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我的歌后女友 >

第267章

我的歌后女友-第267章

小说: 我的歌后女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说唱摇滚的说唱部分,比重多少先不说,歌词丁总监为什么会选择英文呢?用中文不是更好?”
  “不瞒你说。这首歌,我最早的版本,这段说唱就是中文的。”丁少阳说道,“但是听来听去,怎么听怎么别扭。一换成英文歌词,这就舒服了。我总结了一下,这可能是咱们中文的发音咬字特点所致,咱们中文发音,字和字之间泾渭分明,在说唱的时候,比英文能够更加地铿锵有力,但是连贯性要逊色不少,律动感很难体现。
  所以,一旦到了这种说唱摇滚里,中文的说唱,会显得跟伴奏不搭,略显单调。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非常想用中文说唱歌词,但是这个问题,我暂时没办法解决,所以为了效果,我不得已用了英文歌词。
  我想这期节目播出之后,怎么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不妨群策群力,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哦”叶落点点头,“这个办法,有倒是有。”
  “什么办法?”丁少阳问道。
  “一会儿听听看吧。”叶落笑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答案

  丁少阳听到叶落的回答,似是心有所觉,眉头挑了挑,却没说什么。
  陈天华笑了笑:“有点意思,不过在此之前,先听听我的吧。”
  说话间,舞台又暗了下去。
  陈天华今天的签位,是二、七。第二首竞演歌曲,是他的。
  在舞台深处出现的,是两个歌手。
  从身形上来看,一个肥肥圆圆,一个高高瘦瘦,都是男的。
  这个倒是像说相声的,叶落心里暗乐,不过他心里却知道,陈天华的出手,必然不凡。
  舞台上灯光一打,两个歌手显出真容。
  然后全场的反应,比甄芝出场不可同日而语,只有礼节性的掌声,尖叫口哨完全听不到。
  而这些礼节性的掌声,也是给其中一个歌手的,这人就是爵士之王阮信。
  本来这个歌手基本已经没人认识了,但是之前他上过第六期,这一期上周五刚刚播出,所以现场的观众都认得出他。
  另一个高高瘦瘦的歌手,别说观众认不出来,叶落都不知道是谁。眉眼有些像阮信,但是却年轻许多,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个子也比阮信高不少。
  “谁啊这是?”丁少阳显然也不认识这个年轻歌手,扭头问陈天华。
  “阮子瑜。”陈天华微微笑道。
  “这名字我听过,说唱做得不错啊。”丁少阳说道。
  “他同时也是阮信的儿子。”陈天华补充道。
  “哦,原来如此。”丁少阳笑了,“那这首歌,应该是爵士说唱吧?”
  叶落听在耳里,心中也是一动。
  丁少阳的这个推测,确实很靠谱。因为阮信。是爵士之王。
  爵士说唱,如今在欧美也有,等于是将古典爵士和最流行的说唱结合起来,用一种流行的方式,让爵士乐重新焕发光彩。
  谁知陈天华却摇了摇头:“不是,是灵魂说唱。”
  “哦?”丁少阳点点头。“那也不错。”
  叶落心中了然,阮信既是爵士之王,也是灵魂歌者。爵士乐和灵魂乐,他都擅长,国内基本没人唱得过他。
  爵士乐和灵魂乐,是两种不一样的音乐类型,有些相似,很容易被混淆。
  相似的原因,是两者都是从布鲁斯演化而来的。其中爵士,是英美传统音乐为基础,融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一种黑人音乐)和其他音乐类型。
  而灵魂乐,则是布鲁斯、摇滚乐与黑人福音音乐结合之后,演变出来的产物。
  在风格上,爵士乐更多的是即兴演奏与演唱,而灵魂乐较少使用乐器,偶尔也即兴。比如欧美的灵魂歌后阿梅尔。
  爵士说唱和灵魂说唱,其实都是在流行说唱的基础上。再融进去一些爵士乐或者灵魂乐的音乐元素。
  这时候舞台上的两个歌手,在叶落看来职责应该很明确,这首歌的主唱,其实是阮信的儿子,阮子瑜。
  而阮信,其实是个伴唱。用灵魂唱腔,在歌曲中段的时候,作为一种背景,来衬托前台的说唱。
  这种手法,叶落不用听。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十分高明。
  因为这两种音乐反差强烈,灵魂的慢而悠扬,说唱的快而激昂,在同一时段呈现出来,层次感非常丰富,而且节奏和韵味都能兼顾。
  这陈天华果然是个绝顶高手。
  舞台上的演出效果,也正如叶落预料的那样,挑大梁的是阮子瑜。
  阮子瑜应该算是子承父业,也是一个职业歌手。
  但是不同的是,阮子瑜钟情于说唱。他的名字,叶落听说过,因为最近几年网上有过几首很好玩的说唱歌曲,演唱者和创作者,就是阮子瑜。
  这个名字的知名度,应该还是可以的,只是没人知道,他原来是阮信的儿子。
  父亲喜欢爵士乐和灵魂乐,儿子喜欢说唱乐,两者风格迥异,按理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父亲为了成全儿子,甘心上台做伴唱,这要是一个故事性的音乐节目,里面可以炒的点就很多了。
  只可惜这是一个严肃向的音乐节目,所以这方面没人提。背后的故事没人在意,就看台上的表现如何。
  而阮家父子在舞台上的表现,也正印了那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很完美的一首歌。说唱部分,陈天华用的是纯中文,激昂慷慨,带有一些社会批判性。
  然后在高。潮部分的时候,阮信灵魂乐伴唱加入,没有歌词,只是吟唱,却好似画龙点睛之笔。
  这首歌唱完之后,观众们的表现,跟两父子登场截然不同,反响非常热烈。两个歌手用自己的技巧,折服了现场所有人。
  “真不错。”丁少阳鼓掌道:“父子两人虽然选择的音乐道路并不同,但是阮信对音乐的天赋和执着,还是被阮子瑜完全继承了下来,这段说唱,具有极高的水准。”
  “陈总监这首歌编的也很好。”叶落说道,“灵魂乐和说唱乐的交织、碰撞、融合,非常精彩。
