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都市逍遥客 >

第318章

都市逍遥客-第318章

小说: 都市逍遥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面上,厨房里装了有六个摄像头,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排风口处,装了一个很隐秘的针孔摄像头。

这个摄像头不但极其小,而且像素极高,一个就值两万多人民币。

但这个摄像头,明显地是被那个小方盒子搜索到了,一旁的摄像机架起来又是一通拍,楚云飞这下可是真的有点恼火了:你丫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把摄像头的位置都记下来,等着晚上再来么?

其实,让他恼怒的,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他实在怕安装这种隐秘的摄像头,一旦泄露出去,会引起员工的反感。

大家都知道,要让员工喜爱自己的工作,仅仅靠高薪不绝对不够的,必须要给员或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再加上一些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尊重,才留得住人。

做饭的大师傅,更讲究这个,饭菜炒得好坏,全靠一把勺子在玩,人家心情一旦不爽,饭菜略微走走味,那影响可就大了。

虽然,在小筑云飞里,厨师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关键的,便身为厨师者,自然不会这么认为。

这次能在厨房安装摄像头,全是因为秦寿事件,给了楚云飞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才得以施行,可并不是说厨师们就愿意接受这样的监督。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楚云飞才不能传声器也装到厨房,当然,他是偷偷地装了,但等闲是不愿意使用的,钢,要用在刀刃上。

像这个隐秘的摄像头,也是这样的,要不是楚云飞不敢忽视日本人的小动作,这个摄像头,他是不会开的。

只是,恼怒之余,他也不禁有些好奇,那个针孔摄像头,可是有线的,并不能发射无线信号,这个方盒子到底是通过什么原理,找出这个摄像头的呢?

好奇归好奇,当他看到一个日本人极其快速地将一个专门用来盛装“日月七珍”的盘子,放进背包的时候,注意力马上就被转移了。

这个动作极其快捷和隐秘,又在摄像头可监控的边缘,还有人配合遮挡。

“倒回这段看看,”他也只是怀疑而已,所以他需要一下那叠盘子的数量,确定一下猜测不否正确。

三个人的手指在电脑屏幕上数来数去,最后证明,他的观察确实是很敏锐的,那人遮挡前,盘子的数量为十一个,遮挡后,为十个。

“我去让他交出来,”杨永嘉毕竟是年轻,见此情景,有点不能接受,怎么,这是做贼来了?

“慢着,”楚云飞眉头皱起,嘴唇也重重地抿起,犹豫了片刻,“算,永嘉,先别理他们。”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很快,看着日本人在厨房里上下左右地忙乎,楚云飞都不由得感叹起来:我以前怎么没发现,这考察里面,有这么大的学问呢?

留心处,果然处处是学问。

一转眼就到了午饭的时间,大师傅也都进入了厨房,一时间,厨房里更混乱了,人挨人的样子,监控器都没多大用了。

楚云飞这里正着急得跳脚呢,廖沦海走了进来,“飞哥,外面有人找你,说是国家安全局的,不过,被战士们挡在门外了。”

操的,肯定又是梅永清稿的鬼,楚云飞鼻子一哼,“告诉他们,说我不在,这里是私人的地方,没有搜查证的话,让他们该去哪去哪好了。”

过不多时,廖沦海又进来了,“人家说了,有要紧事,还说手机信号测试,证明你现在就在小筑里。”

“妈的,”楚云飞恨恨地骂了一声,反正是看不清楚日本人在做什么了,交待了剩下的两人细细观察,转身出去了。

这次,他可是想错了,国家安全局的并不是梅永清招呼来的,他们是顺着瑞贝克先生那条线过来的。

“小筑云飞”的名声,他们不是没有听过,不过年头本来就是这么回事,人家小筑和主任不但人脉超级猛,而且“民不举”,自然也也就“官不究”了。

可眼下从德国传来不和谐的声音,而且已经有文字性的东西出台,要他们把这事弄弄明白,安全局的官员自然要前来转转,打听一下事发经过。

看在对方态度尚算和蔼,楚云飞也没记什么旧账,直接把人让了进来。

谁想,这帮人跟日本人一个德性,才一进院子,就举个照相机四下乱拍,摄影机也掣了出来,全程服务。

“你们”楚云飞刚想斥责,转念一想,也懒得计较了,“跟着我走,别四处转悠,这里面可还有不少部队的设施呢,请你们自学点。”

话说成这样,拍摄的自然也不好太过份,于是,没拍一阵,就跟着楚云飞进入他的办公室。

对于这几位的咨询,楚云飞倒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简单地把小筑的情况介绍了一下。

那就是,他根据祖传的秘方,开发出一种带有保健性质的菜肴,他没有行医执照,因为原材料紧缺,也没有兴趣去办开饭店的一系列许可证,索性就在这里接待朋友了事。

至于说收费,那很正常,原材料难得,所以酌情向朋友们收取点钱,算是赞助费吧。

“你这赞助费,收得有点高吧,有什么理由么?一位安全局的同志发问了。

”巧了,前两天物价局的也这么问我来的,“楚云飞轻轻地笑了一声,漫不经心地回答,“我都说了,我这里是非营利场所,我也没强迫别人来,人家愿意给,难道我不收么?”

