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女同志-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隙嗟奶ɡツ昴甑椎氖焙颍局魅挝苏艺庵痔ɡ购芊蚜艘环し蚰兀衷谕饷媛舻奶ɡ蠖际腔ɡ锖冢每床缓糜茫ū咛啵瞻滋伲嫉奶螅舾鹑说奶。睦锕挥茫伊思钢郑蚶龆季醪焕硐耄淙蛔焐弦膊欢嗨凳裁矗局魅沃浪睦锊宦猓局魅尉秃茏髂眩韧蚶隼吹鼻ぃ南掳迪玻醯萌兆踊岜纫郧昂霉寺铮蘼鄣笔裁戳斓迹暇够故歉雠寺铮难郾暇故切∫坏愕模⒉涣四敲炊嗟穆榉呈虑椋芤饶辛斓己檬毯蛐罄床欧⑾郑斓家灿信斓悸榉橙说牡胤剑徊还榉车牡胤胶湍辛斓疾灰谎樟恕<局魅我恍南氚斐梢患猛蚯ぢ獾氖虑椋罄椿故窃谧约号抢锟吹揭槐荆彩嵌崃斯矗Φ盟靡徽笞犹焯炜磁陌籽郏担挠邪职智琅亩鳎思叶际前职指蚨鞯摹Hツ甑恼庖槐咎ɡ闱看蘸狭耍越衲暝缭绲兀局魅尉徒馐虑榉旁谛纳狭耍匾夤卣樟诵∩唐肥谐〉墓芾砣嗽保盟欠愿琅⑸痰酵獾嘏⑹保粜囊坏悖罄葱畔⒑芸旆蠢」矗湃眉局魅未蟠蟮胤帕诵摹
倒不是万丽有什么与一般干部不同的品质,或者自己特别勤快,或者是不想让秘书有过多过大的权力,都不是,只是因为,万丽一直以来都有个习惯,对任何事情,都想有自己的主动权,这个主动权,说是对工作的负责,也可以,但是万丽心里更清楚,那是对她自己负责。尤其是重要的场合,有时候甚至是万众瞩目的,万丽不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她不想让自己蓬头垢面出现在大家眼前,至少她要做到,在众人的目光下,她对自己的形象应该是有把握的。
对男干部,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说到哪里,站起来就可以走,即使场合需要,打上一条领带,就已经身价倍增了,即便是涉外活动,接见外宾或与外商谈判,也只要找一件白衬衣,至多再找一件深色的西装,要多简便有多简便,女同志就比较麻烦一些,首先一个,你换不换服装,要换的服装在哪里呢,当然在家里,男同志的西装领带可以放在办公室,挂在当堂也没有什么不妥,别人也不会另眼相看,但女同志的服装却不能搁在不应该搁的地方,比如办公室,是绝对不行的,得回家去,还得化个妆,哪怕是简单的妆,也得留出时间,如果再讲究一点,要考虑发型得当,那需要的时间就更没底了,所以,女干部不能站起来就走,得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
和男干部一样站起来就走的女干部也不是没有,在机关里,尤其在领导岗位上,这样的女同志,还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比男同志还不讲究,成天是工作装,深色,藏青的,或者黑的,发型也永远是齐耳的普通短发,洗了也不用吹,头甩两甩就干了。别的女人为自己的形象已经变了又变,一变再变,有的甚至越变越不知道该怎么变,变来变去把自己的信心也变没了,而她们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从来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结果,就是自信心依旧。
但是万丽不是那样的女干部。她深深知道,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形象而保持持久信心的,非常不容易做到。万丽就做不到。这一个周六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参加的人员多,是个大的活动,万丽早几天就已经在心里替自己设计好了基本形象,但不料情况发生了突变。已经在机关工作了十几年的万丽,甚至都有一点手足无措了。今天的活动,去当然是要去的,别说只是田常规找她谈了几句话,就是今天任命到了,只要未曾宣布,原先安排好的事情,就一定得去。
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因为领导干部们每一天都会有活动安排,而总有一天是在活动之中或者活动之前活动之后变化来了,提拔了,或者是平调的,也或者是退了,总之是不再在昨天的那个岗位上了,就这样,无论他们从前参加过多少活动,无论他们从前曾经将这些活动摆布得多么的精彩,无论他们曾经多么沉着冷静地出色地处理过活动中偶发的某些麻烦事情,今天却有一点乱了,多多少少有一点,他们不能像往常一样,滴水不漏地摆布好这场活动了,要不,就是心不在焉,匆匆收场,要不,就是特别兴奋,也许平时话不多,这会儿倒饶起舌来,也有的更沉不住气,眼看着气色神情都不行了,本来红润润的脸,眼看着就萎黄了,本来挺直的腰板,也有一点弯了。
就有一位正职干部,年龄还没有到,但因其他的一些原因,提前退了,只是他个人,事先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听到过半点风声,那一天,也是有一个重大的活动等着他去参加,剪彩、讲话,就在出发前半小时,消息来了,他顿时就一屁股坐了下来,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不知怎么办了,手下的人,也不知怎么办,不知道是劝他去呢,还是劝他别去,但最后他还是去了,勉强坚持下来,好在会议的组织者也已经得到消息,便将一场隆重的活动,改成简朴的活动,也不要讲话了,只是拿了剪刀,剪开了红绸布,就结束了。虽然草草了事,但是他能够去现场,至少也体现了一个党的干部的基本素质,如果不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碰到这样的事情,他可能就耍小孩子脾气了,反正不要我了,反正也不是我了,我也不要去丢人现眼了,到了现场人家介绍来宾,怎么介绍他呢,他已经不是他了呀。这是说的退休离岗的干部,而即便是提拔了的干部,在这样的场合,也是有点尴尬的,因为他虽然升了职,却不再是这个现场的一把手了,而原先他的左右手,很可能,就变成了现场的一把手,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即便心里高兴,也是不宜多说什么了,县官不如现管,手下那些同志,一下子就觉得他有点遥远了,对他格外地恭敬,但是毕竟是有一点敬而远之了。
当万丽在周六早晨醒来的时候,心里忽然飘忽了一下,她头一次觉得自己心里空空的,对自己在今天的开幕式上应该有的表现有一点把握不住了。装作没事似的照去不误,该说的话照说,该唱的戏照唱,而且要唱好唱足,万丽完全能够做得到,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是她城府深,遇事不慌,沉得住气,这在官场上,应该说是个不坏的印象,但是万丽多少觉得有点别扭,她打心底里不希望这样,她不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老谋深算的女同志,但是不这样又能怎样?
