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太远-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那天使般的女孩远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孤单地思念。
女孩的背影在我眼前的不远处慢慢地走远,我不能抓住那让我梦徊牵绕的童年,我不能再看到那天使般的笑脸。
罗杰把《天使般的少女》写完后,总想找个机会拿给茹婷看,然而这样的机会很渺茫,不再像以前那么丰富了。他感觉到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找个机会到茹婷家去玩,虽然茹婷家里的人都很喜欢他。现在的茹婷已经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和他有过一次联系,那一定是茹婷故意这么做的,他能理解茹婷的用心,那是她希望自己安心地学习,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会有其他的事情要发生。罗杰心里想,多少年的友谊以这样的方式告一段落,未免有些残酷,但以他对茹婷的了解,他知道茹婷的善意,同时,他似乎也能感受到茹婷那心中的痛。
罗杰把那篇散文诗放在书包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罗杰每天都在思念着茹婷,他的眼前总是出现茹婷的笑脸,有小学一年级的,还有高中时的,有时候那张笑脸会变得很模糊,仿佛十分遥远,但也总止不住罗杰心中的思念。
但是他仍然不敢去茹婷的家里去找她。
有几次,罗杰放学以后到的车间门口不远处等茹婷,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看着下班的女工如潮水般走过他的身旁,他的心里有一种紧张与忐忑的感觉。
罗杰没有等到茹婷的出现。也许他弄错了茹婷的下班时间。
十二厂的大部分职工上三班倒。罗杰对这种倒班制的计算心里很清楚,也许茹婷临时顶别人的班或者她早就调班了。罗杰自己感到迷惑,在他的心里他觉得这是一种幂幂之中的安排,在逐渐拉开他和茹婷的距离。
罗杰心想,人生也许就是这样慢慢地展开,原来多么亲近的人,在不同的生活道路上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拉开了距离,任你有多么地不情愿,都是没法改变的,那许多美好的过去,都将在这一点一滴的时光中淡去,留在记忆里,而在眼前,什么都是陌生的。
这陌生有时候不由不让人伤感。
罗杰没有找到茹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
这一天,罗杰在街上碰见张岚,他们简单寒喧之后,张岚主动告诉罗杰,茹婷想看看罗杰最近写的东西。
罗杰心中一惊,他顿时感到一种温暖充满周身,他感到茹婷仍然在关注他。
罗杰对张岚说:“我以为茹婷把我都给忘了。”
张岚:“哪会呢,我每次见到茹婷都会谈到你。毕业以后你们没有再联系过吗?”
罗杰:“没有。”
张岚:“你们俩个人简直是有毛病。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谁都能看出来你们是最好的一对恋人,可我们谁都不敢确定你们是不是在谈恋爱,看着你们那纯洁的样子,同学们还真不敢跟你们俩开玩笑。你们在学校的时候谈恋爱了吗?”
罗杰:“没有。”
张岚:“真的没有?不会吧?”
罗杰:“真的没有,她太纯洁了,我不敢去想。”
张岚:“那你现在怎么想?”
罗杰:“不知道。”
张岚:“那我可没有办法帮你。”
罗杰:“你把我写的东西带给她吧,我谢谢你了。”
张岚:“她是谁呀?”
罗杰:“当然是班长茹婷。”
张岚:“太感人了,你现在还当她是班长?”
罗杰:“我永远都当她是班长。”
张岚:“要是我当班长,你会像对茹婷那样对我吗?”
罗杰:“我也把你当好朋友看,和茹婷一样。”
张岚:“不会吧,我知道我在你眼里头就是一个疯丫头,才比不上茹婷呢。你知道吗,有一段时间我对你有好感,你却像死木头疙瘩一样不理我,还是让茹婷看出来的,她把我好好地训斥了一顿,让我不要扰乱你的心境,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才明白,茹婷是那么爱护你、关心你,这些你知道吗?”
