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多年以前,我记得 >

第35章

多年以前,我记得-第35章

小说: 多年以前,我记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老地方,“灯火阑珊处”,还是那些人,不过这次却是真的融进去了,还是只有一个女人。有人举起桌上的酒杯,“是姐,以前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我就一杯酒喝下去了。”陈是为表达接受之情,也跟着喝,然后一发不可收拾,陈是一杯接一杯,心里想着还好酒量不错,不知道喝了多少,突然手里的酒杯被张航拿走了,“你们认罪,还要别人遭罪,我喝。”陈是把酒杯再次拿过来,“他们敬我的,你喝什么?”张航没好气,“你混在爷们堆里,就真以为你是爷们了!”
  陈是没理他,接着喝,张航发话了,大家也就收敛了些,有人开玩笑,“仔细瞧着你们俩还挺配的,男未婚,女未嫁。”陈是差点呛着,“你这条件还真简单,这群人里未婚的多了,难不成我都有机会?”大伙一听,都笑:“当然了,看上谁了,你就说。”一群大老爷们都不含蓄,有人喊:“你们别跟咱老板抢,小心抢着就被别人抢了饭碗。”陈是笑:“别把我们俩扯一块儿。”灯光挺暗的,没人看见张航的脸色沉了下去。
  陈是还是只是坐着喝东西,不过不是酒,酒已经喝得够多了。张航去找吧台的小姑娘喝酒,大家都去疯了,就只有和张航打过架的那个同事。凑过来和陈是说话,“是姐,虽然你很大度,不过对不起还是不能少的。”说着把杯子推过来,陈是晃晃手里的饮料,问:“以这个代酒成不,刚刚被他们整惨了。”对方也笑:“当然,我干完,你随意。”
  两人随意地聊聊天,年龄其实都差不多,谈起来还是很有话题的,不知道说到了各自的中学时代,对方这才知道,陈是和张航是这么久的朋友了,陈是解释:“也不算,只是认识的比较早,毕业了也没怎么联系,现在是又碰见了。”
  “其实,那天我说的……怎么说呢,其实他不是我说的那种人,虽然……”同事也感觉很为难,自己说的也算是事实,可是张航的人品却跟字面或者表面的意思不一样,他们这群人心里其实都明白,可是现在解释起来,或是要把它表达出来,却是很不容易。
  陈是说:“没事,我不会带有色眼镜看他的。”同事摇头:“你这么说,还是对我的话产生了不良联想,我的罪过。”同事有点愧疚,陈是也不知道张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让大伙产生这样说不清楚却明显维护的态度,只好说:“嗯,我知道了。”
  “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对方诚恳建议,陈是低头喝东西,“你误会了。”对方说:“误会不误会,是你们自己的事了,这个年纪了,考虑一下也是该的。”陈是只是报以微笑。
  考虑一下吗,误会吗,陈是不知道怎么说,与和陈达相处的感觉不一样,陈达是温暖的,现在的张航,让她有点胆怯,有点想要闪躲,还有点害怕,不想让他知道自己的过去,想要站在一个平等的高度,不想他看不起自己,是久违的爱情吗,陈是不想再想了。
  不经意地扫过,陈是的目光还是停在了吧台,张航就坐在那儿,和调酒师说着话,喝着酒,很随意的一个样子,和陈达的一板一眼作风总是差别大。陈是过去,对他扬扬酒杯,“介意我坐这儿不?”张航点头示意她随意。陈是打开话题,“怎么说,你也要敬我一杯才对,虽然付了我工钱,看在我要走的份上,你也得喝杯饯别酒啊!”
  张航苦笑:“你还真把我当一般人啊,说话都这么似近却远,硬生生的要隔些距离。”陈是杵在那儿,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对还是错,听见张航说:“罢了,你真要和我喝?”陈是点头。“把你们最烈的酒拿来吧!”张航吩咐酒保。转头斜着眼挑衅,“敢来吗?”陈是受激将,也不怯场,“来吧!”
