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反穿]写手妹子非人类 >

第58章

[反穿]写手妹子非人类-第58章

小说: [反穿]写手妹子非人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每每有作者新发文,尤其是知名作者发文,他们都会将他最新章节和页面的浏览量显示出来,并为这篇文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库,可以随时如股票行情一般查询历史资料,读取信息。
  这种做法不但能让公司方面对频道的状况和发展有更直观,更详细的认识,也同时能帮助他们引导作者写出更贴合频道的文章。
  当然,秉承着晋江的一贯传统。他们做这些并不一定会拿来要求作者,只是当作者表达出希望了解和询问的意向时,为他们提供帮助罢了。
  而这个监控平台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监控对象就是如玉姑娘和她的两篇文章。《疯子迪亚洛》自不必说,必须是他们密切关注的对象。哪怕这篇文已经实际写完,只是陆续发文的问题了,他们也非常重视。因为文章质量毋庸置疑,人气也一直鼎盛,然而这种人气是否能成功带来男频的流量热潮,为晋江奠定新的读者群体仍然是个未知数。
  监控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疯子迪亚洛》这本书的读者在阅读完它的最新章节之后,会去看什么。是关面?还是返回首页?还是寻找其他类似的书或者就近点一个页面下方的广告链接?
  此外,对于新文《遗忘之书》的监控则更加关键。原因很简单,虽然如玉姑娘一本爆红,知名度已经可以称神,但是毕竟也只是写了一本书。谁知道她接下来会写什么题材,还会不会继续红下去,又有没有可能发挥失常扑街?
  毕竟在网络作者中,写了一本红文之后连续扑街最后被人遗忘黯然离场的不要太多。
  所以很多人认为《疯子迪亚洛》的成功只是一本书的成功罢了,并不能证明如玉姑娘这个作者有多大神格,他这个招牌多有力。除非新书也能有与之相当的人气。而有些人的要求更加苛刻。他们等待着如玉姑娘与其他男频作者同台竞技,同频比拼的结果,认为只有她能在新的频道之中仍然名列前茅才真正可以说是网文界称神。
  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有人唱衰如玉姑娘,尤其是在旧文即将完结的时候,他们更是开始对她的未来进行嘲讽。
  而当《遗忘之书》出现时,这种不看好的言论忽然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
  “好不容易写一本红的书这么快就完结,下一本能不能赚钱还不知道呢╮(╯▽╰)╭”
  “再写吸血鬼?真无聊,看来她也是没什么其他可写的了。”
  “哈哈读者说喜欢阿法尔大人就真开阿法尔大人的,倒是衍生文能收揽旧读者,不过这么讨好读者真的有意思吗?”
  可这些说话的人并不知道,在晋江公司的办公室里,以火因为首的男频小组看到《遗忘之书》的后台数据时,脸上是怎样的惊讶。
  火因看着屏幕上跳跃的数字,又难以抑制地打开页面上《遗忘之书》的新章节反复她难以抑制心情的激动,并敢肯定如玉姑娘这本书不但会继续爆红,恐怕还要比上一本更上一个台阶!

