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刑徒 >

第256章

刑徒-第256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干脆充当起了车夫,通过关卡的时候,佝偻着腰身,也就能糊弄过去。

  还有刘阚的那匹赤兔马。原本火炭般的皮毛颜色,也被染成了黑色。赤旗和弓弩就放在大车里面,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在蒙疾看来,这些都是小事情可刘阚,却不敢马虎半分。

  想当年,他和灌婴等人从宋子城返家的时候,因为刘巨的大铁椎,险些暴露了身份。

  这种事情有一次就足够了!

  刘阚可不希望重蹈覆辙。若因为细节露出了破绽的话。到时候不仅是他们危险,乌氏倮也不会好过。麻烦了人家,就要为人家着想一下。这以后,说不得还要和乌氏倮继续交道呢。

  赢果和蒙疾刘信,是在刘阚等人离开地第二天,随另一支商队入了蜀中。

  之所以和赢果分开,一方面是想要分散目标,另一方面,刘阚还有自己的考虑。蒙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如果让他看到楼仓那些秘密的话,势必会引起他的怀疑。刘阚现在考虑的。是尽快转移到蜀郡。有蒙疾这种猛将型的人物就好,蒙克这种智将型的人,倒用处不大。

  按照脚程,刘阚等人在出函谷关后,差不多二十天就能抵达楼仓。

  可是大秦律法中,对这关碟地要求非常严格。从乌氏堡出发时,关碟上注明是多少人。抵达大梁之后。还需要是多少人。所以,刘阚等人也不能提前离队。要随商队先到大梁城以后。再由大梁城发放关碟,才可以脱身。所以。即便刘阚归心似箭,也需按章程一步步的来。

  战国时期,大梁是魏国的都城,也是在当时,最大的都城之魏国的都城原本设在安邑。魏惠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339年,魏都自安邑迁都至大梁。

  此后,在这座两朝国都中,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喜剧。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在这里失去了双腿,靠着装疯卖傻,躲过庞涓的迫害,逃亡大齐。

  又有信陵君窃符救赵,尽显信义之喏。

  总之,在这座古都当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始皇帝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攻魏,决河水和大沟之水,倒灌大梁城。城毁而魏降,昔年荣光却已不再。

  如今的大梁城,虽已恢复了些元气。

  但从那残破地城墙仍可以看出,昔日水灌大梁城时所引发出来的惨剧痕迹。

  刘阚等人非常顺利的进入大梁城之后,随着商队径直来到了落脚点,这才算是长出一口气。

  由此南下,可直接入砀郡。

  而后遁入砀山,自孟诸泽进泗水郡,直奔楼仓。

  顺利的话,大约十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楼仓。刘阚心情,比之当初在关中偷渡函谷关时,放松了许多。先是向那商队的头领道了声感谢,然后一行人脱离商队,准备趁着天色尚早,出城赶路。

  这一次,刘阚等人又换了装束。鲜衣怒马,与先前不太相同。这并非是放松了警惕,而是因为刘阚发现了一个问题。

  出函谷关之后,各地官府似乎并没有接到任何有关要通缉他的消息。也许是咸阳方面来不及,也许是有意地掩盖这样地信息。总之,各地的守卫并不是很严密,大梁城同样是如此。

  与其偷偷摸摸地惹人怀疑,倒不如大模大样地出去。会更加安全。

  这也是和人地思维方式有关。

  越是小心,越是容易被发现;越是大大方方,人家反而不会在意。不过,刘阚还是做了一些掩饰。比如他把面孔抹黑,又把赤旗包好,放在马背兜囊之中。鲜衣怒马,好不气派。

  一行人朝着大梁城南门而去,眼见着城门就在前方。忽听城中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回荡。

  是露了行踪?

  刘阚这心里面顿时一咯噔,然则脸上却显得很平静。

  “出城!”

  可就在这时,那大梁沉重的城门嘎吱吱的似乎想要关闭起来。刘阚一蹙眉,心里更加慌乱。

  城门口的门卒,却在这时候大声的叫喊起来:“县尉有令,所有人暂不得出城。从今日起,大梁开始宵禁。日入之后,若无通行关碟。一律不得擅自在街上走动,如有违禁,格杀勿论!”

  宵禁?

  刘阚有点糊涂了!

  若只是发现了他们,何需如此大的阵仗?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成,过去探听一下,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成应了一声,催马分开人群。来到了城门口。

  他衣着光鲜,加之出身名门,家教不俗。久居幕僚之位,又有一种贵气。骑在马上,气度不凡。

  门伯倒也不敢刁难,和李成解释了一番。

  李成闻听之后,脸色顿时大变。他拨转马头,离开城门,迅速来到了刘阚身前,低声道:“君侯。出事了!”

  “出甚事?”

  “五天之前,有一伙儿应该南下地更卒,在大泽乡发生了暴动。

  他们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将尉之后,又迅速攻陷了蕲县,夺取库府中兵器粮草,声势非常惊人。

  据说,那伙儿逆贼已转向谯县方向而来。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到这大梁城下。大梁县尉因此惊慌失措。担心这大梁城里有逆贼的同党,所以关闭城门。准备要挨家挨户的搜查盘问。这城门,依我看一时半会儿。怕开放不得!”

  “小儿无能,陛下刚崩,就惹出这么大的祸事!”蒙疾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听得出来,他对嬴胡亥,可说是一点好感都没有。也许,直到现在,蒙疾还不愿意承认胡亥的身份吧。可在这种环境下,一旁的哈无良还是示意他不要胡说八道。

  大泽乡?

  南下的更卒?