  不知道喝了多少,两人酒量都好的出奇,然后就喝喝喝,张航喝得把身份证都抵押在酒吧了,都还挺有酒品的,都没出丑,不哭不喊不闹,都是静静地喝着,你一杯,我一杯,然后就倒下了,倒下的时候只是分不清到底是谁开始的,也就分不出胜负。待大伙准备回去之时,方才发现两人已烂醉如泥,张航很好办,知道他家在哪儿,陈是就没办法了,打算送去酒店,结果人清醒了一会儿说要回家,然后又不省人事了。
  有人拿起陈是的电话,翻了一下电话本,也没发现有特殊标号的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直接打给了电话本的第一个人。
  很幸运,对方没有关机。“你好,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请问你是陈达吗?”陈达睡得不深,接到电话就醒了,“嗯,是的,您是哪位?”
  “哦,我是……怎么说,哎,你是陈是的朋友吗?你知道她的家吗?你能来接一下她吗?”打电话的人一股脑说出来,陈达还是听懂了,有点着急,也有点担心,“她怎么了,在哪儿呢?”。“还好,只是喝得太多了,我们都不知道她的家,她在灯火阑珊处。”
  “灯火阑珊处,好的,有人马上过来了,麻烦你们先照顾她一下,待会就打陈是的电话。”挂了电话,陈达马上给王远帆打了一个电话,王远帆满心怨愤地从床上爬起来,还不忘数落陈达,“关心,干嘛不行动,大晚上折腾我,我都替你们着急。”虽然嘴里抱怨几句,这种事情,王远帆还是义不容辞的。
  很容易就找到了陈是,王远帆从别人手里捞过陈是,恨铁不成钢,还要代表陈是,或者在王远帆心里,是代表陈达对照顾陈是的人,说着感谢。把陈是扔到了床上,料理好,才给陈达回了一个电话。
  “已经送到家吧,你就放心吧。”王远帆说。陈达问:“灯火阑珊处是什么地方?”王远帆说:“不是什么好地方,一酒吧。”陈达想了想问:“你知道她为什么和这么多酒?”王远帆用鼻子哼:“我怎么知道,她都好久没见着她了,你要知道自己问去。”陈达也就没说什么,挂了电话。
  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陈达默念,多想自己一回首,她就在灯火阑珊处。陈达还想问,为什么王远帆好久不见陈是了,还有陈是到底和什么人在酒吧,当然他更想知道她为什么醉成了那样。陈达也想有点出息,抛下所有,可是生活不仅仅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的选择题,他就是一畏手畏脚的傻瓜,别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傻瓜,别人表面上尊敬,内心里嘲笑的傻瓜,在俗世中坚持一份信仰,做着微不足道的改变的傻瓜。于是爱情,还是顺其自然吧,就随意一点吧,强求只会更糟,像自己的母亲。
  陈是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头还有点重,一看钟,上午都快过完了,马上打给事务所办公室。“喂,我今天睡过头了,不好意思。”张航接的,“嗯,你好点了没,下午来不来?”陈是答:“嗯,还行,过来。”
  挂了电话,陈是回忆一下,思索了一会儿,确定自己没有做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情,就放心了。洗漱完毕,才想起,思考自己是怎么回来的,知道陈是新家的人不多,难不成是张航,可是在回忆中张航确实是倒下了的,而且他喝得不少,不可能酒驾的,想不通,陈是也就不想了,下午到了事务所一问就明白了。
