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珠围翠绕 >

第71章

珠围翠绕-第71章

小说: 珠围翠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小鬼,我又不缺什么东西,莫要跟我这儿耍嘴。”沈可抬手点点他的额头,“晚上想吃什么,我叫人去给你做”

    “想吃卷饼”沈晞突发奇想地说。

    “卷饼?”沈可不知这是个什么吃食,回头去看书意,见她也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就是年年立春时候吃的那个”沈钱氏就得这么一个儿子,素来都是不知怎么宠惯才好,平素哪里肯让他吃那种民间的春饼卷菜,每次立春都是让下人单独烙得软软的鸡蛋饼,然后卷着精心炒制的春菜,弄得小巧精致的模样。独有一年立春,沈霖领着他在外头吃了一顿春饼卷菜,吃得他眉开眼笑,登时就记在心里了。沈晞也不知自忌怎么就忽然想吃这个,见姐姐和屋里的丫头都有些错愕的神色,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解释道,“就是薄薄的面卷着菜什么的,还是说那个只能立春吃?”

    书意闻言笑道:“原来二爷是想吃春饼,这简单得很,而且如今时令菜蔬多得很,想吃什么咱就卷什么”

    沈可怕他大病初愈吃得太粗不好消化,嘱咐道:“把面和的软一点儿,里头的菜就做炒三丝,凉拌豆芽,香椿末炒鸡蛋,莫要备熏肉,弄些软牛和红丝水晶脍,再烂烂地炖个鱼羹。”见书意都一一应着就要出去吩咐,忽然又道:“打发人去把大姐和晗儿一道请来,虽说不是什么好吃的,但家里鲜少做这个,左右不过吃个新鲜。”

    书意应诺着出门,沈晞嘟着嘴道:“姐姐干嘛还叫旁人来,就咱们姐弟俩吃不好吗?”

    “哪怕就咱们两个吃,那菜也都是各弄一盘子出来,哪里吃得了?而且你在我这儿窝着这好几天,你母亲怕莲蕊头七没过,你回去再冲撞到,才没接你回去,在旁人眼里看着,总归还是觉得不合规矩,若是再什么都关起门来自个儿做,岂不是更让人觉得咱们两个跟宁姐姐那边不亲近?”沈可细细地说给他听,“不管怎样,咱们也都是一家人,表面上的礼数,一定要做出来。”

    “嗯,我知道了。”沈晞闻言表情有些纠结地低下头,半晌从袖子里掏出个银球道,“要不我等会儿把这个送给大哥罢”

    看着他一副不情愿的表情,就差脸上刻上“我说的是违心话”几个字了,沈可笑得不行:“你当晗儿跟你似的也喜欢香?赶紧好生收着吧”

    春饼卷菜并不是什么稀罕的吃食,各样的菜也都用不着什么复杂的做法,再加上些葱丝、面酱,也没大人在跟前拘束着,几个人直接自己动手卷菜吃,倒是吃得都极是香甜。沈宁最后拍拍微鼓的上腹,忍不住嗔道:“可儿,若是给我吃胖了你可得赔给我”

    “这个好说,我给姐姐锁进厢房里饿个几日,保管比吃饭前还瘦几分”沈可笑着打趣。

    “你这小妮子,嘴当真不让人”沈宁笑得要来捏她的脸颊。

    几个人在家里笑闹着吃饭的时候,却忽然听得外面钟声大作,登时都面色紧张起来,听声音该是宫门口的大钟,听得足足响了五声,还好不是皇上驾崩的噩耗,但怕也是宫闱内出了什么极大的变故才是。

    沈宁的奶妈比较老成稳重,急忙地进来道:“爷们和姑娘且散了吧,各自回房歇下,待老爷打听得消息再说,这几日都且安分些才是”

    众人谁也不敢耽搁,急忙地都各自散了。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喜忧

    沈可在屋里陪着弟弟摸了几把纸牌,看外头夜幕降临,每晚这个时候都该是去给老太太请安的,她心里犹豫再三,不知道今个儿要不要去。

    正在犹豫间,书意从外头端着甜汤进屋,见沈可站在窗下往外看,就道:“姑娘,奴婢刚刚在厨下听说,刘大人家的夫人和公子来了,这会儿正在老太太屋里。”

