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有点不仗义,且没头脑,与传奇中的李靖若判两人。如果李靖真的早就看出李世民有天子命,为什么非要检举揭发李世民的老爹呢?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李靖也有两个人,揭发李渊造反的李靖和预测到李世民是真龙天子的李靖不是一个人,或者说有两个魂魄共用一个躯壳。
小说中还提到,李靖和红拂这两口子在长安,又遇到虬髯客。此时虬髯客已经结婚,家豪富,他将万贯家资转手送给李靖,然后飘然而去。然后,“公据其宅,乃为豪家,得以助文皇缔构之资,遂匡天下。”
小说中的李靖将虬髯客家财资助了李渊,所以李渊迅速荡平了天下。问题又出来了,李靖奉命讨伐萧宪,结果半路受阻挡。李渊居然要杀他,“高祖怒其迟留,阴敕硖州都督许绍斩之。绍惜其才,为之请命,于是获免”。
如果虬髯客传和正史都为真的话,这正史中的李渊也太不是东西,刚拿了人家的家财,就谋财害命。
正史中,李靖这小子,祖父是永康公,父亲是赵郡守,舅舅是韩擒虎,按说是个高干子弟。小说中,他娶了歌姬红拂,并且忠心不渝。红拂是否真有其人,史书上没介绍过,李靖的老婆名字也没留下。但以隋时门第之严,李靖若真敢给他老妈娶个歌女回去,不被从家族中除名,也距此不远了。
后来李世民想杀了哥哥夺位,私下联络李靖。李靖居然置之不理,不去参与玄武门政变。这举动,和小说中其对李世民的推崇,又若判两人而!
酒徒胡柴曰:小说就是小说,千万别当历史来读。若拿小说中的东西当正史来读,还以此为真理,则不仅害己,往往还会犯下以自己稀里糊涂那点儿东西,引得别人跟着犯错的错误。
酒徒自不量力,写的这篇《家园》也是演绎一段历史。既然是小说,估计与正史相比,漏洞百出,不亚于《虬髯客传》。只希望大家当小说来读,博一笑而,千万别较真。至于文中主角是谁,是不是穿越,其实过程有意思,穿不穿越,主角最后当不当皇帝又有什么可执着的呢?
本书可以是喜剧,过程中也可能有些悲剧因素,唯一不会写成的,就是辫子戏。如果魏征见了唐太宗就三叩九拜,山呼万岁。估计唐太宗也没法拿他当镜子了。
附《虬髯客传》原文:炀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杨素守西京。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奢贵自奉,礼异人臣。每公卿入言,宾客上谒,未尝不踞床而见,令美人捧出,侍婢罗列,颇僭于上,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
一日,卫公李靖以布衣上谒,献奇策。素亦踞见。公前揖曰:“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公为帝室重臣,须以收罗豪杰为心,不宜踞见宾客。”素敛容而起,谢公,与语,大悦,收其策而退。当公之骋辩也,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答。妓诵而去。
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公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妓也。”公遽延入。脱衣去帽,乃十八九佳丽人也。素面华衣而拜。公惊答拜。曰:“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公曰:“杨司空权重京师,如何?”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诸妓知其无成,去者众矣。彼亦不甚逐也。计之详矣。幸无疑焉。”问其姓,曰:“张。”问其伯仲之次。曰:“最长。”观其肌肤仪状、言词、气性,真天人也。公不自意获之,愈喜愈惧,瞬息万虑不安,而窥户者无停履。数日,亦闻追讨之声,意亦非峻。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将归太原。
行次灵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裣衽问其姓。卧客答曰:“姓张。”对曰:“妾亦姓张。合是妹。”遽拜之。问第几。曰:“第三。”问妹第几。曰:“最长。”遂喜曰:“今夕幸逢一妹。”张氏遥呼:“李郎且来见三兄!”公骤礼之。
遂环坐。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计已熟矣。”客曰:“饥。”公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乱切送驴前食之,甚速。
客曰:“观李郎之行,贫士也。何以致斯异人?”曰:“靖虽贫,亦有心者焉。他人见问,故不言,兄之问,则不隐耳。”具言其由。曰:“然则将何之?”曰:“将避地太原。”曰:“然。吾故非君所致也。”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则酒肆也。”公取酒一斗。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
曰:“不敢。”于是开革囊,取一人头并心肝。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
又曰:“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也。亦闻太原有异人乎?”曰:“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其余,将帅而已。”曰:“何姓?”曰:“靖之同姓。”曰:“年几?”曰:“仅二十。”曰:“今何为?”曰:“州将之子。曰:“似矣。亦须见之。李郎能致吾一见乎?”曰:“靖之友刘文静者,与之狎。因文静见之可也。然兄何为?”曰:“望气者言太原有奇气,使吾访之。李郎明发,何日到太原?”靖计之日。曰:“期达之明日,日方曙,候我于汾阳桥。”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无畏。”促鞭而行。
