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多娇-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建这么一栋办公楼要花几十万上百万吧!政府有钱建办公楼,没钱给我们民办教师发卖断钱?!”
说着,章文夫的声音就提高了几个分贝,脸也涨红了。其他几名教师随声附和。
李丽珍说道:“章老师,这不是一回事。这是垂直部门的办公楼,不是我们县里掏的钱。再说,我们也管不了。”
“领导,不论是县里的钱还是哪里的钱,总归是公家的钱吧?是国家的钱吧?干部们吃得好住得好我们没意见。但起码要给我们一点交待吧!你觉得这样子公平吗?”
章文夫一迭连声地说道,语气淅惭愤怒起来。
“好了好了,你也不要发脾气,我只是个具体的处事人员,不管给你们发钱。既然秦县长叮咛了,请你们去宾馆住下来,那就上车吧。你们去宾馆,到时候秦县长会给你们一个回答的。”
李丽珍也懒得跟他啰嗦,径直上了面包车的副驾驶座。实话说她不是不同情这些民办老师,但她也没办法。如她所言只是个具休的处事人员,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章文夫他们三番五次来县政府**,很多善后事宜都是她这个办公室主任在处置。来得次数多了,李丽珍也是不堪其烦。
老师们默默地上了面包丰。
“领导,问你个事,那个……秦县长他真是县长?”
上车不久,章文夫又问道。带着一点好奇。他倒不是好奇秦伟东的年龄,关键是怕“上当”。以往见到的县长副县长乃至县政府其他管事官员,无不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男人,满脸威严之气。忽然冒出这么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来,自称是一县之长,叫人一时之间,如何能够接受得了?
李丽珍说道:“他不单是县长,并且是正县长,前不久刚从省政府那边调过来的。”
“这么年轻的县长?怕只有二十几岁吧?”
章文夫惊叹了两声。
“二十六!”
带着一点骄傲的语气说道,似乎县里面出了如此年轻的一位县长,李主任也与荣焉。说起来,也不怪李丽珍有这种心态。秦伟东到任之后,她身上那种莫名其妙的压力忽然就消失了。
以前李丽珍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领导们对她年龄的“质疑”。李丽珍现年三十三岁。三十三岁的县委委员、县政府办主任,也是少见的。通常来说,县政府办主任都有四十岁上下。
而李丽珍又是个大美女。一些人在对她能力的质疑的同时,对她快速升迁的“背后”的猜想。
这是官场上对女领导干部的一种邪视,一个女领导干部能重用,能得到提拔,多半与有权的男领导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想解释,都没法!
倏忽之间,冒出来一位二十六岁的县长,李丽珍的年龄,忽然就变得不是问题了。二十六岁的县长都能有,三十三岁的县玫府办主任更是毫不出奇了。
再说,也可以排除她与秦伟东将来有不正当关系的可能。
两人相差了七岁,并且是女的比男的大七岁。
“二十六?”
章文夫又惊呼一声,连连摇头。他的小孩过得几年也都到这年龄了。可是章文夫绝对不敢想象几年之后,他的孩子能成为县长。
“那,以前的刘县长呢?去哪了?”
“调走了,去市里了。”
“哎呀,刘县长是个好领导啊,对我们教师还是比较关心的,帮们解决过很多问题。”
章文夫感叹地说道。
李丽珍笑而不语。刘县长不过是给他们发了一点拖欠的钱,在这些教师的眼里就变成了好领导。看来耍做一个好官员其实也其实不难。
“领导,我跟你说实话,我们的耍求其实不高,只要能把卖断的钱给清、养老保险落实就行了。这样的要求,想必秦县长能够满足我们吧?”
稍顷,章文夫又试探般地问道。
“呵呵,这个我可不敢打包票。县长怎么做,我们哪里管得了?”
一众教师俱皆忐忑不安起来。
第198章 一击必杀(1)()
省委党校201教室。
当秦伟东赶到时,其他的四十名处干学员早就到了。
他是接到舒盈盈的电话,匆匆回党校的。在省委办公厅,本想与陆为民再合计合计,但舒盈盈电话内的语气显得有些焦急,要求秦伟东马上回教室,说下午的课很重要。
具体的详情,舒盈盈在电话内没有多说。
“伟东,待会省**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要来授课!”待秦伟东坐下,舒盈盈小声地说。
“严明亮来授课?他的课不是安排在后天吗?”
“可能是有什么变故吧。我们也是刚才知道的,班主任王教授刚刚来教室宣布的,但王教授没说是什么原因。”
“哦。”
“秦大秘,真是日理万机啊!”坐在前排的省府一秘李宗英,冲秦伟东冷笑道。
“哪里,哪里,再忙也忙不过省府一秘!”
“我看你秦大秘,比我还是要忙些。”
“在座的,各有各的事,哪个不忙呢!”
“哼!”李宗英转过身,再不语。低头认真地看一叠材料。笑话!我堂堂的省府一秘,他们岂能与我相提并论?!
“秦主任,我们还是准备准备下午的课吧。待会,严部长给我们讲解群众路线观,尔后要我们谈体会呢!”皮肤有些黑、身材有些廋的丁平安凑了过来。
丁平安是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的副队长,三十五岁,正处级。
也许是脾气相投,丁平安与秦伟东很是谈得来,对李宗英却不感冒。李宗英总是抱着高人一等的神情对待同学,他心里很是不爽。
丁平安笑容满面,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之意。
秦伟东敏感地觉得丁平安与以往的不同。具体是什么,还不好说。
难道是封为政给丁平安说了什么?
有这种可能。如果是这样,那封为政还真的能“才堪大用”!就凭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就值得肯定。同时也说明封为政完全接受了陆为民秦伟东的“指点”。
那么,封为政如此快速地给丁平安“发令”,是为了什么呢?自然是向陆为民秦伟东表“忠心”。
让陆为民秦伟东知道封副厅长的决心。
此**腹便便,却心细如发,且很有心计!从一个普通的干警坐上省公安厅的副厅长,果是有本事。
两点钟。班主任王教授小跑着进了教室。
“同学们,请安静!待会,省**副主任、省委组治部常务副部长严明亮亲临给大家授课,大家可要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严主任是我省著名的党建学家,理论功底深厚,工作经验丰富,待会大家都要站起来鼓掌欢迎严主任!”王教授大声说道。
接下来,四十名学员和王教授俱皆屏声静气,恭侯严明亮的到来。
半小时后,省委党校美女副校长吴双娇陪着一个五十左右的中年男人,慢慢进了教室。
201教室,顿时掌声一片。
吴双娇简单说了几句,就请严明亮作指示。
严明亮讲课的题目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笔谈》。
伟大领袖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点,才能保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
唯物史观是群众路线的理论支撑。
群众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马克思用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和阶级分析方法,让无产阶级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形成了群众史观。在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并不否认历史上杰出个人在历史进步中所起的先行者、组织者和引领者的重要作用,但个人的作用最终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来实现。群众史观揭示了无产阶级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到了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向度。
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本原理,在自己工作中逐步形成并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也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条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强调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摆在第一位。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如果人民不拥护、不支持,无论掌握多么强大的国家机器,最终都会被人民抛弃、失去执政地位。
群众路线是贯穿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创立于新**主义革命时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群众路线的贯彻从战争环境转向和平建设环境,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大了。但是党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的内容以及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阐述,指明了贯彻群众路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的总纲中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即是对群众路线的观点和方法的卓越运用。
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了同党的历史任务相适应的新飞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邓小平同志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相提并论,认为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强调“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从定义的角度用“两个一切”和“一来一去”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向全党郑重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并提出了必须树立的六个群众观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这样的表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