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皇后:一场江山梦-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君惊诧之余,对宫人所言,似信非信,但身上汗味明显,并且贴紧衣实,可见昨晚她出一方大汗,才湿了衣衫。
发烧,极有可能,不然这般天寒地冻,怎会突然出汗。
“皇上可有怪罪我之言?”问君见宫人在偷笑,甚至还有一丝打趣浮于脸上,她紧紧按捺胸口之处,久久无法心稳。
宫人找来厚实披风,寻来新鞋,才在床前微楞笑道,“喜儿姑娘,皇上没有怪罪于你,你快些起来,好洗个热水澡,去去身上汗味,再这样睡着,肯定不舒服的。”
问君掀开被窝,冷的未有想像中那般厉害,披过披风,下床才得以发现,床边不远处,竟生了炭火,她脚底似乎被灌铅,挪动不了。
“喜儿姑娘,那炭火是皇上派人生起的,未说原由,但奴婢是想,定是怕姑娘起身冷了。”宫人扶住问君,解开她驻足未走之意。
沐浴过后,因问君昨夜风寒极其严重,便又被宫人强行安排睡下,那炭依旧在燃烧着,烧的火红的炭块,如同问君此时那颗颇有矛盾之心,她将自己在被窝藏的严实,露出脑袋,双手扒在被窝前延,面向那盆炭火。
第156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55
更新时间:2015…2…2 9:48:08 本章字数:1628
“你刚才说你叫什么名字?”沐浴之时,宫人提过自己名字,问君只顾思己这事,便抛之脑后,此时便想起问了。
那名宫人本在收拾文案这上那零乱奏折,回头笑道,“圆圆,喜儿姑娘可以喊我圆圆,就是汤圆的圆,有一些宫中小姐妹说,我和汤圆挺像的。”说完便笑出声来,继续收拾手下之物。
长得圆脸圆眼睛,只是身材倒是清瘦厉害,一颗大脑袋架于如此瘦弱脖子之上,真怕她承受不住。
“圆圆,昨晚御花园太上皇的寿辰热闹吗?”问君犹为清晰记得,太上皇把那名她在街市躲秦东流之时,遇见那名姑娘许配给秦东流,不知昨天所见所听,是否是自己风寒厉害的癔想。
“喜儿姑娘不知道,昨儿个晚上可热闹了,发生许多不可思议之事,先是太上皇把一个民间班主之女许配给流王爷,再后是一名蒙着面纱姑娘用了右相景天之女景姿之琴,他十分生气,把琴夺了去,那名姑娘便跳下台跑走了,至今不知道去了哪里。”圆圆拿起一本奏折,看上一眼后再合上,摆回原位,又找来抹布,均匀擦净桌子与椅子之物。
问君只晓心中一疼,如针扎入胸口一般。
昨晚并未自己癔想,一切都是事实摆于眼前,不假,是真的。
秦东流昨晚不知心中何意,是应了太上皇旨意?还是回了太上皇之意,那姑娘与他先前就已认识,可谓不打不相识,也倒有一丝缘份寄于其中。
问君紧紧咬住被头一角,酸酸的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在圆圆转身回望她之时,她将头掩在被窝之内,听到惊呼声道,“喜儿姑娘,莫把头掩在被窝之内,会闷坏的。”
问君在被窝之内,深深呼吸一口气,才将脸再次露出被窝,只是这次,她脸朝床内,怕终是念秦东流引她伤感,而流泪于此,被圆圆看见,好事了去。
“喜儿姑娘昨儿上肯定不在御花园,没看见皇上,玉王爷,流王爷在一起,三位都是天上地间难以寻找的绝貌之人,玉王爷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又精于医术,行善所到之处,是个好人。皇上虽外表冷酷,实则内心细腻爱心,从昨儿个照顾姑娘就能看出。倒是流王爷风流倜傥,不拘小节,无一点皇族人架子,而且性子活泼,又十分爱。今生有幸见此三位,圆圆以后哪怕是死了,也值了。”圆圆说完便自个笑出声来,大肆夸张一番,声音愈说愈是欢悦起来。
