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米虫 >

第62章

米虫-第62章

小说: 米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青衫一下扔了竹篓,激动的一脸要哭出来的样子,“飞龙哥!救命
作者有话要说:提示:叶青衫,叶家老幺。一心想做神捕的那个。
感谢j童鞋的地雷~~么么~~亲乃砸得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23333 心意我领了,亲请量力而为啊,别太费钱了=w=~~




☆、第七十章也许是天意

    这要说起叶青衫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为何穿着西爨人的服饰,为何又在送水果,为何见到臧飞龙就叫救命……这可说来话长啊。
    不过这里咱们还是简略提一提:话说叶青衫告辞左山头大营去往长安拜师学艺,这路应当是往上走的;无论如何也走不到南边来。可他这人是个好打抱不平的,况且叶家除了老二叶英,老大叶霸天和叶青衫似乎都有点少根筋,所以这一路他是一路打抱不平,打着打着,路就走错了。
    你说这往西北走的路,怎的就会完全走错到相反的方向来?这说起来也是叶青衫倒霉;他帮助了一户被土豪欺负的农家,那户农家后来就要举家搬迁;举家搬迁就举家搬迁呗,走得就是南边这条路,靠近南诏国边界的小镇子里。
    这户农家因为太感谢叶青衫的帮助,一定要用马车送他一程,叶青衫推拒不过,想想有人一路作伴倒也有趣,于是就答应了。
    可偏生他就忘记说自己要去哪儿,又偏生那户人家说,他们要去过过安逸的生活,这就误导了叶青衫。
    过安逸的生活?整个大唐哪里能比京城长安安逸?听说那里的路都是用金子铺的——说到这里,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从哪儿听来这么荒谬的话的。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完全错了。
    叶青衫未去过长安,也不知道去长安的路,这一路和众人嘻嘻哈哈,饿了就打野味,腻了就采水果,这农户家里有个小姑娘,四五岁年纪,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叶青衫又喜欢小孩儿,两人就一路玩闹,等到了地方,叶青衫抬头一看,嚯……好多山!好多高山!
    长安周围有这么多山来的?叶青衫歪了个脑袋想了半天。
    那头农户道:“恩人日后打算如何?不如与我们一起在这里安居下来吧。这里青山绿水,靠近南诏,也没什么仗打,清净安逸。”
    叶青衫傻眼了,“南诏?”
    那农户还憨厚地点头,“是啊,南诏国。”他伸手指碗沿的山谷小路,“就在这路尽头,是南诏和大唐的边界了。”
    “还是说恩人想去南诏玩玩?”
    “……”叶青衫沉思了半响,“这里离长安有多远?”
    “长安?”那农户这才发现不对劲,“那可是相反的路啊!这一路我们走了半年之久,去长安的话,当初只要两三个月便到得了。”
    叶青衫蹲了下去,把脸埋在手臂里沉默。
    那农户也急了,“恩人你不是来南边吗?你怎的不早说,诶!也是我糊涂!怎的就不问清楚!”
    叶青衫见他一家人都急红眼了,赶紧摆手,“不打紧,我就是……四处游历,也没什么大事要做,既然来了这边,就当……缘分一场,我便去南诏玩玩也成。”
    农户这才安下心来,但还是愧疚得很,这便又送了叶青衫一大堆的水果和肉干,让他路上带着吃。
    又给了他一块小腰牌,这腰牌却是做得精致,上头不知道刻了什么鬼画符。
    “这是我远方堂弟的东西,十年前来我们这边走亲戚时给我们的。说是要去南诏,用这个能通关。只有南诏的人才有。”那农户解释,“我远方堂弟是南诏国的人,祖上是山西的,曾经因为迫害举家躲去了南诏,如今在那边有点小生意,你去找他准没错。”
    叶青衫叹气,但想想,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也没有再往长安去的马车了。又是小村子,也没什么好马,自己一个人再溜溜达达半年……又不识得路,麻烦得很。
    拜师学艺啥时候都能拜,何不干脆四处玩玩,遇到不平事就帮个忙,嗯……有那说书里大侠的威风了。
    这一想通,他倒也高兴起来。南诏啊,还没去过呢。
    于是拉了匹小骡子溜溜达达顺着山路往里,过了边界入了南诏境内,但他运气就没林冬他们好了。
    林冬他们是遇到善心人帮忙,还能借住一晚。他这倒霉孩子,过了小村子没多久就遇到抢匪,虽然以他的能耐是没啥问题,但这一路是上山的路,陡峭的悬崖到处都是,结果包袱钱袋全落山谷里了,身上顿时身无分文。
