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满江红遍 >

第116章

满江红遍-第116章

小说: 满江红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了朝,秦桧回到家中,妻子王氏疾步迎出,她见秦桧面色不善,于是便赔笑,官人何事烦忧,莫不是被扣了俸禄? 
  秦桧哼了一声,踱步进房,抓起一盏茶,只喝了一口,便将茶盏摔到地上。 
  王氏见状,收了笑,讥讽了两句。 
  秦桧怒意更甚,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帮傻子!我怎么跟这么帮傻子同朝共事! 
  王氏白了秦桧一眼,你不傻,你不傻怎么没见当丞相?别在外面受了气,撒到我身上! 
   
  秦桧眉头皱起,去了帽子,转身出去。 
  这个景象看来,京城迟早是保不住的,要提早打算。 
   
  秦桧不觉到了南边,高高的宣化门,青灰色的笼罩在残阳之下,他握紧了手指。 
  苍白而修长的手指,骨节突出,紧紧的攥到一起,秦桧觉得手心微寒。 
  秦桧看着那城门,不由得就想到了今天早晨的事情,康王赵构早上,就是从这里出城的吧?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康王真是好计策,知道汴京保不住了,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溜了,只可惜自己这个御史中丞,却是不能溜,也溜不掉的。 
   
  正如秦桧所料,金兵得了三镇,根本毫无停滞,直逼汴京。 
  钦宗召集众人商议,往往是议论半晌,毫无对策。 
  秦桧笼着袖子,一言不发。 
  坐在龙椅上的赵桓,猛然看到秦桧,对他微笑:秦中丞怎么沉默寡言?秦卿可有对策? 
  秦桧躬身,礼数周到:臣愚昧,但凭陛下吩咐。 
  赵桓颇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枢密使孙傅,孙枢密所荐郭京,果真有奇能,朕当厚赏!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秦桧在肚子里,又将赵桓骂了一百遍。 
  这大宋,不亡于他手,那真是老天都不开眼! 
  然而这话,也只能是在心中想想,金人不日就能破城,秦桧也不是傻子,在这种关键时候,说多错多,不是惹恼金人,就是惹恼皇帝。 
  还是少说话,想法自保的好。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四日,天降大雪,风一阵比一阵猛烈,跪在雪地中,祈晴的皇帝,终于体力不支,软软的昏倒在地。 
  众臣闻声而至,皆涕下,陛下忧国至此,臣等该死! 
  秦桧站在圈子最外面,心中不以为然:可笑九五之尊,号令天下,却将希望,寄托在什么天兵天将的身上!这皇帝,等不到破城那一天了。 
   
  一阵风吹来,秦桧拢了拢领子。这天真冷,若是老家江宁,那里会有如此天寒地冻呢? 
  这个时候,秦桧有些想念家乡的温暖的风。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看着众内侍七手八脚的将刚刚舒醒的皇帝扶上御撵,跟着众人一道,缓缓前行。 
  走了两步,秦桧猛然听见刚刚醒过来不久的皇帝说了句奇怪的话:你们刚刚说的那人,可是郭京? 
  秦桧朝皇帝看去,赵桓双眼迷茫,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不会是昏过去了一次,脑子坏掉了吧?秦桧心中暗想。 
  这个念头刚刚在秦桧心中一转,他便看见皇帝的目光,朝自己看过来。 
  秦桧在心中暗自揣测,皇帝看自己做什么?是想要问自己么? 
  这个时候,秦桧对于赵桓,有些不屑。 
  不屑虽归不屑,可毕竟多年饱读诗书,基本礼节还是有的。 
  秦桧躬身,低头,双臂平举,手合抱在一起,礼数丝毫不差:回陛下,正是郭京郭大人! 
  他说完,心中有些不甘,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又接了一句:郭大人在半个时辰前就已出发,带着七千神甲,去了南边的宣化门,这会,恐怕已经同 金兵交战了! 
   
