着鱼儿、鸢萝和阿青、阿碧等离京前往广西进发。翠羽与他们依依惜别,说是回孔雀山庄一趟,五月份便去广西找他们。胤禟自然应允。

    出了京,胤禟大大松了口气,二人便商量着沿着运河坐船到杭州,然后再从杭州改走陆路,经江西、湖南前往广西十万大山上思县一带,因为后世,就是在上思一带发现的金花茶。

    想到还可以顺便回一趟家,引章心情特别愉悦,鱼儿和鸢萝也很是兴奋,毕竟,骆家不但是引章的家,她们也早把那儿当成了自己的家。

    “可惜了,若是羽妹妹跟咱们一道去多好啊,我娘一直念叨着想见她呢这回又错过机会了”望着悠悠碧水,耳听哗哗橹声,引章不由轻轻一叹。

    胤禟笑嘻嘻抱着她,不安分的双手在她腰间摩挲来去,凑过嘴在她颊上重重一吻,笑道:“幸好她没跟来,她跟着来多碍事等她五六月启程,怕是咱们早回程了”

    引章知道他说的“碍事”是什么意思,脸上一红,轻轻扭了他一下,笑道:“你天天动的什么心思呢羽妹妹多好的人,我倒是想着她来呢”

    “她可没那么快,”胤禟微微一笑,道:“她每年三、四月份都要回她的孔雀山庄住一阵子的,要启程最早也得五月份了,等她到广西,还不得六月底?”

    “为什么非要回孔雀山庄住两个月?是她额娘定下的规矩吗?”引章忍不住又想八卦了。自打想到翠羽的娘十有八九是穿越同仁,引章便一直很好奇,可惜,人家早已去世了,也说不准又穿回去了

    “大概是吧”胤禟淡淡道:“小羽的额娘是一个谜,谁知道什么原因呢小羽不喜欢人家打听她额娘的事,爷倒是奇怪,你怎么老喜欢绕这上边?”胤禟不禁深深瞅了她一眼。

    引章不以为然撇撇嘴,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嘛既然这么神秘,人家不问就是了”

    胤禟笑笑,道:“爷是为了你好”

    十二天之后,船到杭州,安寄翠已事先得了消息,此时正在杭州等候着女儿,母女相见,四目相向,互相打量,不禁都有些恍惚,好像好久好久不见,久得仿佛再世为人了一样。

    安寄翠紧紧握着女儿的手,眼中闪闪发亮,半响才叹息般柔声唤了句“乖女儿”见女儿通身打扮装饰无一不精致,容光焕发,神彩出众,知道她过得很好,心中大尉,对胤禟也格外的殷勤热情,一口一声笑着叫“姑爷”。胤禟一来敬重安寄翠,二来要讨好娘子,应对十分恭敬有礼,不但安寄翠满意,引章也果然大喜,晚间自然千依百顺打叠起千百样温柔回报他,二人愈显恩爱,如漆似胶。

    两人在杭州住了七天,然后才告别继续上路。本来计划是呆五天的,谁知青鸾唱戏,胤禟随口点拨评价了几句,青鸾大喜过望,引为知己,磨着要跟胤禟切磋切磋。胤禟本好此道,又抹不开青鸾的热情,只好又多留了两天。青鸾意犹未尽。引章倒是无所谓,笑着跟青鸾说如果舍不得,可以跟他们一起去广西,可以一路切磋。青鸾听了十分动心,闪闪发亮的眸子转了转,欲舍不舍的犹豫了一阵,终于摇了摇头,笑着说在杭州还有事要忙,分不开身。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299章 土司 寻找(二合一章)

    第299章 土司 寻找(二合一章)

    引章倒是无所谓,笑着跟青鸾说如果舍不得,可以跟他们一起去广西,可以一路切磋。青鸾听了十分动心,闪闪发亮的眸子转了转,欲舍不舍的犹豫了一阵,终于摇了摇头,笑着说在杭州还有事要忙,分不开身。

    引章大为惊奇,青鸾居然也会有事?而且还说得煞有介事的。她才不信她有什么正经事呢于是便笑问何事?

    青鸾颇为得意,说自己在青云社客串登台,那儿的大老板十分看重她,原本百般设法想让她正式加入,打听到她有大把大把花不完的银票,唱戏纯属爱好业余才怏怏放弃。不过,青鸾还是答应了会常常过去友情演出,最近正在排一出叫做“汉宫秋”的新戏,她正在劲头上,当然舍不得走。

    引章听了一怔,又好气又好笑,她还以为她是三分钟热度呢,不料这一入门,就坚持到现在了

    “既然这样,那你还是留在杭州好了”引章微笑着拍了拍她的肩,鼓励道:“好好努力啊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你的名声都能传到京城了”

    “真的可以吗?”青鸾听了不觉笑靥如花,眼睛一闪一闪泛着水光。

    “当然可以”引章点点头。难得青鸾有自己的追求,她还是十分支持的。而且,她也并不认为戏子有多么低下见不得人。

    胤禟却不是那么想,瞟了冯茹两眼,不做声。

    晚间时分,胤禟特意传来冯茹,措辞甚为严厉,让她好好劝阻青鸾,不要让她再抛头露面、登台入场的胡闹。引章深不以为然,忍不住插嘴反驳,胤禟瞪了她一眼,斥道:“你懂什么,那种地方青鸾不适合,她那个脾气,平日没事便罢了,若哪天被人纠缠上,她能好声好言与人周旋?让她手下两丫头揍人家一顿我更信些到时候看着吧,还不知怎么收场呢”

