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薛家吃饭,对郭亮而言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就是这餐饭,也让郭亮有了一次反省的机会,告别薛家回到自己房间,郭亮觉得自己以前确实有点吊儿郎当,缺少一种担当和魄力,说白了就是有点得过且过,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坐在电视机前,他默默地思考着:“人家有家有室有儿有女的人还在想方设法地成就自己的事业,我为什么就不能呢?”
他决定今后多努力,趁现在势头正劲,争取在官场上更快地进步。想到这里,他起身翻出以前写的论文修改起来:既然现在做不出让人瞩目的政绩,那就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成绩来。
随着时间的延长,庄青山的宣传在梅山镇慢慢沉寂下来。特别是随着过年时间的临近,大家的心开始想着这个年如何过,怎么过得更热闹,怎么交好领导,怎么计划明年的事情。
镇里的几位领导不时聚在小会议室里开会,讨论如何在新梅山镇成立的头一年里给干部职工多发一点过年物资和奖金。他们都期望因此而使干部职工高高兴兴过一个热闹年,特别是让那些被降职使用了的干部出掉一些怨气。从而进一步把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来年的工作就更好做了。
无奈镇里能拿出来购买过年物资、发年终奖金的资金实在太少,开最多的会也无法让资金多一些。每次开会苏东林都号召大家想办法筹钱,但每次不是想不出办法就是有办法也无法实施。
让苏东林苦闷的远远不止这些。上次农民闹事后不久,其他二个乡的债主们也开始朝梅山镇汇集,南洪乡那五个老板久久等不到镇里对他们方案的答复,失去耐心的他们也加入了这个大合唱。加上原梅山镇本身的债主们,前面要钱的队伍空气庞大。
一时间镇政府门口喊声鼎沸,群情激昂,镇领导一个个被农民骂得灰头灰脸,开始的时候他们在苏东林的命令下,还深入闹事人群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劝农民回去。但被农民指着鼻子骂娘,有人甚至威胁揭发他们的好事后,这些干部极力躲避,或者干脆装病请假。即使被迫出面在农民中也是一副菩萨样,有嘴却不开口,或者不温不火地说几句应付一下。
(感谢心声飘雨的大额打赏,感谢书友080722204333491的再次打赏)(未完待续,)
第116章 (上位的契机2)
上次苏东林批评郭亮没有动用派出所的力量抓人。这次他自己亲自下令督促派出所抓为头的,但如上次一样没有人出面自认为首,苏东林只好从几百人中选了一些喊声大、活动范围大的人给抓了。可抓了十几个农民关到派出所之后,事件不但没有平息下来,反而引出更多的农民,形势更加恶化:那些被抓的农民家属一天到晚在镇政府大门口哭泣、叫骂,让镇里的人几乎无法工作。
这一幕让苏东林再也不敢乱抓人了:好几百农民闹事,总不能全抓进去。他如打了霜的茄子,焉了。一天到晚虎着脸,谁也不理。镇里不少的人开始为郭亮打抱不平,私下里都认为以前郭亮的办法好。
当镇里的领导为此焦头烂额的时候,郭亮在办公室里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是从门下面的缝隙中塞进来的。上面只写了四个字:“郭亮亲启”。
郭亮开始没注意,进门的时候皮鞋踢中了它,它嗖地一声溜进去好远。好奇的他将它拾起来,发现信封并没有封口,抽出里面的纸张一看,是一叠复印材料。
复印的内容几乎都是有关苏东林的。有的材料举报的是苏东林本人受贿的事,包括数额、时间、行贿的人;有的则举报苏东林的弟弟的事,说他利用苏东林的权力在外面强买强卖,逼淫人妻,里面有受害者的姓名、金额或者是受害妇女姓名和被奸时间;有的举报苏东林的爪牙先乡下行凶作恶的事。还有就是苏东林将工程发包给关系户,听任关系户提高承包价格;
这些触目惊心的材料让郭亮气愤异常,虽然他没有去证实这些材料的真实性,但凭他的直觉觉得这里面水分不多。就算十件举报中有一件是真的,苏东林也该被撤职甚至判刑。
显然举报的人心存忌惮,提交的都是复印件,虽然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比原价弱得多。这些材料的后面落款都是几个无法找到主人的字:一个正义的群众。
他将材料放进抽屉里,心里道:“这是谁?为什么把材料递给我。还采取这种方式?这些材料还递给了其他人没有?”他思考了很久,却无法猜到是谁。按他的想象,能够收集这些材料的人,活动能力不小。而且这个人应该是南洪乡的。否则很难取得当地人信任,提供这些材料。
他将南洪乡的乡镇干部挨个思考了一遍,发觉他们都有举报的可能,也都可能不做这事。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一个头绪。他想起之前和朱柏良、刘峰豪谈过这件事:“会不会是刘峰豪搞的鬼?”
当他仔细查看这些资料的时候,发现里面果然有元夏建筑公司的有关事情。不过,里面是把元夏建筑公司当作举报对象来对待,说苏东林的弟弟苏东山利用元夏建筑公司在南洪乡乡政府高价承包工程项目,包括十万元的厕所、十五万的操坪等等项目。
郭亮心里想也许这是刘峰豪的苦肉计,他既然不惜一切要把苏东林拉下马,自然不在乎自己受损。而且这么做更有说服力。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郭亮直接给刘峰豪打了一个电话,问道:“你最近是不是做了其他什么事?”
刘峰豪想不到郭亮打电话来问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反问道:“什么其他事?没有。只和薛老板商量了一下开片石场的事,跑了几个地方找石头。薛老板跟你说了吧?”
