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掌旗英雄略 >

第3章

掌旗英雄略-第3章

小说: 掌旗英雄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书生吓了一跳,双手乱摆,口中只是乱叫:“不,不,不是我!”庙中诸人见他如此胆小,都在心中暗暗摇头,有的干脆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卖艺人打趣够了他,哈哈一笑,回到原位坐下,拾了一根柴拨了拨火堆,脸上忽然现出一丝忸怩之态。这样一条大汉居然也会像小姑娘一样的脸红,周围之人无不愕然,只听他说道:“相扑会么……去是去了,只是我技不如人,打不过那‘东武神’,反被他打折了一条胳膊,害得我足足养了三个月的伤,奶奶的!”说罢,举起右手猛地朝空中击了一拳,仿佛眼前就是那个叫“东武神”的,不想力用得大了些,牵动了伤处,疼得脸上一阵阵的抽搐。
  大家见这粗坯虽然凶横,但对自己的丑事也不隐瞒,直言以告,倒也不失可爱之处,都在心中暗暗好笑。
  那对母子身边坐着一位老者,看来是一家人,他帮着妇人哄睡了孩子,转过头来,小心翼翼地问那卖艺人道:“这位老哥,左右闲着也是无事,不如你说一回相扑会上的事,让我老汉也开开眼界如何?”
  卖艺人抬头一看,见这老者白发盈头,年纪没有七十也该有六十了,还口口声声叫自己“老哥”,慌得连忙摆手道:“老丈切莫如此称呼,折煞小的了!唉,说一段给大家解解闷原也不妨,只是刚才那小子,如此羞辱于我,当真是欺人太甚了!”
  大家被风阻在这小小庙宇之中,心情都不见得太好,这时见有故事可听,无不欢然喜悦,纷纷劝那卖艺人。有的说,襟怀恢廓,方显男子汉大丈夫本色,这是晓之以理;有的说,出门在外的都不容易,大家多担待些就是了,这是动之以情;有的说,我这有上好的烧酒,喝一口润润喉咙再讲不迟,这是诱之以利。
  那卖艺之人接过烧酒来喝了一口,抹了抹嘴巴,说道:“我姓贾名勇,陕西兴安府人氏,江湖上朋友们看得起,送我一个浑名,叫‘双拳盖四省’。那天在道上,听人说起,有一个叫什么‘东武神’的,在相扑会上设了一个擂台,放出话来,如果有人将他打下擂台,就给五十两银子赏银,外加一件锦缎面的狐皮袍子。就算不能将他打下擂台,只要能打他一拳,就给五两银子,踢他一脚是十两。我听他这般胡吹大气,心里来了气,就想去会一会他,再一打听他的外号,更是叫人气炸了肺!”
  众人不解,问道:“那是为何?”
  那卖艺人贾勇说道:“他别的不叫,偏偏叫什么‘单掌震乾坤’,他奶奶的,明明知道我叫‘双拳盖四省’,这不是处处要压过我一头?既如此,我倒是非要去闯一闯相扑会,看看这个东武神是不是当真生了三头六臂?”
  大家心中暗想:“他自叫他的,究竟是不是专门针对你,倒是大可商量之事。”
  贾勇继续说道:“我来到相扑会中,一眼就看到场子中间搭着一座高台,足有一丈来高,十分显眼,台下挤挤挨挨的都是人。台子上面站着一人,腰圆膀壮,袒着上身,比我高了足有一个头,想来就是那个叫做东武神的了。我想他名字中既然有一个神字,又敢夸下海口,定然是有两下子的,便挤在人群中,想看看情形再说。
  “那天共有三个人跳上台去挑战,都是不到几个回合,就被东武神打下台来。这厮甚是心狠手辣,那三人,不是被他摔死,就是呕血重伤。我看着心中不忿,正想跳上去与他较量一番,就见东武神在台上转了一圈,回转后台去了。接着出来一个司仪,叽哩咕噜地说了一通,原来他一天只打三场,三场一到,不论胜负,就要养精蓄锐,不再打了。我见无法,只好等明天早早地再来。
  “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高台之下,这时天色尚早,东武神一场都还没比过,正在台上踱来踱去,踩得脚下的擂台咚咚直响。我跳上台去,照例先通报了姓名,那厮就站在我对面,听我说了自己的名号,咧开嘴一笑,说道:‘你叫双拳盖四省,我叫单掌震乾坤,不是正好强过你?’他奶奶的,我正是为此而来,当下便说道:‘若是我输了,那是我自己学艺不精,也没什么好说的,但倘若我侥幸胜了一招半式,你那名号,可得改一改了吧?’那东武神甚是骄狂,一口便答应了。我更不答话,一招‘单掌推碑’,就朝他当胸打去……”
  说到这里,人群中有一个形貌儒雅,颏下五绺长须之人忽然插口道:“单掌推碑?你是查拳门的?”