可不是,那三位均是貌若潘安,而才如鬼谷子,天下之大,谁人不想一睹此等绝等之人之貌之质。
可在她内心深处看来,再好看的男人,都不及她复仇重要。
秦东陵之所以那般细腻照顾于她,无非是她任务尚未完成,还未探入到秦东玉身边做探子,若有朝一日事毕之时,也许是她葬身之时。
昨晚太上皇差些逝去,秦东陵神情冷漠仿佛与他无多大干系,依旧自顾自的看戏,实行自己计划。
对自己至亲之人都能如此冷漠,她问君,一个无名小卒,怎能贪恋于他作戏的手段。
第157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56
更新时间:2015…2…2 9:48:10 本章字数:1817
问君揉揉太阳穴,终是不能让自己想的太多。
顾忌太多,会阻碍她复仇之心。
待到她病好二日,秦东陵果不其然,又另想他法,而让她接近秦东玉。
腊月二十八,正是喝腊八粥之时,晋国皇帝秦东陵为秦东玉赐婚,婚配之人,是陵王府一侍婢,听闻者,均是前所未闻,朝中振惊,均为秦东玉打抱不平。
如此绝纱郎君,岂能与一个侍婢相配,若是世人听去,岂不笑破肚皮,而嘲笑晋国皇族无人,自贬身份。
举国之下,朝臣不满,就连民间所闻此讯之言,受过秦东玉恩惠之人,均要到宫中找当今皇上讨个说法,不过,不满归不满,秦东玉出人意料的并未拒绝。
世人都揣测,秦东玉如此忠心耿耿之人,又心胸开阔,自是不愿与当今皇帝一般见识,当今皇帝形象在朝民心中,愈发一落千丈,而始于集市唾沫之下。
可谁知在迎娶陵王府侍婢那日清晨,便出了大事。
一名不速之客劫走新娘,顿时陵王府上下一片大乱,如此皇婚之日,又在森严戒备陵王府掳走,世人不勉唾沫之余,又笑破肚皮。
人的品性不好,老天都不会帮他。
秦东陵之所以让陵王府依旧存在,他对外宣称朝暮公主无所去处,陵王府便是她家。
听闻被掳之事,正忙于西边战事是否开打商讨之时,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之面,秦东陵一片淡然,百官之下,却炸开锅。
皇婚都敢掳劫,究竟天下谁会有如此大胆?莫不是外敌潜入,在为晋国皇帝秦东陵敲一响钟,朝臣这般猜测,见事关国事,无不上禀于秦东陵,望他调查仔细,可不能大意。
文武百官便是如此,平时私下结党营私,口出不逊,可面对外敌,想到覆巢之下,焉有安卵,又不勉关己则体秦东陵。
秦东陵对他们所报之事,均未给出答案,依旧早朝照上,奏折照批,就西边战事与众官商讨,众官见他如此淡定,想来必有应对之计,便不再多事,省得让皇帝觉得百官觉得他无用。
有用无用,事实说话,有几分能耐,西边战事便是一个最好证明之口。
年初十,晋国皇帝秦东陵披帅挂阵,带领十万精兵,援于西边,司马将军本就感觉腹背受敌,招驾不住,见此援兵乃当今皇上,军心大受鼓舞,一鼓作气,便将侵于西边外敌统统赶尽,只剩几许穷寇,秦东陵便发话随他们去,正好去通知他们主子,报告此等战事情况,好让对方心惊之余,不敢小觊新皇帝之谋。
西边防兵上报,自从太上皇登基以来,一直平安无事,谁知秦东陵上位,外敌便不把这名声不好之人放在眼中,想一举攻下西边之地,好给新皇秦东陵一个下马威,可谁知弄巧成拙,倒让秦东陵反击一个下马威,且稳住军心不说,也无不令朝臣之下,心服口服。
此番战事,历尽四个多月,守得西边巩固,确认外敌再不敢轻而易举来攻西边,秦东陵这才带领众人回京,只留司马将军暂时守西边,待到秦东陵再选一将军替换于他。秦东陵言明,晋国虽大,从古至今,一将成事,而他晋国,要采取两将之法,且两将均要文武双全之人,放眼天下,除藏于民间无声之人外,世人眼中,唯有一人最为合适,秦东玉。