    引章听了方才注意到事情的严重性,胤禟所言不错,他虽没明说,但据她看来,这年头戏班子跟青楼差不了多少,哪位达官贵人看上某位戏子,还不是要怎样便怎样的?不服从的冯茹的下场就是极好的例子。青鸾当然不是冯茹,但终究会惹麻烦。

    “既是如此,冯姐姐,你寻着机会好好劝劝青鸾吧。让你劝她我知道难为你了,她的脾气不是那么听人劝的,但你与她亲厚,而且你又是行家,慢慢劝她退出,我想总也不难”

    冯茹只得答应,陪笑道:“侧福晋说的是,我一定好好劝劝她。”

    胤禟道:“不是好好劝劝,是定要劝的下来你引她入了迷,还不得你自个去解决,这件事可大可小,可若真有一天闹出事来,你自己想想吧”

    冯茹心下一凛,吓得背后一阵发凉,慌忙跪下颤声道:“九爷恕罪,奴婢,奴婢知道怎么做了。”

    胤禟瞟了她一眼,挥挥手:“知道就好下去吧”

    冯茹去了,引章心里也有些不自在,笑道:“连我也有不是了”

    胤禟捏了捏她的脸颊,笑道:“你呀,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太大而化之,青鸾在家里玩玩无妨,可她好歹是个姑娘家,而且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家你我最清楚不过,你怎么能放任自流由着她折腾呢?江南富庶,山明水媚,什么大人物都有可能出现在这儿,我这不是担心你么?她出了事咱们不能不管,可如果因此牵扯曝光了你的身份,爷倒不觉什么,你不是一直忌讳这个吗?”

    引章听罢又是感动又是惭愧,忍不住依偎黏在他身上,伸手圈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唇上、鼻子上连连亲吻,笑道:“胤禟,我爱死你了有你在,我真是什么都不用管了,我要把一切都交给你”

    胤禟顺手将她揽着抱坐在自己腿上,挑起她下巴笑道:“你的一切难道还有没交给爷的?唔,让爷好好检查检查”

    “胤禟”怀中女子身子发软,声音又甜又腻,媚眼如丝,吐息如兰,胤禟心一荡,抱着她大步往卧室走去

    离开杭州时,已是三月初一,此时的天气,越往南行越是暖和,一路走一路都是春天。虽没去过广西,但经江西的路引章不知走过多少回了,一路走情不自禁跟胤禟兴致勃勃大说特说从前远游的情形,胤禟听着听着又怜悯又心疼,看她眉飞色舞说着风餐露宿的生活,他的怜悯和心疼不禁又加重了几分,抱着她格外温柔体贴,又是亲吻又是抚摸,含情脉脉的双眸似要滴出水来,引章莫名其妙,反应过来哭笑不得,也忍不住感到暖暖的感动,想到从今以后有他相伴,心里不禁一阵甜蜜。

    足足走了一个月,一行人才到达这个坐落在十万大山支脉当中的小镇上思——说是小镇都抬举了它,实在是偏僻冷清得可怜,小小的镇上只有一条破破烂烂的街道,几十户人家而已,连家客栈都没有。据说,这儿实际上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市集中心,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三日乃是市集日,这一日四村八乡的百姓们聚集在此,进行生活用品和各种山货的买卖交易,而且大多数交易还停留在以物换物的阶段。

    更要命的是,居住在这儿的都是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装束奇特倒是让人大开了眼界,可是言语不通啊,连比带划都不通。还好南京府的府台大人是胤俄的门人,经过南宁府时,胤禟找到府台,亮出身份,让府台大人给派了十来名向导兼杂役,沟通的问题倒算是解决了。住宿,也是让向导找到了当地一家土司,跟人借住了一家院子。

    引章和鱼儿相视一眼,不由暗暗庆幸,还好有胤禟在,不然,她们主仆还不知要费多少唇舌才能在此地落脚呢,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当地不产麦子,当地人也不食面食,什么面条、饺子、包子、馒头一概没有,引章鱼儿等无所谓,胤禟却是十分不好过,再加上这儿的菜肴口味不是清淡得几乎无味便是偏甜、偏酸,胤禟的眉头皱起来就没展开过,如果不是为了陪着娘子,让他连夜掉头离开他都愿意,引章见了心疼不已,只好接过了厨师的活儿,亲自下厨,按着他的口味就着材料勉强改善改善,胤禟才稍稍好过了点。

    最有趣的是他们刚到的第二天,土司为了欢迎他们,十分隆重的设宴接风,宴席上的菜肴稀奇古怪,酸得要掉牙的酸鱼、闻起来仿佛腐臭的酸肉、油炸蚱蜢、白乎乎的蜂蛹汤等等,引章对这些稀奇古怪的菜肴甚感兴趣,一盘一盘的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做的?”等等,兴致勃勃。而胤禟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