    “哪个刘夫人?”沈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自然是老太太的本家儿,刘若涛刘大人家的夫人和公子。”书意将甜汤放在炕桌上,“听说都是一脸的急切神色,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能会出什么事?”沈可轻声嘀咕着,宫门口处的大钟搁在钟楼上,极大的一口钟,需十个人一同用力撞动,声音可传遍整个京城的内城,不同等级的事件撞的次数不同,若是九下便是帝王驾崩,听得钟声整个京城的各处都会加强戒备,若是六以上的次数,就要锁城门、四九城戒严。今个儿共响了五声,所以城内还能走动,也不知这里头有刘家什么事。

    “刘家本家都在南边儿,只老太太和刘大人一家在京师,出了事来商议也是正常的,却也未必就是因为宫中的事儿。”沈可回头见书意在伺候沈晞用甜汤,便嘱咐道,“出去跟咱们院里的人都说清楚,不许出去跟着嚼舌传话,以后也是,越是家里有事越都把嘴给我闭严实了,不然我可是决不轻饶的。”

    书意应诺着出去,沈晞坐在床上吐吐舌头道:“姐,你板起脸来看着还真是有点儿怕人”

    “又不是冲你”沈可柔和了表情,过去陪他继续摸牌,可是因为心不在焉,不是少摸牌就是多出牌。

    最后沈晞都看不下眼了,将手里的牌往桌上一搁,趴在桌上嘟着嘴对沈可道:“姐,你若是惦记着就去瞧瞧不就是了?”

    沈可也不知自己为何心神不宁的,虽然理智告诉自己,肯定跟自己没有关系,但还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让她着实有些坐不住。正想着找个什么理由过去一趟,书意的声音从外头传进来:“见过大姑娘,给姑娘请安”

    “姐姐”沈可迎出去,见沈宁满脸心事重重的模样,拉着她的手问,“可是有事?”

    “没什么,只不过晚上在你这儿吃得撑到,寻思着来找你一起出去走动走动,顺便去给老祖宗请安。”沈宁掩饰着自己的神色,装作轻松的模样挽着沈可的手道。

    “姐姐怕是想去见刘家哥哥,自个儿不好意思去,还硬要拖上我一起吧?”沈可随口打趣着,心里却为自己有了这样个借口很是高兴。

    她回屋嘱咐沈晞好生歇着,自个儿换了外衣理理头发就随沈宁往老太太的屋里过去。二人嘴上说着是散步,脚下却是一个比一个急,沈宁尤其是脚下生风,沈可身体底子不好,被她赶得出了满头细密的汗珠,待走到老太太门口的时候,更是觉得气喘脚软。

    但没想到二人刚走进正厅,就被天巧伸手拦住,做了个“嘘”的手势,引着二人朝外面走,待离得远了才轻声道:“老太太跟刘夫人在屋里说正事儿呢,二位姑娘若是请安奴婢会转达的,就请先回吧”

    沈宁一把抓住她的手道:“天巧,你老实跟我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看着她这般急切,天巧以为她是关心自个儿未来夫家,所以也不疑有他,轻声道:“听说是今个儿刘家老爷入宫议事,到傍晚还没回来,随后宫中敲钟锁宫门,内外不通消息,刘夫人打发人去宫门口候着,又撒出人满京城的找,却还是没得半点儿消息,急得跟什么似的,在家一点儿都呆不住,干脆来咱家找老太太讨主意。”

    沈可在一旁瞧着她嘴唇发白,手脚发抖的模样,着实不像是担心刘家,而且她原本就对这亲事并不称心,哪里就会突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心里正纳闷的时候,目光忽然划过沈宁的手腕,眼睛登时就发直,若不是她自制力强,估计早就叫出声来。沈宁伸手抓天巧的时候动作过大,将衣袖翻了起来,露出纤细白皙的腕子,这这会儿腕子上套着一只黑玉紫金掐丝的镯子。

    这镯子沈可认得,七夕的时候太后拿出来给众人瞧过,说是沿海的什么属国朝贡来的,这玉石是在深海采得,五行属水,深在海底从未接触过阳光,属阴,极适合女子佩戴,而上面的紫金掐丝更是工艺精妙,世上怕是就只有这一对儿,所以太后趁着七夕就赏给了两位皇子,说日后留给孙媳妇,谁知这刚几日,镯子就套在沈宁的腕上,难怪她这么紧张,是怕自个儿的什么丑事败露不成?