  陈是下午去的时候,大家看她的目光都有点暧昧,陈是头皮一阵发麻。躲进了办公室,陈是问张航:“你一大早就来了?”张航点头,陈是又问:“昨天你送我回去的?”张航摇头:“我自己也是别人送回去的。”陈是好奇:“那到底是谁?”张航说:“别想了,吃饭的时候再问他们吧,先工作吧!”虽然这样说,张航却不能不想,来的时候,隐隐约约听见些什么,自己又不好问,心里也痒的很,还要装作风平浪静。
  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打趣陈是,“怪不得看不上咋老板呢?原来是有情况啊!”陈是一头雾水,有人接口,“是姐好福气,姐夫看起来很不错。”张航脸色臭到家了,陈是忙做手势,“停停停,我被你们说得都找不到北,昨天到底谁接的我?”昨天打电话的人说,“你男朋友啊,就陈达。”
  陈是追悔莫及,想了一会儿,就明白是王远帆接的了。跟大家解释道:“不是我男朋友,是我的一个同事,你们别瞎猜了。”大家都表示疑惑,“那他怎么说‘谢谢你们帮我照看她’”学着王远帆的语气,陈是想着他一本正经地说这话,挺搞笑的,笑着继续解释:“他平时就这个样子。”大伙听完半是遗憾,半是欣慰,继续打趣陈是:“那我们老板还有戏的不是?”陈是装出一副无奈的脸色,继续吃饭。
  吃过饭,陈是给王远帆打了个电话。
  “昨天谢谢你送我回去。”陈是客气,王远帆“哼”一声,“一个女的半夜喝得烂醉如泥,你这像什么样子。”陈是接受批评,说:“不就只这一次嘛!下不为例。”鉴于陈是认错态度良好,王远帆也不好唠唠叨叨,只叹气:“你还是快些找个好男人给收了吧。”陈是笑:“你又来了,有时间你多关心关心自己吧,不看看谁年龄大。”王远帆不服:“我是男人,我着什么急。”陈是脱口而出:“都是男人,你也用不着替别人着急吧!”说完就后悔了,王远帆一听,马上说:“你还知道啊,我还以为你是真傻呢!”
  陈是没怎么说,王远帆换了一个口气,“昨天是陈达给我打的电话,你真要谢,去谢他吧,好歹人家也为你担心了这么久。”“哦。”陈是含糊作答。王远帆也没多说,问她:“你什么时候忙完那边的事?”陈是答:“就这些天吧。”王远帆的语气里很是无奈,“你搞完了就快些回来,小吴的话实在太多了。”王远帆说着按按太阳穴,陈是笑:“知道我的辛苦了吧!”王远帆道:“就这样吧,我挂了。”
  挂了电话,张航也吃完回来了,看陈是笑容还没有退去,问:“和谁打电话呢?这么高兴。”陈是收起手机,答:“昨天送我回去的同事。你也认识的,上次一起吃过饭的。”张航问:“王远帆?”陈是点头,张航继续问:“你男朋友?”陈是无奈,“刚不是说过了吗?不是。”张航是真的放下心来。
  张航整理好准备办公,陈是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过来,搁在一边的桌上。
  “我有事和你说。”陈是公事公办的样子,张航放下手里的笔,听陈是说。
  “快到年底了,你们公司的情况也已经慢慢上轨道了,我在你们这儿的任期也差不多结束了,我想就在这几天里办好了就走。”陈是陈述自己的想法,说完后发现张航没什么反应,只好继续说:“至于劳务费,我会把我的标准发给你,到时候你看着给就行了。”
  “你刚刚买了房子,对房子了解吗?”张航问得牛头不对马嘴。陈是不晓得什么回事,机械地点头回答问题,结果张航接着说:“那你陪我去看看房子吧,我正好也要买。”陈是有点诧异,还是点头了。关于陈是的提议也就不了了之了。
  张航用的是转换话题,他不想没有什么进展的,就放弃了如此好的机会。他需要思考,顺其自然一向不是他的作风,他喜欢争取一切他想要得到的。拖延时间,可以给人足够的机会去找到新的思路,这是生活教会张航的。
  买房的打算也不是一时而起,张航的年纪也不小了,成家立业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也是迟早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