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楼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话后,舒兰委靡的抬起了眼睛,“那你以后也一定要常来陪场哦。”罗少康点了点脑袋,具体来不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样,宽大的春风阁茶楼,有时候就罗少康一个人扇着扇子听戏,舒兰在戏台上抛心似的冲着罗少康唱,那种唱法里面倾注了很多她对罗少康的爱慕之情和感激之情。把在罗少康身边陪看的茶楼老板看的两眼发直,茶楼老板凑到罗少康耳边说到:“三爷,舒小姐的戏见长啊,以前从来没有听她这么唱过,是不是你给她用了什么药?”
“放屁,我还没听说过世上有什么药会让人把戏唱好,如果有那种药,还要师傅干什么!小兰唱的好那是她的本事,她肯定是下面又下苦功了,以后要好生持候。”
“那是,那是。”茶楼老板点着脑袋,抬头看台上的舒兰他摇起了脑袋,他不相信舒兰会下苦功,可是这戏在这儿明摆着,人家唱的不错,茶楼老板搅尽脑汁都没有想出来。
罗少康知道,他知道舒兰这都是用心唱给自己的。
舒兰的这一唱不要紧,把秋风阁的很多客人又都拉了回来,那些客人一哄进来坐到罗少康身边,坐下时,舒兰的味道就变,这时罗少康会笑着离开,留在台上的舒兰就开始敷衍了事,回到以前的唱法,没有了那种多情的味道,把台下过来的客人搞的晕晕忽忽。
“兰小姐,能不能还象罗三爷在这里时唱的那样唱给我们,我们加银子!”台下很多客人冲舒兰喊到。
舒兰在台上把戏装抖抖说到:“我现在和三爷在时唱的一样,你们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就去对面的秋风阁。”舒兰说完继续开唱,不过她现在多少比以前唱的认真一些,有些观众在台下取笑,她也会忍下去,因为她害怕,她害怕自己再任性观众都离去,罗少康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人家是少爷,早晚都会有自己的家人,自己是个戏子,什么时候也不会成为他的终身伴侣,就连罗家恐怕也进不了。所以舒兰想着就开始把自己全心的投入戏中唱,她唱自己的辛酸,唱自己对罗少康的爱情如同一阵风过后的蒲公英,飘飘不知会落到何方。全身心的唱戏,舒兰博得了听众的肯定,春风阁和秋风阁的局势也翻了个个,陈家三少爷和他请来的戏子在秋风阁空空荡荡的戏台上犯起傻来。
陈家三少爷指着手下的戏子说:“听见了吗,就象她那样唱,你们要唱的比她好!到时候我双倍给你们银子。”
第三节
陈三少爷说完他看了看台上一个漂亮的女子,那个女子显然是他们秋风阁的台柱子,陈三少爷说:“铃兰,为了让秋风阁比过春风阁,我可是在你身上下了血本,舒兰没有你年轻,也没有你漂亮,可是她的戏唱的好,原来的就不说了,自从你来后,曾经把她那边的客人全部拉过来很长时间,那段时间他们春风阁一个听戏的都没有,知道原因吗?”陈三少爷两个眼珠子来回看了看台上的戏子,“原因是她那时候太傲气,她不把听戏的当上帝,自己心情不好了,说不唱就不唱了,听戏的都是来茶楼消停的,不是来看脸色的,所以大伙都跑到了我们这里,为什么来我们这里,因为我们这里把客人当上帝,把客人当爷。”陈指南说完在茶楼的戏台上来回渡了几步,走到台边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茶楼戏院,脸色灰了下来,“如今舒兰要迈力唱了,我们当然就不行了,除非你们能唱出她那种味道。”陈三少爷不看身后的戏子,他背着手一副少爷的阔气。
唱戏的里面最牛的是戏班长,戏班长怕谁,除了罩着他们的富家少爷就是戏子里面的角儿了,秋风阁的角儿是谁?是铃兰!所以陈三少爷在这里和他们谈话时,戏班长都不敢乱插话,只有铃兰,只有铃兰敢出来和陈家三少爷说话。
