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秀-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个人是薛嘉。
而薛嘉的结果出乎薛宁的意料之外,薛嘉的裣衽行礼最是规范,仿佛同柳先生一个模子刻出来。
这样想着,薛宁似乎记起,这好像就是最规范的动作了。
说是模板也不为错。
薛嘉不出意外让柳先生感到意外。
薛嘉颇有些得意地看向薛婉。
薛婉含着笑,满是鼓励地看向薛嘉。
鼓励!
薛嘉脸色一沉,这就是她最讨厌薛婉的地方。她凭什么要用这种长者姿态看着自己,于理自己是姐姐,她不过是妹妹。于私,一个小小的庶女凭什么在她一个嫡女面前淡然自若。哪家庶女在嫡女面前不是卑躬做小,或者安心做着绿叶。但薛婉偏不如此,而父亲还宠她,为此薛嘉没少在陶安相交的各府嫡小姐中受到嘲笑。那些人明里嘲笑自己,暗里又同薛婉相交,也不觉得丢了身份。
“四姐姐,四姐姐做得真好。”薛宁拉着她坐下。
薛嘉收回看向薛婉的视线对着薛宁笑了笑:“这没有什么的,在陶安那些权贵里的嫡女都是受过专门教导得。我这也是母亲……教得。”
薛宁点点头,暗暗想着林氏原先也不过是在曲阳的大族,纵然受宠也没有薛嘉口里的陶安权贵里的待遇。陶安里的那些权贵大族小姐自有一条传承,除了专门的教养妈妈教导,也有一些是有母亲亲自教导得。这就是嫡女和庶女真正有的区别,而薛嘉其实是林氏在陶安呆了几年之后,知道一些缘由,舍下面子请了别家的当家夫人教导一二。只是这些暗地里的交易,不足为外人道。
薛宁也是那个时候盲目跟着薛婉和薛瑶,又一次薛瑶说起来的时候才知道一二。这也是薛婉在林氏病重的时候,其实心里恨不得她去死的道理。
薛宁啧啧想着,其实大伯母做得没有错,嫡就是嫡,庶就是庶。那当家夫人肯屈身教导薛嘉,纵然是从大伯母那里得了好处,但也是薛嘉的身份还算可以,是大伯父的嫡女。但薛婉就算在陶安再有名声,在那些人眼里还是有差别的。
薛嘉突然凑到薛宁耳边:“别看她这么笑着,仿佛对谁都好的样子。其实她这人最假模嘉样了,你以后见到她最好,多一点心。别说我没有提醒你,以后吃了亏可有得你好受。”
薛嘉这么一出,弄得薛宁愣住了,傻傻地盯着薛嘉看。
薛嘉皱了皱眉,很快又松了眉头道:“听到没有,别傻傻地跟那几个人一样,整天跟着她后面。一个庶女有什么好的。”
薛宁听了心里一松,刚才还在纠结薛嘉为何突然和她说薛婉的事情。听了后面倒是放心了,这姐妹之间难免不了有争斗,一有争斗就有小团体。眼下看来大家都跟着薛婉后面,薛嘉这是拉自己当团伙呢,或者是跟班?
薛宁按下想法,笑着说道:“都是姐妹,四姐姐对我也好。”抬眼看你了一眼柳先生小声说道:“柳先生很是喜欢五姐姐,有五姐姐在,我也自在一些。”
“你……”薛嘉看向薛宁。
薛宁一脸苦笑,似乎不愿为此多说什么。
至于薛嘉要脑补什么,那是她的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十八章 赵薛两代人
)
第七十八章 赵薛两代人
下了朝,薛博厚同同僚说笑一番,便一个人准备归家。
才走了几步,就听到后头有人叫唤。
“薛大人……”
薛博厚扭头看去,虽是疑惑还是迎上前去:“赵大人。”
“归家?”
