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千眼温柔 >

第31章

千眼温柔-第31章

小说: 千眼温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我的心!在这道强烈的光亮里,我听见,我和佛的使者汲水的水桶在梅花泉井中互相碰撞,瞬间,西溪水和恒河的圣水融合在了一起。
回到小屋,我如神灵指点般打开电视,电视里出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人——左边!
他不仅摆脱了困境,而且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新环保行业的领军人物。
我原以为,爱已结束,音乐已开始。其实,是我错了,是音乐早已开始,爱永无止境。音乐的债可以还清,情债却生生世世无法还清。我的心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思念和爱,却像“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的人们一样,自欺欺人地压制着它,漠视着它,甚至从来不愿意主动去回忆,去思念。我原以为,心死就是悟,无爱无欲就是解脱,放任自流就是顺其自然,却原来,真正悟的是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充沛、轻盈!
心找到了归处,音乐自然也找到了去处。
笔记之:箫协奏曲
LEO要回国了,临走前,他说,除非我改变主意接受他,否则他可能不会再来了。
他说:“perhaps(或许)……”
我摇了摇头:“对不起,LEO,没有perhaps(或许),所以,你要重新寻找。”
他点了点头。
我没有再说话,拿起箫开始吹奏,请LEO当我刚刚完成的箫协奏曲《西溪天籁》的第一个听众。
《西溪天籁》*
(箫协奏曲)
1、索(Sorrow)
寻寻觅觅的江南女子,在西溪的秋风萧瑟之中抚琴独立,吟唱着悲苦的人生,思索着生命的真谛。
箫在这里极具女性化的色彩,而不知起于何时的中国古老「琴歌」,成为《索》的主要创作形式、以琴、箫、唱为主体,结合MIDI、合唱、乐队,营造出音乐所需要的空间与意象,刻画人类探索生命内涵的深远意境。
乐谱(略)
2、怆(Grief)
漫天飞雪之中,《怆》借用古曲《苏武牧羊》原旋律的几个基音来发展创作,以苍凉的箫音道出了苏武的悲壮,人生的无奈和苍凉。
源于良渚文化的先民们,驾着一艘艘独木舟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寻找栖息之地。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个河泽纵横的荒蛮之地,在世外桃源般的西溪住了下来,繁衍生息,直到现在。

//


千眼温柔第十章(10)



乐谱(略)
3、卜(Sacrifice)
当我听到《卜》这一曲天与人的颂歌时,仿佛在一个无风的早晨,随着炊烟稳稳地向上升腾,升入了云端。
我看见,一群虔诚的祈祷者匍匐在大地上,箫和埙的重叠,造就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庄严境界。男声和合成器的「巴都」配合康加鼓的音型,使场面充满动感。说是祭祀求愿场面,倒不如说是人们对西溪、对自然、对上天最原始的礼赞。
乐谱(略)
4、寞(Lonely)
尺八的声音,似默默无语的凝视,似孤独的隐居者思绪万千的冥想。长长地叹息,涌动着一个不安的灵魂?箫声却渐渐让我趋于窒息,在它的追逐中,我满无目标的狂走、狂走。
这首怨曲,十分无奈,令人落泪。大埙、中埙、小埙、低音箫、尺八,当它们一起和箫对话时,似一群怨女在互诉心曲;加之以钢琴、筝的即兴演奏,显示出中国音乐那极其人性化的多变特性。
乐谱(略)
5、幻(Illusion)
比起经常使我欣喜欲狂甚至流泪的日出来说,我更喜欢在月光下散步。幽幽的、不太明亮的光,经常使我产生幻觉,爱的感觉。
在MIDI制造的东方神秘色彩中,箫诉说着古老的语言。中间一段箫的吹奏采用循环呼吸高难度技巧,十六分音符连绵不断,加上人声伴唱及乐队节奏的变化,使音乐形象极为飘逸,这是倾诉啊,那得到释放后的倾诉!它将人们引入一种神奇美丽的魔幻境界,我愿意永远躺在其间,倦倦地睡去。
乐谱(略)
6、真(Innocence)
真、善、美的世界,以真为最!滚滚红尘之中,《真》诉说了人们对真的向往。
「夕阳下,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西溪,一位迟暮老人面对一群纯真的孩子,尤如被太阳烧烤、被暴雨浇泼、被冰雪覆盖的枯树,面对柔和的春风,他的心温润了、酥胀了。少年合唱团和黑鸭子的纯朴和音,配合祥和欢快的箫,营造了一个万物和谐相处的欢乐世界。
乐谱(略)
7、玄(Mystery)
诵经、吟唱和箫融为一体,是先知先觉的智者在向人们解释着大千世界,还是芸芸众生在超度自己的灵魂?
现代人的情感和古老宗教情绪的相互渗透,渺渺箫音、优美旋律如空中的云雀一声声宛转飞入云霞,传送着春天的信息,让人领悟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终极理念,东方智者对大千世界的感知。
乐谱(略)
LEO听我吹奏完协奏曲里箫的部分后,久久没有说话,眼睛却湿润了。
我陪着他一起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LEO终于说:“灵犀,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音乐,我答应你,我会忘了你,但我会记住这个音乐。你一定要继续努力,你会成功的!”
我激动地说:“好,我这就去找张老师。”
*引用张维良先生箫协奏曲《天幻箫音》相关资料。

