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商女-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璎站在路口张望了好久,那锣鼓声才算近了,红红的队伍也渐渐的出现在眼前。
果然,是迎亲的队伍,看起来还不是一般人家的迎亲队。
白色的高头大马上,坐着身材高大的新郎倌,胸前带着大大的红绸。
看到白马,允璎兴趣大起,这骑白马的有白马王子,也有唐僧,只是不知道这一位是属于哪一类型,但是,她一抬头,对着的方向又不对,只觉得阳光中一片红色,刺得她眼睛一炫,一时不适,允璎忙眯了眼,伸手挡在眼睛。
真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亮瞎了她的眼?允璎撇了撇嘴,自寻其乐的寻找着角度,避开了阳光抬眸再看。
那匹白马已经到了她面前,马背上的新郎倌,不经意的侧头,剑眉、星目、挺鼻;轮廓分明……
一眼,允璎便愣住了,这人竟与乌承桥那样相像,只不过,眼前这人比乌承桥要更白净,更儒雅。
如果说乌承桥是俊逸的贵公子,那么,眼前这一位便是清朗的雅公子。
这一刻,人家明明穿着大红的新郎倌服,她却有种错觉,她似乎看到了一位白衣飘飘的公子,手摇水墨画扇坐于马背上骚首弄姿。
“让一下让一下。”后面跟着的家丁在两边清道。
允璎这一晃神没注意,险些被推到边上,所幸,她及时反应过来,连退了几步,才避开了那家丁的推搡,不自觉的,她便皱了眉。
公子是挺雅,可瞧着这家丁的素质……哼哼,估计也不是有底蕴的人家,顶多就是暴发户。允璎很轻率的就给这户人家下了定论。
一时,也失去了再看去的兴趣,她远远的退了开,这会儿的动静,已经吸引了不少的围观,附近商铺里的伙计们,在渡头边停靠的船家们都被引了出来。
“瞧,那就是泗县乔家的二公子呢,果然一表人才。”人群中议论纷纷。
允璎不经意的听到这一句,顿时停下了脚步,乔家二公子?!
她转身,举目望去,那白马已经停在了石屋的台阶下,吹鼓手两下里排开,后面跟着八人抬的花轿,到了这儿却不放下,八个轿夫依然稳稳的抬着,后面跟着看不到头的嫁妆队伍。
原来,他就是乔家二公子?允璎心起疑虑,这乔家二公子怎么和乌承桥那个相像呢?
“瞧瞧,这会儿柳家更要得势了,有乔家作亲家,这生意还不得往京城开了去啊。”
“哎,你这话说的外行了吧,这乔家无论是大公子当家还是二公子作主,柳家的三小姐那都是实打实的当家主母,这生意,就早进京了。”有人反驳道。
“听说,柳三小姐长得跟天仙儿似的呢,哎哎,你们看到了没有?”
“去,人家那些家丁都不让我们靠近,更说了,花轿遮得严严实实的,我们哪能看得到?就别做梦了。”
“就是……”
柳三小姐和乔二公子成亲的队伍!允璎心里的八卦因子作怪,顿时忘记了刚刚那家丁给她带来的不好印象,她想了想,缓缓往渡头边走去了,她想,乌承桥应该会想知道这件事吧?
更何况,她出来够久了,方才他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她的话,等急了可不好。
允璎想到这儿,就想着从那边绕过去。
“来来来,发利市喽~~~~”就在允璎走到台阶边上,想从吹鼓手身后绕出去的时候,迎亲队伍出来十几个手抬红筐子的家丁,排排着走向了人群,随着一人的高喊声,十来个家丁伸手抓起了筐子里的一把东西齐齐散向了人群。
那是什么?允璎愣了一下,她还没看过这样的仪式呢,可还等她细看,后面涌上来的人群硬生生的把她裹了进去,她吓了一大跳,奋力的想要往边上挤去,无奈,这峰涌而至的人群,根本不是她一个人能撼动的,她被不由自主的挤着往前推去。
离得近了,允璎才发现那些筐中装的都是铜钱,她再一次愣神,这是这儿的风俗?还是乔家财大气粗想要博人眼球?