    饿着肚子走进邓齐镇,本想找人帮帮忙,结果遇到的都是不懂汉话的乌蛮人,叶青衫这回是真知错了,好好的右山头大营三少不做,吃喝不愁的日子不过,到处跑……跑啊!叫你跑!他哭丧了张脸蹲在集市上看来来往往的人,肚子饿得咕噜噜响。这也是这小子一根筋,若换着他大哥叶霸天,本来就是山贼,怕啥?抢啊!偷啊!
    叶青衫就顶着根脊梁骨,偏不!所谓人穷志短,这时候才能看出风骨气来呢。
    然后,就有卖奴隶的人从这里经过,一眼看到他了。呵,小少年眉清目秀,俊朗得很,又不似这里的人,不知从哪里过来的难民吧?一定能赚个大钱!
    于是这奴隶商就走过去,二话不说,扔了一大袋子钱袋在他面前。
    叶青衫眼睛都直了,哇,这南诏的人给乞丐钱这么大方的?!想罢怕给别人捡去了,赶紧拿过来揣进怀里,连连道谢。
    就是这谢还没谢完,一个铁链子咔嚓——栓自己脖子上了。
    叶青衫:“?”
    奴隶商笑笑,又低头,咔嚓——两只脚也给铁链子锁上了。
    叶青衫:“……”
    于是,叶青衫莫名其妙地被拉到集市专门卖奴隶的地方,很快就有人把他买了回去,是个水果商贩,经常需要四处送货。
    叶青衫好不容易在水果商贩里碰到个会汉话的白蛮人,对方听了他的话,哭笑不得。
    只告诉他,“这锁奴隶的锁,是特质的,就算你功夫再好,没有钥匙,打不开的。而要打开,必须要人给你赎身,你的契约书还拿在老板手里呢。”
    于是叶青衫又拜托这人给老板翻译翻译,让他放了自己。
    老板哪里会答应的?这可是给了二十贯钱才买来的,你要走,行啊,自己拿钱来赎就成。
    叶青衫郁闷了,于是叶青衫开始工作赚钱,成天欲哭无泪。
    说完这些,叶青衫是真哭了一把鼻涕一把泪了。
    他打着嗝道:“飞龙哥,看见你们我真是太高兴……嗝……这里每天饭都吃不饱,又没力气,做一个月还没有一贯钱,二十贯钱……我都要绝望了呜呜呜……”
    林冬心疼,走过去帮他抹眼泪,又摸摸他脑袋,“好可怜,被你哥知道,恐怕这奴隶商会死得很难看了。”
    一想起疼爱自己的大哥,叶青衫更是哭得厉害了。毕竟也只是和林冬差不多年纪的少年,平日再自负也罢,这一两个月磨下来,真是什么脾气都没了。
    臧飞龙是哭笑不得,只觉得叶青衫自作自受,不过也好。这样一来他也算知道“外出”到底意味着什么了。
    “成了,别哭了。”臧飞龙从怀里摸出银票来,叫来店里伙计,将银票给他,“去那个什么……”
    他回头看叶青衫,叶青衫赶紧报了地址,臧飞龙点点头,道:“去给那家老板,说这人我给买了,以后不是他家奴隶了。”
    那小二点头,接了银票很快走了。
    叶青衫松了口气,随即想起自己脚上哗哗响的铁链,“还有这个!”
    “今儿个晚了,明天带你去找那老板把钥匙拿了。”
    叶青衫哭丧张脸,“他要是不给呢?”
    臧飞龙呵的一笑:“那就揍到他给为止呗。”
    这一晚叶青衫头一次吃了个饱饭,真像饿了三十年没吃饭的人,呼噜呼噜,看得林冬和臧飞龙叹为观止。
    直到他打了个饱嗝,再也撑不下了,才尴尬道:“我现在是怕了……什么都可以没有,但绝对不能没钱,没东西吃。”
    臧飞龙笑着拿一颗花生弹到少年额头上,“吃一堑长一智,日后看你还总是偷溜。你大哥不知道该多心急。”
    “……我错了……”叶青衫扁扁嘴,拿衣袖抹了嘴角饭粒。
    林冬给他翻出一身赶紧衣服来,但碍于铁链锁着脚,只能换了上半身,换不了下半身。
    叶青衫想洗澡,臧飞龙给他叫来热水,拿来一个大木桶,让他把脚搁外头,只泡上半身。
    叶青衫就觉自己说不出的憋屈,泡了一会儿,终于缓过来,心情也整理得差不多了。
    结果后来店里伙计回来,敲门,将契约书和钥匙一并给了。
    臧飞龙还道:“这些人做事倒也挺守规矩。”
    如此过了一晚,第二日叶青衫就急着想走。他现在就想飞一样的离开这里。
    林冬和臧飞龙却说还有事不能走,叶青衫这才想起来问,“你们为何会在这里?”
    林冬只大概说了说他们要找人,叶青衫嗨一声,“这有什么难的?我在这边好歹带了两个月,路早就摸熟了,经常送货,人也认得差不多。要找谁,问我问我。”
    林冬一想,是啊!这不就有个现成的!果然是天意?!
    于是林冬说了要找的三人,没想到叶青衫还当真认识。
    “如果是这三家,我知道在哪里,他们就住在邓齐镇外头,骡子走大概三天的路程,再往北走一段就是南诏的第二大镇了。他们住在这两个镇子之间的路上。”
    “为什么在镇子外头?”林冬好奇。
    “这个不清楚,不过那一段的路都被他们三家包了,平日也不跟南诏的人有接触,有什么事都是奴隶来做。”
    叶青衫说起这个还不舒服,“奴隶太惨了!”
    林冬拍拍他的肩膀,让他顺顺气,转头看臧飞龙,“在邓齐镇外头,我们得想个办法过去。”
    “就说游历风光吧。”臧飞龙道:“反正曲比也一直让我们四处转转。”
    林冬点头,“好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祝各位平安夜快乐~~~=3=




