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晚灯 >

第33章

晚灯-第33章

小说: 晚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听见她一字一句的质问他:“一目,这半年,你可曾有一次看到我?”
  他记得当时他的心轻轻的抽了一下,可他仍是神色不变声音浅淡的回:“但凡姑娘出现在一目眼前时,一目都看到了,姑娘忘了吗,一目的右眼虽瞎,左眼却是好的。”
  起初不觉得,后来再回想起这个答案时,方觉它的残忍之处。
  听完这个答案,她竟声音低低的笑了,随后平静异常的对面前淡漠到残忍的他说:“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眼前!”
  她看着她决然离开的背影,抿了抿唇,什么话也没有说,拿着扫帚,一下一下,如往常一般,缓慢的清扫着地上的落叶。
  入秋了,地上的落叶积了一层又一层,仿佛怎么扫也扫不完。天空变得高远辽阔,稀疏的白云淡淡的铺在空中,偶有雁群飞过,却是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一切又变回起初的模样,好似她的出现不过是一场梦。
  然而从未被师父叨念过的他,却在安静的夜色中被师父叫到佛堂。
  “一目,你可知你日日敲钟念佛都透着浮躁的气息?”方丈的声音慈祥又温和。
  他心中一惊,双掌合于胸前行礼,坦诚道:“弟子知错。”
  方丈却是笑眯眯的问他:“你何错之有?”
  他当下便愣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方丈又是展颜一笑,取走了他手中的那串佛珠,苍老的声音,平静又慈祥:“一目,爱没有错。”
  他愣愣的看着方丈,有些不理解方丈话中的意思。
  “你心已不在此处,下山罢。”
  一目听完这话,愣了一会儿,忽然豁然开朗。
  方丈说完便拿着他的佛珠离开了,临出门时告诫他:“世人求爱,如刀口舐蜜,一目,你须得守得本心,念念不忘。”
  安静的佛堂,烛火跃跃,只剩他一个人。他面前的佛像带着一脸慈悲的笑意,得到自己答案的这一刻,他的心平静得犹如破晓之时的钟声。
  他下了山,入了世,身无长物,唯有一颗炽热的心。
  
