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将军斗不停-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8 章
那队骑兵为首的举手止住行进,等着她们来到近前。
“吾晋王侧妃曾氏!有要事求见皇帝!”浣瑜勒住马,抑制不住逃出生天的喜悦,用全身的力气冲队伍为首的郎将喊道。
那郎将一愣,不由仔细打量来人,眼前女子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虽一身狼狈,但手挽长僵,眉目凛冽,英气十足,身后还躲着小丫头,大燕女子外出哪有这样的行径,看这容色纵然吹了不少风尘,却难掩绝艳,又有勇气向士兵求助,想来定是本人不假。
思忖着,郎将于马上略一拱手,“事出突然,这样,娘娘请随末将来。辽城守备大人定会代娘娘向皇帝禀告。”
“这,”浣瑜犹疑着点了下头,“劳烦将军了。”
“簪花还好吗?”浣瑜回头问已被马颠的七荤八素的簪花。
“姑娘,我没事,咱们要快些见到皇帝。”
“簪花放心吧,搂紧我,没事的。”拍了拍她的手,浣瑜突然有些不安起来,刚刚急着说出身份,太冲动了,不过面上还是强作镇定与身侧郎将攀谈着。
“将军,这里距汴梁多远?是在辽城吗?”
“这里的确属辽城范围,离京城不到三百里路程。”
“请问将军,哪条路通往京城?”
“再往前过了路口,向右就是可并行两辆马车的官道了,正通往汴梁。”郎将边答边打量着她,目光带着一丝轻佻。
两人一边闲话着一边驾马慢慢向前走,后面士兵也放慢马速跟随着。
远处青山已染上一层青绿,春意盎然,噙着笑,浣瑜赞叹着山间春景的美丽,时而闭目呼吸着清新空气,一队人马半张着嘴看着美人巧笑盼兮,突然浣瑜放慢速度,有些害羞的垂下眼,“将军能否等我们主仆一会儿,行了这么远的路,身上多有不便。”
那郎将顿时明白了,忙道,“荒郊野外的,娘娘再忍一会儿,到了前面驿站。。。。。。”
“我们是寻求保护而来,将军还怕我们逃了不成,要不,将军陪我们过去,我看那边有片树林。我们两个小女子也怕有些什么野兽。”
郎将顿时心脏漏跳了半拍,在军营多日没开荤,传闻中曾氏美且淫,除了晋王还勾引皇帝,害的皇帝为她丢了命,晋王才上了位,今日看来果然不错。
他倒没敢指望能占什么便宜,可这美人话中有话的,他怎么就觉得全身舒坦呢,想想自己也算英俊,刚刚娘娘驾马奔向他时,他在美人眼中一定是英雄般的存在。
顿时胸中又升腾起几分男儿气焰,“娘娘莫怕,末将陪您过去。”
又回头对一队士兵下令道,“你们都在这儿候着。”
说罢,与浣瑜并列驾马向前奔去,小树林恰好在官道旁,一片杨树,已抽枝吐绿。
后面的士兵等了半晌,也没见人回来,十几个人在马上哄笑起来,“不会被娘娘累得马都骑不上了吧,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猥琐的笑声,“谁说不是呢,别忘了,娘娘身后还有个小丫头。”
“听说那曾氏浪得很,今天是见着了,落难还不忘勾引男人,啧啧,我呸。”这还算正经的一个士兵说道。
这边树林中,郎将已被堵上了嘴,四肢被丝绦捆个结实,盔甲被剥下,腰间的长剑、令牌也被摘了下来,正口中唔唔唔瞪着两个女人。
好在距离够远,又在转角处,树林中的发生的一切还没人发现。将盔甲换上,浣瑜重新上马,簪花也颤巍巍的环上她的腰,又一扬鞭,明珠撒开四蹄踏上官道迎风狂奔。
果然不出所料,辽城虽还有大燕军队巡逻,也被渗透了突厥的力量,她明明要去汴梁,只需为她引路即可,但这个郎将却只同意先带她回营再议。
方才她诱他下马,收到暗示的簪花快速抽出他的佩剑抵在他后颈上,他才吐了实情,驻守辽宁的守备已叛变突厥,他正准备将她送上领赏呢。
据他讲辽城城门距此已不远,趁她逃走的消息还未传到,她要尽快出城。
终于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城关五百米之外,前面已是熙熙攘攘的出入关口处,商贩行人如织,“簪花,那边有个裁缝铺子,去买一套衣裙换上,越艳俗越好!再把头发放下。”
一柱香后,辽城关口处便出现了一对男女,男人骑在马上一身铠甲,眉目俊美,怀中搂着个穿着艳粉纱裙的女孩子。大春天的,还没这么热吧,衣服领子开得也太低了,两人还骑在马上旁若无人的浓情蜜意。
“哎哟,怀里抱着的那个不是桂花楼的头牌清儿吗?”
