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正味记 >

第142章

正味记-第142章

小说: 正味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雪关上房门,笑着对赵希厚道:“那两位老先生真是有意思,尤其是那个,他居然说出那么多道道来,衣冠禽兽,这个却是有意思!”
赵希厚深深地望了背后一眼,这三个人当真是爽快不已!他羡慕这样的生活,若是可以,他也希望能够这样。
“其实,他们何必为了一只蟹这般讲究?”瑞雪虽然觉得他们斗文的样子不错,而且常常能蹦出些新鲜的东西,激发众人的思路,可是这样似乎不是在有辱斯文?“再上几笼螃蟹不就好了?何必这般!”
赵希厚笑了笑,瑞雪怎么会知道文人在这上头的兴致,若是畅怀而用,就没有意思,只意味去吃,未解其中之深意,不过是饕餮之人。
饮食吃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更深层地东西。
“你们跑哪里去了?”乐凤仪从雅间走了出来,一见到赵希厚就抓住他的手,“罚酒罚酒!”
刘平却是拦住了他:“你就别喝了,这还要去拜见雪堂祖父同父亲,你这样醉醺醺的实在是太失礼。等考完,咱们再来喝,这乐民楼又不会跑!”
乐凤仪只得作罢,却是一定要赵希厚罚酒。赵希厚只得连喝三杯,算是赔礼,临走之时却是对瑞雪道,他这几日就不过来了,等考完试再来!

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状元豆
八月初九是正经的考试日子,这一天的四更学子们必须列队依次高声报名进入考场,然后在主考官的带领下拜孔子、拜圣贤,等该拜的都拜完后,学子们便按照唱名顺序,提着考蓝进入考号中。
这一天无数的考生加重烛光未灭,母亲为儿子,妻子为丈夫打点行李,父亲交待儿子,那些个由外地赶来的考生则是互相打气。
赵二太太一夜未睡,儿子的东西是检查又检查,赵老太爷干脆一句话不说,看着孙子走出家门,赵佑楣最是轻松,只对儿子道了声“辛苦了!”
看着父亲蹦出的那句“辛苦了!”赵希厚不禁对今后的九天充满期待,会辛苦么?
赵希厚走的很早,寒星满天,八月,天虽然依旧酷热,但早晚还是很凉快地,赵希厚从马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才过四更。他整理整理衣裳,深深地吸了口气。清晨的空气就是沁人心脾,好舒服!
此时贡院外以来了许多学子,扎推的站着,小声的说话,或是在沿街的小摊子上买些吃食。初九、十二、十五这三天的早上许多小贩也会把摊子摆到这,做些学子的生意。
“雪堂!”
赵希厚朝后面望去,瞧见一同而来的邱端甫乐凤仪刘平三人,他们却是坐在一个小摊子跟前,而那摆摊子的却是瑞雪。
“你怎么弄了这个!”
他随即注意到同来的还有崔怀光等人,崔怀光笑着从个学子手中接过两文钱,笑着祝他蟾宫折桂。
“这生意虽小,却是今年最大的好彩头。”崔怀光笑嘻嘻的道,他还请了个学子为自己写了字,“若是今年会元在我这吃了东西,我这就叫会元饺!”
赵希厚嘿嘿一笑,对着瑞雪道:“也给我一碗吧!”
肉燕是在店里包好带了出来的,抓一把下锅,过了一会儿就好了。
“王家妹子?你怎么来了?也给我们兄弟来一碗。”又是看守考场的袁森眼尖地发现了摆摊子的瑞雪,带着同伴坐到另一桌上,邻桌的两个学子一见到兵丁过来,忙付了钱,匆匆地走了。
瑞雪看见袁森微微一愣,按他们的人头煮了肉燕送了过去,瑞雪放下碗便要离开,袁森却叫住了她,同她说话。
赵希厚一见袁森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东西也不吃,就盯着袁森那桌。看着袁森对着瑞雪傻兮兮地笑,他再次哼了两声。
“你这是怎么了?”乐凤仪看着赵希厚的眼睛都要瞪出来,饶有兴趣地问道。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啥?”乐凤仪没听清赵希厚嘟嘟囔囔的发音,笑着道:“你小子就不能朝我们这看看?我们是不如王姑娘,可你也不这样啊!”
