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

第38章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第38章

小说: (红楼同人)双木缘(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家当家管事的人从来不是老爷和小哥儿,而是我们家姑娘。林家的旧仆心里面早就对隔壁家送过来服侍的下人存有不满,看他们一个个依仗着自个儿是王府里出来的,就在林府拿班做势的,平日连林小管家的话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姑娘回来了,可由不得他们一个个在林家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遂林家的旧仆在见到黛玉严惩那些新来的下人时,个个私底下拍手称快。俱说,到了我们林家就得守我们林家的规矩。姑娘整治的好!
  黛玉整治家中奴仆的事没一会工夫就传到隔壁某人的耳朵里,他温温和和的笑着对伺立在一旁的大管家赞道:“管家主事就得这么个性子!我原想着帮衬她一把,如今看来,她将来定能将家里的那些依仗着宫里出身的老嬷嬷们制得服服帖帖。我见了那些个嘴碎的老货就讨厌得不得了,若不是碍着太后的面子,真想把她们一起赶出去。免得她过府之后,受那些倚老卖老的老货们的气。还有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最好一并给我送走了。”大管家闻言劝道:“王爷无需动气。依我看,等王妃过府后,必定有法子整治她们的。”主仆俩人深叙密谋了会子,想尽量替某人把王府里的地铺平些,避免徒生波折,气到某人。
  更换好衣物,慕辰慎重其事地检查过礼单,带着几个贴身的随从,步行前往隔壁林府旧宅。刚来到大门口,林如海领着儿子林融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慕辰忙上前以子侄之礼拜见,林如海慌忙避开,连称戴罪之身不敢受此大礼,退身恭请慕辰先行入内。林融乖巧听话的躲在爹爹身后,依样学样,这段日子被黛玉拘在眼皮子底下,他傲慢猖狂的性子收敛了不少。慕辰也不勉强,态度谦逊地伸手携住林如海的手,俩人一同迈入府中。林融揪揪鼻子,紧随其后。
  进入府中,慕辰观一路上的景致与他上回来时大有改观,好些东西稍微挪了个位置,弄了点花草点缀其间,便令人觉着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他一边暗自赞叹,一面对黛玉的渴慕之情愈加深厚。这些年来,他从一开始的因好奇留下随身玉佩,到后来的逐渐上心,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眷恋不已,心底里的百般滋味,无从说起。
  林如海将他迎到府中的大厅内上座,自己陪坐在下首,林融一本正经的垂手伺立在身后,不时冲坐在上方的慕辰瞟去一眼。心里暗道:他果然不是合适的人选。瞅瞅这光景,姐姐将来若是嫁进去了,往后岂非要与我生分了。我不但得守着什么君臣之礼,更不能与她亲近。看来我的想法是对的,姐姐还是养在家里比较好。
  慕辰当然不晓得因这君臣规矩,林融心中对他生出的不满又加重了几分,打定了主意,要搅黄他与自家姐姐的因缘。
  

  ☆、珠帘内外

  坐在大厅内寒暄片刻,林如海深知慕辰慎重拜访所谓何事?然这些日子略观黛玉的心思,他着实摸不透女儿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虽明知这桩婚事是板凳上钉钉子,推脱不了的。但作为父亲,他仍希望女儿能过得好。遂他才会在当年慕辰秘密到扬州城拜访过他后,私底下知会雪雁尽量相助与他。女儿黛玉的性子他是知道的,若想得到她的欢喜,必须得一步步慢慢来,如同滴穿石头的水滴,连绵不断的渗入进去。倘使心急的话,反而会引起她的反感与厌恶。