    沈宁这会儿还是惊疑未定,一错眼间看见沈可盯着自己腕子,心里顿时一凉,先把衣袖放下来,然后嘴唇蠕动几下似乎想解释什么,可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她这样的神色基本等于不打自招,沈可面上的错愕太过明显,一时间也收不回来,二人就这样僵持住。

    天巧不知这其中有什么关窍,伸手推推二人刚要说话,有婆子快步进来报:“奴婢见过二位姑娘,天巧姐姐,刘大人的轿子马上要到府门口了,劳烦姐姐进去给老太太通传一声。”

    听说刘大人安然无恙,屋里的人也终于放下心来,老太太心里惦记,打发人把他请进屋问缘由。

    “原本就也没有我什么事,不过是因为议事拖得时间太久没来得及出来罢了”刘若涛是从宫里先回了家,听说妻儿到沈府来了,就也没下车直接寻了过来,“只听说是姜贵妃的宫中的饮水被人下毒,死了许多的宫人,贵妃娘娘因为傍晚身子不适没有进食,这才算是逃过一劫,所以宫内才会落钥清查。原本都以为要在宫中留宿,但是无法递消息出来很是着急,只不过这种事情,哪里能查得出什么端倪,所以不过只锁了一个时辰,就又开了宫门。”

    说到这儿,刘若涛忽然面露笑意道:“不过对于咱们两家来说,倒是要有喜事将近,我临出宫之前,娘娘使人传话来,说不久后要下懿旨给沈可赐婚,让我家赶紧把宁儿娶过门,免得姑母家两个丫头的婚事撞在一起。”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六章 麻烦

    明天中秋节,先提前祝看书的亲们都人月两团圆,咱们今个儿更一章,明天有过节的福利加更~

    分割线

    虽然各家对宫中出事也都心生疑窦,但毕竟那是皇上家里的私事,当晚敲钟关宫门的一出,已经闹得人心惶惶,虽然很多人私下也猜测,怕是宫里出什么变故在清洗,但终究谁也不敢那出去跟别人说嘴,最多是在自家床头跟屋里人嘟囔几句。

    虽然太后还没正式下懿旨赐婚,但既然传信儿出来,沈、刘两家也不敢怠慢,左右定聘之礼是早都下过的,如今就是开始筹备嫁妆、收拾新房。

    沈可自从上回瞧见了沈宁腕上的镯子,心里就总有些七上八下的,那是给将来皇子妃——说不定就是未来皇后的镯子,就被她堂姐那么戴在手腕上,若不是她还算能沉得住气,早就张扬出大事儿来了。她心里有事儿就总是提不起精神,见荷蕊的头七已经过了,沈晞的身子也好得差不多,就哄着他搬了回去,每天还得习武念书,总住在自己这儿也不是事儿,而且沈钱氏那边也该有怨言了。

    因为嫁妆的所有柜子、格子里都要放各色的荷包,里头装着金银锞子、枣、栗子和花生等物件,不知是哪里来的讲究,还必须都是未出门的闺女绣,所以家里针线好的丫头也都放下自个儿手头的活,开始绣嫁妆荷包。

    沈可对针线一窍不通,见也没人给自己派活计,私下偷偷去问沈云氏,却惹得她扯着丝帕掉眼泪,这才知道,原来自个儿当初身份不够“高贵”,所以沈钱氏压根儿就没找人来教自己针线,沈云氏自己虽然会些粗浅的,但是一来没有针黹用物教沈可,二来也不过就是个缝补的手艺,出去也拿不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