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青春祭坛 >

第52章

青春祭坛-第52章

小说: 青春祭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天你们出门怎么办?”
“出门穿上大衣,系上围脖,戴上皮手套和口罩,光露两个眼睛在外面,一点都不冷。到了夏天,最高气温也就三十二三度。不像湖北一整就是三十八九度、四十多度,谁受得了?所以武汉人红州人不论男女夏天都在大街上睡觉,真是一大奇观,这在东北绝对看不到。我写信告诉我妈,她说湖北太可怕了。”
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正说着,柳六一、章子野、左子海一起来了。
铁戈笑着对龙晓茜说:“看看,Niu鬼蛇神都来了吧。”又指着左子海说:“墙上那些字就是他写的。”
“嗯,像个秀才。古人说文如其人,我看人长得清秀,字也写得清秀。”龙晓茜说。
辛建看了看表对封老大说:“封大哥,时间不早了,安排午饭吧,你说怎么做?”
何田田站起来说:“还是我做吧。”
封老大却另有打算,他想显显本事,同时也要看看龙晓茜的手艺:“这样吧,今天在座的每个人做一道菜,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铁戈第一个站起来反对:“我是吃食堂的从来没做过菜,你这是要出我的洋相。柳六一也不行,这个书呆子切豆腐都要用尺比着切,硬是呆到了家。辛建最拿手的是千层饼,但那不是菜。左子海怎么样我不清楚,估计也是个呆子。只有章子野的手艺最好,一是因为他爹妈的菜本来就做得好,算是家学渊源。二呢他学做菜又照着菜谱来做,手艺是天天见长。再肥的肉到了他手里都能够做到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色香味形样样俱佳。我说干脆你、晓茜姐、何田田和章子野每人做两道菜不就有了八个菜吗?也够我们消受了,各位意下如何?”
不会做菜的人都赞成这个建议,封老大要的就是这句话,马上挽起袖子下厨房去了。
十二点刚过,菜上了桌。
封老大举杯又要剪彩,被铁戈制止住:“封拐子,虽说你年纪最大,但今天剪彩轮不到你。”
“为什么?”封老大问。
“今天是你和我小茜姐姐相亲的日子,你要剪彩那就是朝自己怀里作揖,不伦不类。所以只能由我这个月老剪彩,哥们说是不是呀?”
“对,应该由铁戈剪彩。”众人一致附和。
铁戈站起来,十分庄重地说:“请各位一起举杯,预祝封拐子和晓茜姐早成佳偶,干杯。”
柳六一问:“完了?就这样简单?”
“今天的主宾是封拐子和晓茜姐,除此之外还祝福谁?”铁戈反问道。
“你跟何田田呢?”章子野问。
“‘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左子海也用《西厢记》里一句戏词发问。
“这话要改一改,而且要问封拐子‘是几时孟光能接梁鸿案’?封拐子不把个人问题解决了,做兄弟的岂敢先举案齐眉?这就叫一龙挡住千江水。我说封拐子你要加油哇,否则我们这些兄弟们都要等你了。”
铁戈巧妙地把球踢给了封老大。
“既然铁戈剪了彩,还是先喝酒。”封老大早已一饮而尽:“至于个人问题嘛,我相信缘分,只要有缘,是你的一定跑不了。”
“哪个菜是晓茜姐做的?我得尝尝。”铁戈嚷嚷道。
“粉蒸肉和藕夹是我做的。”
铁戈夹起一块粉蒸肉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嗯,不错,肉蒸得烂,咸淡正合适,而且颜色红亮,不像酱油放多了的粉蒸肉那样发黑。晓茜姐你是怎么做的?”
“其实很简单,我把蒸肉粉里放了一块红方和一些腐乳卤,稍微加点水,这样米粉就会蒸软。然后再把五花肉放进去拌匀,腌二十分钟,再上锅蒸三十分钟就好了。酱油是一丁点都不能放的,不然的话既难吃又难看。”龙晓茜把奥秘告诉大家。
铁戈笑道:“封拐子,以后你就在外面多接活拼命干,家里的事就交给我晓茜姐好了。”
“哈哈哈哈。”封老大豪爽地大笑,满脸幸福,龙晓茜则低下头偷偷一笑。
这一切都没逃过铁戈和何田田的眼睛,他俩也会心地笑了。
转眼又到了正月初六,厂里接人的卡车全都停在大礼堂的广场上。铁戈每年过春节都是空手回家又空手回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何田田就不同了,她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临行前奶奶把腊鱼、腊肉、香肠、糍粑给她装了满满一旅行包。爷爷则塞给她二百块钱,嘴里还一个劲地叨叨:“钱不够就打电话回来,爷爷给你邮,想吃点啥只管买,千万别苦了自己,身子骨要紧。
“知道了爷爷,您都说了一百遍了。哎呀,奶奶别再装了,再多我就拿不动了。”
“这才哪到哪呀?再装点。田田哪,到白菂河以后马上来个电话报平安。铁戈啊,在厂里如果田田有啥事你要多帮着点。”奶奶一再叮嘱。
何田田和爷爷奶奶一人贴了个脸,拎着旅行包出了门,铁戈接过何田田的包一起朝大礼堂走去。
“这些东西太沉了。”
“都是些年货,要不是怕你吃不饱我才懒得拿呢。”
“我知道你心里总是想着我,这叫革命的友谊嘛。你看封拐子一说他有一个心仪已久的女人,我就自告奋勇地去找龙晓茜给他们牵线搭桥。这是我一生中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给封拐子介绍了一个对象。”
“他俩真的很般配,要能成事就好了。”
“我看应该没有问题。你别看封拐子打架不要命,他的心细着呢。六八年六?二七打战校,就是他给肖国雄出的诡计,要不是沈冲、姜军冷静地分析情况,咱们那次就惨了。这说明封拐子是个有头脑的人。再比方说,当年城里到处在抓地下包工队,说这些人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人家封拐子凭借种种关系趁其他包工队撤离之时接了更多的工程,悄悄地赚了大钱,他简直就是《八十天环游地球》里的那个路路通。你想想,如果他还在建筑公司当泥瓦匠,就算他能够拿五级工的工资充其量一天只能挣到两块三毛八,哪有自己拉起队伍自己说了算过瘾?钱挣得多少且不说,关键是自己能当家作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才符合他的性格。封老大是个决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为人又极要面子,干什么都讲究认真。造反他认真,对朋友认真,对爱情认真,干活那就更认真了。他和我们不一样,他的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生存状况不允许他玩世不恭,所以他只能拼命干,这不,现在白手起家干出了点名堂。人说男儿苦少年,十男九轰烈。咱们这群人里边,也许将来就他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那郎老师、石庵村他们将来会怎样呢?”