  慕辰端着茶杯悠悠地品着新春刚出的太湖碧螺春,他的眉眼并不是很出色,也就是清秀而已,然眸底隐隐透出的温和笑意,却让人情不自禁的安下心神来。这次前来他并不指望见着人家养在深闺里的千金小姐,且以那位佳人的品性,必然不喜他做出这等鲁莽失礼的举动。慕辰这趟拜访,纯粹是为了拉近翁婿和小舅子之间的感情。通过这些年的观察,他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黛玉十分重视她的家人。要想亲近与她,必得闯过她老子和弟弟的那关。
  上回出主意让林融扮作女孩儿冒充北静王家的亲戚去水月庵的事,虽然林融回来没说什么,但从他的言行中大约也能揣摩到黛玉对此事的态度。呵呵,慕辰苦笑无语。是他考虑的不周到,想出一个馊主意,给整件事埋下了隐患。还好,他已将当日林融跟前伺候的所有奴仆都遣送到江南的别庄里去干活了。并下了封口令。谁敢露出去半个字,一律杀无赦。慕辰温和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狠意。
  他并非真正温和的人,对跟前伺候的人从来都是严惩不贷,绝不宽恕。也许是因为吃一堑长一智,那年,年少妄为误信朋友,差点丢命的事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遂导致他在待人接物上格外的谨慎小心。在外人眼里,他同北静王一般性情谦和,温文尔雅。但私下里,慕辰这人性情极冷极无情,瞧不上眼的,绝不深交。黛玉的启蒙恩师张友士当初他就没看上眼,私下认为他不过是骗子而已,后来得知佳人甚是敬重张友士,他这才眼巴巴地下帖子请张友士过府,与人家深入浅出的畅谈一回后,方知道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喝了一会茶,聊了点国事家事天下事,外头有人回话说饭已摆好,林如海躬身请慕辰一起前往大花厅用饭。林融陪侍一旁很是无趣,趁俩人不注意,一个人偷偷溜掉。头一个跑去大花厅里见等候在那里的姐姐黛玉。来到厅里,他惊讶的发现大厅里不知何时挂上了一道珠帘,粒粒晶莹的小珠子正好将姐姐所待的地方隔开,上面隐隐绰绰的印着她如同弱柳扶风的身影。
  林融狡猾眨眨眼,撩开珠帘跑进去一屁股坐到黛玉的身旁,双手搂住她的胳膊撒娇:“姐姐,待会我要同你一块坐在里面。”黛玉侧过头,颇感好奇的问:“人家初次临府,你不亲自招待。”言下之意,你在人家府邸里白吃白喝了一年多,如今回到自个儿家了,岂能翻脸不认人!
  林融才不管这些个呢,他吐吐舌头,狡辩:“不是有爹爹在外招待吗?用不着我出头的。”他忒烦应酬之类的东西,甚至想过若是将来考取了功名,便要这样整日里聚会什么的,还不如不去考呢。后转念一想,这年头有个功名在身上,总比没有强。遂放弃了不去科考的念头。
  黛玉伸出指头揪住弟弟粉嫩的脸颊,使劲捏了一把,啐了一口道:“到底是你去人家家里住的,还是爹爹去住的?给我乖乖出去招待去。”说罢,她起身将心不甘情不愿的林融推出珠帘外,隔着珠帘交待道:“你今儿乖乖听话。不然——”余下的威胁略去不说。林融无奈,只好走到厅门口去等候慕辰与林如海的到来。
  不多时,慕辰携住林如海的手说笑着来到厅外,一眼瞥见垂手伺立在门口的林融,看他脸上的表情似有些不悦,眸光一顿,随即笑着松开林如海的手,上前去牵住林融欲避开的手,揶揄道:“才几天不见,融弟便与我生分了。我们可是结拜的兄弟那。”
  他心知林家姐弟的感情异常深厚,起先听闻心里亦觉着有些吃味。心想,姐弟俩人再亲密,弟弟也不该一天到晚的粘糊在姐姐跟前,沾染女孩家的脂粉之气,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后亲眼见到林融,观他谈吐有致,性情烂漫天真,并无女孩家的优柔寡断,再回想到那年亲耳听见黛玉管教跟前小丫鬟的一番话语,心中的吃味方渐渐消失。
  面对慕辰刻意的亲近,林融碍着林如海的面不敢挣脱,装出一副乖巧的模样儿回道:“我等俱是犯官家眷,卑贱之躯实不敢与郡驾平辈论交。”他的声音清脆响亮,脸上的神情天真烂漫。慕辰听了他貌似赌气的话语,一时间竟也找不出话来驳回去。
  正当他无措时,厅里传出一声柔和的嗓音为他解围:“融儿,不得无礼。爹爹,劳烦您请王爷入内就坐。融儿,你到里面来。”林融闹了这么一出,黛玉知道弟弟不适合在外面待着了,遂出言唤他进珠帘内一同坐。