//


千眼温柔第十一章(1)




大幕拉开。
一个通灵透明、绿意盎然的春天呈现在人们眼前,春天的气息一直从舞台延伸到每个人的嗅觉里。
两位女子,一坐一立,一琴一箫,在舞台的中央,仿佛所有的阳光都为她们降临。尤其那个吹箫的女子真是美绝了,披着如漆长发,着一袭雪白飘逸的古代服饰,两眼若喜若愁地不知望向远处的什么地方。而箫声如水,层层地环住了她。她的姿态,她微垂的颈,妩媚的唇,她舞蹈着的雪白手指,这一切使她如水中的莲花缓缓地、缓缓地绽放……
灵犀已经记不清这是《西溪天籁》第几场演出了。在章老师的策划下,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组织、排练,《西溪天籁》终于问世,不料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媒体称,这是继挪威乐队的《神秘园》、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之后又一次“美的艺术飓风”。
溢美之词无以复加——
国内专家评论:“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箫音乐,曲目以颇富哲学意蕴的单字命名,组合了箫、MIDI、合唱、乐队等多种形式,聚集了国内最著名的演奏家和乐队、舞蹈家、歌唱家、合唱组合,音乐与舞美、灯光、服饰、舞蹈、情节完美结合,尤其是,协奏曲融合了我国西藏最著名庙宇空行母的颂经,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箫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英国某周报评论:“该协奏曲由著名青年音乐家灵犀也就是曲作者亲自演奏。第一声箫起的时候,心便随音而飞,魂亦追乐而去,剩下的,只是一空空如也的躯壳而已。这不仅是对由西溪引伸的中国古老山水文化、归隐文化、宗教文化的演绎,而且唤起了我们对人类来处、去处的寻觅与思索!”
香港媒体记者评论:“《西溪天籁》已由香港雨果公司出品,并名列雨果十大畅销CD之首。录音准确地抓住了‘箫’那种高音区一飞冲天、绵绵无尽的感觉。用行话讲,具有丰富的‘空气感’。我曾在一套价逾百万的高档器材上播放此碟,的确有‘响遏行云’之效!但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要亲历演出。”
美国某杂志评论:“古老的语言,魔幻的境界。让你疲倦的灵魂追逐空灵的箫声,在一片嚣嚣之上,自在徜徉,得到了长久的抚慰与休息。”
日本某作家评论:“这是我所熟悉的箫么?曾经那么幽怨的箫?不,这是世间最纯洁、最美妙的乐音!多么柔美的声音,多么美丽的画面,我愿意永远躺在其间,倦倦地睡去,让灵魂自由飞升、超度。”
网友评论:“我那位写诗的朋友仔细地欣赏了这张《西溪天籁》。半晌无语。长叹一声,罢罢罢,快把这张CD送与我吧。倘若不给,我就要抢了。最后,他把它抢走了,留下了那管不出声的破箫作为交换。我被他气得不行。”
而最让灵犀欣慰的是政府领导的公开评价:“《西溪天籁》是西溪最恰当的形象代言人。”只有既懂西溪又懂音乐的人才会这样评价。
……
今晚的演出不同寻常。台下,不仅坐着灵犀的“粉丝”,还有政府请来为西溪申报国际湿地文化遗产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评委们。这不是一场休闲娱乐活动,而是申报正式程序的其中一个环节。
当灵犀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她的“使命”。
大幕落下,掌声经久不息。
灵犀忽然看见,冯老师——此刻作为政府主要领导正坐在台下中间位置用力鼓掌,他专注地看着她,嘴角露着笑意,似乎在为她感动,为她骄傲,又似乎深含着某种默契。
四目对视的一刹那,灵犀忽然想起他说的那句话:“以后,我会在我可以帮助你的时候尽可能帮助你!”
灵犀瞬间明白了,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为什么《西溪天籁》的问世如此顺利!
大批记者凭着敏感的触觉,早已等在后台采访灵犀,话题主要围绕《西溪天籁》与西溪申报人类文化遗产的关系,问她有没有小道消息,问她政府是不是要请她当西溪的形象大使,最多的问题是,她为何隐居西溪,是效仿古人,还是为了潜心创作,还是哗众取宠……
灵犀说了句“很抱歉”,便微笑不语。对于这些问题,她真的无可奉告,而她的作品,更无法用语言诠释。
手机响了,打破了尴尬局面。只听娲娲在电话里焦急万分地哭叫:“灵犀,快告诉我向上的电话!快!”
“怎么了,你在哪儿?”
“我在杭州,我朋友开车撞死人了,涉嫌交通逃逸!被抓起来了!他是冤枉的!灵犀,求求你,叫向上帮帮我们!”
“好好好……”