“郎超雄、石庵村是读书做学问的人,他们研究的都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他俩正在合写一本书,叫做《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光听这个题目就吓人。辛建、左子海他们看过,据说写得很不错,有一些观点十分新颖,但我没有看到。这两个人出成果只能是在学术界,不会在经济方面搞出什么名堂来。同样封拐子会赚很多钱,但他不会把精力放在读书做学问上,为什么呢?因为郎超雄、石庵村都有工作,封拐子的生活没有任何保障,他一天不干就一天没有吃的,所以生活逼着他拼命挣钱。况且他还要奉养老娘,还要成家,这都需要钱,他哪由闲情逸致去做学问?总不可能让一个叫花子去研究天文地理吧。”
“辛建、柳六一、章子野他们几个人?”何田田又问。
“你当我是算命相面的铁大仙呀?不过这几个人志向远大,又爱看书学习,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有分教:
红袖当垆莫自伤,窥帘暗恋是檀郎。
最怜风信催花紧,芳草萋萋春色长。
正是:封延龄颇有心计,龙晓茜初显身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回 小青工不知艰难暴殄天物
第四十三回
小青工不知艰难暴殄天物
李书记发怒忆苦赐宴猪食
春节回厂后各连又开始热火朝天地大搞抓革命促生产,力争夺得七二年第一季度开门红。
谁知没过几天,新来的李书记接二连三的听到各连连长汇报说有些小青工随意糟蹋粮食,吃了一半的馒头随手扔了,食堂周围、宿舍旁边甚至车间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李麻子决定到实地看一看,做个调查。不看不打紧,一看李麻子火冒三丈。尽管糟蹋粮食的现象不是很多,但毕竟还是被他看到了。于是他召集厂办、政治处以及各连连长开会,决定召开全厂职工大会,搞一次忆苦思甜活动。
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工种如铸造连第二年就定为二级工,加上营养补助费,每月有三十六七块钱。又是刚刚过完年,肚子里还有些油水,而且很多人都从家里带了些腊鱼腊肉糍粑年糕回厂,所以出现了乱扔粮食的现象。尽管这只是少数人的行为,但的确让人感到恼火和疼心。
第二天下午全厂停止生产,各连连长命令每个人都带上吃饭的碗家伙到大礼堂开忆苦思甜的大会,看样子这个会要开一下午。
大礼堂广播里传出悲伤地歌曲:
“天上布满星,
月牙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
诉苦把冤申。
万恶的旧社会,
穷人的血泪恨。
千头万绪,
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
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
这首歌在那个年代听得太多了,所以并不能激起人们的悲痛情绪,工人们照样嘻嘻哈哈地说笑着。倒是各连的干部们一脸的严肃,大声斥责手下那些不识时务的人,禁止人们讲话。
广播停了下来,李麻子宣布会议开始。
这时政治处的李主任搀扶着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走到主席台前坐下。
李主任对着麦克风只说了一句话:“大家静一静,现在听冯家湾的老支书为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
这冯家湾正在设备厂后面,厂里占用了该队一些土地,招了一些该村的农民进厂当工人,所以有些人认识他。
这冯老支书没有文化一开口就骂道:“老子日他的娘!要说苦那真是苦,日本人手上没有那么苦,国民党来了也没有那么苦!五九年到六一年那三年硬是把人饿惨了,什么东西都吃光了,连老鼠也看不见影。树皮扒光了,野菜挖光了,能想得到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完了。我这个湾里家家都有饿死的人,有好几家饿绝了户……”
下面听报告的人感觉到不对味,交头接耳起来,场下一片嗡嗡声。李主任赶紧在李麻子耳边说了几句话,李麻子走到那老头身边说了句:“老冯,你先到食堂等着,中午在厂里吃个便饭。”说完示意李主任把他强行扶下去。
忆苦会刚开始就搞砸了,只能由李麻子亲自出马了,他就在台上大讲自己的革命史。什么前朝后汉,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全都说。可他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搞就把牛屌扯进马胯里,惹得大伙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捂着肚子偷偷直乐。好不容易挨到下午开饭的时间,李麻子宣布晚饭就吃忆苦饭,要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如果发现有人偷偷倒掉忆苦饭那就要进行批判。并严令各连干部一定要清点人数,一个也不准漏掉。保卫科的一帮人死守着大门,像看押犯人似的谁也不准出去。
列位看官,吃忆苦饭在文Ge期间是常有的事,厂里大部分人都吃过忆苦饭。但铁戈却没有这个“福分”,因为他既不是在校学生,也不是单位工作人员,没人管他,所以他一次忆苦饭也没吃过,也不知道忆苦饭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这忆苦饭是糠和烂菜叶做的,一点油花也没有,盐倒是下得挺重,估计是把盐业公司经理给杀了,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