  “多谢小姐盛情。”慕辰跨入厅内,望着珠帘后绰绰约约的佳人,躬身行礼感谢她的款待。他的眸底露出掩饰不住欣喜,猜测过无数次,实没想到黛玉会亲自出来设宴款待。尽管隔着一道珠帘,然他已心满意足。
  黛玉在珠帘后俯身回礼,淡淡然然的回道:“家舍简陋,务请王爷多多海涵。”说完,她回过头示意雪雁出去执壶伺候,找机会将书信转交与他。请人做事,不亲自出来,实难说的过去。不得已,黛玉只得亲自出来与慕辰隔帘相见。
  雪雁领命出去,端起小丫鬟们送上来的银壶,走到慕辰所坐的位置旁,斟了一杯酒,与此同时,折成小块的信件由她的袖中不着痕迹落到慕辰的身上,见慕辰不动声色地收入袖中,她微微点头,退身转向林如海的身旁斟酒,尔后,退到一旁服侍。
  慕辰收了雪雁悄悄递上的书信,心中很是奇怪,照常理说,黛玉是绝不会与人做出私下递信送东西的事来。但雪雁丫头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在黛玉的眼皮子底下有所小动作。她敢当众寻机传递消息,肯定是得到了她家姑娘的首肯。会是什么事呢?一想到佳人有事拜托,慕辰的心情一阵激扬。这可是他表现的好机会。若是能借此次机会,在佳人心目中赢得好的印象。那么他就不用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里又不小心触怒了她?
  光瞅瞅林融前后态度变化之大,慕辰就立即想到其中绝大多数的影响力来自他的姐姐黛玉。但他始终未曾想过,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高高在上的身份。君臣之礼不可废。林融自幼亲近姐姐,怎堪忍受有一天与姐姐见面要隔着一道帘子,行君臣之礼呢?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慕辰隔着帘子见到了思慕已久的佳人,心情愉悦的打道回府,回去的路上,他以子侄之礼扶着林如海胳膊一同前行,对他更是孝顺有加,说桐城县那边他已派人打点妥当,林世伯去了那里只管好生养着,等过两年风头过去了,圣上便会将他官复原职,到时他们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
  他呢,只字不提黛玉的事,如今的时机不对,林如海因罪贬职,婚嫁之事不适宜提起。再说,他也不能让黛玉以犯官家眷的身份嫁入王府,这样的话,即便她是王妃,一府的女主人,但也很难在王府里树立起威信来。到时处置那群宫里面的老货和别人送过来的妖精们,可就难办了!他可舍不得委屈了她。
  慕辰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隔壁家里,一回到书房,他马上取出藏在袖中的信件拆开来看,这一瞧,心上的火比灶上炒菜的还旺。江南甄家的甄宝玉,很好,很好,他眸底的温和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丝丝冷意。
  不过,他并不急着追究甄宝玉的事,当务之急是追回那副失窃的洛神图。据他的推测,这幅图应该不会流入到民间一般人家去,也许会流到某个喜欢附庸风雅,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如若要说京中哪个地方的文人结聚的最多,除了北静王府找不到第二家。慕辰垂眸思索一番,决定遣府中的清客们没事就去北静王府里聚聚,顺便打探消息。
  思考停当,他忽然想起一个极为适合的人选。黛玉的启蒙恩师张友士。以他的声望前去是最不会露出马脚的,且他能认出画中人。想到此,他抬起头,唤道:“来人,去看看张先生在不?若是在的话,就说小王有请。”
  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张友士笑呵呵的抚着胡须跨进书房中,见到端坐在书桌后的慕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