罗杰:“这事我不知道,但我一直都知道茹婷关心我,我在心里一直都很感谢她。”
张岚:“光感谢还不够吧,你应该也去关心她、爱护她,她现在需要你的关怀。”
罗杰:“那你先把我的文章拿给她看吧,我不知道她现在的想法。”
张岚:“好吧,我希望看到你们俩好,我更希望茹婷幸福。”
罗杰:“我也是。”
茹婷看到罗杰让张岚带来的文章,她心里很温暖,她感到罗杰对自己的那种依恋是真切而感人的,他们之间并不是那种轻易就能割舍的普通的同学关系,自己的心思这么多年来总算是没有白费,罗杰是一个很珍惜美好感情的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茹婷感觉到心里是幸福的。
但是茹婷心里十分明白,她对罗杰的最大愿望是希望他能成材,他不应该像她自己一样在这个小城里碌碌无为。他有那种可能,他也许会成为这个小城里他们这一代人是最杰出的骄傲。无论如何她要让罗杰知道她的意思,知道她对罗杰的期望,她宁愿使自己失去她想紧紧抓住的那种感情,她也不想让罗杰放弃努力。
茹婷想应该与罗杰有一次深入的交谈,但她对这次交谈有一种担心,她担心她说不过罗杰,罗杰的口才一向不错,而且总能准确地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如果他很强烈地把他的感情表达出来,茹婷不知道她自己是不是还能把她的意思完全讲出来。
茹婷现在有些害怕,她害怕罗杰暴风雨般的感情把她摧毁,茹婷能感觉到罗杰埋藏在心底里的感情有多深,表面看上去不太炽烈,但这感情的浓度是不容她怀疑的,他在文章中将她形容为天使,并用了灯的比喻,可见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她在面对罗杰的目光时,能不能把握住自己,将对她和罗杰今后的人生是一个关键的考验。
青春的考验就是这么残酷而猛烈,对于心有所思的他们是如此的迫近,无法回避。
茹婷决定要勇敢地面对,就像她勇敢地面对她的人生第一次转折一样。
关于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在漫长的学生时代所产生的相互间的感情如此纠缠不清而涉及到的青春话题,在那个刚刚过去的文革时代,算不上多么轰轰烈烈,那个小城有那么多的社会冲突在剧烈地演变,作为小说还是应该关注那些复杂的社会矛盾并将那些矛盾的方方面面逐一剥开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看到那个小城随时代的演进在做着怎样的变化。
但是,作为小城十里铺的一代人,罗杰他们对十里铺的所有认识和理解,无不时刻与他们自身的成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困扰他们的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的人生选择和感情归宿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当他们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他们自身的前途与面目之前,一切社会现象和矛盾仿佛都不存在,也无需他们关注,因为他们毕竟还未身陷其中。
对于茹婷来讲,也不过是刚刚进了工厂,才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她只需认真做好她的工作罢了。
广西边境与越南接壤的友谊关发生了越方军人枪击中国人的事件,随后几天,大量中国人被越南军人驱赶出境,报纸上报道越军已进入中国边境二十公里的地方,两国处于战争边缘状态。
对于越南政府肆意的挑衅行为,中央军委迅速作出自卫反击的决定,全国的军队在统一部署下向广西、云南边界大量集结,战争一触即发。
罗杰这时候正在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杨朔在文章中重点写了蜜蜂在和平时的美好形象和在被侵犯时奋不顾身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反击,揭示那是一种天然的本能。
罗杰由些感悟到,学校安排这个时候学习这样的课文,是在向学生们揭示对这场战争的最原始的看法。原始的也是最本能的,最本能的也就是最正义的。
罗杰想,其实战争的来临还是由于对物质的渴望使双方产生了不平衡,进而导致政治上的冲突,在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只好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关于战争,这个时候使罗杰产生了兴趣,他开始有重点地看了一些与战争有关的书,象二战史之类的,还有一些古代的战争史籍,罗杰从书中发现,所有的战争都意味着对物质的占有欲的澎胀,什么政治、权力、主权,都让位于物质资源,无论战争的目的怎样纷乱庞杂,都掩饰不住对财富的占有欲望。罗杰看到了这一点,慢慢地对战争产生了一种看法,尤其是对战争中死去的人们,包括交战双方的战士,都产生了一种悲怜的同情,那种所谓的英雄,在他的心目中逐渐地失去了光辉。
罗杰自己都诧异于这种对英雄的看法,他告诉自己,以后有机会,要对英雄的心理活动进行探究,他不相信表面的英雄主义,但他告诫自己不要贬低作为个人的英雄行为和思想,只是他要更加深入地去理解。
全国的形势被这场战争所影响,一切仿佛都为战争让路,全国人民又进入一个齐心协力为战争服务的气氛中去了。
罗杰在这时候感觉到中国人那种不加思索统一思想的惯性又暴露出来了。战争必竟是军人的事,与老百姓几乎无关,所能影响的也就是亲属的生死安危问题,毕竟这只是一场局部的战争,远没有全民皆兵的必要。但是这时候的人们还是不自觉地感到生活受到了影响,日常所做的一切,仿佛都会与这战争发生联系。
就在十里铺,这时候大街上出现了一个穿军服的乞丐。据人说是从南下的军列上跳车的逃兵,现在已经神志不清了,当了乞丐。
罗杰后来才知道这个逃兵确实是现役军人,因为恐惧战争,当了逃兵又不敢回到原籍,害怕受到军事惩处,只好在这里当乞丐。
半个多月以后,这个兵乞丐就被收容了,他在十里铺消失了。
罗杰从这个乞丐身上看到了战争的真实性和残酷的一面,他为这个逃兵感到同情,他能理解即便正义的战争也不可避免这样的事。但罗杰非常清楚地知道,中国的军事史包括一切史实资料,永远都不会记录这样的事,也永远都不会把这样的事留下来让后人看,中国人很会有意识地回避一些问题。由此,罗杰又想到了文化大革命的事。后文革时代的许多人看到了重新上台的领导们为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地争权夺利,不禁暗暗想,要是再来一次运动,一定要把那些人一次性地打死,让他们永远都没有再翻身的机会。对于这种流传于民间很广很长久的思潮,文字和档案从来都不作记录。是什么样的文化意识让人们故意去回避一些事实的记录,罗杰以一个中学生的思维关注到了这一点,他决定长久地思考这个问题,不管有没有结果。
困扰罗杰的问题太多了。
罗杰把茹婷的事都有些淡忘了。
这天,张岚特意来到学校看望补习班的同学。她说她是想同学了,其实张岚是特意受命来找罗杰的。
张岚找到罗杰,对他说:“我真想再打你一顿!”
罗杰:“凭什么?你以为你能打得过我?你以为还有茹婷护着你,我不敢还手?”
张岚:“亏你还能想起她!告诉你,茹婷生病了,我去看她,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