薛博厚笑道:“正是。”
“那顺路,一起。”
薛博厚自然应好,尽管两人在陶安的住所虽不是一南一北背道而驰,却也不是顺路的。只是叫出他的人也算是他的半个亲戚,正是薛宁的母亲的嫡亲兄长,赵成思。赵成思官到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按品级来说比他高,两人相交自是步子早,且赵成思这个御使大人颇得圣心,手握大权。只是平日里因着监察职务,有避嫌之意,两人虽然在陶安为官多年,关系倒是不怎么亲近。
两人刚出了宫,就有马车迎了上来。
赵思成笑着说道:“今日我儿亲自过来接送,快来拜见你薛伯父。”
马车边同坐赶车的人不是赵元朗又能是谁呢?
赵元朗动作矫健,一跃而下,恭敬地弯身行礼。
薛博厚笑道:“侄儿身手不错。“
“不过是平日学习累了,跟着家里的护师学了两手。”赵成思笑着说道。
薛博厚目光一闪,再看向赵元朗的时候眼里带了几分探究。
赵元朗不闪不避,请了二人上车,又亲自放下帘子。
“金秋秋闺……”
赵成思笑着说道:“先生说可下场一试,只是这秋闺春闺之事你我二人都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虽能鲤鱼跳龙门,但考一次都是遭罪一次。年初的时候,外甥女来了信说起为何总说文士手无缚鸡之力读书还会累,而那些佃户们却是卖力气的反而看着健壮,烦。起初还不觉得什么,以为这孩子随意一写,后来老爷子一思索,觉得有道理。倒不是文士和佃户有区别,而是这人身子强,都能卖力气了。若是犬子的身子不错,那科考的日子也不算什么。”
“说得是……五弟家的孩子吧。”
“可不是,我也就一个妹妹,说得正是宁姐儿呢。原本妹夫去了,还担心以后孤儿寡母的怎么办,幸好妹夫在天有灵。”
薛博厚想起年前的时候,给老宅送年礼的人回来之后,带了母亲的信里面提到了五弟留有遗腹子。想来这赵思成说得正是这个意思。
薛博厚叹了一口气:“五弟,可惜了。”
赵思成微笑不语。
直到送了薛博厚归家,赵思成再没提起薛家的事情。
薛博厚回到书房,让人去叫了两个儿子过来。
薛和仁和薛和阳进屋后就给薛博厚请安。
薛博厚看着薛和仁道:“今年下场,你先生怎么说?”
薛和仁虽是觉得有些突然,但转念想也不过三个多月了,父亲问起来也是正常,并把先生说的话说了一遍。
薛博厚听得皱眉,从赵成思先前的话里,那赵元朗这一科是完全不在话下,且已经直击明年春试的事情了。但是自己的儿子确实忠厚有余,不够灵活,听他先生的意思若是没有突变的话,可以考上,但明年的事情就说不定了。这意思自然是说他实力还不够。
“那你呢?”
薛和阳早在父亲问起大哥的时候,就知道下一个是自己,闻言谄笑道:“儿子志不在此……”
“二弟。”薛和仁赶在薛博厚发怒之前让他歇了后头要说的话。
薛博厚总共有三个儿子,除了嫡长子薛和仁是林氏所生,二儿子是林氏的陪嫁周姨娘所出。周姨娘是个老实忠心的人,在她心里第一个主子是林氏其后才是穴播厚。顾而林氏对薛和阳不错,平日教导上也算是用心,两兄弟关系自然也就不错。另一个幼子原本是薛氏和字辈分这一代最小的薛和俊今年是十岁,他的生母是胡老夫人身边送的丫鬟,如今是李姨娘。李姨娘生得娇媚,又年轻会来事。薛博厚对她宠爱有加,顾而薛和阳的日常待遇也算是不错。只是关系上就没有前面的两位哥哥那样好。
对于这个自幼更喜欢武力的二儿子,薛博厚是又气又无奈,想了想也不愿意在他身边多做纠葛。
薛和仁看父亲的脸色忙岔开话题道:“父亲今日突然问儿子,莫非是科考的事情有变?”
