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雍倾天下 >

第14章

雍倾天下-第14章

小说: 雍倾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我闲来无事,手里提了一盏八宝宫灯,正在仔细研究。古代的手工艺还真不简单,就说这一盏小小宫灯,便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看做工已是细腻之极,毫无瑕疵,灯罩上的图案更是巧夺天工。

  宫灯一共八面,每一面都绘着不同的图案,甚至人物的衣饰,表情,还有动作都各不相同,我看着看着,不禁赞叹起来。

  “青冉姐姐,你怎么在这啊,主子正找你呢!”身后传来清脆的喊声,我一惊,差点丢掉手里的灯笼。

  我回头,原来是与我一同侍奉德妃的宫女静姝。静姝今年十二岁,年龄虽比我小,资历却比我长,她八岁进宫,服侍德妃已有四年,在许多事情上,我还要向她请教。经验不分老少,如同在职场,做得好才有机会晋升,才能得到上司的赞赏,我无关争宠,只希望自己不要犯错,以保住现在的平静生活。

  我将手中的宫灯递给静姝,临走前叮嘱她将其收好,因为我实在喜欢,容不得它有一点损坏。早晨十四差人送来时,我在灯笼里面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长辫子小人,哭丧着一张脸,做了一个赔罪的动作,当时我就笑了,那盏宫灯也是越看越喜爱,就此便搁不下手了。

  刚挑起门帘,就听见德妃的声音:“青冉快过来,看看这灯笼怎么样?”

  我见德妃一脸喜悦,不禁奇怪,什么物件竟让德妃如此欢喜。我走进德妃,见她手中提着一盏灯笼,正颇有兴致地瞧着,德妃见我过来,将手中的灯笼提起来,好让我看的清楚。我仔细一看,不由得愣住,这盏灯笼与我的那盏竟是一摸一样!

  德妃爱惜地提着灯笼,神色欢愉:“祯儿的眼光不错,这宫灯小巧别致,花样繁新,看来是花了一番心思的。青冉,你看着怎么样?”

  我连忙定了定神,回道:“这灯笼别有一番情绪,确实好看。”

  德妃笑着将灯笼递给身边的宫人,牵起我的手,道:“青冉,难得过节,你有什么想要的吗?”

  德妃这么一问,倒真是把我问住了。我自认为没有什么企盼,我想要的只怕没人能给得起,所以我不敢奢望,也从来不去奢望,既来之,则安之,生活在这个紫禁城内,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和其他人没有不同。

  我摇摇头,对德妃道:“暂时没有,奴婢哪天需要,再向主子讨来便是。”

  德妃笑睨我道:“你这丫头,倒是会为自己铺垫后路。”

  我微笑,说:“全靠主子恩宠罢了。”

  “还是我的错了?”德妃笑嗔道。

  “主子疼爱,是奴婢的福分,怎敢怨怪主子。”我虽知是玩笑话,却依然回答的一丝不苟。

  德妃叹息一声,直直看着我:“总觉得你性子爽直,何时变得如此小心翼翼,去年中秋的事情,我一直记得清楚,怎么隔了段日子,就不是那个你了?”

  我低头苦笑,这个问题连我自己也不明白,我以为我还是我,却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另一个人,中间的是非曲直,谁又能明了呢?

  我勉强一笑,说:“人总要长大的,那时奴婢不懂事,现在怎能没一点长进。主子待奴婢好,奴婢讲的是实话。”

  德妃又看了我一眼,目光深沉:“是啊,人总是会长大的,有些事也会想明白的。”

  她似乎在出神,我琢磨着她的那句话,也一时走了神。有些事会想明白,什么事要想明白?隐约觉得她这话不是对我说的,可是,她又能对谁说呢?

  “德主子,四爷差人送年礼来了。”小丫鬟上前通传,拉回了我抽离的思绪。

  德妃淡淡吩咐,“送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个木匣走进。他先向德妃请了安,接着跪举起手中木匣。我走上前,将其打开,里面是一席精致的玉枕。

  小太监匍匐于地,道:“此玉枕为蓝田暖玉,性属温和,对治疗头痛风湿都有奇效。四阿哥特献此枕,愿德主子身体康健。”

  我听小太监这么一说,才想起德妃一直有头疼的毛病,虽不严重,却极是恼人。四阿哥一番诚孝,也算是德妃的福分了。

  “四阿哥真是有心了,收了吧。”德妃挥了挥手,命人将那玉枕收了。小太监打了个千,便退了出去。

  历史上说德妃偏爱十四,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德妃不是不高兴的,只是她的眼中,分明没有见到那盏宫灯时的喜悦。

  心里忽然有些伤感,德妃如此待四阿哥,又是何必?当真是不公平,极大的不公平!

  
[陌上曾相逢:第二十四章 又凑热闹]


  过年的时候,老百姓最讲究的就是年夜饭,皇帝也不例外。到了年节,康熙才特许后妃们陪宴。

  除夕早上,康熙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晨德妃特许我不用当值,我便美美的睡了一个懒觉,下午则陪着德妃挂对联,贴福字。听说晚上的年宴摆在保和殿,我央求德妃带上我去,她笑着应允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却没有这种良好习惯大大小小的宴会上,我不知出了多少次洋相,不过这好像根本阻止不了我的好奇心,皇家的年夜饭,怎么也要见识一下。

  晚上的除夕团圆年饭从中午就开始摆桌布置,到了申时正式举行。我激动了一个下午,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

  保和殿内,华光璀璨,金碧生辉。皇帝一人一桌,桌子是“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上黄金绣的桌围子。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我盯着那张大宴桌,心里直叹可惜,这种排场高雅是高雅了,可这么吃饭,会不会有点太累了?做皇帝也挺没劲的,年夜饭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这么一来,谁还有心情。记得以前过年,家里的亲戚都会聚在一起,大家围着一张桌子,有说有笑,那多有趣。

  正暗自叹息,康熙已然落座。该行的礼行都完后,大家才各自落座。我四下环顾,想找到认识的人。目光在人群中探索,却一无所获。正在这时,康熙发话了:“今天是除夕夜,一家人难得聚一次,都随意些。”

  众人应是应了,但怎么都有些应付的意味,天威难测,该有的礼数一样都不敢少。

  康熙在人群中环顾了一圈,目光陡然定格在我身上。我猛地一颤,心里哀叹,该不会又有什么倒霉事了吧。我拼命在心里念着,佛祖保佑。虽然临时抱佛脚是不对的,但看在我这么诚心的份上,就饶我一次吧!

