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一个人的生活   >

第24章

一个人的生活  -第24章

小说: 一个人的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的笔记本底下。
既然穷,就要穷得一清二白,穷得有志有骨。
他们吃饭的时候,西山别墅的经理上来敬酒。因为许显达的面子,人家特把老向夫妇恭维了一番。所谓恭维,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当不得真。可是在经理提到老向可以来他们这儿指点指点时,老向竟然像真的一样表态可以过来,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嘛。
经理后悔得恨不得打自己嘴巴,老向这个状态能做什么?看门吗?现在都是清一色的保安;修花吗?老向能拎动修剪工具吗?一时,经理嘴里的鸡块好像卡在那儿了。
向夫人马上表态,他哪行啊,都是半身入土的人了。
许显达却说,怎么不行?我看向哥的身体不错!我的这个别墅就是他一人操持的。说着转向经理,给安排一下呗,我来的时候也有个伴!
既然推脱不掉,那只有装出全身欢喜的样子了。好啊好啊,向老师不是还会摄影吗?我们这个别墅区,需要宣传图片。
向老师也懂装修印刷啊!许显达又补充一句。
当下,老向的工作就在饭桌上敲定了,也没有什么职务,就是负责西山别墅的摄影宣传。包吃包住一个月800块。向夫人感觉少了,绷着脸以老向老了为由不肯妥协。而老向显得满心欢喜的样子。包吃包住一个月800,一年就是8 000,10年呢?这样一算,老向的眼前就涌现了大把子钞票,他用眼神暗示向夫人,有800块总比没有强嘛。
因为许显达的面子,老向终于在退休之后有了一份收入。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吃完饭老向就要求去看看住处。他说西山别墅环境好,适合老年人居住。经理碍于面子,只好带他们去看了职工宿舍。在别墅的后面,有一排白色的小平房,面积也就是十几平方米的样子,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
想到老向从此要和工人住在一起,向夫人的心里难免酸楚。不过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说实话,假若不怕许显达笑话,她都不想回家住了。
第二天,老向就和向夫人把东西搬了过来。反正早晚都要过来,还不如早点呢。老向夫妇很精心地把房间布置了一番,那小小的空间里显得温馨极了。老向终于有了一个不回家住、不见儿媳的正当理由。向夫人也时常借看望老向的机会来到这里。
向北京对父亲去西山别墅工作的事,从起初的反对到后来的认同。尤其老向不停地把单位发的东西往家里带时,向北京和夏虹的心情一样,充满了感激与喜悦。老头儿挣钱,为了什么?到后来还不是归了他们。有这样一个能挣钱的老头儿,总比拖一个生病在床需要人民币的老头儿好吧。