“哪是,我看不像,我看是新来的雏儿,让这小子占了先了。”几个守门卫兵低头议论着。
眼见着你侬我侬的两人骑马经过面前,那男人倒是懂规矩,一边和怀里美人说着情话,一边抓起腰间铜牌朝他们亮了亮,几个卫兵忙单膝跪下行了一礼,来头不小呢,这令牌五品郎将才有,怪不得这么嚣张,搂着妓子招摇过市。
十丈高的石头城关越发远了,簪花才松开浣瑜脖子一顿哆嗦,“姑娘,快冻死我了,还得抱着你这一身铁片子。”
浣瑜也松驰下来,摘下沉重的铁头盔丢到一边,“我快被这身衣服压死了,真不晓得这些男人天天穿着不累吗?”
“听裁缝讲,过了辽城,一直往南,半天足够到京城了。姑娘咱们要不要歇歇,簪花骨头快散了。”
“咱们必须尽快赶回去见到晋王,一刻都耽误不起。”晋王这个词一出口,浣瑜立即意识到,他已登了基。
可她要怎样才能见到他,而他是否愿意见她。
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在傍晚时分,两人赶到了汴梁外城,一切井然,路上和人打听,果然都讲皇帝明日要御驾亲征明裕关。
曾府门前清静多了,负责看大门的小厮二子终于轻松下来,这阵子门口清走几车臭鸡蛋,最近皇帝要亲征了,又传曾氏被突厥人掳走,祸国妖妃得到报应,大家才消停下来。
“麻烦您向曾学士通传一声,说三小姐曾鱼儿求见!”听到悦耳的女声,二子不可置信的瞪着眼前的两个人,他虽没见过曾三小姐,可没见着不要紧,这女人说的话足够把他吓个半死,风头刚过,哪个人这么不要命,敢顶那妖妃的名头上门认亲来了?
还牵着匹马,一脸疲惫,看着的确像私逃返家的小姐。
左右瞟一眼,还好没什么闲人经过,忙招呼她们进了府门,“不管姑娘说的真的假的,小的只管报上去。您在这儿等着千万别声张。”说着进了二门去通报去了。
二子还是善良的,万一真是三小姐,小姑娘家家的凉在外面等着,被事多眼尖的人盯上,曾家出妖妃的事风头虽刚过,被众人拉去沉塘还是可能的。
饭厅中,曾夫人正为曾老爷夹菜,家里出了个作祸乱宫闱的妖女,曾呆子再呆,对名声是极在意的,已向阁中递了辞呈要告老,可边境军情紧急,他们女婿又刚登基,还没功夫答理他这个三品大学士。天天茶饭不思的模样,让曾夫人心疼坏了。
听完了管家传来的话,曾夫人差点晕过去,正要说打出去,别脏了曾府的地方,见一边曾老爷拧眉无语,突然心里一动,定定神,“悄悄的带进来,我有话问她。”人明明跑了一阵子,怎么又回来了。先问问清楚再赶走不迟,再者,坊间传闻虽多,也没见皇帝治他们妖妃的娘家如何,她真是老糊涂了,当初这皇帝女婿见了这位生病就跟死了亲娘似的,这心肝回来了,保不其事态怎么变化呢。
重新回到当初在曾府的三小姐闺房中,丰儿、文儿也在见,眼神却带着好奇和鄙视悄悄瞟着她,尤其是簪花饿了一天,吃得狼吞虎咽的,更让两个小丫头笑了好几回。
沐浴了一番,又换了新衫,曾老爷和夫人才姗姗来迟,又挥退了丫环。曾夫人想的周全,这女儿已入了家谱,想推开干系是不可能了,再怎么也是皇帝的女人,事情未清楚之前,还是少些落井下石,该讲的礼节还是要讲的。
“不孝女鱼儿给二老磕头了。”浣瑜伏地叩首。
“罢了罢了,回来就好。”曾夫人扶起她,“你嫁出去这半年多,也就回趟门,怪我这当娘的没尽心,让你在外面受苦了。”说罢就抹起泪来。
“母亲见外了,怪女儿让二老担心,只是女儿这一来是有要事相求。”
“这是女儿写好的信,请父亲大人想办法交给皇帝。”浣瑜一边说一边取过刚刚写好生宣递给曾学士。
只扫了几眼,曾辅人就变了脸色,“此事当真?”