  就两种风格迥异的音乐类型,在同一首歌如何出现这个命题而言,这首歌,堪称教科书。”
  说到这里,叶落犹豫了一下。
  陈天华的这首歌,作为一首流行乐,其实也有问题,不过今晚主题是说唱,所以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叶落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说算了。
  “确实。”俞佐这时候说道,“就我个人技术上的判断来说,这首歌,应该还在刚才丁总监那首歌之上。”
  “老俞,昨晚我虽然灌了你不少酒。”丁少阳笑道,“但你不能公报私仇嘛。”
  俞佐笑着摇头:“我是实话实说,你刚才那首歌虽然效果好,但是技术上的瑕疵,刚才叶总监已经说过了。”
  俞佑也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丁总监你在第一首歌碰上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头疼的问题。我们兄弟俩其实一直想做说唱乐,尤其是说唱摇滚。但是国语在发音上偏硬,做确实能做出来,但效果不如英文好,感觉像是在喊酒令。
  我们也尝试过用粤语、或者闽南语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效果一般。
  我们也分析了一下原因,发现除了汉字发音的问题以外,我们中国人,对于这种情绪发泄式的说唱,有一种文化上的不兼容。
  中国人比较内敛,注重内在修为。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放了许多,但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烙印,深入骨髓,还是会让我们在审美上。受到影响。
  当我们听英文歌词的时候,会代入欧美的文化环境,所以发泄式的唱法,我们会觉得这很正常,就应该是这样。可是一旦换成中文歌词,如此直白的说话方式,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
  刚才陈总监的这首歌,整体非常好。但是作为流行乐白璧微瑕,就出在这个问题上。”
  叶落不禁点了点头。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陈天华的这首歌,确实有这个问题,他刚才犹豫了一下没说。
  只听俞佑继续说道:“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兄弟两人认为,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首先是解决文化问题。我们对于欧美的说唱,要去其槽粕,取其精华。更多的乐观向上,更好的立意和情怀。纯粹发泄式的说唱,不合中国文化。不妨去掉。
  第二,是解决发音问题。汉字的发音字正腔圆,正如丁总监所说,气势有余,而灵动不足,说唱乐的律动感较难体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还在摸索当中。
  呃我是不是占了太长时间?”
  俞佑说了一会儿想起来了,忽然有些不好意思。
  “您说得很好。”叶落笑道,“继续。”
  丁少阳也在笑:“确实不错,你们兄弟俩我是看出来了,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想说话,真说起来,头头是道。”
  俞佑腼腆一笑,示意自己说完了。
  陈天华跟着笑道:“反正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说得确实不错,想法也很有思路,但是做得怎么样,我们正好看看效果。”
  本场第三首竞演歌曲,就是双鬼的。
  双鬼今天第一首歌,倒是让叶落有些惊喜。
  这首歌的立意很好,唱的是港岛的近代变迁,从被英国占据,到回归祖国。很多事件都被唱了进去,伴奏配的是节奏布里斯,r&b的味道很浓厚。
  而在歌词上,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一个字:快!
  歌词非常密集,歌手在舞台上的语速,虽然有快慢的变奏,但是整体极快。
  而这位歌手,也是台岛有名的“电嘴dj”,任嘉佑,天生一张快嘴。
  这种密集的歌词,作为一首新歌,其实是不太有利的。本身没有传唱度,观众的耳朵跟不上歌手的嘴,所以在接受程度上,难免打折扣。
  但是快有快的好处,说话一旦快,咬字过渡会比较仓促,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文说唱灵动不足的问题。
  所以,这首歌的整体感觉,叶落觉得很不错,非常顺耳,一路跟着曲子歌词下去,不知不觉就听完了。
  双鬼的这种尝试,就是他们对于中国说唱未来道路的理解和尝试。
  这首歌虽然跟丁少阳、陈天华之前的那首,都有亮点,也都略有瑕疵,不过意识已经到了,方向是对的,他们缺的,仅仅是一个契机而已。
  也许再给他们一年半载,这条路他们就能很顺利地走出来。
  而在另一个世界,流行说唱乐,在中国如何被大众接受,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点,早有人给出了答案。
  而这个答案,就装在叶落的脑海之中,而且即将出现在今天的舞台之上。(未完待续。。)
  ps:  推荐朋友的一本新书:《娱乐入侵》。书号3391651。
  另:月末求月票。


第三百五十章 倒字说唱

  原创好歌曲的第十期录制,前三首歌走完,现场的气氛十分高涨。
  丁少阳在叶落的新歌开始竞演之前,引导话题道:“今天的这场竞演,可能是目前所有的音乐节目录制过程中,学术性最浓的一场。
  我们每一个导师,都暂时抛开了胜负,而是在为说唱,怎样才能在中国流行起来这个议题,展示自己的探索性成果。
  没有人有标准的答案,而今晚,八首竞演的歌曲,可能就是八个截然不同的参考答案。
  而衡量这些答案,哪个更近于真理。这个标准,倒是很明确。
  那就是八首歌,哪一首歌更受大家欢迎,票数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