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类神 >

第477章

类神-第477章

小说: 类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略松了口气;因为他们听到王远伟的第二条指令:“前进四。”
  指令很快得到反馈:“前进四待命。”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王远伟即将命令科考船远离这片海域的时候;王远伟面无表情地看向首席武器长:“锁定三号、五号、十一号目标;给我打死它。”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远伟的身上——那是饱含着惊诧、畏惧、难以置信等种种情绪的目光。
  这艘船上的绝大部分人都参与过对类种的作战。不是旧时代那种依靠能力者肉搏、用活生生的性命往上面填的战斗方式;而是使用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在超远距离之上进行激ng确打击的战斗方式。
  可尽管如此;对于类种的战斗也并非轻而易举。它们大多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大生命力;整个战斗过程仍然称得上险象环生、危机重重。
  因而这些人更知道如果他们此时面对的是十八个可怕类种的话一旦选择开战;那意味着什么。
  首席武器长涩声道:“部长”
  王远伟再一次重复:“给我打死那三个。”
  武器长深吸一口气:“部长;这是自杀。”
  王远伟盯着他;咧嘴笑起来:“自杀?连我都不怕死;你们在怕什么?难道你们的生命比我的更有价值?”
  他忽然冷下脸;厉声喝道:“不要叫我部长——我是这艘船的船长。如果你拒绝执行命令;那么你就马上离开我的船。”
  武器长沉默了两秒钟;最终走到通讯器前下达指令:“锁定第三号、五号、十一号目标。基准二。”
  武器长的命令得到执行。
  真理号武装科考船的船尾处;升起一个直径十米的碟状物。
  这东西看起来就好像从前科幻小说里描述的那种飞碟;不过飞碟的中心处伸出了一条长长的细线。
  实际上人类的肉眼很难看到这条长达二十米的细线——在未充能的状态下;它的直径只有0。2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
  但眼下这细线上镀上了一层金光。这金光比赤道附近的骄阳投下的阳光还要耀眼;就仿佛一柄直指天际的利剑。
  倘若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柄“利剑”附近的空间出现了奇特的扭曲。淡淡的七彩光线顺着“剑身”流淌;黑色斑点在附近十公分的范围内不断出现又消失于虚空之中。低沉而微弱的嗡嗡声传遍了整个船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也随着那声音一同共振起来了。
  武器发射之前的准备时间长达十分钟。
  十分钟之后;“利剑”陡然黯淡下来。
  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而就在数千米之外;被锁定的那三个疑似类种的巨大生物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如果有人能够将它们消失那一瞬间的情景摄录下来并且回放;会发现那是一个相当奇妙的过程。
  在百分之一毫秒的时间内;它们巨大的身体先被镀上一层七彩的毫光。而后毫光迅速湮灭为细小的黑色斑点——那些斑点就好比最最微小的黑洞;贪婪地吞噬着所接触到的任何一种物质——哪怕是光线也不能幸免。
  于是在又过了百分之一毫秒之后;蛟龙的形体只剩下由黑色斑点所构成的轮廓。那些斑点飞快扩散;最终连成一片将它们的躯体彻底包裹;而后消失不见。
  那蛟龙便也一同消失不见了。
  船长室内陷入一片沉默。
  这一次打击取得的战果出人意料;人们本该欢呼雀跃。然而此时这里的人们却面面相觑;满脸都是活见鬼的表情。
  因为刚才那一幕对于他们而言就好比一个人在一条漆黑的巷子里遇到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劫匪;而且这劫匪肌肉雄壮;身高八尺。
  你本来觉得那人只要伸出一根手指就能将你捏死;而你战战兢兢地抬起手;照着他的胸口锤了一下子。
  然后那个可怕的大个子就当即倒在地上浑身抽搐;不一会儿就死掉了。
  火力“基准二”;对于类种而言的确是可以致死的。
  但过程不该这样迅速、不该这样轻而易举。类种们具有灵能的力量;同样对很多灵能具有抗性。代号“达摩克里斯”的碟状武器所发射的力场实际上是一种空间力量——就如上野观柳的力场可以以空间力量切割一切坚固物体一样;“达摩克里斯”所发射的力场同样可以对类种的身体造成足以致命的破坏。
  可大多数类种们是在经历了十分钟的身体崩解过程之后才死去;并且在这期间它们会造成惊人的破坏;而非如同刚才的三条巨大蛟龙一样;就那么不声不响地消失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实地考察