  陈胜和吴广!

  刘阚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在瞬间,他已经知道了那反贼地来历。陈胜吴广,终于出现了吗?

  可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刘阚不禁心里发慌。按道理说,陈胜吴广的出现,本应该是他愿意看到的事情历史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刘阚本应该更有把握。可不知为何,他此刻的心里,更多的是慌乱。

  “那陈胜没有攻打楼仓吗?”

  “陈胜?”李成一怔,“非陈胜,而是一名为陈涉之徒。那门伯似乎知道的也不是太多,我只打听到陈涉和一个叫吴广的人,居然打着大公子和楚贼项燕地名号可还有很多人相信。”

  李成后面的话,刘阚可没有听清楚。

  他脑子里已经成了一锅粥!

  不管是陈涉还是陈胜,终归是一个人。他们终于动了,而作为泗淮地区中转站的楼仓,肯定要受到波及!

  不行,必须要尽快出去,否则可就要来不及了而且这大梁城,也留不得。

  大梁县尉要排查逆党,自己这些人,到时候难免会露出马脚。

  刘阚下定决心,正准备下令闯关。这时候,从旁边的小巷里突然冲出一个人来,一把扣住了辔头。

  “阿阚兄弟,真的是你?你怎会在这里!”

  刘阚吓得激灵灵一个哆嗦,汗毛都乍立起来。他一手顺势抓住马鞍上的方锤锤柄,抬眼看去,却不由得愣住了。

第二五六章 …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三)~

  这人年纪大约在三十多岁的模样,生的白面短髯,体态略显瘦削。。

  他出现的很突然,以至于刘阚根本没有提前觉察到。仔细看去,却发现这个人却有些眼熟!

  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但又想不起来。

  “阿阚兄弟,沛县一别九载,未曾想会在这里遇到你你认不得我了吗?我是周市啊!”

  刘阚还真就认不得了!

  莫说认不得,连名字听着都有些耳生。

  这人笑道:“也难怪阿阚兄弟记不得我了!当年我也居住在沛县,就是你刚到沛县的那会儿,不是正好遇到征召吗?我记得当时的县长好像是姓任,咱们是一闾,往薛县押送粮草,想起来吗?”

  啊

  还真有这么一回事儿!

  不过刘阚还是想不起来这个人,但可以判定,此人好像并无恶意。于是翻身下马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周兄,一别经年,周兄你模样大变,我是真的有点认不出来了恕罪则个,恕罪则个!”

  周市感慨道:“阿阚兄弟你太客气了!当年若非你舍生救我,只怕我早已成了昭阳大泽的一堆枯骨。那日你高喊绝不丢弃一人,我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些年倒也的确是有了些改善,阿阚兄弟你认不出来我,也是正常。当时我离开沛县的时候,阿阚兄弟你因吕家的事情,被关在大牢中,以至于我未能向你当面道别。如今想来,还颇为懊恼,却未想到今日在这大梁城里,与兄弟重逢。”

  刘阚张大了嘴巴

  有印象了。想起来了!

  当年在昭阳大泽和王陵交锋时。他地确是救了一个人。好像是叫做周市。

  不过他没有太在意。被关入大牢后。曾听谁说过。这周市离开了沛县。去了何处却记不得了。

  一晃九年光阴。刘阚经历了太多地事情。以至于当年地许多事。都变得模糊起来。

  没错。就是这个周市!

  可即便如此。刘阚也没有放松警惕。小心的询问:“周兄,你如今在这大梁城,做何营生?”

  “不瞒兄弟。当年我投奔大梁城的一个亲戚,家境还算富庶。他膝下无子,视我若己出。几年前。我那亲戚过世,把家中财产都留给了我。说起来,日子过的还不错,却比不得兄弟你啊。”

  “你”

  “呵呵,兄弟还想瞒我?”

  周市只到刘阚地肩膀,只能翘着脚尖,拍着刘阚的肩膀说:“我可知道,你后来卖泗水花雕发了家。杜陵酒神的名字。我怎能不知?只是后来你把产业迁到了巴郡,我还觉得奇怪呢想着若是兄弟手上的钱帛紧张。我多多少少也能帮衬一点。可这巴郡太远,却不好联系。”

  不管周市这番话是真是假。听着还是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走走走,到我家去!”

  周市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刘阚的胳膊道:“看兄弟这派势,想必混的不差,也不缺那几个钱住客栈。可既然来了大梁,若是让兄弟住客栈,却显得我生分了。走走走,就住在我家。”

  刘阚看了一眼李成,却见李成轻轻的点了点头。

  想想也是,硬闯大梁城肯定不妙,反倒不如住在这周市的家中。

  看他这情况,应该是混地还行。不过混迹在市井坊间,也许对刘阚地事,也并非是太了解。

  也罢,先安顿下来,再做打算吧!

  刘阚想到这里,当然不会拒绝。他和周市把臂而行,蒙疾等人则牵着马,跟在两人的身后。

  顺着大梁城的主街,拐了两个弯儿,过了三个小巷,就来到一座宅院正前方。

  周市倒没有说谎,他那亲戚看起来地确是很富庶。这宅院占地十数顷,房舍无数。这和刘阚在楼仓的宅院比起来,自然不能同日而语。可要知道,大梁城曾是王都,即便是被摧毁过一次,依旧是寸土寸金,远非楼仓那一片荒芜之地能比拟。

  有门子老远看见周市,急忙迎上前来:“老爷回来了!”

  “是啊,回来了还遇到了一个好朋友。告诉厨上,多准备些酒菜,今晚老爷我要招待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