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青春之城 >

第39章

青春之城-第39章

小说: 青春之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市里的G吧旧的关新的开,这些年来变化很大。老姜开车去一个离大学不远的G吧。时间还早,里面没多少人。他转了一圈,忽然看到一个不错的面孔,看上去二十七、八,但是同志保养得好,也可能三十出头。挺秀气,一个人坐在吧台上喝酒。他凑上去,问:“能坐这里吗”?那人抬头看了老姜一眼,说:“我有伴,马上来”。老姜自顾自坐下,想:标准的拒绝借口。最近被拒绝得越来越频繁,看来是真老了。他人老成精,还想再试试,老着脸皮说:“我就坐一会,等你的伴来了我让”。对方耸耸肩,无可无不可地继续品酒。
  
  老姜试探地说话,想看看对方是什么人、兴趣点在哪里,对方根本不理。老姜颇为无趣,才要起身,对方的伙伴真来了。一个中年人,大概三十多岁,穿着很普通,皮肤挺白,戴副眼镜。来了以后两人在嘈杂的音乐声里互相交谈,看意思是嫌老姜占了地方,打算换座位。
  
  老姜看着来人就觉得有点眼熟。两人临走的时候,后来的那人随便四下打量。他忽然想起来,脱口而出:“高、高悦”。
  
  高悦愣了一下,回头看老姜,很久没有反应过来,迟疑地问:“你是。。。”?老姜自嘲地笑笑:“看来我真的好老啦,也胖了,我是老姜啊”。
  
  高悦吃了一惊,上下打量,说:“真的是你”。。。他连忙抱歉:“啊呀,我眼睛不好,这里光线暗”。又指着先来那人介绍:“这是我的伙伴,叫齐飞”,他想起来:“其实十年前,你们在聚会上见过”,他提醒迷惑着的齐飞:“齐飞,我们认识的那个聚会,就是老姜组织的”。
  
  三人寒喧着坐下。老姜遇到熟人,很高兴,吁吁叨叨着问长问短:“高悦,我听说你出国了”?高悦道:“我确实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信,但是当年签证怎么也通不过,就去了齐飞老家的一个公司工作”,说着和齐飞互相对视笑了一下。老姜“哦”了一声,又问:“你一直在那里工作”?高悦说:“没有。我跳了好几次槽,后来自己还开过两个公司,第二个公司大赔,差点坐牢。好在齐飞博士毕业后还算顺,现在在大学是学术骨干,要不然我饭都没得吃”。老姜有同感:“是啊,现在做生意,要是没有门路,确实很难”。
  
  高悦点头,说:“我也折腾不动了。前两年齐飞帮忙托关系,我进了他们大学附属中学当代课老师”。老姜笑道:“真想不到你居然当老师了”。高悦也笑:“岁数大了,总稳重些。不是正式编制,是代课老师,希望过两年能转正”。
  
  齐飞一直没说话,这时候插嘴:“高悦想了好久才决定去当老师,我费好大人情,学校才同意要他”。高悦转头看他,笑着说:“别到处告状了,我这不是想通了吗”?他又回头对老姜说:“我忽然明白了,我跟齐飞没小孩,没什么费钱的爱好,又早从他们学校买了平价房,两份工资,平常过日子怎么花都花不完,何必再折腾,没病没灾就行了”。
  
  老姜点头,说:“真好”。高悦问:“你这些年怎么样”?老姜简短地回答:“就那样,还一个人”。高悦诚恳地劝他:“你现在年纪渐渐大了,找个差不多的安顿下来吧”。老姜感慨道:“找长久伴侣的黄金时间是二十五到三十岁,我当时随手把时间浪费了”。高悦没说话。老姜又感慨:“高悦,你性格变了好多,说话稳重多了”。高悦说:“当老师了嘛,总要为人师表”。
  