  秦桧说完这句话,偷偷的抬起头,去看赵桓的脸色,却没想只看到了一个背影,向着风雪中冲去。 
   
  秦桧心中有些诧异,他去做什么? 
  终于明白郭京是个骗子了么?那也不用自己亲自前去,派名侍卫前去,不就成了? 
   
  同留下的众位同僚面面相趣,都不知皇帝此举,究竟是何意。 
   
  何粟犹豫了半晌,才向着秦桧试探的问道:秦中丞,要不,一同前去看看,陛下到底做什么? 
   
  秦桧心中暗自揣摩,皇帝刚刚走的方向,定然是去南边的宣化门了,那里兵火正盛,去了,估计是有来无回! 
  秦桧摇了摇头,神色郑重,孙相公,下官以为,还是派诸班直前去保护陛下安全妥当一些! 
  孙傅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秦中丞高见! 
   
  秦桧看着孙傅远去的背影,不屑的哼了一声,这就叫高见?只要是个人,就能想出来吧?也是,相信郭京能够退敌的人,你指望他能有多高的智商? 
   
  消息不断的从南门传入宫中: 
  皇帝亲自督战, 
  陛下中箭受伤, 
  圣上英勇斩杀金人, 
  宣化门转危为安。 
   
  秦桧听到这些消息,心中的疑团,一阵更甚一阵。 
  那个白痴皇帝,平常恨不得吃个饭也要犹豫半晌的,什么时候竟能如此了?? 
  似乎,事情有了一丝的不同,且前去看看。 
   
  策马赶到宣化门处,老远就看见一人,龙袍袖子裂了一半,冠帽也没了,撑着剑,站在夕阳之中,身体略微单薄,红色的龙袍,和远处的夕阳混成一团。 
   
  疾步走上去,却只看见那人,身形晃了一晃。 
  伸出手,将他扶住,赵桓回过头,对着这名自己不认识却略有好感的官员微笑点头,表示感谢。 
  秦桧只看了一眼,就立刻挪开视线。 
  扶着皇帝一步步的走上城墙,帮皇帝传达那句:汝要战,我便战! 
  心中亦在暗自琢磨,这个人,当今的皇帝陛下,似乎有了什么地方,有点不同了。 
  可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同,却也说不出来。 
   
  晚上,秦桧在家中,提起笔,字尚未落下,便听见脚步声朝自己这边走来。 
  放下笔,思索着。 
  王氏在秦桧身旁坐下,道:“你今日扶着官家上城楼,难道不怕得罪了金人,将来城破没好果子吃?” 
  秦桧冷笑一声:妇人之见,你懂什么! 
   
  机会,这或许会是一个机会! 
   
  第二日,秦桧站在崇政殿中,沉默的看着殿中的争论。 
  和以往不同,今日的皇帝,却没有加入讨论,也沉默的看着。 
  秦桧微微抬眼,看了一眼龙椅上的那个人,又迅速的将视线移开。 
  他在心中暗想,皇帝看起来并没有任何两样,只是往日听见这些,神色不是焦急就是气恼,或者是欢喜。今日却始终只是微笑。 
  难道说,自己其实根本不曾了解过他么?? 
  秦桧正在思索,却猛然听见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秦桧,你出来! 
   
  秦桧心中一惊,往日皇帝叫自己,都会喊三个字,秦中丞。 
  今日直呼其名,恐怕大事不妙! 
  缓缓的站出列,秦桧抬起头,看向赵桓。 
  赵桓也看着秦桧,在那么一瞬间,秦桧就发觉,有些地方不同了。 
  这双眼睛中,没有犹豫,没有迷茫,似乎一切笃定,一切成竹在胸。 
  自己要小心应对了,特别是在这种时候! 
  “秦卿,你以为,是该战,还是该和?” 
   
