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欲壑 >

第2章

欲壑-第2章

小说: 欲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女吹鼻子瞪眼的说,没啥子?那她打电话给我说已经把你贴起罗。你少给老子装,上个月工资去哪儿了?你说啊!老子看你身上都有她的味,那婆娘骚不骚?老子看到你都恶心,一个被人日穿的婆娘都要要,你要找找个伸展点嘛。那女人说话标准成都女人的泼辣,噼里啪啦说了一长气。弄得那男人腔都开不到,一直沉默不语。
那女人的怒气因为男人的沉默而愈发高涨,最后竟拍着桌子大吼大叫起来。本以为一场“母老虎大战公绵羊”的好戏即将上演。但就在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男人突然贴到即将发威的母老虎耳朵前,悄声说了句什么。那女人的脸刚才是因为生气而涨红,听了男人的话却是充满羞涩的潮红‘‘‘‘‘‘
这个都市到处都有“情变”与“变情”的故事,虽已司空见惯。但预计上演的武戏没有开锣就打住,有些遗憾。不过我有点佩服这个男人,他不知说了句什么话,象变魔法一样,让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变得冷却。由此可见这个世界玩女人于股掌间的男人多哦!
我回过头去看江树,他已经三瓶啤酒下肚了,眼睛红得象要喷血。我说你娃好久没睡觉了?他说三天只睡了两个钟头。我说你不要命了唆,这样下去要成神经病,一个女人都把你搞成这样,你还想干啥子大事,挣啥子大钱?
我不止一次的和江树商量要做点生意,他在银行上班,我在一家要死不活的国企上班,每月都为那点微薄的工资而哀叹不已,但又没其他办法,我说我们没有机会,于是天天都在等机会,等到现在连什么是机会都不知道,我想也许这辈子就这么庸庸碌碌的过了。只有在充满无奈与悲哀的心情下,用纵情声色来填补生命的空挡。
江树很长时间没有说话,铁阴着脸,心里的痛苦写在脸上。TMD,不就是失恋吗?不至于弄出这副猥琐样。我说,走,今晚出去晃,放松一下。
江涛苦着脸说,晃啥哦晃,没的心情。我终于发怒了,大声说,你娃还是不是男人,这个世界女人多的是,你要是有钱,还怕找不到女人。江涛摇摇头苦笑着说,关键我没得钱。
我无语。
第四节
    (4)
成都的天气是让人窝火的天气,无论是哪一个季节,阴沉始终是它的一贯作风。象给人心里罩上一层纱布。我经常在办公室的窗台上看天上的东西,除了污七麻糟的云雾外,什么也看不见,不由悲从心生,这就象我的生命,看不见未来的方向,也不知道该走向何方。我想破口大骂,却不知道骂的对象。今年三十岁了,人生蹉跎了三分之一,却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市场经济的洪流把我们这一代出生的人打成了“最失落的一代”。出生时,四人帮已是强弩之末,所以没受到它的荼毒,中国经济起飞时,又处于懵懂世事的年龄。经常听我上一辈人说,刚搞改革开放那会儿,单位鼓励你去银行借钱,还不要利息。我听了直咋舌。要是在现在,一定豁出老命去借他个几百上千万,光吃利息都发了。唉!生不逢时。
不过人生的道路总体还算波澜不惊,从学校毕业时赶上最后一批统一分配。比起现在的毕业生削尖了脑袋,到处应聘找工作还要好一点。不过虚晃到人生所谓的“黄金”年龄段,却发觉烦恼出奇的多。看到别人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开越高档。心里的无奈与不平衡是不言而喻,于是渐渐迷惘而不知所措。人生的定位失去了准心。但能做什么呢?所以我把全部希望寄托到每周开奖三次的彩票上,每次不敢买多,十多元钱就顶天了。就这十多元钱,承载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当然,也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寄托,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到一点点安慰。
我就这么生活在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地方,我喜欢晚上,因为漆黑下的绚烂总能迷住我的双眼,虽然总有点不真实,但能让人暂时忘记生活的不悦和压力,就象我的梦。
