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宫妖 >

第52章

宫妖-第52章

小说: 宫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一章 无限江山臣新君(一)


 “太子殿下客气,只愿太子殿下体恤后晋将士一片赤子之心,不要怪罪他们。”李观渡和顾杳止起身笑着回答,和气融融,完全没有一点降君应有的卑悯。
  太子殿下也是当即点头:“李君只管放心,降者不杀这一规矩本宫还是知道的。”场面话说完,他便凑到李观渡耳边低声说:“怎么说你们也算是本宫的妹妹和妹夫,这后晋以后划分为一个郡,就交由你们管理了。”
  李观渡和顾杳止皆是听到了这话,不由更加高兴,顾杳止一瞬间觉得想哭,终于,太子还是承认了她的身份。
  在娘亲去世,爹也出家的情况下,除了太子这个哥哥,她已经没有亲人了。或许顾左相也算,不过总归是太子一党的,如果太子不承认,那么她这个舅舅也不会认她的吧。总算,她的哥哥还承认她的身份,这比获得什么封赏还要高兴。
  说着便迎了太子进城。
  然而,当军情一传到帝都金陵的时候,百官的脸色就真的各有千秋了。
  尤其以拥护唐明帝花镜唯的大臣更觉惶恐——因为太子西北战事回报是这样的:
  四月四日攻入太原城,后晋降,大开城门。
  现已收编晋军九万余人。
  南唐士兵数月以来连连战事,故特此于太原城中休整,归期未定。
  “太子殿下这是想要拥兵自重,于后晋都城称帝吗!”一名阁老大臣不由愤然,或许还带着一些后怕。
  另一名阁老一向是中立派,因此与他不太对头,便笑着道:“阁老怕不是没听过有句话叫‘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您在这里大吼大叫也是无用,不然您亲自去一趟西北太原城?”
  “哼……像你这样的墙头草懂些什么!现如今皇上重病不起,也不管朝政,太子还这样作为,这江山只怕真是要……”那名阁老说着大叹一声,甩袖而出。
  而军情上呈给唐明帝,他自疏锦走后便一直郁郁,受了那一掌后也不肯用药,至此已是穷途末路,命悬一线了。
  大臣念完,也不知他是听了还是没听,也不见他说话,眼神只盯着房梁,不知在想什么。总是如此,大臣也只能继续跪着不敢起身告退。
  终于花镜唯转过眼看着那名大臣,挥了挥手,吐出一句:“朕知道了,爱卿退下吧。”
  大臣便谢恩快速退出去,每次进长乐宫他总觉得阴森得紧,就像是一座活生生的死人墓。才跪了多大会,抵不过一刻钟,这浑身都冷得起了鸡皮疙瘩。
  那一日,阳光甚好。
  五月初,华灯初上。
  此时长乐宫中只有两名宫女伺候在殿外,正是是换班用饭的时辰。花镜唯看着那盏烛火摇曳,却想起几年前与疏锦初次相遇时她的笑容,而后渐渐与数月前她离宫的时候冷如寒霜的脸色相重叠,一瞬间他大咳不止,猛地一口血喷出。
  那两名宫女忙上得前来,替他拭了血渍,又倒了茶水给他润喉,正欲去请太医,花镜唯却摇了摇头,将两人轰了出去。