第158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57
更新时间:2015…2…2 9:48:12 本章字数:1435
一直被牵着鼻子而走的秦东玉,除向天感叹如此不公之余,自古受训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活,君不得不活之话,而被任命新任将军,去西边替换司马将军一职。
他走那日,京城百姓围街而出,均是热泪盈眶,不忍话离别,那些与他相交,被他帮助之人,索性想要去参军,随他而去,可他只是安慰众人,身为臣,去往西边,守得一方平安,也是为国家谋福,为社稷谋福,为百姓谋福,众百姓不得任性行事,任意妄为,安份守己做一方百姓,便已足够。
百姓下跪场面,振憾人心,他们不忍让如此优秀之人,去做那西边守将,那里常年寒冬,冻死无数兵卒,若他此去,受那天寒地冻之灾,怎的忍心。
秦东玉出城十日,问君便被人完好无损送回陵王府,世人均听传言,陵王府侍婢被外国之人掳去,见西边战败,又怕惹祸上身,而避之战事,这才送她归府。
其实,只有问君心中知晓,此番被掳事件,均不过是一个计,一个称为半个调虎离山之计。
秦东陵对秦东玉一直心中疑虑,怕他之力终有一天会抢他之位,想安插探子于他身边,探他所思,谁知秦东玉拒绝那日太上皇寿辰之日秦东陵所玩笑之事,秦东陵想再次安插问君于秦东玉身边,谁知秦东玉称心有所属,除那心中之女,不娶任何一人,见他如此坚决而又固执,秦东陵便狠心下了圣旨,赐婚于他。一是打击他之心,赐于下女,贬他之面。二是在他身边,探他之意。三则是随时来个计中计。秦东陵这招可算阴狠毒辣,又蒙蔽世人之眼,均以他战功赫赫,而赶走西边外敌,而心服于他。
问君捏着一根灯芯,坐在喜儿身边,想着这几月发生之事,便不寒而粟。
秦东陵如此精心布置,而不落人口舌,她一区区女子,又手无缚鸡之力,怎能轻易报仇,她需好好思想一番,如此重长计议。
她已领略到秦东陵之谋,又亲身所感他是如何的两面三刀,而又阴险之人。
后来秦东玉无奈身为臣子,拒不接圣旨怕有不妥,只好硬下头皮,忍住心中之痛接下圣旨,意娶陵王府侍婢喜儿为王妃,谁知他迎亲之时,便听闻喜儿被掳,聪明于他,怎会不知,他中计了,可他唯今之计,唯有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吐,他是臣,不是君,秦东陵设计对他如此,无非怕他有朝一日篡权夺位,他临走之时,左人留封书信给陵王府,说是喜儿回来后,是她亲戚所写,把信亲手交给她。
怀揣此信,问君未敢打开,甚至在真喜儿面前,问君也不敢如先前那般信任了。陵王府内,均是秦东陵之人,之前与喜儿之情,她记在心中,不忘于此。
“你很眼熟?喜儿姑娘,你来过陵王府吗?”喜儿一整天都在盯着问君看,始终觉得哪里见过她似的,可倒真是想不起来了。
第159章 一入宫门深似海58
更新时间:2015…2…2 9:48:14 本章字数:1584
“喜儿姑娘定是认错人了,陵王府我是第一次来,你怎的会认识我呢?”问君起身,摸向怀里信道,见喜儿仔细观她,怕她看出破绽,放下手来,轻声道,“我在宫中是皇上身边一名宫女,借着喜儿姑娘的名讳想嫁给玉王爷,谁知出此之事,倒让人始料未及的。”
喜儿倒也真信她所言,便收回目光,将烛火重新换了一根,插入烛尖之上。
“时间过的可真快,去年秋……”喜儿深知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