地上撒的钱已被人哄抢而空,这时,那些家丁们才再一次的撒了第二把,而且,方向正是允璎这边,允璎想要避开,却是来不及了,人群再一次涌上,后面一些有力气的汉子更是顶着后面扒着两边的想要多捡几枚铜钱。
这一来,场面顿时失控。
允璎被直直的推了出去,失去了着力点的她,不由自主的往花轿的方向跌去。
038什么叫“与民同乐”
更新时间2014…6…17 16:46:34 字数:2675
允璎身不由己的跌了出去,无巧不巧的撞到了花轿侧面,那轿子本就由八人抬着未落地,被这一撞,那八人顿时惊惶起来,还好几人都是有经验的,急急避让,抬着花轿绕着冲到了前面。
只是,允璎却撞倒了后面一个轿夫,她结结实实的跌到地上,手肘着地,疼得她整个人都蜷了起来。
而那轿子,也因为后面一个轿夫的倒地,失去了平衡,其余几人忙纷纷落轿,虽然没让花轿倾倒,可是,里面的新娘子也着实受了惊吓。
允璎没看那边的情况,她只知道自己被无辜撞到,手肘还受了伤,等缓过了那个劲儿,她坐了起来,手肘和膝盖都被擦破,一阵一阵的麻,一阵一阵的刺疼。
倒霉!允璎紧锁着皱触了触伤口边缘,怒目看向那边的人群,这会儿,他们已经抢光了铜钱,正傻愣愣的看着这边,目光中似有同情,又似有戏谑。
这些人……允璎抿着唇,挣扎着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正要走开,就听到一个声音尖锐的在她身前响起:“哪来的乞丐婆!居然敢冲撞我们家三小姐的花轿!”
声音就在面前,允璎一抬头,一根青葱般的手指头已然指到了她的鼻尖,眼前站着的小姑娘单手叉腰,看着不过十五六岁,清清秀秀的,只可惜,此时柳眉倒竖,破坏了她的俏丽,平添了几分凶悍。
允璎皱着眉,她才是受害者好不好?
“今儿可是我们三小姐的大喜日子,你个乞丐婆,居然敢来惊扰我们三小姐,来人,拿下!”小姑娘的手指直指允璎的额,不过,她个子比允璎要矮些,怎么指也气势不足。
允璎抿唇,轻飘飘的拍开小姑娘的手指,讽刺的问道:“拿下?你当你是谁?说拿下就拿下?”
“你……”小姑娘的手被允璎拍开,她似乎没料到允璎会这样对待柳家的人,不由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就像沾了什么脏东西似的,拿出手绢直抹自己的手指头,一边退后两步嫌恶的看着允璎,连连喊道,“来人,拿下,送官!”
“好一个送官。”允璎不由乐了,她做什么了就送官?“请问,我是杀了你家的人,还是抢了你家的钱?送官?总得有个罪名吧?”
“你冲撞了我们家小姐。”小姑娘挺了挺小馒头似的胸,怒目而视,就好像允璎冲撞了柳三小姐是什么天大的罪似的。
“那是因为你们的人制造的混乱,你眼瞎了?没看到我受伤了么?”允璎打小娇养,来到这儿又憋了一肚子委屈,平日在乌承桥面前,她为了不被他怀疑才不得不学着自我调节,可这会儿,又没有人认识她,这无端被撞还被人斥骂为乞丐婆,心头的火哪里还压得住,口气也冲了起来。
“你个乞丐婆,贱命一条,能与我们家三小姐比吗?”小姑娘高傲的扬头,鄙视的看着允璎说道。
“我乞丐婆?”允璎眯了眯眼,上上下下的打量了小姑娘一番,说道,“我就算是个乞丐婆,也是个知理知礼的人,至少,我不会狗眼看人低。”
“你骂谁是狗?”小姑娘顿时急了。
“谁对号入座就是谁了。”允璎撇嘴,绕开了她,准备离开,她手上膝盖上还带伤呢,哪来的空跟一小疯丫头纠缠不休,当然了,她也知道乔家柳家势大,她讨公道是不可能,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说上这小姑娘两句解解气。
“你!”小姑娘想来也是柳三小姐身边的贴身丫环之流,一听这话,眼睛就红了,冲上前扬手就要打允璎的脸。
允璎侧身避开,随手一挡便抓住了小姑娘的手,很自然的,另一只手已然挥了出去。
“啪!”