我一次次怒骂,该死的生活啊!你为什么要让这个世界有那么多有钱人,你为什么不让我成为有钱人哦?‘‘‘‘‘‘‘‘
我和我的“上帝”住在父母给的一套五十多平米的住房,在成都二环路边上,至少不算是城郊,也算是唯一不动产。
上帝——噢不,还是叫她倩姐吧!虽然她比我小两岁,我还是一直沿用这个“尊称”。我和我的倩姐都是在为别人的财富而卖力,让别人充分的榨取我们的剩余价值。我的单位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国家说了算变成个人说了算。倩姐则实实在在为一个私人老板工作,说穿了,我们俩都是打工的。
这个城市有多少我们这样的人,恐怕是大部分吧。社会就这样变化,“你可以实现自己价值,但你将会没有安全感”。
倩姐是雅安人,真应了那句“雅安出美女”的话,长得很漂亮,皮肤白皙,个子高窕,绝对是那种“丢在家里不放心”的女人。刚认识她那会儿,天天担心她被其他男人“撬”了去,心理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象小时候唱的那首《儿童团之歌》“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准备随时向对她有非份之想的男人予毁灭性的打击。在经历了几场“小战役”后,我成功捍卫了胜利果实,倩姐也从原来的模棱两可转而对我的死心塌地。
我喜欢漂亮女人,倩姐是我所有见过的网友中最漂亮的一个,这也是我为什么和她走了那么长久,然后结婚的主要原因。
第五节
    5)
几年前上网还没有现在的视屏聊天,可以当场“审货”。那时候见网友带有运气成分。网上美女多,几乎一见一个准,这都是我朋友说的。我那位朋友说,上网其实是最廉价的泡妞手段之一。
他的方法是,在网上聊一段时间后,就向她要电话,然后电话里凭自己的口才勾兑出来见面;见面之后,就吃饭,吃饭之后就唱歌喝酒,喝得开心时,应该可以握住她的手。然后唱歌会唱很晚,他会以一个女孩这么晚回家有危险为借口,把她哄回家睡。进了家门,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如果还不得手就别在江湖混了。美其名曰“五步倒”。
我见朋友说得头头是道,也动心了。于是第一次聊天聊了个年龄十八岁的,按照朋友的步骤,我向这个小妹妹要了电话,她居然很爽快的给我了。于是我们在电话里聊了一个通宵。我听这个小MM的声音还可以,幻想他一定“声如其人。”于是约她出来见面。到见面那天,还专门把自己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把自己打扮得象个新郎官,更周到的是找朋友借了一辆“奥迪”欢天喜地的开去见她。
结果一见面,瞬间就被人从热情似火的沙漠抛到了冰雪漫天的北极。我几乎绝望的想让自己和“奥迪”车同时从地缝里钻进去。
这个所谓的“十八岁美女”象一只在脱毛的丑小鸭,头发稀稀拉拉,面黑得让人联想到她和非洲大陆存在某种血缘关系,眼睛仿佛金鱼般象外凸出,让我怀疑她得了甲亢。连和她说话我都觉得呼吸困难,更别提还有什么后续动作了。
自从受了这次强烈刺激后,我发誓不再见网友,因为我相信能从网上走下来的,决没有好货色。
但倩姐是个例外,我们在网上、电话里聊得很开心,见面是她先提出来的,我本来不愿意,我情愿大家保存一点遐想,这样友谊能长久一点。但她坚持,我没办法,只好说你到成都来嘛。当时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迎接一个残酷现实。但一见到她,就知道被“套牢”了。
要说这种叫“网恋”的认识方式虽然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但在电脑刚刚兴起的时候还叫另类。所以我想也许我至少还是那个时代的“新新人类”,玩的比别人新鲜,谈恋爱比别人另类,泡女人比别人疯狂,什么都是不一样。我们就象上紧发条似的拼命挥霍着青春,虽然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但仍然乐此不疲。
今天是情人节,我准时来到倩姐的公司楼下,想和她去庆祝一下。说心里话,我对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深恶痛绝,“老夫老妻”还学那些少男少女玩浪漫,浪漫就得花钱,而且是平时浪漫的好几倍,太冤了吧!