铃兰是个十八有九的年轻姑娘,她比舒兰长的好看,陈三少爷请他们戏班过来是说过很多有压力的话,说什么要打败春风阁,一定要成丰庆镇上最好的角儿,角儿是说铃兰。铃兰知道陈家三少爷和罗少康在暗斗,为了让自己所在的戏班子能在丰庆立足,她经常偷偷学舒兰唱戏,要说铃兰平时用没用功夫,那不是冬练三九夏练三浮能形容的,姑娘为了唱腔上能跟上舒兰经常一晚上通宵在没人的茶楼后花园里练,把戏班里的戏子们都心疼的偷偷落泪,就这陈三少爷还经常说:“没有人家那份灵气,你就是练出血也不会成角儿。”
罗少康和舒兰经常在春风阁茶楼偷欢,所以陈家三少爷也经常学着罗少康在他的秋风阁和铃兰偷欢,两个人虽然行为一样,但感觉不一样,罗少康和舒兰是两相情愿,人家两个人缠绵在一起是那么回事。陈家三少爷就不一样了,铃兰和他睡觉那是被逼的,不是情愿的,两个人也在屋里亲亲我我铃兰从来没有象舒兰在罗少康怀里那样甜蜜含笑,她心里苦,象被强奸一样,躺在陈三少爷身下,眼角一行清泪斜在床头。
铃兰在陈家三少爷的眼里就是一个戏子,就是一个让人赏让人玩的女人,除了表面上说几句心疼的话,平时铃兰那就是个奴隶。
有时候铃兰会坐在秋风阁的楼上看对面春风阁的楼上,看人家舒兰怎样在罗少康怀里撒娇,看着满面堆着开心微笑的舒兰,铃兰说自己怎么就没有碰到罗少康那样的少爷,她抱怨,心里愤恨自己的命运。
*********
罗少康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大哥二哥都已经成家,就他一个人还是散户,都知道罗家是大家,罗少康又是罗老爷子最喜欢的儿子,所以在丰庆镇给罗少康说亲的日日登门,那么多提亲的罗少康就是不理,这让罗府的一家之长罗老爷子很是伤脑。
一日丰庆镇的大户人家楚家来人提亲罗老爷子认真了起来,他知道楚家在丰庆是三大家中的一家,楚家就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楚娇蓉是长,儿子是刚满十七岁的楚坎。
楚娇蓉罗老爷子见过,人长的可谓丰庆镇上的一枝明花,多少富家少爷去提亲因为楚家老爷子不同意都缩头退了回去,在楚娇蓉还小的时候楚老爷子就来罗府提过一次,那时候罗少康刚好二十,因为不是时候所以先放了下来,如今楚娇蓉已经二十出头,自然楚家就派人过来了。
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楚家在丰庆是三大家中最弱的一个,加上他家的儿子楚坎年幼,如果不找个可靠的靠山,一旦楚老爷子楚江南登天,他们楚家会被丰庆那些大户人家踩在脚下或者吞并。
所谓的门当户对就是给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设立的规矩,罗老爷子也明白,能让罗少康娶了楚家大小姐对罗家在丰庆镇的势力有多大的帮助,本来罗家就是丰庆最大最富的门户,现在加上楚家,罗老爷子认为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了。
罗府的客厅上,楚家的提亲人和罗老爷子罗夫人笑谈着,罗少康刚从外面回来就被一个丫鬟叫了过来。
罗少康在半路上向哪个丫鬟打听什么事情?那个丫鬟一脸的不高兴,从丫鬟的脸色上可以看出答案,罗少康知道又是提亲的来了。
一进客厅罗少康便笑了起来,他面上笑心里很烦,也不知道又是那家的小姐,每次都要在这里和媒人罗嗦一番,看看客厅上的丫鬟,个个都愁眉苦脸,在罗夫人身边的凤叶闪着两个眼睛看着罗少康,那种眼神充满了伤感,把罗少康弄的对楚家人笑的很牵强。
罗少康坐下听两家长辈说了很多关于婚后两家未来的憧憬,多是一些关系,罗老爷子说自己在朝廷里有什么什么人,楚家人说楚老爷在朝廷里有什么什么人,还有个什么亲戚在广州做大生意,所拥有的钱可以买两三个丰庆镇。