  老姜想起来,问:“你们怎么会回来,旅游”?齐飞回答:“你不也是我们校友吗?我们大学搞了个千年校庆。好多班级顺便办同学会,你不知道”?老姜一愣:“我不知道。创校的校长没死多少年吧,怎么会有千年校庆”?高悦耸肩:“谁知道,好像是宋朝的什么书院院长被官府追认为本大学首位校长了”。三人大笑。
  
  高悦笑完,道:“这次同学会见了好多同学,都好优秀。以前的大肥成了大老板,麻子年纪轻轻当经理,老八也当处长”。齐飞打断他,喊了一声:“高悦”。高悦转头,改口笑道:“不过我也不错,嫁给教授了嘛”。齐飞笑得很甜。
  
  高悦给老姜看了几张和齐飞这些年在一起的照片。照片里两人很阳光,对着世界傻子一样笑。老姜一张一张看得很认真,随口问:“怎么这里还有一个外国人”。高悦看了看,回答:“哦,齐飞的姐姐去德国留学,嫁给他,毕业后两人一起回中国,现在跟我们来往很多,叫路德维西”,又加了句:“不过我们叫他狗蛋”。说得大家都乐了。
  
  晚上,在酒吧门口分手。高悦跟老姜握手。老姜说:“认识你真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你的那个领带夹我用了好久,现在还在呢”。高悦迷惑地问:“什么领带夹”?老姜挥挥手:“没什么,不说了”。
  
  高悦和齐飞并肩离去。他们穿得很普通,是城市里两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一转眼就消失在夜幕里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再看不见。
  
  老姜在原地站了一阵,不知为什么叹了口气,转身独自走开,很快消失在大街另一侧的人流里。
  
  几个十几岁的少年染了五颜六色的头发,大概要去附近的廉价旅馆开房,勾肩搭背从G吧出来,大声嘻笑喧哗,酒吧门口的小空地上一时喧嚣不已。
  
                  
国外篇
初来异乡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国外篇的开始,跳过国内篇的最后两节番外》》,接着正文最后的迷茫和感悟》》。和番外里的平行空间毫无关系。
  夏天快结束的时候,高悦从帝京去美国留学。登机前跟专门来送的父母挥手道别,然后转身离开。
  
  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眨眼就到。高悦为了买便宜机票,中间转了两次飞机,每次都折腾很久。转机的时候,邻座是一个美国大叔,好心地教高悦怎么吃面条。两人颇聊了几句。高悦怎么也记不住面条英文怎么说:斯波卡提(Spaghetti)。后来才知道是意大利面条的名字。
  
  下了飞机,高悦狼狈地拖着两个巨大无比的箱子乱转,好久才找到当地中国学生会帮着联系来接机的老生,一个叫张力的师兄,是高悦的校友,高两级,不过以前不认识。他给了高悦非常大的帮助,高悦头两天就睡他家客厅的沙发上。他热情地请高悦吃了在美国的第一顿热餐,带他去买生活必需品。高悦一迭声地感谢张力。
  
  第一次大采购,高悦推了一车锅碗瓢盆被子毯子之类去付款。收银员是个挺可爱的黑人女孩,拿过高悦递过去的一百美元钞票看了半天,好奇地说:“很少看见一百块”。高悦想:这是在顺便检查假钞吗?看样子不象,看来美国人确实都用信用卡,不怎么用大钱。
  
  黑人女孩一样样扫描东西,打听到高悦是来读书的,羡慕地说:“你好有钱啊,我想读书但是没有学费”。高悦给她一个灿烂的微笑,没时间解释奖学金的细节,只是以不熟练的英文吃力地说:“肯定、将来、有、你的、机会”。黑人女孩顿时眉开眼笑。她看高悦买了锅、铲,说:“你肯定做饭不错”。高悦说:“不是”。黑人女孩说:“起码你看过你妈妈做饭啊”。
  
  推着购物车去停车场的路上,高悦对张力说:“日常生活说英文感觉好奇怪,你按课本说‘How are you’,对面那人就跟你打招呼,跟按照说明书控制机器人一样。课本真管用啊”。张力笑道:“以后有你慢慢学的”。
  
  稍微安顿下来,高悦第二天去报道。过程很简单,去某个办公室办护照的复印件,填个表,照个相,拿到一张学生卡,就完成了全部手续。高悦出来,站在宏伟的走廊里,看着周围过往的人流,看看印着自己傻笑照片的学生卡,想:从小就想来这个学校学习,这就算实现理想了?
  