  随着关门声,整个大殿内只剩下他。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他看到殿门似乎被人推开,隐隐约约逆光而行,让人看不清。
  “是谁?”花镜唯眯了双眸不由轻喝了一声。
  来人并未回答,而是继续上前,走得近了,他看到女子一袭白衣,水袖飘繚,容色超凡,言笑晏晏而来。
  花镜唯身子猛然一震,他想起身却没能起来,只好将手尽量前伸,想要抓住女子的衣袂,然而女子似乎在离他有一丈远的地方停住了,并不继续上前,任他怎么够也够不着。
  “疏锦,你终于来了。你可知这数日以来朕过得多么无趣……还记得第一次见你时你也是笑得如今日一般温婉清澈……好久未曾见过了……如果早知道回南唐会把我们变成这样,朕宁可从来没有……回……”话未说尽,他前伸的手轰然无力地垂下,凌厉且妩媚的双瞳渐渐合上,眼角有一行清泪顺着鬓角隐没发间,带着他温热绝望的相思。
  听到殿中传来絮絮叨叨的说话声,两名宫女疑心是皇上有什么吩咐,便推开殿门进来。
  “皇上您有什么吩咐吗?”两人跪下恭声询问,然而榻上久久无人应答。
  两名宫女神色一慌,一边唤着皇上一边走上前去,花镜唯惨白僵硬的脸映入两人眼目的一瞬间,一名胆小的宫女便吓得昏厥了过去。
  另一名胆子稍大些,手指颤巍巍地伸到皇帝鼻前探了探。
  “啊——!”
  一声惊叫响破云霄。
  太原皇宫。
  婳伞近日以来胃口不佳,总有嗜睡的毛病,一闻到带有腥味的东西便干呕不止,这情况看得太子和疏锦一阵猜测。
  疏锦觉得这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没必要再继续装糊涂,便直接请了宫中唯一的一位妇科大夫来诊断。军医自是不行的,倒也不是瞧不上他的医术,只是术业有专攻,军医这方面的经验毕竟没有这位大夫丰富。
  大夫摇头晃脑地把了一会儿脉,便满脸喜色地冲着太子道贺:“恭喜太子殿下,这位娘娘是有喜了!”
  太子脸色一黑,忙转头看向疏锦。后者亦回过头看着太子,脸色虽然白了几分,但还是扯出一丝勉强的笑意:“恭喜太子殿下。”
  “疏锦,我……”太子想要解释却不知如何开口。难道要说这孩子不是他的?还是说这是他的无心之失?
  他还没有那么渣男。
  疏锦直直看着他,就看他打算怎么样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说实话,这个孩子和婳伞其实都在她的承受范围以外。
  现下她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了。
  见两人这番情景,婳伞顿了顿低声道:“还望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怜惜,不要让属下失去这个孩子,属下可归隐山林,绝不出现!”
  闻言那位大夫也是一怔:“太子殿下不要这个孩子吗?”
  太子脸色更黑,看了看疏锦,又看了看婳伞,再把眼神移到大夫的脸上,最后只好开口道:“先送这位大夫出去。”
   

