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俗黛 >

第126章

俗黛-第126章

小说: 俗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国侯正准备除黛玉他们一百人的时侯;突然又得到一个消息。皇上准备了好久的火炮营二天后就出发。其中的大将是皇上最器重的大将陈卫平。而监军的人选;却迟迟没定下来。原来;国中的习惯;凡大将出征;都得有个监军随行。是互相牵制;免得大将关键时刻脱离皇上控制的意思。

当初钱正重军中也有监军。但因钱正重在军中多年;派去的监军根本插不上手。所以形同虚设了。

而这次;火炮营新建;皇上不想让陈卫平一只独大。所以;监军的人选皇上就十分的重视。听说;皇上有意在理国公和镇国公之间选一个。

镇国公牛清是皇上的亲信;一向与皇后党没什么交往。宁国侯便想到理国公。理国公柳彪一向愿意交结皇后一方。而且;最近为柳暄结亲;也是皇后最亲信的刑部尚书。

若皇上能让柳彪做监军。那对宁国侯府是十分有利的。

宁国侯派出刘达;去劝说柳彪;自动请缨;去当这个监军。

柳彪眼见得皇后党在朝中权势越来越大;皇上身体越来越不好。将来的皇位不是大皇子的是谁的。如今;宁国侯派人来让自己当监军;这也是让自己立功的意思。

柳彪思忖再三。便去求皇上。主动请缨;为皇上为忧。皇上当场答应。谁知柳彪正待要出征的前一晚;突然得了很急病。高烧不退。宫中传来消息;皇上有意让镇国公牛清去监军。但牛清最近经常犯头风。天天吃药。没法去边关。说牛清的大儿子听说皇上有意让牛清当监军; 已主动请缨;自己替军当监军去。

牛清父子非常忠于皇上。他去监军;宁国侯这边,对于火炮营可就如盲如聋了。因为火炮营基本都是皇上的人。

宁国侯府十分发愁。

这时,宁国侯府的一谋士忽然想起一件事。既然镇国公府可以让儿子代镇国公去监军,那理国公府也可以啊。柳暄自六皇子死后,对皇后这边态度亲热了不少。有一次,刘达和大家聚会还说,柳暄愿为皇后赴汤蹈火呢。

这谋士提议一出。大家纷纷觉得。柳暄倒也是不错的人选。首先,柳暄的老爹理国公柳彪都表示过,要暗中为皇后留意陈卫平的动静。那其实表示,他已投靠皇后。另外,柳暄的岳父刘达也是坚定的皇后一党。柳暄本人最近好象颇有象皇后这边靠扰的意思。平时找人喝酒谈天,多愿于皇后一党的人交往。

根据这些个条件。只有稍加拉扰,就可成为皇后一党的成员。

因此一谋士便建议宁国侯,让刘达见一见柳暄,以话语挑动。看柳暄是什么意思。

刘达当晚就去见了柳暄。翁婿二人聊了半天。刘达兴冲冲回来禀报。柳暄正懊恼自己没能早为皇后效力。如今听说宁国侯有用他的意思。只说愿为宁国侯出生入死。

几个谋臣一定这事,都一致认为。该让柳暄去争取这个监军之位。

此事一旦定下来。柳暄马上去请皇上应允。

谁知这边柳暄折子刚一上完。那边宁国侯府却发生了点变动。原来。沈明的妻子听说要把柳暄拉过来后,提出了异议,她认为。柳暄原来一向不看好皇后这边,为此,坚不于钱家结亲。耍了许多诡计。此人又于林黛玉感情很深,那荣国府可是皇上那边的。所以柳暄未必可靠。

如果盲目信任柳暄,倒有可能坏了事。

宁国侯府的谋士们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大家觉得。柳暄原来不投靠过来,那是还看不准时局。而今投靠过来。是其聪明的地方。就凭他娶了皇后信任的刘达之女,就足可说明问题。

赵氏说不过大家。想了想,忽心生一计道:“想用柳暄倒也没什么不可的。不过,不能不把此人牢牢的控制在我们手上。否则,使用柳暄。终不放心。”