  秦桧屏住了呼吸,皇帝喊自己出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果他是想战,应该去点名冯懈,拿他开刀。 
  如果是想和,应该去讲孙傅骂一顿,而不是点自己的名字。 
  秦桧心中有些疑惑,拿不定主意,不敢随意开口,抬起头,再次看了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的赵桓一眼,只这一眼,秦桧背后的冷汗,便不受控制的往下在流。 
   
  杀意,皇帝看着自己的眼中,有着很深的杀意! 
  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惹恼了他呢? 
  仔细回想,从来没有过!一向小心谨慎,就算是他要拿人开刀,怎么也不会是这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御史中丞啊! 
   
  却听见赵桓的声音再次响起:“秦卿,怎么不说话?” 
  秦桧只觉得自己的双膝有些发抖,他不想答错一句,立刻引来杀身之祸,仔细回想,昨日,官家受了重伤,却还要力主抗金,那么,赌一把! 
   
  “臣以为,金兵贪得无厌,反复无常,议和并不可信!臣曾在年初的时候,就反对议和来着,陛下不记得了吗?” 
   
  说完这句话,秦桧再次抬头看向赵桓。 
  赵桓神色稍霁,秦桧松了口气,赌对了! 
   
  官家的的确确有些地方不同了!难道是他昏倒在雪地中,忽然想明白了一切?? 
  想到这里,秦桧嘴角忍不住勾起了一抹笑容,看着大殿中还在争论不休的众人。 
  机会,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来了! 
   
  赵桓一剑下去,金使倒下,他站在大殿门口,冷风吹的衣角飘动,果然,大殿中的那一帮白痴们,没有一个看清楚目前的形势的! 
  除了自己! 
  秦桧心中有些兴奋,更有些雀跃。 
  皇帝如今这样对待金使,金兵破城之后,定然不会放过城中众人。 
  可是,若万一,金兵攻城不下,那自己,作为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皇帝的人,日后荣华富贵,前途无量! 
   
  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站到了赵桓一边,为他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算得上孺子可教,当然,有时候也会干些蠢事,白白送了人命。 
   
  看着赵桓站在城楼上,面对金兵攻击内城而面不改色,秦桧在心中暗暗的笑了。 
  靖康第一功臣,非自己莫属! 
  陛下,你如此上道,对臣言听计从,我都忍不住有点喜欢你了! 
   
  靖康元年十二月三十日,内城粮草尽绝。 
   
  突围?秦桧觉得有些好笑,自己的宝是押错了,看来,成不了功臣,反而要成为金兵的眼中钉了。 
  若是被金人捉到,该如何应对? 
  是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还是顺从? 
  那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被抓到再说吧,至少现在,自己跟着皇帝,身边是城中最精锐的部队。比起其它人,逃出去的可能性大那么一点点。 
   
  赵桓骑在马上,一剑挥去,砍掉一只金人的手臂,回过头,对秦桧道:秦卿,恐怕今日,你我要丧命于此了! 
   
  秦桧微微一笑,没有去回答。 
  心中却是清楚,金兵才不会去杀皇帝,他们,会捉活的! 
   
  烟火猛然升起,在天空中炸开,如同璀璨的星辰,救兵,是救兵到了! 
  秦桧大喜,天不亡我,朝着赵桓喜道:陛下,救兵到了! 
   
  然而,这一喜之下,紧接着来的,就是无边的失望。 
  宁愿永远也不要等到这个救兵! 
  秦桧紧紧的在袖中,握着拳头。 
  那个叫岳飞的,做了什么?不就是杀了两个人,居然能够得到皇帝青眼有加。 
  现在是小小的承信郎,过不了多久,绝对不会超过三个月,就会提拔起来。 
   
  而自己呢? 
  不用三个月,只数十天后,秦桧看着在牢狱中的蒋宣,自己却从御史中丞,降到了吏部侍郎。 
   
  呵,秦桧自嘲的笑了一声,赵桓,你说的好听,什么倚重,什么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