  贾勇大姆指一翘,赞道:“好眼光!我这些年来走南闯北,拜的师傅着实不少,但底子还是查拳门的没错。”
  大家正听得起劲,纷纷责怪那打岔之人,那人嘻嘻一笑,便不再说话了,贾勇继续说道:“不错,我正是查拳门的,那时我就以一套查拳与东武神过招。东武神身材高大的很,我气力不如他,不敢和他正面交手,只好在他掌风中跳来跳去,瞪大了眼睛,想找出他武功中的破绽。就这样斗了二十来招,这可比先前那三个脓包要强得多了,可是东武神越打越快,我见难以取胜,心中更加焦急。
  “又拆了几招,我一眼瞥见东武神左肋下露出一个小小的空当,当时头脑一热,一侧身就切了进去。(方才那个形貌儒雅之人轻轻地“啊”了一声,大家认真听讲,并未在意)哪知道他这招只是虚招,见我欺身过来,干脆将左侧全让了出来,一闪身就已在我面前,右掌径直向着我的头顶拍了下来。我正向前窜,急切之间闪避不开,无奈之下只好举起右臂奋力一挡,这时只听得一声……”
  “咚咚咚!咚咚咚!”偏偏正讲到紧要之处,庙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怀中抱着小孩的妇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呀”的一声叫了出来。其他人正听到兴味盎然之时,忽地被打断,也显得极不耐烦,有人高声问道:“谁呀,深更半夜的!”
  欲知来者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相扑会上

  大家正在听贾勇讲他打擂台的故事,门外突然传来敲门之声,随即有一个女子的声音说道:“我们是去敦煌走亲戚的,天黑,错过了宿头,求各位大爷们行个方便。”声音温雅婉转,说不出的好听。
  过不多时,依呀一声,有人过去将庙门打开,两个小小的身影悄无声息地闪了进来。
  众人陡然间就觉得眼前一亮,只见进来的是两个女子,虽然身上穿的是当地极寻常见的灰色粗布袄和月白夹裤,但气度高华,容止都雅,那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两个女子中年纪稍大的一个,约摸三十来岁年纪,保养得极好,肤色依旧白皙丰润,发髻高绾,态度娉婷。小的那个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生得眉目如画,更兼冰肌玉骨,尤其是一双眼睛,犹似一泓清水,时常眼波盈盈,娇艳之色,难描难画。庙中众人为这二人的气势所慑,一时间都忘了自己该做些什么,连贾勇也忘了说故事,张大了嘴,呆望着二人。
  刚进庙这两人自然就是刚刚从土城逃脱的朱赫母女了,她们向东狂奔二十余里,好不容易才逃到鬼谷口,又冷又饿,举目无亲,好在胡豹那一伙人并没有尾随而至。路上,朱赫用一根发簪到路边的农家换来了两套旧衣裤,又哄又骗才让女儿海兰穿上,以免她身上那件苏州碧凤坊九龙飞针绣的云花缎太过扎眼。
  海兰一闻到衣裤上的汗馊味便欲呕吐,但想到胡豹、夏留仁等人的面目,就算有一千个不愿意也只好乖乖地换上了。母女俩在黑夜中走了许久,远远地看见风神庙中透出的火光,这才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到这里来。
  此时在庙中,坐在火堆旁边,怀里抱着孩子的那个妇人站起来招呼朱赫母女道:“奶奶,快到这里来,烤烤火,驱驱寒气再走。”
  朱赫被众人盯得有些不好意思,又怕有人认出她们的身份,正在跼蹐难安之际,听见有人招呼她们,连忙千恩万谢的,带了女儿过去,就坐在那妇人的身后,稍稍暖和一下冻僵了的手脚。