“怎么牢牢控制?”众谋士有些不解。

“下毒!给柳暄下毒。到关键时刻,他想反悔也反悔不了。”

“下毒?”众人互视了一眼。下毒倒是个好主意。可以保证柳暄到关键时刻不至坏了事。那是极妙的棋。可谁都知道,柳暄是理国公的公子。人极聪明。他现在当着监军。一定百般的小心,通常人根本没法近身,如何能下得了毒。

赵氏嘿然冷笑:“他岳父刘达是死心保皇后。不如这事就让他完成。”

“可人家是翁婿,岂能干坑害女婿的事。万一此事泄露,岂不弄巧反拙。”有一谋士表示怀疑。

赵氏冷笑道:“刘达刘大人这次林黛玉的事就没办好。皇上皇后都不满意。如今正蜇伏家中。他功名心素强。我们又不是毒死柳暄,只是让柳暄为我们所用。柳暄若听我们的。必然给他解药。刘达有什么不愿意的。”

不提宁国侯府人的要谋算着给柳暄下毒。且说黛玉率军急行。一个月后,已离边关越来越近了。大家基本是晓伏夜行,一路安稳。

可买粮却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大家为保密,不敢与当地军队和衙门联系。本想着就地买粮,谁知越往北走,越是荒凉了。有的时候,一个村镇也见不到一个人。诺大的村镇,几百个房屋。家家空着。如同鬼城一般。

后来,通过一个小村子里。却突然发现了炊烟。黛玉等大喜过望。忙派人出去买粮。可出去不久。二个买粮的士兵回来。一脸的难过痛苦。

大家忙问究竟,一士兵说道:“满村的人都让有奴国人杀了。粮食牲畜全抢走了。”

“那炊烟是怎么回事。”

那去买粮的二士兵顿时一脸的恶心状,一士兵答道:“有二个老太太藏在水缸里。留了一命。可到底没有粮食,那青年和小孩都让有奴兵抢走了。二个老太太又老了,挖不动野菜。饿得没法,就煮被杀的人来充饥。我们去时,二个人正在啃一根人腿骨。”

黛玉一阵反胃,差点吐出来。

她愤愤的一拍马鞍。心里暗道:有奴人来攻杀也罢了。难道事后自己的军队就不来?这些老百姓也没人管!

皇上在京城歌舞升平,每天就想着和皇后的人夺权。可知道边关百姓活得这么难。

买不到粮食,只好让士兵们就地挖野菜。另外再找猎物充饥。一上午,且不前行了。

好在现在是四月,野菜有许多。还打了不少兔子和狼。黛玉想着村里那二个老太太。便命人给她二个送些野菜和猎物去。希望能撑到自己的军队来。

记得上一世,一到有什么灾荒,军队和武警那是首先到达的。或许不要一二天,自己国的人就来救助了。

离了这个小村,再往北行。却见这种情况却越来越多了。有一回进村时。一村子的尸体。黛玉发现,却多是老年人。死状极惨。有被砍掉脑袋的,有被悬在树上,身子被活活劈成二半的。有一个老者,竟被生生装进一个不大的米缸内,浑身骨头寸断。变成一罐子烂肉。只一个头还留在外面。

黛玉看着这场面。胸腹间恶气翻涌。一股东西直冲咽喉。黛玉一咬牙,生生给咽了回去。她是特种兵的统领。如果连眼前这点场面都受不了。她还到什么有奴国去。

她是来杀人的!不久,她就会用她的刀剑刺入敌人身体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她不能软弱。她没有资格软弱。她林黛玉从来就不是一个见到老鼠就晕过去的女子。

那些女子晕过去是因为知道有人怜惜她们,有人保护她们。而她林黛玉,必须让自己保护自己!

从现在这一刻起;她要面临的是战争;这绝是不戏台上大将军威风八面。是战争。她面对的;是残忍到十分的敌人!