向北京推销饮料和夏虹推销房子一样,虽然等待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但平时零零星星的收获也让他们有了足够的信心。向北京每天坐着公车跑客户的时候,总是学会想象自己有钱的时候来鼓励自己。他一天跑10家,不可能10家都没有结果吧。就算这10家都没有结果,但他也跑出了经验,摸出了窍门。慢慢地,向北京的手机里有了一大串的联络名单;慢慢地,向北京开始像以前那样出入娱乐场所;慢慢地,向北京的肚子装满了各种啤酒。
有一天,向北京跑了很久的一个客户,终于被向北京的热情向北京的饮料和金钱感动,大笔一挥签了供货合同。数目不多,但也挺高兴的,积沙成塔嘛。
夏虹拿着计算器,一边听向北京描述一边啪啪地摁着。向北京的状态不错,她也没闲着。上半年大单没来,小单也来了不少。她又利用工作之便,增加了租房的业务。北京的外来人口过多,找房子和出租房子的人像走马灯一样。夏虹在跑业务的时候,有个老太太要出租自己的一室一厅,夏虹把信息贴进去,马上有人租了下来。一室一厅,什么也没有的空房子竟然租得了1 300元的价格。按照规定,夏虹得到300块钱的中介费。夏虹感激的心态还没有消失,就从内行中知道了,像这样的房子,要双方通吃,还有的要收一个月的租金。夏虹跑来跑去,发现这租房子的业务竟然比卖房子好做,虽然这钱不多,但属于细水长流。夏虹打算好了,假若租房的业务跑熟了,自己就踢开老板单干。
向洋看出父母比以前有钱了,所以也敢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了。向洋在晚饭后很明确地向父母宣布,他准备学古筝。向洋学古筝的想法由来已久,他之所以没说,是因为家里一连串的事情让他没有机会可说。向洋是一个特别会看眼色的孩子,他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事情。
向北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夏虹却不愿意,不仅是因为钱,而是她觉得古筝都是女孩子弹的玩意。向洋要学也应该学钢琴,学小提琴,哪怕学个二胡也比古筝强。夏虹寄予向洋的希望并不比老向夫妇少多少,她像一个无头苍蝇在报纸电视上寻找改变儿子命运的机会。比如她知道某个当红的演员,父母也是普通工人,她就萌生了把儿子培养成演员的念头。比如她知道某位钢琴王子,也是三练秋冬九练酷暑终于成名时,她又想着把儿子培养成钢琴王子。做不了肖邦,做个李云迪嘛。
向洋相貌虽然继承了父亲的优势,但因为身材过胖的原因,根本找不到父亲年轻时的帅气和挺拔。向洋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孩子,喜欢随波逐流,看人家孩子画出了苹果,他也得拿起画笔,还没等苹果画出来,向洋早就兴趣不在了。
关于孩子的培养问题,他们曾经认真地商讨过。因为意见不同,孩子又小,他们就把这事给放在那儿了。夏虹不允许向洋学古筝,老向夫妇却表现得非常支持。不过这支持可不能嘴上说说,是需要金钱支持的。一台普通的古筝加上培训费已不是一两千就可以解决的。老向因为有了工作,这点钱就算不了什么了。更何况,可以利用给向洋买古筝的机会缓和一下关系。不管怎么说,血浓于水嘛。
老向夫妇怀着喜悦、和好的心情在没和向北京夫妇打招呼的情况下就回来了。要是夏虹知道他们回来,拼上命也得把家里收拾一番。向夫人刚去西山别墅的时候,夏虹对于婆婆的归来把握不准,每次都要在任性之后回归原位,以便落得向夫人数落。后来,夏虹慢慢地掌握了向夫人的行动的日期,在算准她不回来的日子就任意挥霍。

