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刑徒 >

第344章

刑徒-第344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刘正欲出行,在家中整理行装。

  吕释之已占领了广武城,打开了通往北地郡的通路。

  作为广武君,他必须要走上一趟。毕竟是自己地封地,说穿了那广武城的百姓,可是他地子民。

  薄女在整理衣装,刘元很兴奋地在旁边帮忙。

  因为这一次刘出行,会带着刘元去。而之所以带着刘元,却是因为这丫头,总打搅刘秦地学业。有时候,看见刘元,刘+总会忍不住想起吕雉。和她娘一样,是个野丫头,不喜欢做那淑女之状。

  吕站在刘+身后,为他梳理头发。

  门外突然间传来一阵喧哗声,紧跟着一个婢女慌慌张张的跑进来,“君侯,萧先生他们有要事求见。”

  “哦?”

  刘一怔,扭头看了一眼吕。

  吕很无奈地苦笑一声,“这萧大哥也真是的,昨晚到半夜才走,怎么这一大早的,有来了?”

  “想必是出了什么大事,我过去看看!”

  吕答应了一声,提醒道:“可别耽搁太久了,你出行人马已经准备妥当,耽搁了时辰可不好。”

  这古人出远门,可不是说走就走。

  里面有很多的说法,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上路。这就是所谓的吉时出行,吕很在意这些。刘+虽然觉得无所谓,但也不好说太多。于是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接过吕递过来的大氅披上,迈步走出房间。

  来到

  哈,刘住了!

  “诸公,你们这是怎么了?”

  今儿个来得人可是不少,不仅仅是萧何,还有吴辰乐叔等一应留守在:衍地人,连早先奉命前往神木关的灌婴,如今担任九原县长的冯敬,还有李由的几个儿子女婿,甚至连远在并州地曹参也都在这里。一个个看着刘,那目光显得很怪异,萧何几人,更是上下打量。

  “君侯,您难道没有听说吗?”

  “听说个甚?”

  “龙门,御龙飞天!”

  灌婴忍不住开口说道:“现在都传开了,说龙门出现上天警兆,御龙飞天,铖当国,您不知道?”

  “御龙飞天,铖当国?”

  刘还真没有听说。昨天他和萧何等人谈事情到很晚,然后直接就睡下了。

  一觉起来,就在收拾行囊,还没有来得及翻阅送过来的公文。再说了,那些公文都已经送到了车上,刘准备在路上看。可是听灌婴那口气,似乎外面出了大事情,让刘有点懵了。

  萧何仔细地观察刘的表情,可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他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吴辰,又看了一眼曹参等人,鼓足了勇气站出来说:“君侯,您真不知道?

  难道,不是您”

  那意思是说:不是您安排的吗?

  刘奇怪的瞪大了眼睛,“萧先生,你说什么呢?什么我真不知道?

  你昨天晚上差不多戌时才走,我然后就歇息了。你在说什么啊还有,冯唐、老曹老灌,你们几个怎么都跑回来了?还聚在一起过来你们究竟在说什么呢?我怎么一点都不明白?”

  这番话一出口,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狂喜之色。

  一边是以萧何为首的吴辰曹参等人,一边是以灌婴为首的乐叔屠屠等人,齐刷刷列好了队,向刘行大礼参拜:“恭喜君侯,贺喜君侯。此乃天命所归,君侯当王天下,可喜可贺!”

  “慢着慢着,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何说:“外面现在已经风传开了,二月初一,龙门峡口有鱼化龙,盘绕大河。河上石舟震裂,禹王墓开,降下两件铭器。一写御龙飞天,一写铖当国,此乃上天要让君侯王天下啊!”

  “慢着慢着,御龙飞天,铖当国什么意思?”

  “御龙者,伊祁氏,乃帝尧之后。有孙氏刘,名累,有御龙之能。故夏帝孔甲,赐封为御龙氏。

  君侯,这御龙氏,岂不正是君侯先祖?”

  “啊?”

  刘由得长大了嘴巴,脑袋有点短路了。

  贾绍说:“刘者,铖属。铖乃古之圣器,有杀戈之意。杀戈者,西方大利。君侯起于秦,而秦正属西方。故这铖当国之意,极为刘氏当国,正应了君侯地状况,此君侯受命于天啊!”

  刘+,是真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说法。

  绕来绕去,其最终结论就是:他刘,乃真命天子,受命于天?

  这不是扯淡吗!

  怪不得萧何一进来就盯着他看,恐怕是以为,这~语出自于刘手。

  但这件事,刘不清楚。以至于当萧何等人向他解释完毕之后,脑袋当时就处于当机地状态,半天没反应过来。

  这件事情,有鬼!

  即便是刘亲身经历过穿越这种离奇的事情,可依旧属于无神论者。

  他沉默了许久,轻声道:“此事待我从广武城回来再议,若没有什么事情,就别挤在这里了。

  老灌,给我看好神木关。

  曹参,在并州好好给我把新法推广开去。同时,你通知季布,让他加大对月氏地寇边掠夺。

  冯唐,你赶快把九原整治妥当。六月,我将移治所到九原城。另外,和李成那边加强联系。乐叔,杭金山大营一应事务,你也许加快速度。三个月后,我希望能调动出八千到一万人。

  好了,都散了吧”

  虽然嘴上没表示什么,可是这语气中,却不知不觉,增添了许多威严。

  萧何等人插手应命,脸上更增添了许多恭敬之色。

  待送走了萧何等人之后,刘大厅里徘徊了两圈,然后迈步走出了大厅。

  “君侯,现在要出发吗?”