郭亮说道:“我指的不是这个。我说的是那天我和朱柏良一起到你家谈论的那件事。”
刘峰豪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没有。当时约好不是等你站稳脚跟再说吗?我把她送到南方打工去了,暂时没有危险,那个王八蛋也没有来找,所以我也没有急于动手。再说,你现在混得这么好,整他是迟早的事,我何必急在一时。我绝对没有!怎么。是不是有人在活动?呵呵,这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郭亮准备安慰一声让他少安毋躁后挂机,但还是问道:“最近有没有人找过你,说起这方面的事?”
刘峰豪思考了一下,说道:“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了一件事。前天有人找我老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不过,我老婆没有说,因为我以前告诉她不要对不认识的人说这些。”
好奇的郭亮问道:“你老婆认识这个人不,他是不是在我们镇政府里当领导?”
刘峰豪回答道:“不是。是一个老太太柱着拐杖到我家问我老婆的。他儿子在一个建筑老板手下做事,没有领到工资。说是过年都没钱过。现在在我们那里都传言说是因为苏东林不让付款的,很多人都恨他。”
郭亮人忍不住问道:“听说你们元夏建筑公司在撤乡并镇前承建了南洪乡的一座厕所,投资十万元,实际只花了一二万元?”
刘峰豪冷笑道:“不知道。现在元夏建筑公司的公章、银行账户都抓在苏东山手里。我也听说过这事。嗨,这种事肯定有,这种工程都是他揽的,反正我们只负责建,钱的事我们不管。有时候还要我们自己贴材料和工钱,还担骂名。
那些王八蛋的心有多么黑,你绝对想不到。反正我现在让我老爷子放弃那个元夏建筑公司了,让他们去闹,合同是他们签,我们不签字。我现在把全部心思用在挖沙船和今后的片石场上。不要那个公司,我家一样饿不死。我就不信他们不翻船。”
郭亮说道:“虽然你们不签字,但真正出了问题你们还是要负相关责任的吧?我记得你说过公司法人还是你父亲。”
刘峰豪苦笑道:“陪他们同归于尽就是。我们不给那个公司年检,让它自动吊销营业执照。反正也只有三年不容许注册新公司,我就忍三年。现在我是用我老婆的名义参股的沙石厂和今后的片石场。让那几个王八蛋去折腾。,对了,薛老板跟你说了没有?你在片石场占了二成的股份。今后有些事可能要麻烦你。”
郭亮大惊脱口问道:“怎么可能?我不要,坚决不要。”
刘峰豪发觉自己说漏了嘴,连忙说道:“好,好,算我没说。郭主任。还有事吗?”
郭亮说道:“你们的好意我领了,但我绝对不会参与,你知道我现在忙得很,将来肯定也帮不上你们的忙。再见!”他最怕这种“好意的”捆绑。不是担心纪委或执法机关发现,而是不愿意找人推销产品。如果他真的想赚钱,以前的沙石厂完全可以自己做。再说,就算需要钱,今后多放点心思在竹根雕或者湖心洲的野菜上,那样钱来得又轻松又多又安全。
挂了刘峰豪的电话,郭亮又将这封来历不明的信件看了看,最后决定先不理,静观其变:想让我当这个出头鸟,我不干!
他将它塞入最里面的一个抽屉的一本书里。然后和其他镇里的领导一起劝说那些农民回家。
郭亮和镇领导面对闹事的农民累了二天,但效果几乎为零。这些农民就是一个要求,要钱回家过年。没有钱坚决不走。
藏在暗处的王一发、费洪盯着郭亮盯了二天,让他们郁闷的是,郭亮这家伙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动静。他的那表情和动作跟没有收到信一个样。如果不是王一发自己亲自塞进那门缝的。他还真怀疑郭亮是不是收到了。
“老领导,这小子怎么回事?一直没有动静?”费洪着急地问道。
王一发心里虽然也着急,但为了表现自己的稳重,说道:“你怎么知道没有动静?也许他暗地里找人核实呢,也许他已经将那封信上交到县纪委、县检察院了呢?你啊,还是太毛躁。等!”说完之后,又加了一句。“再等二天,如果没动静,我们再采取其他办法,反正要把这小子拉下水,把那个姓苏的给掀翻。”
费洪说道:“干脆我们自己去举报算了。就凭我们掌握的证据,足够他下台了。”
王一发瞪了他一眼。说道:“你这会激怒所有的领导,知道不?县领导现在在梅山镇做一个撤乡并镇的点,苏东林是他肖国华树起来的一面旗。好,你这么一举报,就算我们把姓苏的给拉下来了。我们最多得到几句表扬,或许还发给我们一张奖状,给我们几百元的奖金,就拉倒了。今后有的是小鞋穿,最后只能灰溜溜地下岗。你怎么就没有一点社会经验?”
费洪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那就听你的,再等二天。,可我总觉得姓郭的小子不像一个二百五的样子,鬼得很。”
就在王一发和费洪商量的时候,苏东林接到了县委书记肖国华的电话:“老苏,你们梅山镇领导班子到底怎么搞的?那些闹事的人怎么还没有劝回去?”
苏东林连忙说道:“肖书记,对不起。我是实在没办法啊。没有钱,那些农民就是不走。几百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我又不能把他们全抓了。抓了十几个人不但没有吓住他们,反而来的更多。,肖书记,县里能不能想点办法,多少给我们一点钱应付一下他们?”
“你又不是不知道县里的情况。”肖国华问道,“上次不是也有人来闹吗?他们是怎么回去的?”
苏东林尴尬地说道:“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