物价局的确实来过,那是梅永清指使的,不过,这样的回答,让物价局的诸位实在没办法指责,一个事实是不能抹杀的:这里,确实是非营利场所。

呃,说是非营利,严格说倒也不是这么回事,但毫无疑问,来的人都上自愿来的,人家小筑云飞也没打广告、让利什么的,不属于商业经营的性质。

物价局的这专管定价的部门,都不能就这点来指责楚云飞,安全局当然更没权力说什么了。

“什么原材料,会这么贵?”问话的这位,大概不是智商不够,就是别有用心,最起码,办事不够机灵这点,那是跑不了的。

“你以为,我会告诉你么?”楚云飞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好了,说说德国人瑞贝克的事吧,那是怎么回事?”带队的这位发话了。

“这个嘛是这样,我这里的菜,并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楚云飞心平气和的解释,“有些人吃了,能保健,但有些人吃了,就是毒药,那个瑞贝克先生他的测试不过关。

“测试不过关?你能跟我们解释一下原理么?”

你们还没完了?楚云飞终于不耐烦了,“我说,这是我的家宴,我觉得谁合适吃,谁就能吃,我又没请那德国人来!”

正文第四百八十章厨房考察2

楚云飞的态度不太好,不过,安全局倒没怎么介意,居然继续问了起来,“听说,有传言,你这里的饭菜,外国人都吃不得?”

“目前来说是这样,”楚云飞点点头,懒得解释很多,“大概有点类似于输血吧,输血的时候不是还得血型匹配么?呃”

他本还想解释一下,可能复杂性要比输血大得多,不过转头想想,这话说和不说,区别不是很大,也就懒得再解释了。

“没事,你继续说,我们听着呢,”他的欲言又止,被安全局的觉察到了,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这次谈话,一谈就是俩小时,到了最后,楚云飞才弄明白安全局的最终来意。

原来,他的这道菜,因为这次的瑞贝克事件,被外交部礼宾司的人看上了,想要仔细了解些情况。

毕竟,这世界上,值六十多万欧元的菜并不是很多。

当然,就算这道菜最终被礼宾司的人接纳,也是不可能拿来招待一般人的,这年头国家是富强了一些,但还没离谱到如此的程度。

等到国家安全局的众人悻悻离开时,楚云飞忽然有些于心不忍了,喊住了对方,要招呼人家吃饭,不管怎么说,对这帮人来说,眼下也是误了饭点了。

虽然他受这个部门约束了很久,但说到底,他能顺利回国,安全局的人,是功不可没的

而且,他在先阳和内海,惹出点事情,倒也全是安全局的帮他摆平的,虽说人家的目的,是不让他闹事,但毫无疑问,还是起到了回护他的作用。

人一旦地位有了变化,看问题的角度,确实也不同了。

安全局的这帮显然喜出望外了,但是很遗憾,他们的惊喜,有点早了。

楚云飞能留他们吃饭,己经是实属不易了,至于他们指望的,把特色菜“日月七珍”拿上来招待,那可就纯属奢望了,楚某人并没有大度到如此的地步。

这下,安全局这几位,反倒是有点愤蘧了:你这不是小看人么?我们走到哪里,还缺这一顿饭不成?

人一旦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那确实是有点可怜,但是没办法,这帮人,自我感觉良好惯了。

总算,他们还记得,眼下的楚云飞,是不宜招惹的,于是,只能把这通气,撒到酒上了

楚云飞纵然再三拒绝,还是被这帮别有用心的家伙灌了个差不多。

“楚总,你是大人物,这酒,我就先干为敬了”

“楚总,说实话,你在巴基斯坦那事做得,实在是太漂亮了,来,兄弟敬你一杯”

“是啊,楚总可算得上响当当的汉子,没早认识您,实在是有点遗憾,来”

按说,楚云飞可以自高身份,不陪他们吃饭的,只是,人的观念一旦转变,偶尔难免会有些惯性,把持不好分寸,倒也算得上常事。

等这帮人离去的时候,楚云飞己经有三分的酒意了,恰好这时,杨永嘉找了过来,“楚总,那帮日本人要在厨房四周考察,你说这个准还是不准?”

“什么?”楚云飞打个酒嗝,深深吐了一口气出来,“走,带我去看看。”

酒劲上头,他也懒得像计划中的那样,死活不出面了。

桑大军和小解,正陪着日本人用餐,工作餐,很简单的那种,几分钟就可以吃完。

看到老板出面了,井上友雄站了起来,虽然,跟他坐着的时候比,并没高出多少来,但这个礼节,日本人并没有忽视。

“楚先生,为什么不让我的人在厨房四周考察?”

“你仔细看看合同,”楚云飞搬搬嘴,眼睛微睁,“厨房四周,那还叫厨房么?”

“厨房四周,为什么不是厨房?”井上友雄显然是个雄辩家,“厨房的外墙,厨房的房顶,那不都是厨房的一部分?”

“你们日本人,脑子就是不够用,”楚云飞借酒撒疯,居然开始胡言乱语了,“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来,你去厨房房顶给我做顿饭出来?”

“就是,”杨永嘉一搬嘴,在一旁帮腔,“你说四周,谁知道你说的这个四周有多大?小筑里三百多亩地,全都可以说四周的。”

永嘉这家伙,长进不少啊,楚云飞暗叹,他担心的,正是杨永嘉说的这种情况。

很多人都是习惯得寸进尺的,日本人更是其中的典范。

遇到眼下这种情况,换给一般国人,大多想的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让让倒也无所谓。

但是很遗憾,如果提出这个要求的,是日本人的话,这一让,铁定会让出是非来的,他们擅长算计,不但善于花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利益,而且,胡搅蛮缠的水平是远高于普通国人的。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前,一步步蚕食东北和华北,就是日本人做出来的,这是一个欲望没有止境的民族。

当然,当时在他们看来:支那人孱弱,不欺负你欺负谁。

换成眼下的局面,就可以认为是:小筑云飞的人如果傻到不知道坚持合同,不知道维护自己该有的权益,那不欺负你欺负谁?

可以想像的是,眼下,真要如了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