  待到朱赫母女坐定后,大家才将目光从她们身上移开,七嘴八舌地央求贾勇把相扑会上打擂台之事继续说下去。
  贾勇瞥了朱赫母女两眼,想了想,才继续说道:“刚才我说到哪儿了?是了,那时我着了东武神的道儿,眼看着他的巴掌朝我的天灵盖拍下来,情急之下,我也别无他法,只好举起右手臂挡他一挡。只听咔嚓一声,这厮力气好大,一掌就打断了我的手臂骨,我大叫一声,滚落在擂台边,痛得连站起来逃走的力气都没有,眼看着东武神走上两步,抬起一只脚,就要朝我的胸口踹下来。那时我全身无力,连动一下小手指的力气也没有,根本无力抵抗,只好闭上眼睛等死。
  “说也奇怪,过了好一会儿,居然什么事也没有,我慢慢睁开眼睛,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就看见眼前擂台上,东武神正和一个穿黑色衣服的人施展拳脚,斗在一起,好不激烈,台下观众的眼睛全都盯着他们,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我。我那时心想,晴天不肯走,等到雨淋头,这时再不走,可就真的走不了了。想到这里,我趁着没人注意,抱着伤臂,咬紧牙关,悄悄地跃下擂台,找了一处没人的所在,足足养了三个月,才将伤养好。唉,我‘双拳盖四省’行走江湖二十年,没有想到这一跟头摔的,都快摔到姥姥家了!”
  贾勇讲完后,便即默然,众人想到那生死一线的时刻,虽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但还是不由得有些心惊肉跳。过了好半晌,才有人问道:“那个救你的黑衣人后来怎样了?”
  贾勇神色微显尴尬,顿了顿,喃喃地道:“不怕各位笑话,那一次以后,我就被吓破了胆,三个月之中,几乎连房门也不敢迈出一步,简直就像那缩、缩头的那个什么玩意儿。伤好以后,我也曾悄悄地向道上的朋友打听过,才知道那个黑衣人救了我这个老粗的命,也救了那以后许多人的命──他在那擂台之上,一个人打败了东武神!”
  大家“噢”了一声,重又来了兴趣,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盯着贾勇,连刚来的朱赫和海兰,都在人群后面竖起了耳朵倾听,浑然忘了自己也是刚从死神的指缝间溜出来的。
  只听贾勇说道:“我还听说,那时东武神胸口中了他一拳一脚,肋骨折了数根,生死不明。我的那位恩公仰天一笑,跳下擂台,扬长而去,连五十两赏银和狐皮袍子都没要,从此以后就再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几个月,我从肃州走到安西州,沿途卖艺,一来是要赚钱糊口,二来也是为了寻访恩公,求他告诉我姓名,再当面受我三个头,就是了了我一桩大心愿。”
  贾勇这番话说完,将酒瓶举到唇边,一连喝了几大口,将瓶中的烧酒喝得涓滴不剩,这才恋恋不舍地将空瓶还给那个卖酒之人,赞道:“好酒!”
  那卖酒之人听他赞自己的酒好,大是高兴,喜道:“兄台真是识货之人,别说这十里八乡的,哪怕再远些,方圆几百里内,谁不知道我何玖行的酒好?你要是想找人,倒不如问我,来我店里喝酒的客人多,天南地北的,我帮你打听打听,一准比那海捕文书还管用!”
  贾勇眼睛一亮,喜道:“此话当真?我听说,恩公的相貌倒也十分好认,他生得是巨口筒鼻,面色淡金,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