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惊住了那嚣张的小姑娘,也震惊了围观的众人,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寒酸姑娘居然敢对柳家的人动手。
有人开始私下里议论允璎的胆大,也有人在唏嘘着允璎可能有的下场,
允璎打完了巴掌,皱着眉甩了甩手,打得太用力,震得她自己掌心疼,还牵动了手肘上的痛,真是太不划算了。
“你……你敢打我!”小姑娘捂着脸半晌才反应过来,指着允璎颤声说道,眼眶已然泛了红。
允璎警惕的退后一步,防备着这小姑娘再次伤人。
只是,她却料错了,她等了好一会儿,以为那小姑娘要暴起伤人的时候,却见那小姑娘“哇”的一声,痛哭着扑到了花轿前,跪俯在那儿哭道:“小姐帮奴婢作主啊。”
“小丫头,今儿可是你家小姐大喜的日子,你这样哭哭啼啼的不好吧。”允璎不由好笑,这跟打败了回家找娘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赶紧起来。”花轿边上站着好几个丫环,一直没人出来帮那小姑娘一把,这会儿允璎说罢,倒是出来一个,站在边上劝道,但,仍不见她们上去拉一把,显然那小姑娘在她们中间也混得并不融洽。
“小姐……”小姑娘被允璎一说,倒是吓得不敢再哭,却也不想起来,可怜兮兮的看着花轿门。
允璎看不惯这些,她还真不信那柳三小姐会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个小丫环出头,今儿可是出阁的日子,乔二公子就在这儿看着,围观的人还这么多,这柳家嫡出的三小姐能白丨痴成那样?
不过,看那小丫环的嚣张程度,她觉得,这柳家似乎也并不怎么样啊。
允璎撇了撇嘴,再一次打算离开。
这时,花轿门竟开掀开了。
围观的众人一声低呼,纷纷提醒着:“柳三小姐要出轿了!”
允璎对这柳三小姐倒还算有兴趣,转头瞄了一眼。
花轿门掀开了一角,一边的丫环立即凑过去一个,接了一样东西出来,然后脚步匆匆的往允璎这边走来。
来到允璎面前,丫环竟微笑着递过了两样东西:“这位姑娘,我们家三小姐让我向姑娘道歉,咏荷不懂事,冲撞了姑娘,这些,姑娘还请拿着去医馆治治伤吧。”
说罢,双手摊着往允璎面前一递,手上赫然是两锭大大的银锭子和一只碧绿碧绿的玉镯子。
允璎惊讶的看着她,没有伸手,她是缺钱,可这东西接了,烫手的很。
“这些就不用了,让她道个歉,以后别这样仗势欺人就行了。”允璎撇嘴,退开了一步。
“姑娘若不收,我不好向我们小姐交待呀。”丫环坚持着。
“你的意思是,我不收,她就不放我走了是吧?”允璎翻了个白眼,这天底下还有这样可笑的事吗?逼着人收钱的。
“咏莲,退下。”就在这时,一直站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幕的乔二公子动了,他缓步而来,停在允璎面前时,轻轻的拂了拂袖。
他的笑,如同春日的风,瞬间暖了丫环的心,咏莲白晰的脸染了红霞,捧着那些东西柔顺的退到了一边。
允璎却是提防的看看乔二公子,心里琢磨着他的用意,之前从乌承桥隐晦的话里,她听出了蛛丝马迹,这乔家只怕并不是什么善茬,而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