双方越说越厉害,最后就差联合起来推翻清王朝了,才提到正事。楚家人说起楚家大小姐他们不夸张,因为楚娇蓉在丰庆那是出了名的美女,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丰庆镇都传遍了的才女。
罗少康低着头,他只管听不插话,一直到楚家人站起来要走,他才向人家含笑说了句:“慢走。”
罗老爷子在客厅外送走楚家人回来呵呵只笑,他看着厅上的罗少康说:“少康,怎么样,这回可不能再推了啊,楚家大小姐可是难得的佳人啊。”说完他呵呵笑着坐回自己的上座。在旁边的罗夫人也帮着笑,她说:“是啊,康儿这次你总不会再嫌弃人家什么了吧。”她说完,罗老爷子和她一起笑了起来,在旁边的丫鬟凤叶转了一下眼睛,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罗少康看见凤叶的样子心里暗笑了一下,“这丫头吃醋还真厉害。”想着他低下头摇了摇。
罗老爷子看见罗少康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他把眉头皱了起来,“少康,怎么?你还有想法?我告诉你,这次你必须听我的,你今年都三十了,我决不允许你再放荡。”罗老爷子说着严肃了起来。
罗少康知道楚家小姐是个好姑娘,他抬头笑到:“父亲错怪我了,这门亲事我同意,主要是婚期事宜我懒得操心,所以……”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同意,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管了,哈哈哈哈!”罗老爷子象放下一块石头一样松了不少。
丫鬟凤叶和一些喜欢罗少康的丫鬟都看着罗少康瞪了一下眼睛,恨不得把哪个花心的男人打个半死。罗少康也和丫鬟们对看着,他把双手伸了一下,表示家族所逼,自己也没办法。
*********
白天楚家刚提过亲事,晚上罗少康就想到了凤荷,罗家花园里,罗少康一个人提着长袍偷偷前往凤荷的住处,突然在一个圆门处碰到几个巡夜的家丁,罗少康和那些家丁都吓了一跳,罗少康拍着心口,真想对这帮人臭骂一通,看见几个家丁都低着脑袋连连求饶,罗少康这才收起了火气,他没好气的摆了摆手,示意那些家丁赶快滚开。几个家丁匆匆点了几下脑袋提着灯笼朝花园的别处去了。
罗少康看那些人消失在夜色中后,他抖了抖衣服没好气的说到:“妈的,这几天是怎么了?老子干什么都不顺,妈的。”罗少康,扑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朝凤荷那去了。
罗府的房子多,所以丫鬟所住的也是单间,每个丫鬟都有自己的房间,那些持侯太太老爷的丫鬟就住在主人房间的附近,凤荷没有固定的主子持侯,所以她住的地方离其他人的地方都比较远,在一片花丛里,凤荷的房子单单的矗立在那里。
罗少康来到凤荷房子的外面,他没有直接进去,他站在外面冲着凤荷的房子望了起来,看着凤荷窗口射出来的灯光他知道凤荷还没有睡觉,怎么和这个姑娘套近乎呢?罗少康寻思着,但是夜又没有太长时间,他起身就大步朝门口迈了过去,边走边想:以前那个姑娘不是服服帖贴的,你我相信也一样。罗少康想着就走到了凤荷的门前。
罗家房子是大清朝时期的那种大木门,除了下面做小墙外,上面都是花格似的窗空,里面糊的是白纸。罗少康在白纸上用手捅了一个窟窿,还象以前那样先偷看一番。
凤荷屋里摆放的很整齐,床、桌子擦的闪着光亮,床上被子叠的一看就有一种想睡觉的感觉。
罗少康看了很久都没有看到凤荷,再看看窗户,原来凤荷在窗口下绣东西,罗少康想到窗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