“女儿历经艰险,就是为了回来传信。父亲大人莫要耽搁了!”
曾夫人也凑过欲看一眼,曾辅仁已将宣纸快速折好放于袖中,“老婆子!还呆站着干什么,快叫人备轿!”
唬得曾夫人差点坐地上,两人成婚几十年,从来都是她对曾辅仁大喊大叫,今天倒奇了,“死老头子,什么事跟本夫人这样大声?”一时也忘了来的目的了,曾夫人打算好好和老头子吵一架。
“休啰嗦,快去叫人备轿,再胡搅我就休了你!”
“好好,我去叫人备轿,明天我就去女儿家,再也不回来,你和自个儿过去吧,我真后悔啊,年轻时未怎么不答应表哥提亲,非要嫁你这个呆子!呜呜呜~”
眼见了曾夫人哭喊着出了门,曾辅仁无奈摇摇头,回首对浣瑜讲,“此事重大,娘娘为何不亲自送给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第 79 章
浣瑜将曾夫人送来的银两衣物小心塞入包袱中,换上一身男装,看一眼床榻上熟睡的簪花,按了按如髻上的银簪,欣慰的笑了,待簪花再睡一会儿吧,再睡一会儿,来得及,未来的路还远着呢,可怜的簪花,打遇到她,也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
她让曾大人将信重抄了一份,且不让他提到有关她的消息。这样,她该作的都作了,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切重新开始,再给簪花寻个好儿郎,这是她早答应过她的。
突然有纷乱的脚步声传来,越来越近,窗格上人影幢幢,紧接着,门被大力撞开,竟进来几名身形高大的宫女打扮的女人,没看到她一样,越过她,一把拉起刚刚被惊醒的簪花,连鞋子都未给她穿上,拖起来就走。簪花吓得大叫,浣瑜冲上去欲拦住这些疯狂的女人,却被狠狠推到一边,一群人快速的将门在外面落了锁。
脚步声远去了,尖叫着呼救,徒劳砸着门,直到双手肿起流血,声音嘶哑,浣瑜才松开手,打量手上攥着刚刚从簪花袖口撕下来的一角薄布。
缩到墙角曲起双腿,浣瑜搂住自己,全身仍无法抑止的颤抖,簪花!
簪花被拖到汴梁城门下时,已披头散发,一身素袍脏污不堪,她惊呆得看着叫嚣的民众,大家迫不及待的举着碎石,瓦砾毫不留情的砸向她,“妖女!打死她,打死她!”几名也被打到的宫女忙丢下她躲到一旁。
未等簪花看清周围的人,数不清的石子、腐烂的果实,一波波向她砸来,不消一会儿,她眼中只能看到血红的一片,血红中有不敢直视她的宫女,整齐冷漠旁观的士兵队列,咒骂不停的狰狞面孔。。。。。。
天蒙蒙亮,曾府侧门吱呀一声启开了,四人半旧小轿被抬了出来,双手被缚,口被塞住的浣瑜紧闭双眼坐在轿内,她已不难想象昨晚汴梁发生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