  ☆、第47章

  也许是之前的喧闹太引人目光,到了最后实体书发售却反而让人觉得有些波澜不惊的味道。
  只是在微博宣布的上市日那天,许多城市、城镇的报刊亭、书店纷纷挂出了一个浓墨重彩的海报。上面的地图以欧式风格的城市街道为主,尽头是隐约可见掩映在丛林深处的城堡。
  画面近处昏黄的路灯只照亮了一小片区域,马车停在路灯下,而马车上脸色白如月色的男人目光深沉,望向一旁黝黑的小路之中,嘴角噙着笑意。
  在海报的中央,沿着街道的线条,“疯子迪亚洛”五个大字由变异的花体组成,看上去渗透着血色。而它的下面,由几行稍小的文字写明了图书信息和标语简介,虽然抢眼却没有破坏整体海报的艺术感。
  许多人经过它面前,无意扫过,都会被海报所吸引。而不时有几个人好奇地停下来,拿起海报旁边的书翻看。
  吸血鬼小说?不了解网络小说的人觉得有些新鲜。而不少人看了几段之后就觉得放不下了。
  “老板这书给我拿一本!”
  “好!”老板利落地借过钱,从后面拿了一本新书装进袋子里,又卷了一张海报:“随书附赠。”
  买书的人瞬间觉得又开心几分——这么好看的海报确实让人想要收藏。
  某一线城市的一个书店店员很早就发现了,今天来书店的学生、刚工作的年轻人特别多,而且很多都是一进门看到某张海报就径直兴奋地跑过去。
  《疯子迪亚洛》?这是书店今天新到的新书之一,装帧包装都十分精美看上去倒是有几分让人捧读的欲望。只是这书难道最近很红吗?他怎么没听说过。
  而刚刚到下午一两点钟,店员就发现这部他之前没听说过的小说竟然全卖完了!
  “我们进了多少套?都卖完了?”
  “300套,都卖完了!”
  “300套?!开玩笑吧?”
  现在实体书行业早没有十几年前景气,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店铺的销售量屡屡下滑。早些年动辄百万销售量的图书到如今却是能有个几万就不错了。而分摊到每个店面上的数量,可能一天不过几十本,甚至几本。
  要知道300套可是他们预估的一周销售量。
  当书店负责进货的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刻打电话追加《疯子迪亚洛》的套数。然而却被对方告知这套书已经断货,要等。
  我靠,这书有这么红吗?他郁闷自己之前进货的时候没有听供货商的话,多进一些。明明人家已经告诉他这书很好看,在网上很红了。
  前台销售人员还在不断地回答着越来越多前来询问的顾客,告诉他们卖断货了,要等明天才有。
  “挂个牌子吧?”一小时后,解释得口干舌燥的店员终于受不了了。
  而后来来书店的《疯子迪亚洛》的粉丝看到书已断货的牌子虽然失望,却也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这个照片传上微博。
  且说实体书上市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消息迅速汇集到盟约传媒的办公室里。
  《疯子迪亚洛》全文近百万字,出版时肯定不可能只有一本书。根据初步计划整套书一共五本,但是这次上市的只有最前面两本。接下来会根据销售情况调整后续3本的印量和上市时间。
  “很多地方都传来卖断货的情况了,今天铺出去的货可能撑不到这个周末……”刘语惊讶地看着反馈数据,“这,也太夸张了吧?!”
  “书卖得好你还不高兴?”丛笑开心地拍了拍他肩膀,“这说明咱们工作做得不错!”
  “淘宝平台的销售数量也很夸张!哈哈,之前咱们找xx网那边还跟咱们拿乔要钱,我估计明天他们就要主动打电话找咱们了!今天单日销量看好破万!”
  李祈年点头:“工作确实不错,不过还要密切关注。我有预感可能很快就要联系加印。而且后续三本上市,对前两把销量还会带动提升。”
  林萱工作室也很快得知如玉姑娘这套书的销售状况。他们心里不爽,却林萱却一反常态地让大家稍安勿躁。
  当天晚上一个林萱的访谈新闻就在网上放了出来,其中记者提到如何看待新人作者如玉姑娘和《疯子迪亚洛》这本书。
  “我和如玉姑娘其实并不是竞争关系。”林萱温婉地笑笑,透出几分读书人的端庄感。
  记者疑惑:“但是之前无论是实体书宣传还是周边贩卖,甚至是档期、题材你们都互相针对。”
  “那是大家误会了。”林萱大方地看向镜头,“其实我这些日子一直在写书,都是交给工作室和出版社去运作实体。等我知道的时候也有点晚了。不过这其实真的是误会,我和如玉姑娘的读者群体其实不同,而且说实话我也很喜欢她的书,今天还特意去淘宝订购了一套。”
  林萱的这个访谈一po上网,立刻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包括如玉姑娘的粉丝虽然边骂她装x,却也无意中用转发评论为她传播了这个视频。而视频前面最主要的对林萱作品改编电视剧《风语清扬》的宣传,借着这个话题被更多人注意到了。
  ………
  “这个林萱真是狡诈!”董安妮忍不住生气。
  沐风见她这样,伸手拍拍她的头顶,道:“中午想吃什么?我去准备。”
  “哎哎,你别忙了,如意马上到了。”
  正说着,但如玉推门走进了沐风的猫咪咖啡馆。一只黑猫从附近的桌子上抬起头来,两眼目光如炬的盯着她看。但如玉瞥见了,笑着摇头。这只黑猫总是对她不怎么友好,从第一次来就是这样。
  “如意这里!”董安妮招呼她,“快快给我具体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但如玉见她心急的样子不由好笑:“就是收到了一个自称是英国某出版社的email,我还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呢,让火因和熠熠帮我去问了。”
  “什么出版社啊?!”董安妮两眼放光,“说不定我知道呢!”
  但如玉这才想到其实董安妮家里就有出版传媒的关系,不然她也不会做这方面分析时如此得心应手。
  但如玉这才道:“你等等,我给你看邮件。”
  过了没一会儿,董安妮就看到了但如意邮箱里的这封邮件。她飞快地扫了一遍,发现是一家名叫巴尔巴卡的出版社。看上去十分陌生。
  不过这封信倒是写的端庄大气,而且英语非常地道。信中写明了他们以什么渠道得知了《疯子迪亚洛》这本书,同时对它非常感兴趣。如果如玉姑娘有出版海外版的意向,可以与他们联系并将开头几章的翻译版和英文梗概发给他们。
  她皱眉:“英国那边这么快就有人知道国内的书了?他们又不会中文。这该不会是国内的骗子伪装的吧?不过他们这么做能得到什么好处?”
  但如玉摇摇头:“不知道。”不过她其实并不觉得这是中国人伪装的。至少这信的内容格式与她了解的英文写作方式非常类似,是十分地道的英式英语。只是巴尔巴卡这个名字让她有点在意。
  这时一直沉默的沐风忽然道:“这封信可能不是假的。我听说过巴尔巴卡这家出版社。有点神秘小众,但是在画册出版领域有着独特的影响力。我怀疑他们看上的是你的画。”

  ☆、第48章

  但如玉接到熠熠的调查反馈是在两天后。
  “如玉大大,这家出版社是真的,不过非常偏非常小,每年也就策划那么几本书出版。”熠熠有些为难,“说实话我是觉得他们不太靠谱。国内许多个人志的运作团队都不止这个数量呢。但是出版社本身的资质倒是没有问题。”
  但如玉问:“他们是不是主要出版画集?”
  熠熠一愣,翻了翻巴尔巴卡出版的书籍名录,果然发现如如玉姑娘所说:“真的是!我之前还没注意。所以他们是一家专注绘画出版的小出版社?那倒是可以理解了……只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他们会找你要翻译稿?”
  但如玉想了想:“还是跟他们接触沟通一下,确认出版社资质是一会儿是,还得问问他们到底看中了什么。”
  说实话刚收到邮件的时候但如玉还是有点开心。巴尔巴卡这个名字的中文名虽然显得生僻,但她咀嚼一番之后却发现意外有些熟悉。如果她没记错,乌斯丁大人最初的姓氏就是巴尔巴卡泽。
  只是他是格鲁吉亚人,而这家出版社却在英国。
  “恩恩,如玉大大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