“斋生!”邱端甫叫住了乐凤仪,冲他摇摇头,这个时候他还在火上浇油。
乐凤仪见邱端甫对自己使眼色,更是感到好奇,他不再开口,而是抱着双臂,优哉游哉地看着赵希厚双眼冒火的样子。
“瑞雪,我肚子疼。”赵希厚随口找了个理由招呼着瑞雪。
瑞雪听了忙同袁森道别,快步走到赵希厚身边:“怎么会肚子疼,要不要紧?”
赵希厚一看到瑞雪过来,立即傻了眼。他也不过是随口说说,想着以前他也不过是能让她暂时不同那个黑炭说话。哪里想到她会过来,还有些担心自己。
得不到赵希厚的回答,瑞雪更是有些着急了:“你倒是说话啊!现在赶快去瞧郎中,应该还来得及。”
赵希厚忙遮遮掩掩地道:“没事,没事。”
瑞雪有些不大相信,怎么会突然就好,可是赵希厚的面色无恙:“真的没事?”
“真的没事。突然疼了一下。哦,你们看,要进场了!”赵希厚忙指着前面的人群,最前面已经开始唱名了,“咱们准备进去吧!”
邱端甫几人都站了起来,瑞雪忙叫住他们,从担子下面的空档提出四个小食盒,分别递给他们:“这是董师傅准备的点心,你们带进去吃。”
乐凤仪挑了一个,却不想被瑞雪叫住了:“乐公子是这个。”
“你这还分谁跟谁?让我看看有什么不同。”乐凤仪想着方才赵希厚同瑞雪之间的暗流就觉得有什么,他把考试丢在了脑后,对每个食盒中的点心究竟是什么却是有很大的兴趣。
瑞雪微微窘色:“没什么不同。只是邱公子的点心多些。”
乐凤仪嘿嘿一笑。看着赵希厚微变的脸色,他心里笑得更欢,不过邱端甫是跟赵希厚的五妹订亲的人,这姑娘……
“你们都有人准备,邱公子是一个人,董师傅特地多装了些。”瑞雪开了食盒请乐凤仪看了,“邱公子喜欢吃酥饼跟菜窝窝,这是鸡丝卷跟翡翠烧麦,乐公子您跟刘公子喜欢什么我们都不晓得,这是高师傅顺便准备的。”
乐凤仪满意地看着食盒里的冰雪酥:“我爱吃这个。太平兄昨日还是你们点的虾饼好。这就有了。”
瑞雪望着崔怀光微微一笑,这些点心都是崔怀光亲自点的,不过是在乐民楼吃了两次东西,崔怀光便将他们的喜好记了个大概。
“这是什么?”刘平瞧着食盒最上方还放着一小碟东西,问道。
“是陈皮!酸酸的最是来精神。若是累了,含一片这个,包您有精神。”
乐凤仪听这崔怀光的解释,拈了一片放在口中,很快便吐了出来,卡着喉咙:“酸死我了。这玩意还是拿回去给我媳妇吃,怀我家小子的时候就差点没抱着醋坛子喝了。”
他夸张的表现,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却也一扫先前的凝重。
“还有这个。”瑞雪开了一边小炉子上炖的锅,这个一直飘出浓郁的香味来的锅立即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好香啊!是什么。”
锅里煮的是黄豆。
瑞雪装了四小碗煮的黄豆,又在上面加了一颗红枣,放到食盒最下面。
赵希厚哪里想到瑞雪会准备这个,他坚持不要:“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我不要。”
哪里知道瑞雪最先给的就是他,毋庸置疑地道:“一定要,老太爷交待过,你们进场一定要带上这个!”
赵希厚好笑地道:“带这个,若是带这个爷爷怎么没叫我带上。”
瑞雪盖上食盒的盖子,道:“你还记不记得老太爷说过,以前家里穷的时候,你曾祖母每天剩下一小把黄豆煮了给老太爷吃,让他好好读书么?”
赵希厚点点头。他当然记得,爷爷当时泪流满面的!