  王远伟笑起来。他摆了摆手;以嘲弄的目光看着船长室里的人;说道:“还怕么?”
  “现在;给我转过——给我冲过——给我杀干净!”
  王远伟并不在意这些人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以及感触。对于他而言只需要意识到一件事——那些东西不是什么类种;它们表现得色厉内荏。
  因为就在三个体型最大的目标被干掉之后;剩下的十五条蛟龙当即怒吼着后退了上千米。它们仍在虚张声势;然而人类看得出它们的畏惧。
  真理号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以“基准一”的火力再发动三次打击。
  三次打击之后;声势无比骇人的蛟龙被从这片海域上彻底抹。
  “他们不是类种;是异种。”王远伟从船长坐席上站起身;走到首席武器长面前和善地笑道;“真正的类种必然就在附近。而且那东西虚弱得很——直到现在还不敢露面。”
  首席武器长尴尬地笑着;点头;显然在为自己刚才的退缩畏惧而感到羞愧。
  于是王远伟再拍拍他的肩膀:“不碍事的。”
  一滴冷汗从武器长的额角流下来。
  人人都知道王远伟用这种口气说话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因为现在你被解职了。返航之后会有人送你上军事法庭。你的罪名是临机怯战。”他指了指首席武器长身边的副官;“现在你是首席。别让我也送你上军事法庭。”
  船长室内的人寂静无声。
  王远伟挥了挥手。面如死灰的首席武器长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走出门。
  “现在;继续向前。”他下达指令。
  乳白色的科考船在洋面上拖起长长的尾迹;直向前方而。
  刚才的十八条蛟龙离科考船最近的时候是距离四千米;人们意识到在那附近或许有隔离带的存在。
  因而在科考船行至附近的时候;船上的设备对那一片水域进行了详细的检测。但检测结果出人意料——那里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完全是一片再平静不过的水域。
  那么这便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这里是那个类种感染范围的最边缘。一惮出这个范围;那些被异化了的生物就会失掉那种令它们变异得强悍无比的力量;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死。
  谨慎起见;科考船释放了无人机。
  三架无人机飞上天空。在悬停几秒钟之后呈品字形往前方飞。
  科考船的最大探测范围是十八公里——一万八千米。这意味着在一万八千米的范围之内都没有那个苏醒的类种的存在。而无人机的探测范围是两公里。这意味着无人机至少要飞行十六公里的距离才能反馈回有效信息。
  这种无人机的自重较大;因此飞行速度并不快。理论上来说;人们需要安心等待将近十分钟的时间。
  然而仅仅在不到一分钟之后;异变就发生了。
  当先的一架无人机在飞过那片疑似有隔离带存在区域之后。一头扎进海里。
  随后两架在一秒钟之后同样坠落下。
  王远伟猛地挺直了身子。直愣愣盯着那片洋面。
  被蛟龙掀起的波涛已经平静下来。海面上笼着金色的阳光;波光粼粼。舰载探测器并未检测到任何异常;而在三架无人机坠落之前也未发现任何异常。
  但诡异之处在于它们仿佛遭遇了无形屏障。机体上所有的信号统统中断;一头坠落下了!
  他愣了愣;喝道:“怎么回事?”
  隔了几秒钟;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个简单而直白的答复——“不知道。”
  五分钟之后一架用于近距离作战侦查任务的小型无人机又被派了出。
  它遭遇了同样的命运。
  这种事情简直匪夷所思;无论用王远伟头脑中掌握的哪一种理论都没法儿解释。
  他走到舷窗前死死盯着那片水域看了一会儿;然后转头默不作声地打量舱内的人。被他目光扫视的人都微微垂下头;然而却没有哪一个人敢于做出明显的逃避姿态。
  隔了一会儿;他低声道:“派个人;坐救生艇过。”
  半个小时以后一个随船执行保卫任务的士兵连同一艘小艇被放到洋面上。王远伟站在船舷边;紧抿嘴唇看着他。
  小艇发动;在洋面留下雪白的尾迹向前驶;一刻钟之后抵达指定位置。
  船上的士兵首先放下了一个笼子——那里面有一条蓝鳍金枪鱼。笼后自带的助推器推动它前进;前行了五米远。而后助推器上的螺旋桨转速变缓;最终完全停转——铁笼带着那一尾金枪鱼渐渐沉向海底。
  但在这一过程中;金枪鱼仍旧活着。
  王远伟的声音传进士兵的耳中:“你也驶过。”
  士兵面无表情地、忠实地执行了命令。他发动小艇;紧抿嘴唇往前方行进。驶过五米之后;马达传动声消失;小艇在惯性的推动下继续前进。士兵试着回报这边的情况;但他发现身上的通讯器材失灵了。
  士兵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他觉得有点儿恐惧。
  在接下来的六个小时时间里;远洋科学考察船真理号对附近这一片奇怪的海域进行了大范围的勘察测定。
  最终摆在王远伟面前的报告表明;那片诡异海域的面积大致为一千三百平方公里。
  那是一个近乎标准的正圆形;半径大致在二十公里左右。
  在这片区域当中;现代科学仪器会因为某种莫名的力量而失效;即便是能力者的异能或者灵能也会被限制。
  然而那种力场并不会对生命体造成伤害。最明显的影响也仅仅是令人觉得稍有些心慌气短;就好像在隐隐畏惧着些什么。
  而这似乎并非类种的力场——否则六小时前那个越过边界线的士兵就应当成为异种。
  一个难题摆在王远伟面前:他究竟应该怎么做?
  坐标是吻合的——一个月前的震动应当就是发自这片海域的中心点。但失现代科学仪器的协助;他们没法儿搞清楚在这个正圆形区域的中心到底有什么。
  他从资料库里调集了两个世纪以来附近海域的船支航行资料;却惊讶地发现并没有任何一份关于这片海域的水文状况报告。这意味着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人类的航行器从未踏足此地。
  或许在五年前还可以借助太空轨道上的卫星对这片区域进行观察;然而眼下显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那片水域里有类似蛟龙的“异种”;却不会对人类造成影响;这样的情况;他闻所未闻。
  最终他在日落以前做出一个决定;派遣重型无人机升空。
  水面区域是一个半径为两万米的正圆。他推断或许那个中心点所造成的影响范围乃是一个球型。因而他试图令无人机升空。尽可能升至两万米的高空。在那个高度可以拍摄到中心点的状况;即便无人机的爬升能力有限;在两者之间也可以拍摄到更加清晰些的画面。
  实际上重型无人机的最大升限是三千米;再向上就显得极为吃力。它最终攀升到七千米的高度。进行了几次航拍。而后坠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