  走在校园里,蓝天、绿树、草坪,巨大的石头建筑、著名教授的纪念板。。。他走过一个建筑,以前在国内看过介绍,这里是现代计算机的诞生地之一。另外一座不起眼的小楼,在这里产生了提高人类寿命几十年的药品、医疗技术。后面是一栋高楼,里面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常常在电视里指点世界。。。高悦非常激动。他知道为这些东西激动很俗气,但是身不由己。
  
  不过他没时间太多感慨。不能一直在张力家睡沙发,必需赶快找房子。高悦来美国之前就通过网络申请了学生宿舍,但是张力说中国学生一般住在外面,省钱而且容易扎堆。学校有一个学生住房办公室,愿意租房给学生的房主会在那里登记。高悦晕头转向地抄了一堆号码、地址。结结巴巴地打了十几个电话,磕磕绊绊地定了几家去看房子。
  
  出了门,高悦对着地图皱起眉头。这个城市的街道弯弯曲曲,更要命的是高悦根本不习惯看长长的街道名字。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自己在哪里。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到处是四处乱窜的学生。如果是国内,高悦肯定二话不说找人问路,但是在这里,他不敢去问人,怕问了也听不懂,在原地团团转。
  
  一个过路的金发女孩忽然走上来,问高悦:“你找什么地方吗”?高悦有点吃惊,说:“这个”,把写着地址的小条递过去。女孩对附近也不熟,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抬头指路说:“你先去%^&*#,再去&^@*#(^,到%&*^%一转弯就到了,不远”。高悦根本听不懂地名,女孩连说两遍还一脸茫然。女孩笑道:“我领你去好了”。高悦大喜,笑容满面地说谢谢。一路跟女孩聊天。原来女孩是隔壁大学的,住在附近。她前两个礼拜才从外州的一个农村小镇来这个城市,不住抱怨车太多、路太难找,说:“我从家开车来,好容易开到公寓,吓死了,路上的司机好野蛮。来了以后我就把车一直停在公寓前,打算卖了,再不在这里开车了”。高悦听多说少,听到这里也笑了,吃力地说:“你多开车、没事”。女孩说:“我才不,坐公共交通一样的”。
  
  到了地方,高悦千恩万谢,女孩笑笑扭头沿原路回去,高悦才知道她专门绕路陪自己来,连名字都不知道。
  
  房主是个老头。房间在阁楼上,木头地板,有自己的厕所,没有暖气,但是可以用电暖气。高悦挺喜欢,可惜没有厨房。正在迟疑,老头掏出一个大文件夹,说:“你要同意就在合同上签字”。高悦拿过来,密密麻麻的小字,十几张纸,心下为难:都说在美国要小心,不能随便签字,对方现在要我签字怎么办呐。老头说:“都是标准的合同”。高悦犹犹豫豫,随便翻了几页,根本看不懂。老头说了半天,看高悦嘴里糊里糊涂说着听不懂的英文,那个意思是不要房子,不高兴了,说:“我还有事,你要是要的话就打电话”。
  
  高悦那天跑断了腿也才看了三家。一家没厨房,一家没有独立厕所,一家楼破得高悦担心要塌。估计这是他专门找最便宜房子的问题。下班前,高悦好容易摸回学校的学生住房办公室,决心无论如何第一学期也先在学校宿舍住下来再说。
  
  办事的是一个三百磅的白人胖大妈,在计算机里找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