  他终于明白那日明玥狼狈的逃上山来,是怀抱着怎样的心情,然而终是明白得太晚。他寻去左将军府时已经晚了,百里绫被封后之时,明玥也一同被封妃入了宫。他们之间,从此山长水阔。
  他不甘心,废寝忘食的花了一年的时候考上了文状元,名满天下,身居官位三年有余,夜以继日,兢兢业业,终是升了官,谋了个宫内的官职。
  见到她时是在御花园,他的眼眶都有些微微发热,她仍如三年前那般明艳,只是眉宇间已然多了几分凛冽,冰霜一般,连脾气也变得刁钻古怪。
  她正在教训身边的下人,手中的长鞭挥舞如风。他没能忍住,走出去的那一刻,他清楚的看见她眼底的震惊。宫中人多眼杂,他几乎费尽全部心神才能按捺住自己的情绪。他看她红了眼,一扬手,鞭子便打了过来,他不躲不避,温和的目光包裹着她。
  人人瞧见的,是她眼中的愤怒,可他看见的,却是她用力忍住的委屈。
  她临走的时候,他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我来了。”
  我来了,或许迟了,但是我来了。
  他们见面不易,平日里他只能在文古阁活动,那日下了早朝,来了个小宫女让他去御花园一趟,他眸光一闪,已经想到了什么。
  到了御花园的偏僻之处,他便见到明玥穿着一身水色长衫站在长亭内,蹙眉望着他。
  “辞官。”她直截了当的说,“你不适合这里。”
  三年了,她仍然跟以前一样直接又大胆,可也一语中的。的确,以他淡薄的性子,根本不适合鱼龙混杂的官场,可他只当没听到她的话,笑容温和又干净,“明玥,我来了,你可愿跟我走?”
  平地惊雷。他问的这般至诚至性,险些让明玥失了理智,可她又很快回了神。走?走到哪?她不只是明玥,还是锦帝手中明家的把柄,明家百年清誉,父亲一生战功,怎能毁在她身上?
  “一目,你辞官罢。”她恳切的声音里已经带着哭腔,“我不能同你走。”说完,她看了他一眼,快步离开。
  他的心中是一片冰凉,纵然已经料想到答案,亲耳听到时仍然让他失神了一阵。他知她心中必有怨怼,有苦衷,所以他也不强求。他望着她离开时的身影,兀自想,她既不愿走,他便在这牢笼之中陪着她。
  匆匆长长一生,耗在她一人身上倒也不负本心。
  只是他过得远比想象中艰难,官场如泥潭,他不愿同流合污,却又执着于此处,自然是劳心劳力,心力交瘁,七年恍然而过,他却已经病入膏肓,也只有在听得一两句她的消息时,整个人才如有了生气一般,继续在这世上苟延残喘,
  他知道她得宠,她喜铃铛,她有孕,她小产……
  以及,她病了。
  是心病。他知道。百里绫让她失去孩子,却因着背后是一整个外戚,让锦帝不能动她。让明玥有苦说不出。而更糟糕的是,百里绫已经知道了明玥早在十年前与他有了交集。
  他劳累过度,已是无力回天,看过的几个大夫都这般告诉他,于是对于清晓的警告他也只是一笑而过。他清楚的知道,他快死了,所以一个念头也在心中慢慢成形。
  他杀了人,留足了能够指证自己的证据,然后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布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局。百里绫既然用五虚叶杀了她的孩子,那他便将计就计,将事情捅大,让锦帝不能不查,并且查了,也让太后等人无话可说。
  一切都很顺利,方铭查出他有大量的五虚叶,顺藤摸瓜又查出这五虚叶经由宫内的阉人交给了百里绫,而百里绫,自然是将这五虚叶用在了明玥身上。
  谋害皇嗣,这罪名任谁也担待不起,无法庇护。
  十年前他没能拉住她的手,十年后,他只盼她荣华富贵,平安喜乐,一生无忧。
  他熟读佛法,灵台清明,以为自己早已出了这尘世的障,却为了她,落得一身尘埃。
  他入了魔。
  计划中唯一的意外便是明玥再孕。而他在牢中,对外面的状况却一概不知。
  他一心为她永绝后患,她一心只想保他平安。
  她调理身子,再次有孕,同样也费了心思让百里绫怀了孕。揽月殿中,她将藏在指甲缝中的毒先下在了自己的杯中,与百里绫碰杯时用了些力气,两人双双中毒,她中毒略深。任百里绫如何想,也料不到她会对自己的孩子下手。
  生出死胎的那一刻,她终于放声而哭。
  为这孩子,为这命运,为了他。
  可终是晚了些。似乎他们之间,总是晚了些。
  
  一目被押上刑场时内心平静极了,他费尽心思布这一局,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输,他若输了,死了,便赢了。
  躺上邢台的那一刻,他恍惚间又回到初遇她的那一刻。
  小楫轻舟,青山绿水。
  岸上的女子一身黄衫,娇俏而明艳,声音如珠如玉。
  梨花纷扬,迷了他的眼,幽幽绿水,动了他的心。
  
  清晓走出青莲寺时红了眼。钟声渺渺,是一如既往的慈悲。
  只是待她回到宫中时,宫中却是一片缟素。
  明玥从校场的看台上一跃而下,胸前只挂着一个荷包。
  荷包中装着一目的骨灰。
  