  康熙对身边的李德全说了些什么,李德再向我看来的时候,竟是别有深意。他轻声对一旁的小太监吩咐,小太监点点头,径自去了。我正纳闷,那小太监又折了回来,身后跟着两个太监,抬了一张大椅子过来,轻轻放下。

  康熙对着一脸不解的我,笑道:“青冉也坐下吧。”

  这个结果真是出乎意料,心里虽迷茫,但还是谢了恩。我一坐下,便能感到众人眼中不同寻常的意味,有暧昧,有不屑,有愤怒,还有嘲讽,这些眼神我一一看在眼里,却又装作没有察觉,我心里不停盘算着,这样下去,我不要变成众矢之的才好。

  宴席还算融洽,席间也开始有人说说笑笑,互相逗趣。我坐着无聊,又不敢抬头张望,只盯着一桌丰盛佳肴发呆。不知有谁拽了下我的衣角,我懒懒回头,发现竟是怜怡。

  她手中端着一只玉杯,巧笑嫣然。“好久没见,特来敬妹妹一杯。”

  我先是呆了一下,随即也举起杯子,与她一碰。“新年快乐。”我一仰头,杯中酒水一滴不剩。不知为什么,我现在心里很是难受,在见到怜怡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烈酒的烧灼,没有使我清醒,反而令我更迷惑,储秀宫中两个月的朝夕相对,我早已将她纳为知己,如今我们虽同住紫禁城,但一切早已不复往日,我在她炫目的笑容中,没有看到一丝喜悦,反而是浓浓的哀愁。

  她依然保持着甜美的微笑,对我道:“你也是。”说完,就要离开。

  我伸手拉住她,她不解地回头看我。我定定看着她,本想作罢,却还是忍不住问出:“你幸福吗?”

  怜怡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一丝痛苦,但随即消逝。“嗯,我很幸福。”

  我松开她,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青冉,你……”她似乎有话想对我说,但话到嘴边,却凝成了一个凄美的笑容,令人心疼。

  我看着她离去,心想以后不会再相见了,即使相见,她也不是怜怡,而是和嫔。

  我回身坐下,继续盯着一桌佳肴发呆。身边的一位妃嫔对我道:“怎么只顾着发呆?要多吃点东西。”

  我转头看她,是一个眉目柔和的女子,我对她笑笑,表示感谢。她回了我一个微笑,便和身边的人聊天去了。我看她面生,大概是哪个不受宠的妃子,因为过年,所有妃嫔才能聚在一起。古代的女人,尤其是皇帝的女人,命运都是悲惨的,每个人都有得到爱的权利,唯独她们没有,爱得深了,是红颜祸水,若是不爱,一辈子的孤寡凄凉,又有几个人能忍受?

  我又是深深一叹,心里更加郁闷。最近多了一个毛病,没事总喜欢叹气,叹的多了,不叹就觉得难受。有时真气自己,好的没学会,坏习惯却越来越多。就说这凑热闹的毛病,怎么都改都改不了,还有着变本加厉的趋势,知道今天不该来,还是兴高采烈的来了。我总是在不断后悔,到了下一次,照犯不误。我有一条莫氏定律,就是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看来,这条经典定律该要作废了。

  气氛渐渐热闹起来,我觉得应该没有人注意我了,便起身离席,准备到外面透透气,再盯着那些菜肴,我就该变斗鸡眼了。

  出了大殿,顿觉精神起来。

  一阵凉风吹来,虽然带着阵阵寒意,却舒爽至极。我迎着北风,缓缓前行。

  正自走着,前方传来一阵噪杂之声,隐约听见有人在喊:“十三爷,您快住手吧!”

  虽然告诉自己不要去凑热闹,但腿脚好像不是自己的,竟不听使唤地往那个方向走去。

  走到跟前,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中间有两个人扭打在一处,边上的宫女太监个个急的抓耳挠腮,却没有一点办法。

  “你疯了……松手……混蛋!”听到里面有人在放声大骂,声音有些耳熟。我正思索着,又听见另一人的怒骂之声:“你侮辱我可以,敢侮辱额娘……我跟你拼了!”

  哦,天啊!这不是十三的声音吗!另一个是谁,我突然一下明白了。这紧要当口,我什么都顾不得,一头冲进“战场”。

  

[密绾同心结:第二十五章 悲惨新年]
  真是要命,这两个人打得起劲,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拿他们没辙。我回头对那些傻傻站着的宫女太监们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来帮忙!”

  那些人好似才清醒过来,呼啦啦一群人涌了过来,有人扯腿,有人扯胳膊,还有人趴在两人身上,挡住那些疯狂不长眼的拳头。我累得满头大汗,实在没有力气,只好瘫坐在地上看这两人龙争虎斗。打架谁没见过,上学期间男生们的争斗时有不断,早已经看腻了,不过皇子打架,倒是新鲜事。

  两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