特种兵们看着这惨烈的场面,破口大骂。

谁知赵游击却来了一句:“这些死的了也算有福了。还能死在故国。那些被抓走的,比这还惨。

一士兵惊问道:“赵游击。难道这些被掠去的。也活不成。 “

赵游击叹了口气道:“他们是被掠去当食物了。这帮有奴人一向不事农桑。只以游牧为生。遇到天灾,水草干枯的时侯,他们就老年人和妇女儿童放牧。而每家每户都出青壮年大举南侵。名叫打谷草。意思就象咱们收割庄稼一样。他们把所有粮食和青年人、小孩全抢走,回去后按每人的战功按户分配。先把这些人象牲畜一样囚禁起来。饿了时当食物。因老年人肉老又酸,所以一般得费把火。所以他们管老年人叫饶把火。一般情况下不爱吃,只杀了了事。”

赵游击一提吃人的事,有几个军中的老兵纷纷提起有奴国杀人吃人的恶行来,“有奴国的人所经之处,从来不留活人。比虎狼都狠。”

黛玉上一世是个白领,这一世又一直在荣府,哪听过这等恐怖之事。不禁神色大变。原还想着二国相争,无分对错。还想着有奴国是游牧民族,过去后,看有没有机会教他们学些耕种。可现在,她发现,她实在是把一切想得太美好了。

第五章 被调戏

  黛玉咬紧了牙关。

她的手摸向自己的宝剑。如果现在杀人,她绝不会手软,也绝不会不忍,更不会恶心。

继续前行,已潜入到有奴国的地界。在来有奴国之前,黛玉便和有奴国的俘虏一起待过几天。这有奴国的语言,基本和上一世的蒙语差不多。她很快就能轻松与俘虏轻松对话。

为怕暴露目标,他们在有奴国内更是夜行晓伏。只偶尔黛玉率几个人出去买些粮食。消息也不需黛玉去打听,因为,在临行前,皇上说过,消息来源由皇上的人随时和她联系。这样就减少了特种兵暴露的机会。他们联系的方式颇类上一世的特工接头。在一个小城镇的最高大建筑附近画上特定的符号。然后双方便知何时何地接头了。

去村镇接头,那就得语言精通。否则遇到特殊情况,很容易暴露,而整个特种兵只有黛玉语言没问题,其它人也就会几句话。于是去联系取消息的,基本都是黛玉。得来的消息和以往印证,基本上差不多。大汗阿巴术和手下四大将领势力最强,二弟阿里次之,三弟赫哲再次之。只是有一个新情况。有奴国大汉最新近的一个将领乌赤因一个女人的事,与有奴国大汉的二弟阿里起了冲突。原因是,阿里喜欢这个女人,而乌赤也喜欢。结果乌赤抱得美人归了。

这个消息让黛玉十分高兴。正愁没机会呢。谁知这机会就来了。她们下一步的目标便是刺杀乌赤。制造二弟阿里杀人的假相。

她们换上二弟阿里族的衣服,埋伏在乌赤经常打猎的一个地方。埋伏了三天后,终于得到了机会。

乌赤率几十手下追杀一只狐狸,进入一狭小的山谷时。突然,万箭齐发。乌赤当场被射死。他人马大乱。黛玉特意让其中二个骁勇的敌人扯开包围圈。逃了出去。

打扫了战场。黛玉率着手下人远远离开了现场。并在一个山坳里暂时隐藏起来。

这个时候,太敏感了。当个老鼠藏起来才是最佳选择。

可光藏着也不行,得随时知道敌人的动态。好采取下一步的动作。

于是黛玉让赵游击领大家藏好,自己则去取消息。有奴国的人不象中原人一样戴帽子。而是梳好多条辫子。然后垂下来。黛玉没有头发,但事先早有准备。早备了二个头套。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如今,戴上男头套。穿上花不溜秋的有奴国衣服,就去打探消息。

每次进村镇,黛玉就感到难受。哪难受呢。人也就那样,和中原人一样,黑眼睛黑头发,个子高一些。衣服头发不太一样。关键这不是重点。上一世国内国外跑了许多地方,蓝眼睛黄头发都见多了。也不觉得怎么奇怪。关键是吧,这味难受。太难受了。熏得她想骂娘。原来。每个有奴人由于长期吃牛羊肉。又因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