  薄女在大厅外,恭敬的询问。

  不过她看上去不似早先那般地落落大方,言谈之间,更多了几分羞涩之意,甚至不敢抬头。

  想来,吕已经把事情和她说了。

  刘:“你带着元,先上车等着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且等片刻再说。”

  他说着话,脚下却不见停留,一眨呀的功夫,就消失在长廊拐角处的月亮门后。

  步履匆匆的来到后宅的一个小院门口,刘下了脚步。他沉吟片刻,迈步走进小院中,就见刘秦正乖乖的坐在院中树下读书。见刘+进来,刘秦连忙站起身,轻轻叫了声:“父亲!”

  “先生可起来了?”

  “老师已经起来了,正在房中看书。”

  刘+点点头,揉了揉刘秦的脑袋,“去院外面看着,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和先生商谈一下。”

  “喏!”

  刘秦乖巧的答应了一声,走出了小院。

  刘则迈步走到了房门口,抬起手刚要敲门,就听见门后传来公叔缭苍老的声音:“可是君侯来了?进来吧”

  微微一怔,刘推门,走进了房间。

第三二一章 … ~龙池斧钺,刘氏当国(二)~

  入二月,北疆气温回暖。/首/发

  虽然还有些寒意,可是在白昼时,已颇令人感到舒适。

  公叔缭的气色,比早些时好转了许多。能坐起来看看书,有时候还会教刘秦击筑为乐。屋子里的火塘,没有再使用。而是用一张垫子遮住,上面摆放了一张书案,堆积了许多卷书籍。

  “君侯,请坐吧!”

  公叔缭身边还放着一个小火炉,不过不失为取暖,而是煮水。

  水正沸,壶盖一上一下的轻轻作响,水汽从壶盖上的小孔中喷出来,倒也给房间增添些许暖气。公叔缭已经不再喝酒了,反倒好上了品茶。从蜀郡高山上采集来的蒙顶,经过一些处理,颇有几分后世炒茶的模样。一般人不会喜欢这玩意儿,不过对公叔缭而言,喝茶,远比喝酒来得好一些。

  刘走进来时,公叔缭正烹了一壶好茶。

  有模有样的品尝着,书案上摊开了一卷竹简

  刘不客气,在公叔缭对面坐了下来,静静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公叔缭看完了最后一段文字,把竹简收好。这才抬起头来,笑呵呵的看着刘,“怎地,君侯今日前来,莫非是要与老夫就这么坐着?呵呵,我知你心中问没错,是我一手安排!”

  虽然已经猜测到和公叔缭有关。

  但听他亲口承认。刘还是耐不住心中地惊讶。发出一声轻呼。

  “先生。您是怎么做到地?”

  “个中机巧。你无需知道这件事。已整整筹谋了三十年。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变。

  ”

  “三十年?”

  公叔缭呵呵一笑,“三十年前,先帝欲以黑龙降世,逼迫吕相退让。原本是准备在龙门峡口行事,但由于当时的战事很频繁,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整日里军士过往,川流不息。

  以至于难以寻找到合适的机会!

  加之与太后逼迫甚紧,先帝最后只好改在了渭水,提前发动。只是,当年参与此事的人,依旧保留了下来。此事是我一手策划,连当时先帝最亲信的人都不知晓后来先帝坐稳江山,这件事也就随之被放下了我知自己,时日不多,而如今这时机,也是最好。”

  刘禁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三十年前就开始策划

  如果这是公叔缭临时决定,那他可真的要担心,这公叔缭手中地势力了。

  “先生,这件事你为何不与我说一声呢?”

  公叔缭说:“这~纬之术,就在于突然,在于知晓人不多。

  如若君侯知晓此事,想必今日那些人前来相询时,君侯难免会露出破绽。到时候反而效果不佳。

  而现在,君侯不知晓此事,也正好立威。

  所谓天命所归之说,不过是一句托词。但是要让这托词为人所不疑,让人接受,就必须出其不意。君侯,试想您若是知晓了这件事,在面对他人时,还会神情自若,茫然而不知所措吗?”

  这似乎参杂了心理学里地一些要素。

  刘仔细想想,如果他知道了这件事情,恐怕今日的效果,就不会这般强烈了吧

  “可是,今项籍方胜,气焰正炽。

  现在弄出这么大的声势,会不会有些不太合适?”

  公叔缭闻听,大笑两声,“正因他大胜,才要用这~纬之术。

  君侯试想,就算项籍知道此事与你有关,他敢出兵征伐否?他矛头指向你,就代表着天命所归者,是你非他。他强杀宋义,夺取兵权,架空楚王他就不怕,他刚到手的实力,一下子四分五裂?嘿嘿,诸侯之间,也并非没有间隙。项籍声势正大,诸侯莫不感到心惊。

  想来此时,大家都在算计着,如何削弱项籍之力呢。”

  杯中地茶水,有些冷了。

  公叔缭换了一杯热茶,接着说:“所以我若是项籍,此刻定会把这天命纳入自己身上,猛攻章,以获取更大的力量。

  我已命秦同,释放各种不同的版本解释。

  就是要让秦与诸侯之间,都生出惶惶不可安定地心思。当然了,君侯也会在这天命之中”

  “混淆视听?”

  “正是如此!”公叔缭说:“不这样,怎让天下人都知晓?只要天下人知晓了,自然会有论断。

  就同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语一样。

  解释越多,知道的人越多,那么君侯就越容易从中渔利。”

  刘突然觉得庆幸!

  若非他与叔孙通交好,公叔缭此生,也就不会再出世。有道是,姜是老的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