关系弄得无比僵硬

比如向夫人在家的时候,从来不用洗衣机的,家里那台老得不行的洗衣机的作用就是甩干,以免往地板上滴水。比如向夫人在家的时候,总是把家里的各个水龙头都拧开一点点,以便在水表不转的情况下接水。比如向夫人在家的时候,就算菜盘子里只有菜汤了,她仍然可以热了当盘菜。向夫人一生算计,日子过得精明,倒符合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夏虹感觉不爽的是,自己一回到家里,老是感觉向夫人的眼睛就长在她的背后,她做什么事情向夫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进门得脱鞋,脱了鞋要放到鞋架上。如果鞋臭的话放点茶叶,如果下雨鞋上有泥的话就提前裹个塑料袋。洗碗时要先用洗菜的水冲一遍,然后再把洗菜的水倒到桶里留着冲马桶,如果没有洗菜的水可以用清水,但洗一次后一定留在桶里,等着下次洗东西。洗衣服不要用洗衣机,不干净也绞得走型,也不要戴手套洗,就用手拿肥皂搓,搓一遍不行,得搓二遍,尤其领子。洗完后的衣服薄的在卫生间控水,厚的衣服用洗衣机甩干。对对,还有那台洗衣机,岁数大了,经不住折腾,不要把它当成自动,扭动的时候要轻,衣服要放平,不然转动坏了机子就完了。晾衣服也有讲究,晾的时候一定要用双手甩开衣服,不是敷衍地甩,要用力地甩,不然显得不平。由此种种,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绿豆芝麻大的小事,却把向夫人和夏虹之间的关系弄得无比僵硬。
现在好了,向夫人不在了。夏虹可以把许多衣服放在那架破洗衣机里拼命地摇晃;夏虹可以哗啦啦地任着性子用水;夏虹可以衣衫不整地跑进卫生间,如果高兴,她可以一边上马桶一边唱歌。反正家里除了老公就是儿子,没有人说她没有人嫌她也没有人打扰她。这个二室一厅她是一家之主,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做的饭再不好吃儿子老公也吃了,洗的衣服平不平整也没有人埋怨她。夏虹觉得结婚后就不应该和婆婆挤在一起,她们根本不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表面上再客套,表面上再和睦,心里也想的不是一回事儿。
这一天早上,因为睡过头了,一家三口急急忙忙地收拾自己。夏虹披头散发地煮了方便面,向北京手忙脚乱地整理合同,向洋可能是吃的不好,长久地坐在卫生间里稀里哗啦。
这时,夏虹发现停水了,她刚把三只油乎乎的碗放到洗碗池里,扭下去的水龙头一点反应也没有。停水了?向北京停水了,夏虹一边说着一边又拧其他地方的水龙头。
向北京说,停就停呗,也不是第一次停水。夏虹说我还没洗脸啊,还有碗也没洗。向北京说去单位洗吧,谁让你不先洗脸了。我今天有个重要的客户,我先走了。夏虹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碗可以不洗,我的脸也可以不洗,厕所不能不冲吧?向北京说你没存水啊?我妈以前都存水的!夏虹说我要是存了水还用找你吗?向北京说你找我有什么用?我有水啊?夏虹说,你怎么全是废话?向北京说你才是废话呢,你给我说这些耽搁我的时间不说,我也找不到水!我又不是神仙我可以变水,我也不是自来水局局长,可以特权一下。行了行了,别瞪眼睛了,厕所一天不冲也没关系,我来不及了,我得先走了。
“啪”的一声,向北京随着防盗门的碰撞而消失了。
如果在以前,向夫人会节约很多水出来的,随便在哪个地方,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水。现在好了,夏虹光顾着自由了,根本没有节约,几只桶里全是干干的。物业正在修自来水管道,不到晚上是来不了水的。人家早把停水通知贴到了楼道里,自己没注意只好自认倒霉。向洋拉完了肚子摁不出水来,在厕所里急得叫唤。这时,单位又打电话催夏虹开会。她把散发着臭味的马桶一下子盖上,脸也顾不得洗就上班了。
老向夫妇怀着惊喜推开房门的时候,向夫人的笑容像被电击了一下子凝固了。她并没有闻到卫生间的臭味,而是被家里的状态给吓住了。鞋架已经成了摆设,过道里堆着乱七八糟的鞋子。地板已经脏得没了光泽,随着阳光的反射明的暗的油污全部呈现在眼前。自己的房间被向洋睡过了,小子把衣服臭袜子散了一地,桌子上像摆摊一样摆着他的玩具和书本。洗衣机里塞着他们换下来没洗的衣服,棉的,单的,内衣,短裤。向北京夫妇的屋子更是像遭劫一样,被子不叠没关系,别叠得张牙舞爪,乱七八糟。
卫生间里,因为做饭灶具上粘了点点滴滴的油污,被谁三心二意地抹了一把,不仅没把油污抹干净,反而显得灶台更加脏乱了。洗碗池里的水龙头堆着三只粘着方便面的碗,看来是他们一家三口匆忙战后的结果。衣服不洗,地板不擦,碗呢?碗怎么可以不刷?向夫人站在厨房里泪都要下来了。
老向来的时候看到楼口还没被撕掉的停水通知,马上替他们解脱。向夫人的手马上去拧水龙头,水像和夏虹过不去一样淌了出来。向夫人说这不是水吗?老向说可能是刚来了,刚才真的停水了,你没看到停水通知吗?向夫人说这不是停不停水的问题,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