薛博厚本不想说,又想起今日碰见赵元朗。想那赵元朗玉自己的大儿子年龄相反,以及有独当一面的本事了,自己也总不能拿了大儿子做孩子来看。想到这,薛博厚并把今日遇见赵成思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薛博厚仔细盯着薛和仁看。
薛和仁想了想笑着说道:“赵大人多虑了,就算没有安哥儿,都是薛氏一族的人,咱们自然也会照看八妹妹的。何况五叔在的时候对我也是甚好……”
一旁看着热闹的薛和阳瞥见父亲眼里的失望,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父亲,母亲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到了老宅了。”
薛和阳道:“按照父亲的意思,其他时候这位赵伯父同我们府交情只算是一般,今日突然送了父亲回府,先是隐隐表达了赵兄长此次科考将会很是顺畅的意思,又提了八妹妹和安哥儿,还说起八婶婶的事情。自然是要表明五房虽然五叔去了,但有他们赵家在。如今赵大人身子不错,在做个几年未尝不会再往上升一升,且明年春闺若是果真不错的话,以赵兄长之才许是能入了翰林。父亲,非翰林不进内阁……”
“你还知道什么?”薛博厚对这个二儿子顿时刮目相看,只叹气不是嫡子有这个头脑。
薛和阳笑笑:这个事情还是大哥清楚一些,大哥是吧。”
薛和仁已道:“赵兄之才,先生也是一番夸耀,几次拿了他的手稿让我们传阅。父亲,儿子……的确受益颇多。”
薛博厚身子一震,他清楚明白一个人的才学到了什么程度能被先生拿过去给名下的学生传阅参考。薛博厚一面羡慕赵家有此子,一面想着赵家今日的举动。
这边薛博厚如何想且不提,另一厢赵家父子送了薛博厚回府之后,又原路返回一段才饶回府中,如此一来回到府里已经过了膳点。
等赵家父子到了堂屋,膳食摆在桌上,竟然无人动用过。
赵成思责问下人:“怎么能让老太爷等呢,你……”
下人神情紧张尚未作解释,赵老爷子已经吹胡子瞪眼道:“怎么,我让他们等,难道你要管老子吗?”
赵元朗眼里浮现一丝笑意,颇有些不厚道的看自己父亲热闹。
赵成思面色讪讪地,有些尴尬地示意下人里去。
仆妇丫鬟们忙布好碗筷离开。
“哎呀,祖父,我饿了。”赵玉敏呵呵笑道。
赵老爷子哼一声。
赵成思尴尬地坐到老爷子身边。赵元朗刚一坐到赵玉敏身边,就见妹妹凑了过来:“哥哥怎么样?好不好玩?”
赵元朗轻轻敲了一下她的额头:“没得胡闹,哪里是去玩。”
赵元朗说完转身同赵老爷子说起今日见了那薛博厚的事情,想了想问道:“祖父,若是那薛伯父听不出意思……”
“不会。”赵成思这回已经正色道:“那薛博厚能从外任一路到了陶安且如今升到了正四品,若是没有几分能耐,就凭他那个岳家能行吗?虽说有妹夫的缘故在,但也说明了他也是有能耐的人。许是一时会想不通,若是多想想自然也会明白一二。”
说到这,赵成思又道:“儿子已经派人守在薛府那里,若是没有动静,明日再送他一程就是了。”
赵老爷子听到这笑骂一句,半晌后道:“也罢,咱们也只能如此。那丫头也够倔强,万事不肯求人,这一次难得求上门,你这个做哥哥的总要尽心尽力才是。”
赵成思起身应道:“父亲说得是,我也是素来疼爱妹妹的。本来以我的想法何不如让妹妹一家来陶安,我们也能好照应……”
“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