娲娲的朋友(确定地说是男性朋友)叫林安,杭州人。娲娲含糊地说他是沈阳的铁哥们。但灵犀看到娲娲几天来一直眼泪汪汪、焦急万分的样子,感觉到他们倆关系不一般。

//


千眼温柔第十一章(2)



更为奇怪的是,有一天沈阳打电话到灵犀家找娲娲,通话时却半句没提林安的事。联想起近年来娲娲来杭州总是神秘兮兮的样子,灵犀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天哪,莫非林安就是娲娲的杭州情人?!
娲娲,你怎么也和我一样呢?如果沈阳知道,怎么得了?
娲娲,你为什么一直不告诉我呢?
没容灵犀找到机会问问娲娲到底怎么回事,麻烦事接踵而至——养父突发脑血栓梗阻!
养父生命危在旦夕,医护人员却不紧不慢,推三阻四。
一个人进了医院,感受到医院的冷酷,才会深切体会到,只有在亲人面前,你才是珍宝,而对于这个冷酷的世界,你什么也不是。
从来没有吵过架的灵犀,差点扑上去和不负责任的医生大打一架。好在向上及时赶到,联系到了熟人和医院的领导,事情迎刃而解,养父得到了及时抢救。灵犀忽然发现,重大的变故面前,自己是那么没用,而向上显得那么重要。
重大的变故也往往使人迅速成熟。虽然,灵犀的脸上常流露出对养父失而复得那种孩子般的喜悦、感恩,也时常像个受惊的小鸟一样为他的病情和疼痛担忧,但她已不再是那个不懂人情世故、懵懵懂懂的单纯女孩了。她默默担当起了照顾养父的主要角色,一门心思,买菜做饭,端茶递水,精心给养父准备各种补品和食物,晚上陪到很晚再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