  ☆、矛盾

  清晓在素玉阁中枯坐了一夜。
  她脑中现下乱得很。
  戚卫这些年在宫中偏安一隅,不问世事,不与任何人为伍,断不会轻易便被人害了,更何况他有先皇的圣旨护身,锦帝也不好动他,是以他这般突然死去,让清晓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她去找了方铭,方铭的答案却更让她生疑。
  方铭说戚卫是自己来认的罪,最后在狱中服毒自杀。
  这便怪了,据她所知,一目与戚卫并无多少交集,而且戚卫在宫中一向安分守己,怎会以身犯险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就算是应了苏缠香的请求,也不该有认罪这一说,这般只会得不偿失,戚卫也不会笨到想不通这个道理。再者,他身在狱中,何来的毒药?
  这疑惑,在一个锦衣局的小公公来过后,解开了。
  那锦衣局的小公公,过来只为交给清晓一块玉佩,说是戚卫要交给她的。
  清晓看着那块玉佩好一会儿才想起来。
  当初她在浥山救了苏缠香时,苏缠香想送她一块羊脂玉佩以表谢意,不过她没收,如今这块玉佩正安然的躺在那小公公掌心,解开了一切迷惑。
  清晓沉住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很平静,“公公可知……戚公公死前……见过什么人没有?”
  那小公公佝偻着腰,并未抬头,兀自道:“还请姑娘见谅,奴才并不知晓戚公公死前见过什么人,只是戚公公交代了,倘若他出事了,便让奴才过来将这玉佩交给姑娘,顺便……给姑娘带句话。”
  清晓心跳一滞,“什么话?”
  那小公公一字一句的道:“青青石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说罢,将玉佩交予清晓,便快速离开了。
  清晓此时这才顷刻间明白过来,心中五味陈杂,一句话都说不出。
  她与戚卫见面一避再避,却终是没能逃过莫云深安插在宫中的眼线。
  他以苏缠香的性命相逼,让戚卫自己了此残生。
  戚卫将苏缠香的玉佩交予她,是为让她好生照顾苏缠香,而留下那句话,却是为了让她惜取少年时,不要再执迷不悟。仰头有四季不凋的青青古柏,垂首有千秋不灭的磊磊众石。人生如寄,更遑论爱恨。
  清晓这几日积蓄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无心害人,戚卫却因她而死。她让苏缠香没了父亲,让云姨没了念想。清晓站在院中,手中拿着那块玉佩,压抑着声音,哭得很难看。想来上一次这般哭,已经是入宫前了。
  莫云深,莫云深,莫、云、深!
  她柔软的心中碾磨着这个锋利的名字,苦痛难当。
  她忽然想起前几日,那时苏缠香早已将一目的骨灰送入了宫中,而她刚从青莲山上下来。她去了绣庄,想要见一见云姨,可是绣庄的大门已然关上,门口一片萧条。她慌张之际不停的拍门,却始终无人应声,偌大的绣庄,曾经盛极一时,如今却成了个空宅。
  “清姑娘……”清晓听到身后有细微的响动,转身一看,只见苏缠香失魂落魄的站在那里,面容憔悴,那单薄的身子,好似一碰便会倒在地上。
  然而清晓却顾不得许多了,脑中只想着云姨的下落,几步上前抓着苏缠香便问道:“云姨呢,你可知道云姨的下落?”
  苏缠香的脸色其实很不好,清晓一眼便能看出她这几日过得是如何的不安好,她的声音很小,却足够清晓听清了,“我也不知道……我天天来此等着,可绣庄已经关了好几日门了。”
  清晓显然是急了,于是出口的话便有些莽撞和伤人,“关门了你便没法进去了?倘若云姨想不开可要如何是好?”她说完,便重又去拍门。
  苏缠香却是在一旁瞪大了一双眼睛,那眼睛如今已然干枯,此刻更是一片死气,她站在原地僵了半晌,模模糊糊的说了一句“若是轻生,断不会在此处”便跑了出去。
  清晓一见,终是没放下心,跟着跑了出去。
  苏缠香真是不要命的在跑,清晓跟在她后面都觉得吃力,她一路跑到了京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