此时一直站在边上的一个书生走到了瑞雪跟前,向她作揖:“姑娘,可否卖与在下一文钱的黄豆。”
瑞雪微微一愣。倒是崔怀光快手地生了满满一碗的黄豆,递到书生跟前。书生忙摸出一文钱交给崔怀光。
崔怀光忙拦住他:“不用,这原不是卖的。”
“买东西付钱天经地义。”
崔怀光笑笑:“不如你给我这煮黄豆写个名牌吧!这黄豆就当我的润笔费?瑞雪,这叫什么好。”
瑞雪想了想道:“老太爷说过,他那年乡试时转运来就是因为临来前的一碗,他母亲在这个煮黄豆上加了一个红枣。老太爷吃了这个中了会元,后来又是状元,所以天下再个没有比我这个状元豆更好彩头的东西了。就叫状元豆!”
书生没想到瑞雪口中的老太爷会是状元,想也不想的便写了状元豆三个字。他的字没有赵希厚的肆意,是端端正正,中规中矩的台阁体,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彩头,但是崔怀光仍欣喜的接了。
书生放下笔,问道:“姑娘,您方才说的状元是……”
“赵……”瑞雪一下子卡了壳,说实话,她到现在还不知道赵老太爷的名讳,她望向了赵希厚,“我记得是昭宁元年……”
赵希厚只得上前道:“赵秉忠。”
书生想了想道:“不对啊。我记得那一年的状元是彭有祺。”
赵希厚有些不自然地别过头。这件事对于赵老太爷是件痛,赵家人都不愿意再提起。
乐凤仪他们是知道这件事,摇头晃脑地道:“非也非也。大家都知道原先拟定的状元便是赵秉忠。想必你也知道。”
书生点点头:“只不过最后点的是彭老状元,所以这不能叫状元豆。”他说着就要去抹自己的字。
几个人的争论引来附近学子的驻足。前面的进程相当缓慢,他们在这耽搁一会儿并不算什么。
瑞雪开口道:“当时万岁点状元的时候并没有姓彭的文章好,而是说字好,所以彭状元只能是个书法状元,我从来就没听过做文章,只瞧字不看文章,王羲之的字那么好,怎么都不是状元?”
其实瑞雪不过是强辩,完全不知道,王羲之那个时候还没有科举的出现。不过她所的就是事实,天下的人都知道昭宁元年的状元易人,是因为书法,因此以后的学子们都在书法上下功夫。
瑞雪仍旧在那书生的黄豆上放了一颗红枣,对赵希厚同邱端甫他们道:“有老太爷这个文曲星保佑你们,你们一定能蟾宫折桂的!”
瑞雪这个煮黄豆不过是要安慰赵希厚的,现在没想到因为赵老太爷以前常吃这个煮黄豆中了举人又中了榜眼的事,一锅黄豆被那些想得好彩头的学子们一抢而空。没抢到的懊恼不已,商量着要跟人买,一粒一文钱都有。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鲶鱼(上)
崔怀光没想到,瑞雪也没想到,小小的五香黄豆会卖的那么好,虽然说他们的小摊子是举子们的首选,可是毕竟数量有限,买不到的学子们会退而求其次选择,选择其他卖五香黄豆的小贩。
这一天是八月二十一,只等鸣炮,这一年的乡试便要结束了。瑞雪坐在那同崔怀光说话,崔怀光瞧了瞧天,伸了个懒腰:“好了!新老爷们要出来了!”
考中了举人的学子们,在那一刻就成了老爷,运气好的,就可以迈向官场,称为实实在在的老爷。
“我要是再年轻几岁,我也想去试试。”崔怀光慢慢的扭动着腰。
瑞雪一听他自称再年轻几岁,忍不住笑了,崔怀光总是把自己说的很老,可是他也不过比赵希厚大四五岁,比起已经考了好些次的李老郎中的儿子要小许多。
崔怀光见瑞雪笑了,道:“你笑我不自量力?”
“不是。你若是想考就去试试,拿年纪说什么?李叔比你年纪还要大,还在考。”
“我是读书那块料么?我读书就头疼,怎么都读不明白,但我做生意就不一样,我不喜欢我那个账本上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所以成天就想着法子做。”崔怀光说着自己的感触,“读书那种事,要赵公子跟邱公子那样的人。赵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