及期,入太原。果复相见。大喜,偕诣刘氏。诈谓文静曰:“有善相者思见郎君,请迎之。”文静素奇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使回而至,不衫不履,褐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虬髯默然居末坐,见之心死,饮数杯,招靖曰:“真天子也!”公以告刘,刘益喜,自负。既出,而虬髯曰:“吾得十八九矣。然须道兄见之。李郎宜与一妹复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楼下有此驴及瘦驴,即我与道兄俱在其上矣。到即登焉。”又别而去,公与张氏复应之。
及期访焉,宛见二乘。揽衣登楼,虬髯与一道士方对饮,见公惊喜,召坐围饮,十数巡,曰:“楼下柜中,有钱十万。择一深隐处安一妹。某日复会于汾阳桥。”如期至,即道士与虬髯已到矣。俱谒文静。时方弈棋,揖而话心焉。文静飞书迎文皇看棋。道士对弈,虬髯与公傍待焉。俄而文皇到来,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道士一见惨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复奚言!”罢弈而请去。既出,谓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勉之,勿以为念。”因共入京。虬髯曰:“计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与一妹同诣某坊曲小宅相访。李郎相从一妹,悬然如磬。欲令新妇祗谒,兼议从容,无前却也。”言毕,吁嘘而去。
公策马而归。即到京,遂与张氏同往。至一小板门,扣之,有应者,拜曰:“三郎令候李郎、一娘子久矣。”延入重门,门愈壮丽。婢四十人,罗列廷前。奴二十人,引公入东厅。厅之陈设,穷极珍异,巾箱、妆奁、冠镜、首饰之盛,非人间之物。巾栉妆饰毕,请更衣,衣又珍异。既毕,传云:“三郎来!”乃虬髯纱帽裼裘而来,亦有龙虎之状,欢然相见。催其妻出拜,盖亦天人耳。遂延中堂,陈设盘筵之盛,虽王公家不侔也。四人对馔讫,陈女乐二十人,列奏于前,若从天降,非人间之曲。
食毕,行酒。家人自堂东舁出二十床,各以锦绣帕覆之。既陈,尽去其帕,乃文簿钥匙耳。虬髯曰:“此尽宝货泉贝之数。吾之所有,悉以充赠。何者?欲以此世界求事,当或龙战三二十载,建少功业。今既有主,住亦何为?太原李氏,真英主也。三五年内,即当太平。李郎以奇特之才,辅清平之主,竭心尽善,必极人臣。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非一妹不能识李郎,非李郎不能荣一妹。起陆之渐,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腾云萃,固非偶然也。持余之赠,以佐真主,赞功业也,勉之哉!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一妹与李郎可沥酒东南相贺。”因命家童列拜,曰:“李郎一妹,是汝主也!”言讫,与其妻从一奴,乘马而去。数步,遂不复见。
贞观十年,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东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扶余国,杀其主自立。国已定矣。”公心知虬髯得事也。归告张氏,具衣拜贺,沥酒东南祝拜之。
乃知真人之兴也,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或曰:“卫公之兵法,半乃虬髯所传耳。”
家园 出场人物索引 (一)
家园 出场人物索引 (一)
本书涉及到的人物较多,为了读者方便,按出场顺序排列如下。陆续补充中
主角李旭, 虚构人物,史书未有其传记
杨夫子 虚构人物,越公杨素幕僚,退隐于山谷郡易县县学教书。主角的授业恩师,曾将私自记载的杨素攻打南陈的战事及谋划记录传授给主角。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夫子念旧情入其幕,意见与李密不合,兵败后不知所踪。
孙安祖(九叔) 历史人物,因不愿服兵役征辽,被县令迫害。妻儿尽死,被逼造反。自号摸羊公。后被张金称谋杀,其部众多数投奔窦建德。
徐世绩 历史人物,曹州离狐人,十七岁随同翟让起兵,为瓦岗军重要将领。曾设计击败张须陀。在李密谋杀翟让时为乱军所伤。后李密兵败,徐世绩以瓦岗残军守梨阳等地。不久,受李密招抚归唐。被唐高祖赐姓李,武德七年(624年),李绩与李孝恭征讨南方反王辅公袥,大败其部将陈正通、冯惠亮,追斩辅公袥。次年又于并州败突厥军。太宗继位,李绩与李靖计划奇袭东突厥,李绩作为李靖的后援,截断了颉利可汗的退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贞观十五年(641年),又大败薛延陀部。贞观二十年(646年),再破薛延陀。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统唐军征高句丽,开始其人生中最后一战。最终唐军大获全胜,终于平定高句丽,次年病死。
苏啜陶阔脱丝 虚构人物,霫族苏啜部首领苏啜西尔之女,主角初恋。后迫于部族压力嫁与突厥可汗侄儿阿史那古托鲁。.
苏啜阿思蓝 虚构人物,霫族苏啜部第一神箭手,主角好友.
陈晚晴 虚构人物 江南皇族女子,国难时被送往突厥和亲,以求突厥出兵袭击大隋后路,被大隋派人秘密截杀。后为苏啜西尔所救,嫁入苏啜部。以中原文化、知识使得苏啜部日益壮大。她与苏啜西尔感情甚笃,却始终不能忘却国仇。
铜匠 虚构人物 唐代传奇话本中又名磨镜老人,江南谢家之后,为兑现年青时许下的保护陈晚晴的承诺来到草原,隐居于苏啜部。曾经传授主角武艺,兵法,并为其打制了一柄结合中原大横刀和草原弯刀特点的黑刀。
阿史那却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