我在楼下等毕倩时给江树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情人节不要东想西想,自己把心情放开。对一个刚失恋的人来说,情人节对他们简直是种虐待。
江树说,你来陪我嘛。
我说我对你的屁股不感兴趣。就挂上了电话。
当我还在盘算一支玫瑰花等于自己几天的午饭钱的时候,我的倩姐已经从公司款款走了出来,我眼睛一眨不眨的盯住她身上那件衣服,肉不由痛了起来。
倩姐走过来挽住我的胳膊,在我脸上轻轻一吻,说老公情人节快乐。我说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眼睛还没从那身衣服上放下来。倩姐在我面前转了一圈,问漂亮吗?我点点头。她说今天商场打折,才六百多。
我感觉脸抽搐了一下,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的情人节不过了。但看她甜蜜蜜的样子,又有点于心不忍,难得让她高兴,只能咬紧牙关,认!
我们到了总府路上的一家德客士炸鸡吃饭,里面人山人海,大多都是一对一对的男女。情人节这玩意儿是西方传过来的,当然要到有西方味道的地方过节才算正宗,有钱的去吃西餐,没钱的就啃炸鸡腿,各得其乐。
第六节
    等了好久才有一个位置,我慌不迭的把倩姐安顿好,又挤得一身臭汗买了两个汉堡包和一个鸡腿。倩姐问杂个只买一个鸡腿呢?我说我没胃口。倩姐说你是看见我买衣服心痛了哇?我摇摇头说,真的没胃口。她有点生气的撅起嘴巴说,我骗你的,这身衣服才一百二,看你那小气样。她甩了两个卫生球给我。
我瞪起眼睛说,你说得哦,买就买了,我小气?不要说六百,六千我都给得起。
倩姐嘁了一声,摆出懒得理我的样子。
我们正吃着,忽然背上被人拍了一下,我回头一看,眼前是一张熟悉的面孔。
“刘成。”我差点跳起来,兴奋的叫道。“杂个是你喃。”
这个近十年没见的老同学兼铁哥们儿笑呵呵的说:“我带老婆过“情人节”,本来说好去吃韩国菜,她走到这里又想吃炸鸡,我一进店子,看背影就知道是你娃。”
我说我还不是一眼把你认出来,你就是化成灰我还是认得出来。
我们相拥着坐下。我把倩姐介绍给他,他指指身边那位衣着光鲜的夫人道:“孙丽。”
坐下后我上下打量他光鲜的外型,头发梳得油光水滑,身穿“梦特娇”,脚踏“登喜路”,手里拿一个MOTO最新款摄像手机,我说:“耶,整发了哇?”
他说:“哪里哪里,还可以。”
人生的精彩就在于他的变幻莫测,谁也没想到我和刘成就这样很“随意”的碰面了。
2004年2月14号晚上八点一刻,我和离别十多年的老朋友刘成在成都最繁华的街道重逢,没想到这一次重逢却带来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年。
(4)
说起和刘成的故事,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刘成是我读中专时候的“铁杆子”。那时我当班长,他当团支书,还住同一个寝室。
刘成本来不是这么“坏”,刚进校门的时候还算一位“纯情小男生”,是个和女生说话都要脸红的角色。在我给他灌输的“枪杆子底下出男人”的理论下,他终于开始蠢蠢欲动。
有一次,他看上其他班级的一个女生,也不打听别人有没有男朋友就瓜龊龊的去向别人表白,结果那女生回去告诉了男友。那男人让女朋友下晚自习后把刘成骗出校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