第九十二章 无限江山臣新君(二)


 “是,大夫请这边走。”下人送大夫出去的时候大夫还一脸的疑惑和不解。
  深夜时分,太子和疏锦都没有睡着。
  “太子殿下,你一定会让婳伞生下这个孩子,然后封她为侧妃是吗?”疏锦忽而开口,虽然都没有说话,可是她知道他一定也睡不着。
  “疏锦,我对你不住。这件事上婳伞没有错,那个孩子也没有错。错的只是我——只是我。”太子转过身定定地与她对视,眼中痛苦自责和纠结不断变换。
  疏锦沉默了。
  “我知道你一定很难过……”
  疏锦打断他:“并不是难过,而是完全不能接受。但是,太子殿下,对于你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把责任归到别人的身上,勇于承担这一点我真是十分欣赏。”
  说着疏锦移过去吻了太子的脸,太子就势压过来,满腔热火却被她一句话尽数熄灭:“可是我想,我必须离开。”
  “我以为你会体谅我,会留在我身边再也不走了。”太子又翻身躺回来,闭着眼说出这句话,因为他怕他睁开眼睛泪会忍不住。
  “你以为罢了。我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我也有接受不了的事情,太子殿下,你得知道,我不是神。”
  她的话就如一根极细的针刺进身体之后却无限地变大,你痛不可忍却又无可奈何。要么,整块肉都割掉舍弃,要么,任由它在身体中发痛。
  “疏锦,我也不是神。”太子想他快要忍不住:“那么多事情都经历过来了,要毁在这里吗?你想让我怎么做?”
  “我也不知道,所以……我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我想,大抵是我的爱太决绝,容不下别人,只容得下你我。”说着疏锦从枕下把那块染血的手绢递给太子:“记得吗?这是那年我摘花刺破手指你递给我的。”
  太子接过去,怔怔地看着,随后别过头,泪流不止。
  “第一次看你哭。”
  “因为很痛,我忍不了。”
  ……
  那一晚,疏锦觉得好冷,比在万丈峰的雪地里还要冷。
  明明已经是五月的天气。
  清晨疏锦策马出了太原城,没有惊动其他人,但是在城外的树林里,却意外地看到太子站在那里。
  疏锦并没有下马,问道:“你什么时候起的?”
  “在你踏出房门的时候我就醒了。”太子的眼中溢满血丝,不知是哭的还是没睡好。
  疏锦点点头:“那你在这里等我做什么?有什么话要说吗?”
  “你去哪里?”
  “去一个必须要去的地方,见一个必须要见的人。”疏锦笑着说出来,她想是时候跟混沌老祖决一死战,功力已全部恢复,纵使找不到白泽印,也应该无大碍。
  毕竟,她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件事了。
  太子惊讶于疏锦脸上的情绪,他不能确定那究竟是期待,迫切,还是解脱。
  抑或什么都不是。
  “比我还重要?”
  “曾经是,现在……也许。”
  太子也笑了出来,只是实在不好看:“我想我知道那个人……扶音?”
  疏锦挑眉:“太子殿下真是神通广大,我的确很想见他。”
  只是,再也见不到。
  太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缓缓退开几步,将路让出来,任疏锦离去。
  疏锦打马疾驰而去,没有回头,他不由高声问了最后一句话:“
  你还会回来吗?”
  疏锦的声音远远传过来:“不回来了。”
  还不如,不回答的好。
  太子惨笑一声,眼中疏锦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他亦回头往城中去。
  疏锦脸上的眼泪抖落在马背或古道上,没有引起一丝的涟漪。
  此去不知还能否活着,或许让你死心,以为我在走过天涯或看南疆月落,是我最后能够保护你的方式。
  南唐金陵。
  唐明帝继位两月后便驾崩,举国长哀。
  浩荡的出殡队伍从宫门直排到金陵城西,然而令人惊叹的竟是陈太妃自愿同去皇陵,永守陵墓,再不回宫。
  所有人都为陈太妃对唐哀帝的痴心而称赞时,只有陈烈和陈太妃自己知道,她想守着的是花镜唯,而不是唐哀帝。
  就在唐明帝的棺醇葬入皇陵当天夜晚,墓中静躺的唐明帝花镜唯双眼蓦然睁开,绿光流转,一道人像虚影突然从他脑中飘出来,渐渐凝为实质。
  男子雪白的长发披散在身后,绿瞳幽深,眉目有着凡人难以企及的气韵,分外惊艳而飘渺。
  他看了一眼四周的环境,抬脚迈出墓室。
  脚步却没有惊起一丝尘埃,面容也没有一丝波动。
  翌日早朝时,众臣均是商量现下的情况应该如何解决。
  国不可一日无君。
  唐明帝死后没有留下一句话,也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那么很明显的,只有一个办法……
  “请左相大人西去太原,迎回太子殿下早登大位!臣等莫不出城十里相迎。”百官纷纷跪倒在顾玄琚身前,齐声相请。
  顾左相双手一扶,忙躬身笑着回了一句:“我万不敢受众位大人之礼,迎回太子殿下当是为人臣子的本分,我立即回府打点,即刻动身去太原,早日迎回太子殿下,这宫里的事就麻烦众位大臣和王案大人了!”
  “左相大人客气……早去早回……”
  “静候大人佳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