当然,如果没有人提这个话题,那是最好不过,但是这种可能太小。所以在一瞬间,万丽甚至想装病不去了,可她很快排除了自己的这种浪漫的想法,这种浪漫,在别的地方可以使用,在官场上,是用不得的,即使真的有了病,该去的还得撑着去,除非真的倒下了,抬到医院去,那也得倒在该倒的地方,而不是倒在没人看见的地方。
万丽还是留了个心眼,有意拖延了一点时间,这样,稍迟一点到会场,也差不多该上主席台了,就没有那么多空着的时间扯其他事情了,等到开幕式结束,她找个借口早点离开,不去吃那一顿午宴,这个风头就多少能够避掉一点。
万丽迟了一点出来,小江的车照例在老地方等着万丽,万丽注意了一下小江的情绪,但是她看不出来小江的情绪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她无法判断小江是不是也已经知道了她要挪位子的事情。上车后,万丽却忍不住了,主动问道,小江,你听说了吗?小江点了点头。她问得有点没头没脑,小江的头点得也有点没头没脑,但双方都明白了,万丽惊讶之余,不由觉得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小江了,本来她对小江的印象,只是可以罢了,只是说得过去罢了,既说不上有多欣赏,也说不上有什么不欣赏,现在才发现,小江竟是那么的沉得住气,他修炼的功夫,原来比她还高啊?也可能还高得多啊!
万丽赶紧将自己的思维调开去,千万别把自己弄得像祥林嫂似的,她看了下表,觉得时间有点紧了,她是故意迟一点的,但又不能迟得太厉害,她得掌握好分寸,现在一看时间,心里不免有点不踏实了,要是真正迟到了,大家都坐定了,单等她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主席台,反而是弄巧成拙,便问小江,是不是迟了一点?小江简洁地说,今天星期六,这时候街上应该不堵。果然,一路很顺利,提前两分钟到达会场,万丽一眼望过去,主席台上已经有人落座,这样万丽就可以直接上到主席台,虽然主席台上会有其他同志,四套班子的领导都会在的,但毕竟是坐在上面,下面那么多眼睛看着,交头接耳说几句话也是可以的,毕竟不方便谈那些敏感的事情了。
一切都按照万丽设想的进行着,开幕式一切正常,万丽该讲的话都讲了,她不希望发生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发生。
开幕式结束,万丽站起来,抢先向区委邱副书记打了个招呼,逃避掉中午的饭局,就看到季主任匆匆过来了,万丽知道,又有什么事情来了。就听得季主任在台下向她说,万区长,惠市长陪客人马上到,看南凤街,请万区长陪一下——万丽想,有些事情,逃得过的,不逃也能逃过,有些事情,你想逃也逃不过,逃过了这里,也逃不过那里。
南凤街的街路改造计划,从十年前就开始讨论,一直到万丽上任当了沧平区的区长,这个改造仍然还停留在各种方案和图纸上,争吵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实施的可能却始终停留在原地,万丽在区长办公会议上听汇报,听到一半,就听不下去了,站起来说,与其在这里纸上谈兵,不如到现场看看。
二话没说,万丽就到南凤街去了。
回来后,办公会议继续开下去,万丽说,十年时间,商量来商量去,研究来研究去,当干部的什么也没有损失,升官发财两不误,误的是谁,误的是老百姓,十年前区政府就作出规定,南凤街的住户不能乱动了,要等着总体规划,当时向他们承诺,最多一两年,就彻底改变大家的条件。可是,我们让人家一等就是十年,十年啊!有些人家为了等新房子结婚,一等再等,把新娘子都等跑了,还有个家庭,孩子是个智残儿,本来要送培智学校的,因为不知道将要搬迁到城市哪个角落,应该就近上哪个培智学校,想等到搬迁过后再上学,结果一等就是十年,孩子都已经二十岁了,早已经错过了开智的年龄。56号大院里四十几户住户,早就想排自来水管道,也是因为政府的许诺,就一等再等,他们拎水拎了十年啊,这都是老百姓为我们的政府行为付出的代价,这么多的代价,难道还不能促使我们下决心,承担一些东西?万丽的话,后来曾经被田常规书记在全市的干部大会上引用过,田常规说,我希望我们的干部,都认真地体会一下万丽区长的想法,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眼睛,转一个方向,从往上看,转成往下看,能不能把自己的凳子再挪一挪,挪到离人民群众近一点、更近一点的地方。
全南州市,像万丽这样的正处级干部数百上千,谁不想在市委一把手那里留下一点深刻的东西?只是,因为人员众多,到底谁重谁轻,田常规不可能一一衡量,万丽因为南凤街街区的改造工作,在众多的干部中脱颖而出,给田常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也是万丽自己始料未及的。
那一天,当她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