☆、第七十一章爆发的怒火

    曲比很快同意了林冬他们要四处走走的想法;甚至好心的给了他们地图。
    南诏多山路,时而还是平地,时而就突然变成陡峭山崖,上坡和下坡的路也其多;走起来磕磕绊绊。
    除了村镇里,外头的地都是没有修过的,下过雨之后泥巴黏湿,走一步一个深坑,车轮也很容易陷在路边坑洞里。
    可谓是极糟的生存环境。
    这里的人们倒已是习惯了,连叶青衫都有些我的地盘的味道,带着二人绕来绕去;避开那么不好走的大路,改走一些老人们踩出来的小捷径。
    可就算是捷径;走起来也要花费不少时间,马车太重了,所以三人都骑着小骡子,骡子走得慢,一路溜溜达达,甩着尾巴,颠簸得人头晕。
    走了四日,一路磕磕绊绊的黄土地上突然冒出一截干净的石板路,横着能排两辆马车并行,一路延伸过去,路尽头有稀稀松松的房子。
    “到了。”叶青衫抬手给二人指,“这边这栋是卢家,那边是沈家,最右边的是黄家。你们要找的都在这儿。”
    林冬打量了一下,三家的房子修建得差不多,大门互相对着,往后是院子套院子,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是本地人的习性。
    三人赶着骡子走近了,青瓦灰墙,石阶下蹲着石狮子,倒有那么几分家乡味道了。
    “先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